第63章 抵达南京
【不知兵的人常把将才和帅才混淆,觉得将领武力值高、作战勇猛就是最厉害的。但这种猛将又能带多少人呢?不是说武力值高就能当元帅,韩信还“一力士可擒”呢。】
【至于朱高煦,后来就被大侄子朱瞻基御驾亲征拿下了,所以单靠朱高煦靖难是不可能的。】
【朱棣不光有先进的战略思维,更擅长带兵,急行军、夜战、特种作战不计其数。武力值也高,冲锋陷阵也是常态。还要自己去打探消息,勘探地形。野外生存能力也很强。靖难之所以能赢,全靠朱棣的肝啊!】
朱棣get到了“肝”的意思,是说自己亲力亲为、处处操劳的意思吧。思及此,他忍不住揉了揉肋下。
【到了高资港,盛庸带着最后的水军守在这里,战船绵延200余里。但是吧,又没派上用场。朱棣过江,绕背偷袭,打跑军队,然后水军就投降了。】
【陆军不是朱棣的对手,而水军又都被盛庸送了,还是两次!好好的淮河长江天然屏障,朱棣轻飘飘地就过去了,如入无人之境。】
朱元璋扶额,他以后绝对不会让盛庸带水军!一条船也不给他!
【建文四年,不,洪武三十五年六月乙丑,至高无上的燕王殿下终于抵达他忠诚的南京。南京皇宫起了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朱橚好奇:“所以四哥最后没抓住侄儿?”
朱棣咳了咳:“咱是那种人吗?毕竟也是我亲侄子啊。”
【最后说两句后续吧,到了明朝中后期,时间是最好的美容品,建文君臣在文人的心中被不断美化。尤其是一些不肯投降燕王的臣子,俨然成了殉道者的化身。】
【有不少能力品行不错的人,对建文帝忠心耿耿。这会影响人的印象的,连现代人都会怀疑,建文帝真的这么好?】
【受古代忠君正统观念影响,那些人不见得是为建文帝死的,而是为了自己的执念而死。至于建文帝,他不是一个昏庸的人,但他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仁君。】
【朱允炆对民力的压榨,导致多地发生叛乱,建文并不比永乐更正义。这就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为朱允炆死的是殉道者,为朱棣死的就是贼?多双标啊。】
【因为顾成投降了燕王,他在南京的家人就被朱允炆杀了。可怜顾统也是少年英才。但是顾成不愿与大明军队兵戈相向,只帮朱棣守北京城,他是朱高炽和徐王妃的战术指导。】
【朱棣登基后,一大把年纪的顾成去镇守贵州,从此贵州与中原王朝紧密相连。顾成屡次平定叛乱,威震南中,当地百姓为他立生祠。最终八十五岁逝世。】
朱元璋痛心:“如此忠臣良将,竟落得这般命运啊!”
【所以我对方孝孺无感,因为他是“大儒”,名气大,弟子多,下场惨,就被无数文人美化。其实他人品也就那样吧,朱允炆手下有比他人品好的,但是都被这个“大儒”挡住了。】
【靖难之役的精彩程度留名军事史。然而人们可惜这是内战,觉得要是能用来对付外敌就好了。】
【我个人拙见是,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惋惜而消失。就像魏蜀吴不打仗就好了,也就不会有司马篡位和五胡乱华了。人们再可惜,有的事情也是必然发生的。】
【至少靖难四年就结束了,朱棣是个强势的君主,此事彻底结束,国家重回正轨。假如朱允炆赢了,但权威已经受到动摇,南京对北方控制力又低,像“八王之乱”那样陷入无休止的内乱,或许是更大的灾难。】
【朱棣稳固了皇权,增强了对北方边境的防御,把大明的刚骨散播到四海去。因此我觉得朱棣是更顺应时代发展的,我也很欣赏他天才般的军事才能。】
古人对于造反之事深恶痛绝,但当生命自由受到威胁时,在毫无希望的天崩开局下,朱棣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朱棣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所以他努力想要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但现如今,他心里那根刺被拔走了,至少,他知道该如何做得更好了。
朱元璋思索着:“要是朱允炆和朱棣不相争就好了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天幕是在怪咱没处理好藩王问题,没选好继承人啊!”
【朱棣拜谒孝陵后,于南京即皇帝位。并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乐元年。永乐这个年号虽然曾有几个割据政权用过,但此后无疑会与朱棣深深绑定在一起。】
【朱棣继位后,清除反对派,推动国家恢复到正常生产秩序中。招募流民,减免赋税。当然朱棣也干了不少大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迁都北京。】
【朱元璋就曾有过迁都的想法,可惜因为懿文太子的去世而被搁置。明朝迁都是必然的,南京对北方控制力度不够,北方本就民生凋敝,又与蒙古等势力接壤。若不迁都,国家分裂是早晚的事。】
【都城也不是好选的,涉及地理位置、周边路线、城市现状等等问题,可以说国都决定了一个朝代的国运。那些历代古都,在地理位置上肯定有其独到之处,朱元璋优先考虑的就是曾经的旧都。】
【开封不太好,虽然在北宋时是国际第一大都市,但是金元以来,民生凋敝,漕运不好。最重要的是,四面受敌,无险可守。可以说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不过燕云十六州没拿回来,定都开封也是权宜之策。】
赵匡胤皱眉,开封是五代时期几个政权的都城,自己继承了后周的国统,稳妥起见,也就没有动。若是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也许会向北迁都的吧?
【长安作为曾经的天下中心,在唐朝时达到了它的极限。因为人口过多,树木砍伐,造成水质污染,土地退化,所以唐朝天子经常去陪都洛阳就食。】
【到了北宋,长安更是成了对抗西夏的前线。此后又为金元等游牧民族控制,曾经的长安旧都不复荣光。朱标也认为长安的经济状况不行,更推荐洛阳。】
【其实朱元璋曾经考虑让老家临濠(凤阳)做中都,还修建了城池。不过这是拍脑袋做下的决定,那些古都要么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要么有历代修建的基础。朱元璋想凭空在凤阳建都,耗费是巨大的。】
朱元璋尴尬道:“咱不也是想往北迁嘛?而且咱视察后发现劳民伤财就叫停了。”
【当然,这些考虑统统被抛在脑后了,因为朱棣来了。朱棣对北平最熟悉,对于迁都北京的利弊,相对考虑得更全面些。这里固然有朱棣的私心在,但是北平确实是合理选项之一。】
【北平有元大都的基础,城池坚固,又有山脉拱卫,虽然离草原近了些,但比开封安全多了。像朱祁镇那种御驾亲征把皇帝丢了的情况,是朱棣很难考虑到的。】
朱元璋蒲扇般的大手“啪”地拍到桌子上:“不要再提这个败家子了!”
【边防是古代军费开支的重要一环,唐朝的节度使制度造成藩镇林立,中央大权旁落。而宋朝实内虚外,最终亡于外敌入侵。边军是多还是少,由谁守边,就成了老大难问题。】
【朱元璋的解决方法是,草原不得不防,但大将长期在外拥兵,哪个皇帝都睡不着觉。于是朱元璋选择让他的儿子们来,就封了八大塞王,让他们去守边。朱棣在北平镇守二十多年,立下不少功劳。】
【但朱棣靖难登基了,他的成功,昭示着藩王守边行不通,焉知会不会有下一个朱棣?更何况那北平是他的龙兴之地,政治含义拉满,不能随便交给别人,但又不能不守。】
【所以朱棣拍板了,不就是守边吗?那就天子守国门,于是皇帝和塞王的职责合二为一。北京也确实挡住了游牧民族的入侵与南下。】
朱棣不禁联想到那个清朝,是如何取代大明江山、进入北京的呢?
【迁都的阻力很大,当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骗文武官员去南征,军队走到洛阳之后就不走了,然后就停留在这里建都。但引发了鲜卑贵族的不满和反叛。】
【朱棣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费尽心血,最终还是完成了迁都。这无疑是一个明智且果断的决定,因为他的大儿子朱高炽就想过迁回南京,土木堡之后也有官员提议南迁。朱棣要是不迁,以后还会不会迁到北京就不好说了。】
朱棣忍不住瞪了太子朱高炽一眼:“我好不容易迁过来,你还想迁回去?我连陵墓都修在这里了,你是想把我扔在这?”
朱高炽无言以对,他隐约明白未来自己的想法,北京的粮运是个问题,需要从东南用运河送过来。但谁来运怎么运,运粮的损耗怎么算?北京还是过于偏了。
【朱棣的准备工作是漫长的。永乐元年,给北京升格,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修建北京城。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也是一直停灵没有下葬,可见朱棣是决心和徐皇后一起葬在北京。】
朱棣心神不由一震,永乐五年,当时王妃才四十六岁啊,还正当时,远没到寿正终寝的年纪。
徐王妃安慰道:“生死有命,我与你夫妻多年,已不算是辜负韶华。”
朱棣握住徐王妃的手:“我找名医给你和几个小的都好好看一看。”
【永乐七年,朱棣北巡,选了万寿山作为他和皇后的陵墓。永乐十三年疏通大运河,打通南北大动脉。永乐十四年,正式宣布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紫禁城修建完成,朱棣迁都北京。】
【这期间朱棣出征蒙古,多次北巡,长期居住在北京,北京成为事实上的政治中心。而太子朱高炽被他留下来看守南京。】
【朱棣的陵埋在这里,为了不让迁回南京的计划继续进行,朱瞻基也将父亲的陵修在北京。一般皇帝的陵寝,都是登基一年之后自己修的,但朱高炽登基十个月就去世了,自然只能由儿子给他修陵了。】
朱元璋挺喜欢这个性格安静的胖孙子的:“怎么十个月就去世了呢?老四你找名医好好给他看一看。”
朱棣应下,他也很无奈,他和爹的身体都很好,爹还能活到七十多岁。所以还是儿子的问题,一定是不运动的缘故!
【可能是这个山麓风水不错,空间也够,于是之后的明朝皇帝基本都葬在这里,以朱棣的长陵为中心,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构成了明十三陵。】
有心的人已经开始算了:“十三个皇陵,那么大明的国祚”
朱翊钧忍不住数了一下,现在北京算上自己已经有十个皇陵了,难道大明亡在自己曾孙手里?
【不过也有人不在里面,除了朱允炆和朱祁钰两个倒霉蛋,你猜缺哪个明朝皇帝?众所周知,明十三陵里只有一个祖,那就是我成祖文皇帝。】
朱元璋忍不住冷笑:“这个龟儿,自己迁都走了,倒把咱的陵墓独自一个扔在这里。”
朱棣悄悄:“那我也不能把爹你的陵墓迁到北京啊,而且南京也是陪都,您留在这也是入土为安了,不好打扰您的清净。”
【如此就衍生出了一个梗,就是朱元璋是留守南京的孤寡老人。不过有马皇后合葬,旁边还有好大儿朱标的东陵,可能朱元璋也不想和朱棣那么多子孙挤在一起。】
【古代的帝王陵墓挺多的,待遇却不同,不少大一统皇帝的陵墓都没了。朱元璋的孝陵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明清民国都挺重视的,虽然因为战乱地表建筑被破坏,但是地宫保存完好。】
【为了消弭文化隔阂,清朝皇帝多次拜谒孝陵,康熙和乾隆几乎每次南巡都会去。康熙在孝陵“三跪九叩”,还留下了“治隆唐宋”的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