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天幕直播历史,古人都震惊了 > 第62章 东昌之战

第62章 东昌之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之前的战役都是朱棣为了积蓄有生力量,而不得不打。而这次,是德州缺粮,想要和朱棣决一死战。朱棣表示“贼欲速战,我则不战。贼不欲战,我则扰之。”】

    【不能跟着敌人的节奏走,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也是朱棣能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朱棣安排手下鼓噪而进,自己则绕背探其虚实,伺机而动,这样敌人就会腹背受敌。但东昌将领老成持重,背城而战。有城墙作为后背的防护,这就压缩了朱棣机动作战的空间。】

    李世民点头:“那就只能像之前一样,诱导敌军移动,破坏阵型。”

    【朱棣发现敌军左翼空虚,依旧是老方法,冲入阵中冲杀,然后再冲出来,如此往复。但这次被人预判了,朱棣冲进去后被层层包围,围得太紧,马匹就冲不起来了。】

    【为了救朱棣,他的爱将张玉冲入敌阵厮杀。击杀了几十人后,重伤而死。朱棣看不到手下在干什么,只是敏锐地发现西南角薄弱,于是杀出敌阵。】

    【当时天已经黑了,朱棣得知步兵已经退了,于是带着骑兵收兵回营。之后他才得到张玉战死的消息,为其流涕不已。】

    【这位曾跟随朱棣出征塞外、和朱能一起被朱棣倚为左右手、被评价为“张玉善谋,朱能善战。”的将领,死在了东昌之战中。】

    朱棣虎目含泪,恨不得现在就去结识张玉。看到一旁的朱元璋,这才歇了心思。

    老朱冷哼一声:“张玉现在是咱的将领。”话虽如此,他对于朱棣未来出征塞北的事情,有了几分兴趣。多半是因为这份经历,才有那么多人为朱棣出生入死。

    看朱棣把这些人视为囊中之物的样子,老朱忍不住敲打几番。但老朱的想法也动摇了,如果如果标儿依旧活不到继位,他恐怕要好好考虑立太孙的事了,否则不过是旧事重演罢了。

    【之后盛庸还派五千骑兵来追,这种机动作战朱棣自然不在话下。谁上前朱棣就用弓箭射谁,追兵就渐渐退去。在各种交战和赶路中,建文二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三年就结束了。】

    朱元璋一听这个洪武三十三年就头疼,天幕不提这个也可以的。

    朱棣眨巴眨巴眼睛,第三年了,想必战况会有转机了吧。

    【建文三年正月,真定将领以两万军队邀战,被朱棣用数千骑兵轻松解决。之后对方又带三万士兵来交战,被朱棣撕开了阵型,敌军就溃败了。】

    【有的战役胜负可以说谎,但是战线不会,战果也不会。总不能一边输,一边战线往前推进。此战中朱棣俘虏了对方的监军太监长寿,还有数十名将领,三千匹马。所以应该是朱棣大胜了的。】

    朱元璋腾地站起来:“监军太监?咱原本以为是那朱祁镇偏宠王振,原来是早有先例啊!”

    【朱棣回到了北平,亲自写祭文祭奠阵亡将士。一个多月后,朱棣宣布再次南下,不能坐以待毙。毕竟真要耗的话,朱棣和建文帝是耗不起的。】

    【到了保定,朱棣召开作战会议,会上,朱棣表示:我们的长处是野战,攻城战我们打不起。我们就驻扎在德州和真定中间,德州军队来了就打德州,真定军队来了就打真定。】

    【手下被朱棣这个操作秀到了,表示德州和真定相距二百里,不算特别远。要是两边同时出兵,我们腹背受敌怎么办?】

    刘彻笑了:“若是普通的步兵,可能就要腹背受敌了。但以朱棣军队的速度,两百里的空间足够了。”

    【朱棣表示:胜负就在呼吸之间,虽百步之内不能相救,更何况是百里?你们不用怕,就看我操作吧。】

    【之后,朱棣在距离德州军队四十里的地方驻扎。朱棣亲自给将领上课,再三解释,还用箭在地上作画示意。怕他们了解的不透彻,还让他们列阵,自己一个一个教。】

    朱棣汗颜,感觉张玉去世之后,自己带兵带得更累了。

    【第二天中午,朱棣率兵过夹河,盛庸的军队已经列阵以待了。这次敌军准备充分,还摆了火车、火器、强弩于阵前。当然这个火车肯定不是我们想的那个,应该是火器和战车的结合。】

    【朱棣已经打听到敌军有新装备的事了,又是信息战的胜利呢。敌军为了保护阵型用了盾牌,朱棣则带来了木矛,尖端钉了钉子,让勇士投掷。】

    【这标枪一投,盾牌就被贯穿了,人们纷纷弃盾逃跑。阵型一乱,仓促发的火器就打不准,还把自己的队伍点着了,造成了混乱。】

    【当天朱棣还跑敌营附近睡了一晚,醒来发现周围都是敌人。朱棣不慌不忙,从容离去。敌人没有认出他,只是相顾惊愕,不敢靠近。】

    李世民抚掌而笑,这个朱棣的行事作风确实很对他胃口。到敌营周围?恐怕是打探情报去的吧。

    【第二天继续交战,燕军在东北,敌军在西南。双方兵刃相接,打累了还坐下歇一会。之后起来继续打,相持不下。】

    【这时突然刮起东北风,沙砾击面,敌军迎风睁不开眼睛。于是燕军两翼包抄,大破敌军。所获器械辎重不计其数,盛庸单骑走德州。】

    李文忠看了看欲哭无泪的儿子。又是大风,又是单骑走德州。跟李景隆的那场大败有巧合之处。

    算了,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谁才是真龙天子,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朱允炆忍不住陷入自我怀疑:“又是妖风,难道朕不,这不可能!”

    【又是一场大风,似乎把朱棣能控风的事锤死了。不过,北方春季确实多风,写史书的人也乐于记录这种巧合。我们无法还原当时的细节,但人生就是无数个巧合组成的。而朱棣抓住了每一次机会,及时左右包抄发起了反攻。】

    【思想迪化一点,万一是朱棣设计好的呢?他头天晚上才去敌营周围睡觉,可能还考察了天气和地形,甚至还准备了沙土,所以才会暴风扬尘。】

    【总之朱棣大胜而归,回营时尘土满面,手下没认出来。他一开口,众人才过来拜见他。】

    【朱棣派人回北平送捷报,信使到单家桥,发现有万余敌军在南岸扎营。信也不送了,赶紧回来报告消息。朱棣就去袭击军营,对面猝不及防,被斩首数千。】

    不少将领抹汗,多少次了,每次都能料敌先机。燕王的谍者究竟是如何培养的?教教他们。

    【朱棣带军向真定靠近,还给诸将上课:我有上中下三策给真定,上策是闭城不出,中策是碰一下就回去,下策是出城和我打架。但他们一定会选下策,他们不得不跟我打。】

    【诸将天真地问:为啥啊?朱棣说:他们城里有十万大军,守城不出不来打我,还要天天吃粮草。这是旷期不尽职的罪过啊,所以他们不得不打。】

    【于是朱棣分散军队,假装是去收集粮食。还派人乔装成老百姓,告诉城中自己这里空虚。钩直饵咸,但是愿者上钩。无论真假,反正都得打,朱棣只是给了他们一个理由,把时机握在了自己手里。】

    【为了防备朱棣的骑兵,平安修了塔楼。但是没防住,朱棣用骑兵撞塔楼,平安掉了下来差点被抓。又刮起了一阵大风,敌军没有力气了,于是土崩瓦解。】

    晋王朱棡呆了:“怎么又刮风了啊?老四你究竟干了什么?”

    【如果说前面的风还有讨论空间,这里的风就有点强行加戏了。哪怕没有这场风,朱棣也会赢。没看出风的帮助在哪里,可能是继续烘托朱棣的“天命所归”吧。】

    【之前朱棣大败李景隆时,朱允炆罢了齐泰、黄子澄的官,想要拖延燕军。朱棣东昌之战失败后,朱允炆又恢复了二人的官职。现在,建文帝又假装将二人放逐,实则是让他们去募兵勤王,也能看出朱允炆兵力已经不够了。】

    【之后朱棣在河北、山东一带征伐,期间建文帝还想利用辽东兵马,偷袭朱棣的北平老家,好让他左支右绌,但北平抗住了。】

    【朱棣在河北来个千里大穿插,于是有人以为朱棣是一路南下直取南京去了。为了合理化这个离谱的剧情,还编出了一个内官,告诉朱棣南京空虚,于是朱棣就去了。】

    【这个逻辑真的禁不起细究,南京可是建文帝的所在,怎么个空虚法?而且朱棣想到南京,要一路穿越无数城池,还要渡过淮河长江。朱棣是开了传送门吗?事实上,朱棣还是打过去的。】

    【经过宋金元之后,河北地区很多城池都是土城。朱棣不需要费太多精力攻城,而且他的骑兵够精锐,在城外小规模野战之后,直接孤军深入。】

    【古代一般不绕过城池,而是要费几倍的军队攻城,就是怕腹背受敌和补给线被截。而现在这些军队城外野战敌不过朱棣,朱棣就大咧咧地过去了。】

    【至于补给线,本来北平后方就提供不了大量粮草,朱棣还得往回送。所以燕军配有大量骡马,随身带粮。每次打完获得的粮草,能带走的都会带走,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李靖感慨:“这打法过于惊世骇俗,文官根本不懂如何记载。”

    李世民点头:“文人无法描写朱棣是如何靠能力和胜利取得皇位的,却也不能归咎于建文帝。只能写主将无能,朱棣借诡力和强运得胜。”

    【而朱棣冒这样大的风险、孤军深入是为什么呢?南京又去不了。何福等将领也看不懂,只能一路追击。】

    【其实朱棣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敌军抻过来,让他们过来跟自己交战,好歼灭敌军主力。在德州真定附近打,他们有城池做后背,万一合兵更是麻烦。毕竟野战才是燕军的舒适区。】

    【就这样,朱棣在淝水旁边,几次渡河与朝廷军队展开拉力战。渡来渡去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观其本质,还是朱棣最爱的大迂回绕背偷袭法。】

    【就这样,朝廷已经拿不出大军团阻挡朱棣的步伐了。朱棣来到了淮河,燕军多出自北地,不擅长打水战。而朝廷这边因为朱元璋的重视,倒是有规模不错的水师,还有上千艘大船。】

    【盛庸带着上千艘大船和几万军队守在盱眙,难道要展开一场激烈的水战了吗?不,朱棣不走寻常路,他直接渡河绕背偷袭,把盛庸的陆军打跑了,然后水军就投降了。】

    盛庸的头越来越低,脑袋几乎要埋进脖子里,这也太丢人了。

    曹操也惊了:“还可以这样?”这种规模的水军完全没派上用场,也是稀奇。

    【朱棣渡过了淮河,也不管凤阳等城,直接去打长江了。只要把长江以南的几个城吃掉,南京就成了孤城。】

    【一路也有城池投降,之前打淮河时,泗州就投降了。到了长江边上,先是扬州投降,之后高邮投降,周边的小城也降了。】

    【眼看胜利在握,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经典故事。朱棣跟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暗示朱高炽身体不好,要立朱高煦为继承人。】

    【慢慢就变成了“朱棣给朱高煦开空头支票,骗朱高煦为自己奋勇杀敌。”结果用完了就把人家扔了,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幼年的朱高炽傻傻愣住,那句“世子多疾”萦绕在他的心头。

    朱棣无奈道:“假的,不过你确实应该好好锻炼了。要不然天幕不会总是提到你胖。”

    【这句话依旧出自民间笔记,大概是想把朱棣塑造成骗儿子的无能恶人吧。但纵观靖难全程,朱高煦只是英勇作战,而战略决策基本上都是朱棣来完成的。】

    【都快赢了朱棣骗朱高煦图啥?而且朱棣心思缜密,不会在这种事上大嘴巴。朱棣还是属意大儿子的,纠结也是纠结大儿子这个人。老二老三只是备选答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