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陇集团,大运河,征辽
【隋朝继承了北周的政治遗产,奉行“关中本位政策”,关陇就是他们的基本盘。隋炀帝过于亲近江南士人,把原本的朝中大臣都扔到一边。】
【这些南方士人大多数来自于梁陈政权,在隋文帝时期他们没有什么被起用的机会。由于隋炀帝对南方士人的狂热喜爱,他们抓住机会迅速进入隋朝的政治中心。】
【由于魏晋以来士人南迁,以及东晋及南朝的经营治理,南方士人的汉文化水平较高。隋炀帝本人的文化水平还是不错的,但是这种好高骛远的士人性格用在治国理政上就是灾难。】
杨坚又怒又气:“去把晋王叫来!”自隋朝建立以来,自己极力肃清官场风气,稳定基本盘的同时,避免关陇世家独大。杨广这么一折腾,自己的努力全白费了。
【杨广自幼“好学,善属文。”,一开始学写文章,就会写“庾信体”。他曾经为陈后主所作的《春江花月夜》之曲填词:“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辉。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这种诗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轻艳”,并不像宫体诗那么华丽妩媚,但是模模糊糊地有些暧昧。单纯描写景色的内容可以说是清新自然,唐初的诗歌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写得更艳就是宫体诗,写得更轻就是自然简约的五言律诗。】
杨坚越看越气:“淫词艳曲,靡靡之音,你学那陈后主做什么?真是亡国之兆啊!”
单从文学审美上来说,李世民还是很喜欢庾信体的,但是虞世南劝谏他恐怕民间会效仿。所以李世民等初唐人写诗时会更倾向于韵律对偶以及体物写景。
【魏征就曾说:“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比如梁元帝、陈后主,他们都是才艺双全。只可惜魏妩媚不认识宋徽宗,否则会更大开眼界的。】
【古人经常把文学音乐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比如好“郑卫之风”就是不正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这首诗是想表达他对于统治者奢靡堕落的担忧,不过歌女们也没什么错,人家只是工作而已,怎么就和亡国扯在一起了。】
杜牧汗颜:“文学加工,艺术形象而已”
【艺术本身没有错,但是统治者对于艺术的喜好能够体现出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容易腐化堕落的阶级,而文学音乐更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他们。】
【古人以诗言志,诗歌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眼界与价值观。试想一个皇帝写诗简约朴实,一个皇帝写诗清新自然,一个皇帝写诗华美绮丽,一个皇帝写诗繁华沉湎。你觉得这几个皇帝是什么样的执政风格呢?】
说到这个话题朱元璋就不困了,他虽然出身贫困,但是做起义军以来刻苦读书,写出的诗歌虽然谈不上多么用字雕琢、韵律考究,但是颇有几分大气豁达。
他把儿子们叫过来一起品鉴自己写的诗:“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朱棣读了读,表示:“爹,你这诗虽然有气势,但是用词也太粗糙了些。”
朱元璋也不跟他生气,冷哼一声:“那你也写一首给咱看看,看看你的雄心壮志。”
朱棣一下子就没音了,之前天幕说的后世之事还没下文呢,自己不能表现得太高调。
【当然凡事无绝对,有的皇帝写诗可能是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比如唐太宗好庾信体,也许是因为他自小培养的诗歌审美就是这样的,但贞观年间官场风气却是少有的清明。可能有的皇帝写诗清新自然,架不住处理国家大事却糊里糊涂。】
李世民挠了挠头,他也想品读和写出更好的诗歌,但是现在的诗坛就是这个风格。
【总之南方士人的一些习气也对杨广造成了影响,比如魏晋之风,好清谈享乐,喜欢偏安一隅,喜欢夸夸其谈,骄恣奢侈。于是隋文帝时期的俭朴、勤劳、务实的风气荡然无存了。】
【其次就是对于官场秩序的破坏,说到隋唐官场就不得不提一个概念,就是关陇集团,这个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最早是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为我们研究北周隋唐的官制、世家、朝代变迁引入了新的角度。】
【当时的世家主要分为三类,关陇集团、山东郡姓还有江南士族,他们的形成有很强的政治地域因素,其中关陇集团就是周隋唐的主要统治阶层。】
【因此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隋唐只是世家内部换个皇帝坐。我个人认为有点道理但不完全对,把世家的关系说得太简单了。】
【关陇集团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宇文泰为了与其他政权相抗衡,联合六镇之地胡汉民族中有智武者,建立鲜卑化府兵,以关陇地区为据点。这些人就是后来的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李氏、杨氏、独孤氏、宇文氏等皆发家于此。】
【可以看出,关陇集团是有其时代特点的,就是胡化和排外,独特的民族关系再加上强敌环绕使得他们内部紧密联合,此外还相互联姻。他们还具有排他性,范围在建立时就已经确定了。】
【也就是说,在有强大的外敌时,他们互相抱团。当隋朝统一天下后,天下才子都是皇帝的,皇帝自然不希望他们继续独大。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关系也开始转变,毕竟一同在朝为官,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关陇不关陇又能怎么样呢?】
【但是惯性还是有的,他们内部有自己的秩序,当外来士人进入后,多少还是有点排外。但是关陇集团是北魏时期的政治联盟,现在联盟还在不在都不好说,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也许会因为跟你关系好选择入股你,但是说关陇集团内部换个皇帝做,他们难道是开会投票决定的吗?】
李渊有点理解又有点不理解,隋朝民乱四起,有的人觉得隋朝迟早要亡选择支持自己,有的人因为舍不得隋朝的功名利禄而跟着杨广去了江都,大家都是出于各自利益做的选择,怎么被天幕解释得这么别扭?
李世民淡淡地说:“为了理解关中世家关系而创造的概念,但是世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在变化。随着国家范围越来越大,原本关陇集团的概念自然不成立了。”
【隋文帝统一天下后,这个集团就被打开了,不再是一个封闭排外的集团。隋文帝要求他们改回汉姓,原有的胡化府兵也就开始瓦解。隋文帝还要求山东郡姓的士人入仕,开始建立新的官场体系。】
【而隋炀帝亲近江南士族,相当于把原来的官场秩序抛弃了,他也没有建立新的秩序,混乱矛盾一下子被激化。为了避免关陇世家独大,确实可以引入新的世家。但是直接把他们丢在一边,就是连自己最主要的支持者都不要了。】
嬴政想了想,如果做个比喻的话,就是自己统一六国后,不任用秦国的官员,而是任用其余六国的官员,确实不是用“平衡势力”“消弭隔阂”就能解释的,真要平衡,就应该全都任用。哪怕是都任用,也得以秦国官员为主。
【其次就是修运河,首先运河不是杨广一个人修的,早在战国时期魏惠王就开始开凿水道了,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开凿,杨广只是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为什么一提修运河想到的就是杨广?因为杨广修得天怒人怨。就好像闷头工作的人没有得到夸奖,做点工作就鸡飞狗跳的人反而把功劳抢走了。】
【这个运河虽然疏浚了,但是经常堵塞,唐朝时不得不经常维修,宋朝时有的段直接就荒废了。而真正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元朝忽必烈主持修建的,杨广这个“万世之功”可没有忽必烈大,造成的伤害却远远超过其它朝代。】
【为了修运河,杨广征了几百万民工,自备工具与口粮。男人不够,妇女也要充徭役。官差毒打民工,好多人就是被活活打死的,运河沿岸都是尸骨。有钱人贿赂管理者,修运河从自己家绕开。没钱的人就只能被强行征走房子和土地,眼睁睁看着自己家破人亡。】
杨坚眼睛充血,实在忍不了了,站起来踹了杨广一脚,把他踹倒在地。
杨广忍不住去看自己的母亲,希望母亲能拦一拦,结果他看到母亲用从未有过的失望眼神看着自己。
【总有人说“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可这罪本可以不用那么严重,他就是傲慢自用,听不到来自百姓的哭声。但凡他好好管理一点,虽然民工依旧辛苦,但至少不会有那么多人被活活打死。】
【官差态度那么恶劣,多少也有杨广催促的缘故。哪怕修得慢一点呢?他为什么那么着急?扪心自问,不就是着急下江都嘛。】
【杨广修运河确实是有各种需要,军事上、政治上、漕运上的原因都有。但是那么多理由,都架不住一个巡游,修运河算功劳,巡游江南不算功劳吧?每一次巡游就需要十几万人拉船,只是为了满足杨广的穷奢极欲。船夫们下半身一直泡在水里,生出了蛆虫。】
【杨广还要求沿途官府进献美食,除了少数被他吃到了,剩下的全部埋在了两岸的土里。】
【真正令隋朝崩溃的,还得是三征高句丽啊。首先高句丽不是高丽,高句丽是我国东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强行把高丽与高句丽画等号,是某国在觊觎东北的土地。】
【杨广带着百万军队御驾亲征,运粮的民夫数量相当可怕。古代打仗后勤最重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劳师远征应该精简军队,这种大军压境属于是高射炮打蚊子。问题是隋军虽然打赢了,但并没有真正地控制高句丽,属于是高射炮打蚊子,结果还没打中。】
【其次就是百万大军对于将领的指挥能力要求太高了,如果指挥不好甚至不如五十万军队的战斗力。韩信说刘邦只能率领十万大军,绝对是对刘邦军事能力的肯定了。而韩信自己则多多益善,可古往今来兵仙又有几个呢?】
汉初,刘邦讪讪一笑。因为天幕把自己废除异姓诸侯王的事情捅出来了,为了不闹出大乱,他只能和韩信做政治交易,所以韩信现在是淮阴侯了,但是他的一些权力被保留了。
【广神的指挥能力如何呢?围攻辽东城时,杨广要求军队无论做什么都要先请示,不得擅自行动。为了体现大国风度,一旦高句丽投降,就不许再进攻。于是高句丽反复投降,隋军一停止进攻,他们就立刻反击,辽东久攻不下。】
霍去病打了一个寒战,想象自己远征匈奴时,无论做什么都要向陛下请示,匈奴投降他们就不能进攻算了不想了太可怕了,他们陛下绝对是武将最希望拥有的君主:对将领绝对信任,出兵出粮大方,不会随便指挥。自己在狼居胥山封禅其实是僭越了,换做一个多疑的帝王可能自己就会被砍了。
【一征高句丽时,渡辽的将士足足有三十多万,结果中了埋伏,活着回来的只有几千人。不过没关系,第二年广神又卷土重来,这次吸收了上一次的经验,虽然依旧损失惨重,但好歹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结果这时候,后方传来消息,杨玄感反了!】
【杨玄感为什么谋反?他的父亲杨素是协助杨广登基的大功臣,被封为楚王。结果杨素被杨广忌惮。杨素生病,杨广经常派人去看,杨素知道杨广的意思,就拒绝喝药、自杀了。】
【此外经过杨广多年的努力,大隋已经是民不聊生、民乱四起,杨玄感之所以反叛,也是因为看到了大隋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