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选题(催更!催更!)
“这一下知道,你家老林的眼光了吧?那天我一听那小子说,就知道他是一个人才……而且……”
“那小子”却是林北,是他的儿子,秀芳的哥哥。
老伴儿问:“而且什么?”
老林说:“小倪做的事,可不只有这些。我让秘书去调查过,你猜怎么着?他在西城、南城都很有名气,乐于助人……这一些事,他遇见采访的时候,都没和小北说,事后也没和人说……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嗯……这孩子,倒是真不错。行了,还是你老林厉害,我啊,走眼了……不该看不上小倪这样有上进心的、纯粹的同志。”
“这态度还差不多。”
……
另一边,李静问:“北师大找你做题,为什么啊?”
倪八八想一想,说:“可能,是为了验证我的学历水平吧……看,还扔给我一个论文范文让我看,还让我照着写一个。”
林景一听,就惊喜道:“这是要让你论文答辩了?小倪,你的学识水平,这是得到了教授们的认可了啊。”
“应该是……”倪八八一脸的劫后余生,“这几天的卷子给我写的,简直昏天暗地。除了吃饭上厕所,就在那儿。一群教授盯着我一个……要命的……姐,今天你可得好好给我补一补,看我这,都给折磨的没形儿了。”
李静说:“我不是你姐……”说完,就去处理大白莲。
倪八八笑说:“一听我要补一补,一下就不是我姐了。可真够意思。”
林景拍一下倪八八的肩膀,害怕倪八八不明白,就解释说:“你姐夫我高中文凭,这大学虽然没上过,可里面的事儿也多少知道一些。你啊,这几天的苦不白吃,等过了答辩,后面就是好日子了。不论是怎么给你分配,那工资也都是一百块起步的,你到时候娶媳妇,只要你一放出风,上门提亲的得排队。”
“那还真是……”
开膛、破腹,屋内弥漫出一股鱼腥味儿。
在这个年月,这种鱼腥味儿不仅没人会厌恶,反而是会打心底里羡慕——因为那是鱼肉。
肉!
不论什么肉。
也都会让人馋的流口水。
……
李静做鱼的水平并不算好——因为做得少,没什么经验。一条大鱼,就简单的用锅炖了一下,油都没舍得多放。
饭,是馒头。倪八八蘸着汤,一口气吃了四个。李静随手就又给他夹了一个,“别作假,吃饱点儿。”
一边吃,一边就问起了倪八八“未来”的规划……
倪八八想了想,就说道:“看情况吧。要是主动问我,那我就选择待学校里,如果是说要给我分配,那我就服从分配。”
林景说:“能留校,还是尽量留校的好。”
“是。”
能留校当然好。
毕竟,他在身份上是无可挑剔的,这一个金身足以护他周全……有运动,也运动不到他头上。
就算是找上门,也不过就是和反动学术割裂,批判一下就行了——
上辈子又不是没在网上喷过,还被禁言呢。
这辈子再骂几句,也没什么打紧——对此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心理负担。
多大点儿事儿啊。
……
当然,如果无法留校,是被分配的,那也无妨。
在哪儿生活不是生活呢?
……
吃完饭,倪八八也不急着走,就借了林景的写字台,“我借一下你们的光,把这论文看一看……”
“啧,你这是要学匡衡啊……”
倪八八说:“不学他……不过,姐夫你倒是提醒我了。我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可以写的东西,就是有些危险。”
林景问:“什么?”
倪八八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标题:
《从唯物主义史观出发,由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论述——奴隶制客观上不可能存在,以及它真实存在的时间点》
这一个标题简直就像是一道惊雷,给林景的全身都通了电,从头到脚的通透。
“这、这……”
倪八八说:“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生产的模式、农业的亩产等诸多角度进行论述,从而证明这一结论。基于农耕的原始,生产的效率低下等种种原因,农业受困于土地、技术等因素,例如战国时期,苏秦知道吧,苏秦苏季子,他说自己有二十亩地,就安心种地了……”
“知道。”
“他可是苏秦,所求也不过是二十亩地。十亩地,他就得饿肚子,过得不是很好。二十亩地,他就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当然,我这只是简单举例。”
“嗯。”
“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一个人的生产力是多少,消耗的粮食又是多少……奴隶,我们知道,奴隶算人吗?在奴隶制下,奴隶只是一种生产工具。但,这个工具再怎么样,也是要吃饭的。
“牛吃草,才能有力气耕地。奴隶,也得吃东西。好吃、难吃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有力气干活儿。
“如此以来,他就对一亩地的亩产有极高的需求。即这个奴隶干活儿,得给奴隶主足够的产出。就还拿苏秦来说,他这样的人,如果都没法养奴隶的话,那么战国,又有多少人能养得起奴隶?养多少奴隶呢?
“奴隶制作为一种制度,首先就是要广泛存在的,所以……”
倪八八随意在纸上写出一些公式……
“具体的亩产数据,我得去图书馆里查,可能得跑好几个大学……但不论怎么查,这一个结论是不会出错的。”
林景深吸一口气,又盯着这个标题看了又看,说道:“你的分析方法,我认为很严谨,是纯正的唯物史观,叙事是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立场是没问题的。只是结论出人意料……不过,大学嘛,应该没什么问题。”
又问:“那,你认为奴隶制……”
倪八八又写了两个字:
美帝。
“更确切的说,是工业革命。工业发展的初期,对技术没多少要求。而对资本家来说,什么样的工人是好工人呢?不要工资,还能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的工人,就是好工人。并且一直到今天,美帝也没有废除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