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悟空与玄奘 > 第 29章 山中静修

第 29章 山中静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承者和王通夫子与众人一同离开山谷后,这里便只剩下玄奘、金琢以及璇儿这三个人了。

    承者留给他们三人最为关键的任务,便是守护好山谷里那些位于部分茅草屋内的藏书,确保它们不会遭受水火灾害的侵袭,同时也要避免被虫蛀兽扰所损坏。

    关于火灾问题,已有水车和水管路作为预防手段,但仍需严格防范明火出现;至于水患方面,则由于所有茅草屋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之上,而且周围常年草木繁茂,成功避免了山洪暴发、山体塌方等潜在危险。需要注意的只是偶尔将书籍搬出晾晒,以防止发霉现象发生。

    相对棘手且难以防范的问题在于虫蚁的蛀蚀。预防虫蚁侵蚀的最佳方法,就是持续不断地在茅草屋内更换防虫蚁的草药。正因为如此,草药的消耗速度极快,成为他们三人在谷内面临的最大工作挑战。于是乎,他们日常的主要工作内容集中在种植草药、晾晒草药以及研磨草药等环节。

    最后就只剩下野兽的侵扰,但据金琢所说,整个山谷被承者做了法阵、陷阱,另外还有他们不知道的,大蛇也在帮忙守护,所以基本上稍大一点的野兽异类都无法闯入山谷。

    考虑到玄奘年纪稍长,体力要强一些,金琢便让他承担起种草药的环节。当玄奘跟随着金琢和璇儿来到后山种草药之地时,他不禁被眼前所见震撼得目瞪口呆:整座后山朝阳之处竟然都已经被开垦成了层层叠叠、绵延不绝的梯田模样!玄奘瞪大眼睛,心中暗自估算着,这片梯田起码占地数百亩之广啊!

    更让人惊叹的是,要想维持这些梯田中的草药生长,必须保证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由于地势较高,这里的灌溉工作异常艰巨,需要一桶桶地将水从山下提运上来才行。面对如此繁重的劳动量,玄奘知道金琢和璇儿年纪尚幼,身体也较为柔弱,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重负。

    起初,玄奘提起一桶水时,脚步都踉踉跄跄,仿佛随时都会摔倒一样,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使出全身力气,犹如背负千斤重担。一整天下来,他甚至连一块田地都无法浇灌完成。

    然而,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和坚持,玄奘的体力得到了惊人的提升。后来,他已能轻松地提起两桶水,步伐稳健地登上山峰。一天的劳作过后,他能够浇灌数十块田地。

    有一天,璇儿在整理书籍时意外发现了一本名为《十二周天运气法》的神秘书籍。她毫不犹豫地将这本书送给了玄奘,并嘱咐他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运气之道。

    玄奘对这本珍贵的书籍视若珍宝,日夜钻研其中的奥秘。历经一年有余的刻苦修炼,他终于成功地将气息与力量融为一体。现在,当他手提两桶水攀登山峰时,那种感觉就如同行走在平坦的道路上一样轻松自如。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玄奘的生活变得异常充实且忙碌。他不仅需要往返于山上山下之间,辛勤地奔波劳作,同时还要跟随金琢以及璇儿一同去查看、整理那些堆积如山的书籍。在此期间,他们不断地做着标记并进行归类,以确保每一本书都能找到属于它的位置。

    在这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玄奘渐渐发现金琢对于天文象数之学有着极高的天赋。他竟然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极其精确地推算出一年四季当中星辰的变化轨迹。每当夜幕降临之际,金琢总是会热情洋溢地邀请璇儿和玄奘一同仰望那无尽的星空,共同验证他所推演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

    而璇儿同样拥有一项令人惊叹的天赋——博学强记、过目不忘。只要是经她亲手整理或者阅读过的书籍,其中的内容便如同刻在她脑海一般清晰可见,无论什么时候,她都能迅速回忆起这些书籍的具体位置以及所属的条目。

    玄奘常常暗自将自己与她们二人作比较,每一次都会觉得自愧不如。记得有一日,金琢好奇地询问玄奘对于未来有何憧憬和理想时,玄奘茫然无措,不知该如何回答;金琢不气馁,接着追问他期望将来成为怎样的人,然而玄奘依旧一脸迷茫,毫无头绪。面对如此愚钝的玄奘,金琢无奈地摇了摇头,失望地称其为“傻子一枚”。幸而有璇儿在旁耐心引导、启发,最终帮助玄奘找到了一个值得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璇儿轻声问道:“如果上天能够赐予你一种特殊能力,那么你内心深处最为渴望去完成的事情会是什么呢?”玄奘听到这句话后,脑海之中顿时闪现出小鱼被残忍杀害时的凄惨景象。那一幕让他心痛不已,他没有丝毫迟疑,脱口而出:“我希望能够拥有救人的本领!”他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仿佛这个愿望已经深深扎根于他的心底。

    金琢和璇儿当时并不知晓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感波动。金琢好奇地询问他是否有兴趣成为一名郎中,并表示山中藏有大量关于医药针灸之学的书籍可供研读。然而,玄奘轻轻地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告诉她们,他渴望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保护他人免受伤害。

    到了第二天。璇儿带来了一本书籍送给玄奘。当玄奘接过书本时,发现是《越女剑法》。

    从那一刻起,玄奘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魔力吸引,深深着迷于剑法的世界之中。他如饥似渴地钻研着每一页的内容,用心领悟其中的奥妙和精髓。

    随着时间的推移,玄奘对剑道的热情愈发高涨。他将山谷中所能寻得的所有剑谱都搜罗出来,加以揣摩练习。渐渐地,玄奘的剑术日益精进,他的身影经常在山谷间舞动,宛如一位即将崛起的剑道高手。

    转眼间又过去了大半年,承者终于回到了这片山谷之中。他不仅带回了大量珍贵的藏书,同时还引领着许多前来山中修习学业的人们一同归来。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少年学子们,他们的到来使得整个山谷仿佛瞬间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然而,承者所带来的并不全是好消息。他告诉众人,就在他离开山谷后不久,王通夫子便因身患重病,遗憾离世。这位作为山谷的创立者王弼祖师的第十四代嫡系传人,其天赋异禀,才华横溢,早已声名远扬,名动天下。只可惜,他如同王弼祖师一般,命运多舛,虽然拥有绝世才华,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不已。

    然而,历史的轮回似乎总是惊人地相似。数十年之后,王通夫子的孙子——那位以一篇《滕王阁序》璀璨整个文学史的王勃,同样未能逃脱这个可怕的魔咒。当他逝世之时,年龄也仅仅只有二十七岁而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