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来生日月朝梦录 > 第45章 一决

第45章 一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四十五 一决

    莫言和平在今朝,

    皆是先辈命中淘。

    志愿后世永安定,

    甘把头颅向天抛。

    丈夫此生当有死,

    怎可轻薄如鹅毛。

    敢笑当今权贵人,

    杀尽灭种学黄巢。

    达延汗巴图蒙克此时正像亥巴妥穆尔所说的那样,他的心中充斥着对大明火器的恐惧。那种恐惧仿佛是一头凶猛的巨兽,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勇气和信心。

    大明的火器,那是一种神秘而致命的力量,它的存在让人不寒而栗。每一次想起蓟州之战,想到大明的火器咆哮,轰鸣和滚滚的浓烟,以及那凄惨的血肉横飞,达延汗巴图蒙克都会感到一阵寒意涌上心头。

    他深知这些火器的威力绝非一般武器可比,它们能够在瞬间释放出毁灭性的力量,摧毁一切阻挡在面前的敌人。这种恐惧并不仅仅源于对未知的害怕,更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军队在面对大明火器时可能毫无还手之力。

    他开始意识到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无法与大明相抗衡,要么就必须找到应对火器的方法。或是需要研究新的战术,或者寻找更先进的武器来对抗大明的火器优势。要么就偏居一隅,不要再去想光复黄金家族的荣耀,就守着草原自享安乐。前者似乎无法做到,那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后者就在眼前,草原就在我的掌控之中,我就是鞑靼的大汗,鞑靼的一切都是我的。

    这些日子以来,达延汗整天都沉浸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他试图用美酒和享乐来掩盖住内心深处的伤痛,让自己不再去想那场令他刻骨铭心的蓟州之战。每一杯烈酒下肚,似乎都能暂时麻痹他的神经,让他忘却那些痛苦的回忆。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蓟州之战的场景便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仿佛是一场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

    可他不知道的是,明朝的皇帝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计划和野心。朱厚照的目标并非仅仅将他从蓟州赶走就算了事,而是要进一步向北进军,征服鞑靼的全部领土,并将其归入大明的版图之中。

    朱厚照深知这一决定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鞑靼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如果能够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内,不仅可以增强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还能巩固边疆的安全。此次他下定决心要实现这一雄心壮志,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由于今年是暖冬的缘故,骆智在出征前便对在草原过冬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考虑,并制定出了一系列详尽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些举措使得明军在察罕尔的冬季过得相对较为舒适。

    此外,随着造城大军的人们源源不断地涌来,各种物资也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这里。这不仅让士兵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充实,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信心。

    在这个温暖而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大家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他们共同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冬天和欢乐祥和的新年。时光荏苒,转眼间便迎来了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美好三月。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在这样的氛围下,明军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军心高涨而振奋,随时准备迎接新的征战。

    在经历过多次和土默特首领亥巴妥穆尔派来的信使充满诚意、友好且深入的谈判后,终于,亥巴妥穆尔亲自带着被他扣押的亚赤巴和降书,一同来到了察罕尔,并拜见了朱厚照并向大明投诚。

    当亥巴妥穆尔和亚赤巴抵达察罕尔时,受到了朱厚照的隆重接待,明军庄重而热烈的位列在街道两旁,夹道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鞑靼土默特首领。也让亥巴妥穆尔看到了明军的强大和勇往直前的斗志。

    亥巴妥穆尔步入朱厚照宽大的中军大帐城中,看到了这位年轻英武的大明皇帝。见他的目光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君王那不可侵犯的威严,那一刻,亥巴妥穆尔确信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他双膝跪地,行大礼参拜,表示自己愿意归顺大明,献上土默特的领土和部众并将亚赤巴擒拿押来交由大明处置。

    朱厚照欣然接受了亥巴妥穆尔的投诚,他微笑着扶起对方,表达了对其远见和智慧的赞赏。这一刻,意味着和平与合作的新篇章即将开启。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朱厚照再次肯定了亥巴妥穆尔的远见和正确之举,允许他的家族迁到中原居住,并保证他和他的子孙未来将在大明永享富贵。亥巴妥穆尔向朱厚照详细介绍了土默特部落在近期所面临的困难。朱厚照认真倾听着,同时,也表达了对土默特部落的关注与支持,并承诺会给予土默特百姓强有力的帮助,并告知亥巴妥穆尔他也要在土默特建造一座城池,作为土默特发展的根基,促进土默特地区民族之间的融合,让土默特的鞑靼百姓一样可以过上中原百姓的安定、和平的生活。

    最后,亥巴妥穆尔将亚赤巴交由朱厚照处置。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敌人如今变得如此狼狈不堪,朱厚照并没有过多地为难他,而是选择以宽容的态度相待。毕竟,战争已经结束,现在最重要的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他派人将亚赤巴押往了京城交给杨廷和妥善安置,避免他在草原上继续兴风作浪。

    明军在四月兵不血刃顺利的接掌了土默特的广袤土地,在短暂休整之后,明军立刻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军事训练之中。他们深知自己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与达延汗之间的对决!每一个士兵都全神贯注地参与操练,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而朱厚照和骆智,王守仁,杨一清这个作战总指挥部以及将领们则精心策划战略战术,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整个明军上下齐心协力、各个斗志昂扬!

    朱厚照和骆智一商议,决定在土默特建城的事也开始筹办,马上又下旨杨廷和和工部着手办理此事。而骆智则建议朱厚照在朝廷机构中再建立一个发展改革部,专门来针对北方鞑靼地区的来执行民生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部门。朱厚照当即同意,并将还在搞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唐寅任命为发展改革部尚书一职。

    当达延汗得知朵颜、察罕尔以及土默特的广袤领土都已被明军攻占之后,他那颗借助花天酒地来逃避恐惧的心瞬间变得沉重无比。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他此刻才明白,明军这次不仅仅是把鞑靼赶出边境那么简单,而是要把他彻底赶到更远甚至是消灭。这就意味着鞑靼各部的势力范围正在不断缩小,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在被一步步挤压。

    此刻的达延汗,心中的恐惧与不安翻倍的增长。他终于意识到,忘记和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自己不能再继续沉迷于享乐,必须要正视眼前的危机。否则,鞑靼很可能会在明朝的铁蹄下分崩离析,彻底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只有重新振奋起来。集结起所有能够调动的力量,与明朝展开一场生死较量,才能有机会继续保卫自己现在的荣耀与尊严。

    他心急如焚地赶忙召集如今所隶属于他的全部首领以及得力干将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最终,他汇聚了鞑靼所有部族中的战力之师,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人数高达二十万之众!为了虚张声势,震慑明军,他对外宣称自己拥有四十万大军。这样的数字让人咋舌,为的就是让明朝那个皇帝和明军心生畏惧。战争不仅仅是兵力的对决,更是心理的较量。

    于是,他率领着这所谓的四十万大军在赛因山达摆开了阵势。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一个绝佳的战场。他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战场,心中再次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生死之战,只能是胜利不能失败。胜利了他和鞑靼就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如果失败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彻底的在这个世间消亡。

    在此之前,他站在大军前方,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演讲。他用饱含激情与愤怒的声音告诉所有将士:“凶残至极的大明军队,他们那邪恶的铁蹄已经无情地践踏了我们美丽的草原!他们贪得无厌、毫无人性,不仅侵占了属于我们鞑靼人的领土,还大肆掠夺我们宝贵的财物,更残忍地屠杀了我们无辜的亲人!”他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每一个将士耳边炸响,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的仇恨与斗志。

    “朵颜部、察罕尔部、土默特部都已经遭遇了他们惨无人道的屠杀,就连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也未能幸免。那些美丽善良的鞑靼妇女更是被迫沦为奴隶,遭受着大明官兵无尽的蹂躏与摧残!面对如此令人发指的暴行,我们必须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抗击这群禽兽不如的大明军队。我们要奋起反击,不仅要夺回原本属于我们的财富和领土,更要重塑我们鞑靼族昔日的辉煌与荣耀!让我们挺身而出,为家园而战,为鞑靼的安定和未来而拼杀!”

    在他的演说下,不知就里的士兵们群情激愤,斗志昂扬,列阵整齐,旗帜飘扬,刀枪林立,严阵以待。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敢,仿佛在告诉世人:为了鞑靼我们将无所畏惧,为了鞑靼的部众我们必将胜利!

    整个战场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大战一触即发。双方都在等待着那个决定性的时刻,都在准备着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此时,朱厚照与骆智面色凝重,目光专注地立于天机神球之上,对鞑靼军队的战场布局进行着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的脑海中飞速运转,思索着种种战略战术,精心谋划着明军的部署安排。当前局势严峻,明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即便手中握有先进的武器,也断不可与达延汗盲目硬拼。故而,他们深知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不给敌人丝毫可乘之机。

    朱厚照紧蹙眉头,沉声道:“兄弟,你看敌军这兵力分布,我们若正面强攻,怕是胜算极小。”

    骆智也一脸严肃,回应道:“兄长说的不错,确实如此。虽说我们有先进武器,但数量差距太大,硬拼绝非上策。”

    朱厚照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说:“那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部署?”

    骆智略作沉思,缓缓说道:“兄长,小弟倒以为要避免和其正面迎战。可先派一小股精锐部队绕至敌军后方,扰乱其阵脚,再伺机从侧翼发动攻击。空中则由飞龙军进行时段性的轰炸。我们的火器威猛,杀伤力很大,这样一定会引发鞑靼的军队混乱”

    朱厚照道:“此计可行,但需谨慎安排,鞑靼兵力众多切不可让我们的小股部队陷入绝境。”

    骆智拱手道:“兄长放心,小弟定会周全考虑。

    入夜时分,骆智沉稳坚定,神色严肃地部署着作战计划。他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与风险性,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他精心挑选出龙牙军二千人、神机营一千人以及三卫精锐二千人,组成了四股偷袭部队。这四股力量犹如黑夜中的利剑,即将直插鞑靼军的要害。

    龙牙军,向来以身手矫健,勇猛无畏而著称,他们身背重任,通过突击杀敌,骚扰敌军,偷袭暗杀等手段不断骚扰敌军。二千人的队伍整齐有序,士气高昂,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战场上一展雄风。

    神机营的一千人,手持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将凭借精准的射击和灵活的战术,从而给予鞑靼军沉重的打击,杀伤敌人的同时还要引起他们的恐慌,让他们成为惊弓之鸟。

    而三卫精锐的二千人,则肩负着与神机营相同的杀敌任务。打他们并不需要主动上阵与敌人拼杀,而是主要靠投掷手雷打乱鞑靼大军的阵脚。 并负责保护神机营的安全。防止敌人通过偷袭和人数碾压的方式对神机营造成损伤和重创。

    骆智亲自为各部队将领授以机宜,强调不断实行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他深知,通过骚扰和打击鞑靼大军的后方和两翼,能够有效地分散敌军的注意力,为正面战场创造有利条件。 在这漆黑的夜晚,四股偷袭部队悄然出发,他们怀揣着胜利的信念,向着敌人的阵营潜行而去。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借着夜幕的笼罩,四支分队在寂静黑夜中出征。他们各肩负着重大使命,迂回绕道,谨慎地向鞑靼的三面行军。 龙牙军的战士们走在最前面,步伐矫健,神色坚毅,他们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神机营的将士们则紧随其后,手中紧握着先进的器械,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三卫精锐们身姿挺拔,行动敏捷,负责两侧和后方的行进警戒。他们深知,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大军整体行动的失败。 途中,斥候们如鬼魅般来回穿插。他们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侦查技巧,及时地报告着前方的路况和侦查的信息。一旦发现有鞑靼军队可能有警觉或出没的迹象,便迅速传递信号,让部队能够及时调整行进路线或做好战斗准备。 每一位战士都心知肚明,他们的行动关乎着整个战局的胜负,关乎着大明的国运与荣耀。

    两日后,一则则令人振奋的情报如疾风般传至总指挥部,分队各处均已成功抵达预定地点。深知战机稍纵即逝的朱厚照闻此,当即下达严令,命令各部务必于今日午时同时出动,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敌军发起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

    巳时将尽,大明飞龙军严阵以待,准备踏上这充满挑战与使命的征程。 军旗猎猎,风声呼啸。全体将士士气高昂,目光坚定,他们深知此次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

    骆智立于阵前,神色严峻,高声下令:“飞龙军众将士听令,此次出击,目标直指达延汗中军大帐,务必擒贼先擒王!首要之务,乃是轰炸其大帐,彻底摧毁鞑靼军队的信念!” 骆智的声音响彻云霄,坚定有力,仿佛能穿透每一位将士的心灵。飞龙军齐声应和,声震天地,那气势如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随后,在骆智的挥手示意下,大明飞龙军犹如飞龙出渊一般升空而起,向着达延汗的中军大帐疾飞而去。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流星,闪耀着希望与胜利的光芒。每一位飞龙军将士都心无旁骛,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完成使命,为了大明的荣耀,奋勇向前,绝不退缩!

    鞑靼的军兵们抬首仰望,只见天上的天机神球徐徐逼近。那一个个圆球恰似团团乌云,携着无尽的威压向他们碾压而来。曾在蓟州战场上侥幸存活下来的鞑靼士兵,此刻面色惨白,惊恐瞬间弥漫在他们的脸上。他们深知这“乌云”所代表的恐怖力量,更清楚自己根本无力与之抗衡。这神秘的圆球,他们触摸不及,攻击无门,而自己置身于这片大地之上,只能被动地承受着打击,毫无还手之力。过往惨痛的经历如噩梦般在心头萦绕,令他们的士气瞬间崩溃,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登时,鞑靼军阵开始躁乱不堪。众多士兵慌不择路,有的左冲右突,试图寻找逃跑的路径;有的则一脸茫然,不知所措。那些未曾领略过天机神球恐怖威力的兵士,竟妄图以弓箭抵御,纷纷搭起弓箭,向着神球激射而去。然而,这些箭矢直飞到空中百米之后,便力道尽失,颓然跌落下来,根本无法触及天机神球分毫。此般徒劳之举,非但未能阻挡天机神球的逼近,反而愈发凸显出鞑靼军队的绝望与无力。他们在这神秘而强大的力量面前,犹如蝼蚁面对巨象,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大帐中的达延汗在得到外面军士的汇报后,顿时慌了手脚。不祥的预感如阴霾般笼罩心头,一种立刻逃跑的想法油然而生。然而,他深知自己身为大军的主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倘若让将士们知晓他有此懦弱的想法,必然会招来鞑靼官兵们的不齿与嘲讽。 他在鞑靼人心目中那至高无上、高大英勇的形象将会瞬间崩塌,一落千丈。如此一来,军队的士气必将遭受沉重打击,进而导致全军的大败。他在这两难的抉择中苦苦挣扎,额头上不禁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此刻,达延汗内心天人交战,一方面是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荣誉和责任的坚守。他深知,这一决策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更关系着整个鞑靼军队的生死存亡。可有什么能比活下去更有价值呢?

    “乌图克,雅图达腊。”达延汗喊出了两个人的名字。

    “父汗!有何吩咐?”随着应声,大帐外走进来两个十七八岁长相一模一样的两个少年,这是达延汗双胞胎儿子。

    达延汗面色凝重,沉声道:“现在开始,由你们兄弟暂代管理中军,父汗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状况。” 那两个少年闻言,当即挺胸昂首,齐声应道:“是,遵父汗令!”他们的脸上难掩喜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心中更是充满欢喜。在他们看来,父汗能将暂代管理中军这等重要的大权交付于他们二人,无疑是对他们的极度看重。这意味着,在父汗心中,他们具备足够的能力与潜力,而他们的未来,也必然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与光明。

    可令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心中无比尊崇,无比伟大的父汗出了大帐就与身边的护卫换了衣裳,领着两千的护卫军急匆匆的上马一路狂奔地脱离了战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