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来生日月朝梦录 > 第46章 二决

第46章 二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四十六,二决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从小就对危险感知率极高的达延汗,此时此刻内心深处已经泛起了一丝涟漪,他清楚地意识到有一股无法抵御的巨大危险正在悄悄地向他逼近。这股危险的气息如同一股强大的暗流,无声无息却又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在生死关头,为了能够继续存活下去,达延汗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他深知生命的可贵和脆弱,为了保护自己,他愿意舍弃一切,哪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儿子。这种决定并非轻易所能做出,但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他别无选择。

    从幼小时就失去双亲成为孤儿的达延汗,对于生存下去有着比任何人都更为强烈的渴望。那时候,他曾经四处乞讨,甚至不惜偷窃,只为了能够延续生命。这样艰难的生活经历让他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个性,他坚信只有自己能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舍弃。

    在漫长的岁月里,达延汗不断地面对各种困境和挑战,但他始终将自己的生存放在首位。无论是饥饿、寒冷还是孤独,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自己,不择手段地获取所需的资源。这种极端的自我保护意识渐渐深入他的骨髓,成为他性格中的一部分。

    午时已到,明军宛如沉睡的雄狮猛然苏醒,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正式发动了凌厉的攻击。

    首先是飞龙军那令人震撼的连番轰炸。天空中,飞龙军的天机神球战队犹如布落漫天的繁星,高挂在蓝天之上,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神球上的飞龙军军士们目光坚毅,操作娴熟,点燃弹药,犹如愤怒的雷霆,无情地倾泻而下,精准地打击着鞑靼军的要害部位。每一次轰炸,都伴随着地动山摇的巨响,火光冲天,硝烟弥漫。鞑靼军的阵地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土崩石裂,哀嚎四起。在这强大的攻势下支离破碎,一切都将化为废墟。

    这连番轰炸不仅是对鞑靼军肉体的摧毁,更是对其心理防线的沉重打击。鞑靼军的士气在这排山倒海般的攻击下迅速瓦解,恐慌和绝望如瘟疫般蔓延开来。 而明军的地面部队,也开始从四个方向着鞑靼军推进,喊杀声震耳欲聋。

    看着鞑靼军兵在战场上慌乱,神机营严阵以待,摆开了三段射击阵势。他们凭借着有利的地形,沉稳应对着冲过来的鞑靼军,展开了一场一边倒式的屠杀。当敌军冲击的人数过多、过密时,三卫的精锐毫不迟疑,果断抛出手雷。刹那间,巨响轰鸣,火光冲天,敌军瞬间便陷入混乱与恐慌之中。 龙牙军则肩负起全方位警戒的重任。一旦有冲到近前的鞑靼兵士,他们便如猛虎出笼,迅速迎上,以精湛的武艺和无畏的勇气将敌人消灭。他们的身影在战火中穿梭,每一次出击都带着坚定的决心,守护着明军的防线,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 在明军的紧密配合与英勇作战下,战局逐渐向胜利的方向发展,鞑靼军四处奔逃。

    午时的阳光炽热而耀眼,战场之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彻云霄。此一战,鞑靼军二十万之众,看似气势汹汹而来,然而在明军的炸弹连番轰击和火枪的严密封锁下实在是不堪一击,如潮水般溃败。

    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大地,鞑靼军的尸体和残肢断臂横陈,触目惊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午时的钟声即将敲响,鞑靼军的士气已彻底崩溃。他们丢盔弃甲,慌乱溃逃,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战,明军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战略以少胜多大败鞑靼。

    就此一役,鞑靼部众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众多将领不幸殒命,其中包括达延汗的两个双胞胎儿子乌图克和雅图达腊。

    乌图克与雅图达腊,向来以英勇善战闻名于鞑靼军中。然而,在这残酷的战场上,他们的勇猛未能抵挡明军的轰炸攻势,兄弟二人同时被一颗炸弹送上了天。真的是验证了那句话,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

    达延汗心急如焚地一路狂奔,马不停蹄地逃回了和林。然而,他深知和林已经不再安全,迟早会被敌人攻破。于是,一回到和林,他便毫不犹豫地下令让部众们与他一同迁徙。至于要迁往何处,他心中并无确切答案,只是觉得必须先逃离这里,保住性命要紧。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带领大家踏上未知的旅程。尽管前途未卜,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勇往直前,寻找新的安身之所。

    赛因山达一战,明军以其赫赫战功在广袤的草原上名声大振。鞑靼的各部族也在此次战役中,深刻领略了大明热武器的犀利与无可匹敌。 战后,鞑靼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分化为两派。一派主张向大明投降,甘愿献出土地,使所属区域划入大明版图,众多鞑靼百姓亦愿成为大明子民,以期在大明的庇护下过上安稳的生活。他们深知,与大明对抗已无胜算,投降是为了部族的生存与发展。

    而另一派,以达延汗为代表,选择了带领整个部族迁徙。他们企图避开大明的军队,逃往更北方的偏远之地。在他们看来,远离大明的势力范围,或许能为部族保留一线生机。 然而,无论鞑靼内部如何抉择,赛因山达一役已注定成为改变草原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大明的影响力由此进一步扩大。

    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漫长时光,朱厚照与骆智二人各自派遣麾下军队四面出击,但遭遇的仅仅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股鞑靼人所做出的无关紧要的抵抗罢了。于是乎,他们轻而易举地便踏入了林和这片土地。然而,此时此刻,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达延汗却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逃窜到了哪个角落里。

    朱厚照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下达了命令,要在林和建造一座崭新的城市!这个决策意味着蒙古草原上将矗立起三座雄伟的城池,它们以三角之势屹立于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

    这三座大城的崛起,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茫茫大漠之中,向世人宣告着大明的统治已经延伸至此。每一块城墙、每一条街道都见证着大明的辉煌与荣耀。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来的鞑靼百姓们,也将成为大明的子民,与大明共同分享荣辱,共同呼吸。从此刻起,他们不再是鞑靼的部族,而是融入大明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将肩负起保卫家园、建设国家的责任,与大明携手共进,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在这个新的家园里,他们将感受到大明的温暖与关怀,享受到公平正义的待遇。大明的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精髓也将在这里传承发扬,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融合!这可是华夏文化中最为伟大且精妙绝伦之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可以将所有认同或不认同的思想统统容纳其中,并经过千锤百炼、反复锻造,最终让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并非简单地拼凑或者累加,而是一种深度的交融与共生,使得各种不同的思想在彼此碰撞、相互渗透的过程中达成共识、相互包容。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各种思想的独特魅力,还能感受到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奇妙关系。正是通过这样的融合,华夏文化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同时,这种融合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思考人生。只有真正理解并实践了融合之道,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边防事务方面,朱厚照广泛听取了骆智、王守仁、杨一清的多方建议,做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调整。

    原旧边境的西宁卫、靖虏卫被迁至和林,定名为和林卫。此举旨在加强对该地区的管控,增强防御力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边患。

    榆林卫、宁夏卫则迁至克鲁伦河,并在此建立新的卫所,称为克鲁伦卫。这一迁移充分考虑了地理形势和战略需要,为保卫边疆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万全都司、沈阳中卫迁至泰宁,命名为泰宁卫。这一决策彰显了明朝对于边防布局的精心谋划和长远眼光。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这三个卫所的防御力量,还分别为其配置了一个飞龙军小队,即十架天机神球,以及一千神机营。这一举措无疑为边防增添了强大的军事支持,使卫所具备了更强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 此番部署体现了大明对边防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为维护国家稳定和领土完整所付出的努力,这一举措为边境地区和大明带来长期的和平与安宁。

    此时大明朝廷内一片繁忙景象,勤奋至极的莫如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未曾合眼。而造成这一切忙碌的原因,则是因为他的相公朱厚照成功攻克了近乎整个鞑靼地区!这场胜利带来的不仅是喜悦,更伴随着一系列繁重任务——草原三城的建造迫在眉睫,同时还需合理调配治理官吏。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她终于深刻地领悟到,想要妥善地治理一个国家竟是如此艰难,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考验。随着她自身阅历的不断增加,对于朱厚照的认知也愈发深刻,逐渐明白了他曾经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是何等巨大。回想起过去的种种,她不禁感叹,当初的他承受了太多的不易与艰辛。

    而在安排好草原现有工作之后,朱厚照这边却是呈现出了异常轻松的状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与骆智携带鱼竿,前往林和的鄂尔浑河悠然垂钓。 此般轻松之态,源于骆智向其灌输的合理安排工作的思想。

    该思想强调,作为最高统治者,应当明确规划方向,妥善安排事务,适度下放权力。要着眼于大局,而非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需以宏观调控的手段指挥下属行事,方能确保国家事务的高效运转。 这种理念的实践,不仅让朱厚照在繁忙的政务中寻得片刻宁静,更展现了其在治国方略上的成长与转变。相信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国家的治理将更加有序,繁荣昌盛亦指日可待。

    他们已定下三日后凯旋回京。此刻,偷得浮生半日闲,许久未曾钓鱼的二人,终于有空能拿起鱼竿,静享这片刻的安宁。

    骆智连连慨叹,六百年前的水资源与现代相较,是何等的优异。此河中的渔业资源丰富异常,根本无需考虑作窝、调漂之事。饵料刚入水,便立刻有鱼儿争相抢食,此处简直堪称钓鱼人的极乐天堂。在这清幽的鄂尔浑河畔,他们暂时忘却了繁忙的政务与尘世的纷扰,沉浸于这大自然的恩赐之中。

    正德八年,八月十八日,风和日丽,碧空如洗。朱厚照率领大军凯旋而归,抵达京城。

    朝廷百官在太子朱载坤、皇贵妃刘娥、朝廷首辅杨廷和的带领下,出城八里,隆重相迎。他们身着华服,神色庄重而又充满喜悦,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以最高的礼仪迎接这位凯旋的帝王。

    京城百姓亦自发出城,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欢呼声响彻云霄。他们心怀崇敬与感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为这位自明朝一百多年来首个消灭鞑靼、拓疆万里的帝王而骄傲。

    旌旗招展,军威浩荡,朱厚照御马而行,身姿矫健,目光坚毅而自信。此次他亲率雄师,历经战火硝烟的淬炼,成功扫平鞑靼,开疆拓土,纵横万里。其丰功伟绩,足以比肩成祖朱棣,直追太祖朱元璋。此刻,他荣耀凯旋,不仅达成了自己金戈铁马、纵横天下的夙愿,更极大地拓展了大明的疆域,充实了大明的人口,彻底消除了北方鞑靼边境的隐患,切实履行了“天子守国门”的神圣职责。

    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伟大时刻,是明朝历史中熠熠生辉的辉煌篇章。它不仅展现了大明王朝的雄浑气魄和强大国力,更预示着大明即将步入一个更加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崭新时代,迈向更加璀璨的明天。

    凯旋乐高奏,激昂的旋律响彻云霄;号角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天际。在这胜利的时刻,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道路两旁,百姓们摆设起香案,上面摆满了各种供品。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英雄们的崇高敬意和感激之情。家家户户,有的人家杀猪宰羊,准备丰盛的宴席;有的则忙着烹饪美食,将热腾腾的饭菜端到街头。人们欢天喜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箪食壶浆,源源不断地送到战士们手中。这些简单而美味的食物,饱含着百姓们的由衷的兴奋和深情厚意。在这个欢庆的日子里,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他们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英勇无畏的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而此刻,他们要做的就是尽情享受这份喜悦,共同庆祝这个伟大的时刻。

    经过了一番繁琐复杂的礼部安排的程序之后,朱厚照总算是来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娘子和儿子身边。此时,太子朱载坤即将年满一岁,长得健壮憨实、虎头虎脑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他正被莫如小心翼翼地抱在怀中,当看到眼前这个略微有些陌生的父皇时,小家伙不仅没有感到丝毫的生疏,反而表现得异常兴奋,嘴里不停地发出“呀呀”的声音,同时还挥动着四肢,似乎是想要朱厚照抱抱他。

    朱厚照满脸喜色地伸出手臂,小心翼翼地从莫如怀中接过自己的宝贝儿子。他轻柔地抱着小家伙,仿佛捧着一件稀世珍宝般珍视。看着孩子那粉嫩可爱的小脸,朱厚照忍不住俯下身去,轻轻地在他的脸颊上亲了一口。这一吻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轻柔。瞬间,朱载坤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咯咯”笑声,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深深的爱意与亲近之情。那笑声犹如天籁之音,让朱厚照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喜悦和幸福。朱厚照完全沉浸在与儿子相处的美好时光里。他眼中闪烁着父爱的光芒,嘴角挂着满足的微笑。

    一旁的莫如满脸笑容地看着眼前这对父子,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欣慰。她看到朱厚照正温柔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发,眼中流露出无尽的父爱;而儿子则紧紧依靠在父亲身旁,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美好而温馨的画面。莫如不禁想起曾经与朱厚照共同经历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欢笑都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珍贵回忆。此刻,她感到自己无比幸运,能够嫁给朱厚照,能够拥有这样一个美满的家庭。

    逗了儿子片刻,朱厚照缓缓抬头,目光转向莫如。他深深地凝视着她的双眸,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对视中,蕴含了无尽的思念和脉脉温情。

    “娘子辛苦了!”朱厚照轻声说道,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仿佛承载了千言万语,饱含着他内心深处所有的情感。那是对莫如所有付出的感激,是对她默默支持的感恩,也是对她无尽的爱怜。

    “相公才辛苦!”莫如温柔地回应,同样简洁的一句回复,却包含了太多的期盼。她期盼着与朱厚照能够长相厮守,期盼着一家人永远幸福美满,期盼着未来的日子充满阳光和温暖。 在这看似平常的交流中,二人的心紧紧相连,他们的情感如同流淌的清泉,静谧而深沉,为二人以后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温暖与爱意。

    骆智这边的情景着实引人注目,忠勇王三王妃的事京城里早已人尽皆知。骆智已经被三女围绕其中,更夸张的是骆大王爷竟毫不避讳地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向每位王妃先送上一个“香吻”。三女顿时羞红了脸,然而,她们的心中却是无比喜悦。此举动一出,引来了众人的惊呼,接着就是叫好和鼓掌。这一幕,无疑成为了众人目光的焦点,引发了诸多复杂的情绪和议论。对于骆智和这三女而言,此刻的他们似乎已经全然不顾外界的看法,沉浸在属于他们自己的甜蜜与欢乐之中。

    百官将朱厚照和骆智等人迎进了奉天殿后分列两行站立,朱厚照登上台阶坐到龙椅上,接着百官齐齐大礼参拜,杨廷和领先高喝:“恭喜陛下御驾亲征得胜回朝,为我大明开疆拓土,使我大明边境从此长治久安,天下得以太平,陛下实乃我大明一代明主,将永刻青史受后世万民敬仰!”

    众臣跟着齐声和拜道:“我皇英勇,实为我大明英主!陛下万岁!”

    朱厚照听着这些恭维的话语,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但他并未沉醉其中。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要想让大明真正繁荣昌盛起来,还需不懈努力。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说道:&34;诸位爱卿,此次征战鞑靼虽取得胜利,但是我们大明君臣不能掉以轻心。边境之外仍有外族势力,所以仍需加强防守。国内政事更不可忽视。新拓的疆土还有很多事物需要整理和消化,朕希望各位能继续尽心尽力,共同为大明的繁荣努力。只有这样,我大明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方能安居乐业!&3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