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四咋穿咱的衣服 > 第51章 心灵冲击

第51章 心灵冲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混沌的时空中,朱棣提及此人的名字,不禁回忆起那场波澜壮阔的靖难之役,那时他曾借神兵荡涤邪秽,誓言共享天地。

    “嘉靖七年,平定西南思恩、田州的蛮荒妖灵之乱,斩断断藤峡的幽冥盗匪。”

    “在南赣的烽火岁月,王阳明留下了千古名言:驱除山中妖魔易,铲除心中魔障难。”

    “即便在平定民乱、剿灭妖孽、平息叛逆中建下赫赫战功。”

    “但王阳明深信,真正的功业在于引导人心向善,从根本上根除动荡的源泉。”

    “故而,王阳明的政绩在于实践儒门‘德治’之道,使‘礼仪’浸润民间,以净化人心,美化风俗。”

    “还有,至关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

    “王阳明一生统兵,无数次荡平战乱,平定叛逆。”

    “有弟子问及用兵秘诀,王阳明答道:何来秘诀,唯修学问道,守此心之静。”

    “若硬要说有秘技,那么心静便是唯一秘法。”

    “人们的智慧并无太大差距,胜负关键在于心是否动荡。”

    “平日学问不到家,遇事便惊慌失措。”

    “那些急智并非天降神力,实乃平日学问精纯之果。”

    以某种角度而言,王阳明给予朱元璋等人的心灵冲击,甚至超越了于谦。

    王阳明,竟是圣人!

    “了不得啊!”朱标惊叹。

    朱元璋与朱棣亦点头赞许。

    同等成就下,人们易生嫉妒;差距悬殊,唯有仰望。

    “我大明的圣贤,果然非凡,寡人虽识字不多,却被深深震撼!”

    在朱元璋心中,继于谦、海瑞之后,又增添了王阳明的位置。

    朱元璋渴望一睹这位王阳明的风采。

    “最后,立言!”萧然道。

    “心学,乃儒家一脉。”

    “其源可追溯至孟子,北宋程颢开启端倪,南宋陆九渊开辟门户,与朱熹的理学形成鼎足之势。”

    自北宋起,程朱理学已深入人心。

    “至大明,王阳明首提‘心学’之名,确立宗旨为‘致良知’。”

    “王阳明承袭宋代陆九渊‘心学’,以自身体悟完善,并融合儒、释、道三家哲理,构建独特的‘心学’体系。”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为王阳明心学之精辟总结,乃其晚年所论。”

    “这四句,常被视为王阳明一生学术思想的高度浓缩。”

    “王阳明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清澈无垢,无善无恶。”

    “然而,意念生发,善恶并存,辨别善恶的能力,即是孟子所谓‘良知’。”

    “而儒学重要理论‘格物’,在此便是‘为善去恶’。”

    “犹如画龙点睛,简明直截,不偏不倚,直达中庸之道。”

    “心学精神内涵包含‘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理念。”

    萧然说完,举杯饮茶。

    朱元璋、朱棣、马皇后、朱标均陷入深思。

    小朱棣一如既往地聪明,感觉极妙,却未能理解。

    初次听闻,能懂才是怪事。

    心学在此时代显现,必将掀起滔天巨浪。

    定会引发激烈的学术辩论。

    座中几人均是帝王,堪称政治家。

    萧然不宜在一群读书人前谈论此事。

    心学的出现无疑挑战了理学权威。

    如今皆是程朱理学为主流,心学突现会被视为离经叛道。

    读书人或许会为此竭尽全力。

    程朱理学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萧然,能否谈谈心学与理学的区别?”马皇后对心学兴趣浓厚。

    先前马皇后多是默默聆听,此刻表现截然不同。

    “我也不甚清楚,连皮毛都谈不上。”萧然对此并未深究。

    别说心学,就连程朱理学,萧然也未涉足研究。

    “随便聊聊即可,寡人只是想听听你对两者有何见解。”朱元璋同样好奇。

    “大姨父,在我那个时代,我们这代人已很少关注理学心学了。”

    除了专门研究之人,多数仅是业余爱好。

    “你试试看吧!”朱标同样感兴趣。

    心学能得到认同,必然有其可取之处。

    王阳明被公认为圣人,心学的价值不言而喻。

    萧然点点头,“我尽量解释。”

    他略作沉吟,开始组织言辞: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不同。”

    “首先是范畴之异。”

    “天理为理学至高范畴,万物皆以天理为依归,是其演化。”

    &34;宋儒将三界五行的本源视作天道,其中蕴含着悖论,既然一切皆为天道,那么善恶同样出自天道之中。&34;

    &34;心宗在探索普遍天道与个体灵魂间的关联时,主张以普遍天道为主导,它在本质上是先验而不可动摇的。&34;

    &34;经数百年探讨,个体与普遍的关系发生了逆转。&34;

    &34;这在哲学上的表达即为:内心的良知所知即为天道,天道正源自人欲中出的和谐,人欲的平衡之处便是天道之体现。&34;

    &34;两者的核心关注点各有侧重!&34;

    &34;心宗强调良知为心灵的根本,无善无恶的心灵即是没有私欲遮蔽的本真,这是未被触动的无善无恶之境,也是我们追求的天道之境。&34;

    &34;理宗探究的则是本体论问题,关乎世界本源的奥秘。&34;

    &34;心性论则涉及人性的根源及心、性、情的相互关系。&34;

    &34;张载提出,天地之性源于太虚之气,而气质之性则体现了个体的独特性,心统御着性与情的交融。&34;

    &34;认识论探讨的是认知的来源和方法。&34;

    &34;最终,两者内涵各异。&34;

    &34;心宗主张通过洞察万物以通晓内心之理,心中的道理实则即为世间万物流转的道理。&34;

    &34;天道非凭空空谈,而是通过洞察万物与自我反省,实现知行合一。&34;

    &34;理宗主要探讨的议题包括:理气关系、心性论、洞察事物、获得知识、尊崇恭敬、主守宁静、修养内心、知行合一、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道人欲、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等。&34;

    马皇后脸上闪烁着惊喜的光彩。

    她对这些理解得更深了。

    &34;萧然,下次给大姨带些关于这方面书籍吧!&34;马皇后提议道。

    &34;好的,没问题!&34;萧然欣然应允。

    &34;圣人是在何种境况下创立心宗的呢?&34;朱标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萧然答道:&34;因宦官专政,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途中还曾遭刺杀。&34;

    &34;龙场?&34;朱标觉得这个名字陌生无比。

    其他人也同样无从知晓。

    &34;那时的龙场尚属未开化之地,王阳明依据当地习俗启蒙民众,深受爱戴。&34;

    &34;期间,他对《大学》的主旨有了新的领悟。&34;

    &34;王阳明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以往在事物中寻求道理实乃谬误。’&34;

    &34;他在那个时期撰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34;

    &34;龙场悟道,一步登圣,此乃可与武将封狼居胥相媲美的伟大成就!&34;

    听到封狼居胥,朱棣腰板瞬间挺直,那是武将梦寐以求的荣耀。

    或许仅略逊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无上威严。

    &34;龙场悟道一步登圣!&34;朱元璋听得热血沸腾。

    这种事情在任何时代都是极其震撼的存在。

    &34;爹,我也想去看看。&34;小朱棣央求道。

    &34;你不懂心宗,对此也不感兴趣,你去何干&34;朱元璋问道。

    &34;国师说龙场悟道,一步登圣,能与封狼居胥相比啊!&34;小朱棣急切地回应。

    &34;能媲美封狼居胥,却不等于封狼居胥,你凑什么热闹。&34;朱元璋摆手拒绝了小朱棣。

    顾虑到小朱棣的感受,朱元璋继续说道:&34;下次有战事带你去,这个你没兴趣。&34;

    &34;好!&34;小朱棣欣然接受。

    萧然、朱棣和朱标等人离去。

    马皇后让玉儿准备文房四宝,开始记录萧然所述的心宗之道。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这些话语让马皇后深感震撼,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遵循太虚皇太后张氏的旨意,棺椁迁至大殿之中,交由太玄内阁大学士研讨谁应承继天煌之位。

    内阁首席辅政杨廷和取出《太煌祖训》昭示众人,言道:

    “兄终弟及的祖训,何人能违逆?兴献王的长子,乃宪宗帝孙,孝宗帝侄,先皇的堂弟,论血脉,理应承继天煌之位。”

    正德十六载,朱厚熜辞别父陵,次日便告别生母皇妃启程前往。

    四月二十二,朱厚熜抵达皇都,驻足于郊野之外。

    朝廷之内,文臣武将因如何接迎兴献王世子朱厚熜而争论不休。

    礼部尚书毛澄遵照杨廷和之意,裁定以天子即位之仪接驾。

    武宗年间,大学士杨廷和曾辅佐武宗拟定遗诏,此刻却被朱厚熜巧妙利用,成为迫使杨廷和转变立场的棋子。

    “先皇孝康敬陛下亲弟兴献王次子,聪颖仁孝,品德早成,伦常有序,遵奉祖训兄终弟及,已告祭宗庙,求得慈寿皇太后允诺,并与众文武大臣共谋,即刻遣使迎娶帝位。”

    嘉靖三年!

    左顺门!

    文武百官齐膝跪地,阻挡通路。

    左顺门下,数百人痛哭流涕,声浪震动整个紫禁城。

    “陛下,切勿受小人蒙蔽啊!”

    “礼仪不可侵犯!”

    “先皇高上!”

    “孝宗陛下!”

    “先皇高上!”

    呼声回荡,只重复着先皇高上,孝宗陛下。

    左顺门近处,朱元璋、朱棣二虎四人悄然现身。

    甫一出现,便被这喧嚣惊动。

    “先皇高上?”朱元璋言道,“他们是在呼唤咱么?”

    “正是!”萧然点头,“孝宗陛下乃是朱佑樘,朱见深之子。”

    “他们在做什么?”朱棣询问。

    朱元璋一脸困惑。

    萧然望向众人下跪之地——左顺门,又打量着那二百余人。

    “自明宪宗朱见深至明世宗朱厚熜,此类事不过两度发生。”

    “第一次发生在明宪宗朱见深时期,百官在文华门前痛哭请求,争论慈懿皇太后葬礼之礼,朱见深听从了。”

    “第二次便在此地左顺门,大礼议事件即将落幕。”

    “大礼议事件?”朱元璋问道,“此为何事?”

    “大伯父以前不是告诉你,朱厚熜本是藩王,非天子之子。然而,因明孝宗朱佑樘仅有一子朱厚照,朱厚照无嗣离世,故皇位落于朱厚熜。”

    朱元璋点头,“这事咱知晓,与大礼议事件有何关联?”

    “因朱厚熜从小宗入大宗,问题便复杂了。关键在于朱厚熜是否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父,而将亲父尊为叔父。”

    朱棣皱眉,“朱厚熜那小子刚登基吗?”

    “左顺门事件发生时,已是嘉靖三年了。”萧然道。

    “嘉靖三年……三年了,此事还未解决?”朱元璋不禁叹服。

    如此纠葛之事,竟拖延如此之久。

    “快有结果了,文武百官无计可施,开始以死进谏!”萧然指向不远处的左顺门方向。

    “结局如何?”朱元璋想了解朱厚熜如何应对。

    “史称二百二十九人在左顺门痛哭进谏,表达不满。朱厚熜派员劝阻无效,勃然大怒,下令囚禁一部分人,并对五品以下一百八十多人施以杖刑,当场打死十七人。”

    “整个事件被称作大礼议。左顺门事件后,朱厚熜大胜,再无有力抵抗。”

    “最终,朱厚熜如愿将父尊号改为皇考恭穆献皇,明孝宗则改为皇伯考。”

    “多年以后,朱厚熜还将父亲神位送入太庙,陵寝亦按帝陵规格改建。”

    闻言,朱棣想到自己庙号被改之事,恨不得此刻冲进去教训朱厚熜一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