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四咋穿咱的衣服 > 第50章 让此人巡视天下

第50章 让此人巡视天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才是海瑞令人敬仰之处。

    “胖虎,给小四儿讲讲!”朱元璋吩咐道。

    萧然微微颔首,“从海瑞的《正道疏》及他赴死的决心可见,他对太宗皇帝朱厚熜抱有深厚的期望。”

    “在海瑞眼中,朱厚熜并非昏庸无道的君王,尽管他在文中激烈批评嘉靖,却也为他提供了多项革新之策。”

    “海瑞的目的并非戏谑君王,他揭示了大明帝国的弊病在于制度而非皇帝,他期望朱厚熜实施变革!”

    “皇帝一逝,他的期望便破碎,所以他悲痛欲绝。”

    “海瑞虽未能如于谦、张居正般拯救大明,但他始终未放弃挽救国家的信念。”朱元璋感慨道。

    海瑞的性格分析,他深受儒学熏陶,忠君爱国是其人生信条。

    他愿以生命为代价唤醒帝王,换其悔过自新。

    这是封建时代的典型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帝王离世,忠诚如海瑞自然无法承受,痛哭流涕。

    “我懂了!”朱棣尴尬一笑。

    “国师,接着说呢?”朱标接着问。

    “同年,裕王朱载垕即位,年号隆庆。遵照世宗朱厚熜遗诏,宽恕了包括海瑞在内的所有直言进谏的大臣。”

    “海瑞被释放,官复原职,后改任兵部,不久晋升为大理寺卿。”

    “朱元璋与朱标对这位新帝还算满意,他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至少在对待海瑞的问题上,他做得没错。

    “隆庆三年,海瑞升迁为右佥都御史,出任应天巡抚。管辖区域多为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

    “下属官员畏惧海瑞的威严,不少贪墨者主动辞职。”

    “显赫权贵的门户漆成红色,听说海瑞到来,纷纷改漆成黑色。”

    “宦官在江南监管织造,闻讯海瑞到来,便缩减随从。”

    “好!”朱元璋难得露出笑容,“海青天!声名远播,让此人巡视天下,实为佳选!”

    “父亲,我们在其他平行世界大力宣扬海瑞,让他巡查各地,您觉得如何?”朱标建议。

    “可行,可行!”朱元璋赞同,“公正无私,至少令贪墨者胆寒。”

    “此事我仔细考虑,将来可交由海瑞办理。”朱标觉得此事无人能比海瑞更适合。

    “海瑞兴利除弊,力请整治吴淞江、白茆河,畅通入海,民众因此受益于水利建设。”

    “海瑞痛恨豪强兼并土地,全力打击豪门势力,推行一条鞭法,安抚贫困百姓。”

    “贫民的土地被富户侵占,大多得以夺回,归还原主,深得百姓拥戴,故有海青天之称。”

    “若我大明多几位海瑞,后期怎会任由贪墨横行!”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

    他仿佛找到了与海瑞的共鸣。

    朱元璋对海瑞的好感直线攀升。

    在他心中,最完美的是于谦。

    其次是张居正、杨士奇之辈,允许些许贪婪,但必须有所作为。

    实际上,海瑞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甚至略高于张居正、杨士奇。

    “隆庆三年,都给事中舒化称海瑞迂腐滞缓,不懂施政之道,宜安排他至南京闲职。”

    “明穆宗仍以嘉奖之词下诏勉励海瑞。”

    “不久,给事中戴凤翔诋毁海瑞庇护奸民,侵害士人,沽名乱政,于是海瑞被改派南京粮储。”

    “这两个混账,记下了,等过去先料理他们。”朱元璋记住了这两个诋毁海瑞的人。

    海瑞不可能涉及腐败,他一心为国为民。

    在朱元璋心中,诋毁海瑞的人,绝非善类。

    你站在清官对立面,于朱元璋而言,便是恶徒。

    当初朱元璋处决夺门之变的参与者,凡涉及于谦之死的,绝不手软。

    朱祁镇三次被刀,很大程度源于于谦之死。

    朱元璋略有失望,杀掉如于谦、海瑞这般为民请命的人,简直是蠢材。

    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亦是必然。

    “海瑞任吴地巡抚仅半年,百姓闻他卸任,沿途号哭,各家绘制海瑞画像祭祀。”

    “海瑞赴新职,恰逢高拱执掌吏部,早怨恨海瑞,将他的职务并入南京户部,海瑞于是称病辞职,返回琼山老家。”

    “高拱!记下了!”朱元璋心底的小本本又记下了一个必死之人。

    “万历元年,张居正执政,亦不喜欢海瑞,命令巡按御史调查海瑞。”

    “御史入山审察,海瑞杀鸡款待,房屋简陋,御史感叹离去。”

    “张居正惧怕海瑞刚正严厉,朝廷内外多次举荐,终未启用。”

    萧然停顿下来。

    朱元璋等人也能理解……

    朱元璋心中明了,减少俸禄只会加剧贪腐之风。

    真正苦熬的,仍是海瑞、于谦这类人。

    他们不该承受如此艰辛。

    &34;父皇,如今俸禄已翻倍,想来海瑞、于谦之苦不会重演了。&34;

    海瑞与于谦的经历让朱元璋心中五味杂陈。

    &34;于谦、海瑞啊&34; 朱元璋低语。

    &34;国师曾提及的,岂止海瑞一人?&34; 朱标问道。

    &34;确有其人,且非凡胎!&34;

    朱元璋闻言,眼神骤然亮起,没想到张居正、海瑞之后,还有这般人物。

    &34;竟有人堪与海瑞比肩?&34; 朱元璋惊讶追问道。

    &34;论影响力,此人更甚海瑞。&34; 萧然回答。

    &34;竟胜过海瑞?&34; 朱标也为之一震。

    海瑞已是世间罕见,如此人物更是凤毛麟角。

    &34;此子被尊为最完善之人,文武双全,皆至高境。千年以来,华夏仅出两位圣人,孔夫子为首,其次便是王阳明!&34;

    文武兼备,达到极致!

    与孔夫子并列圣人!

    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被誉为&34;真三不朽&34;。

    他通晓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战场上英勇无敌,书案前亦笔走龙蛇,曾任大明南京府兵部尚书,是华夏史上难得的全能儒者。

    &34;圣人?&34; 马皇后也忍不住开口询问。

    &34;国师,后世评定圣人的标准何在?&34; 朱标好奇地问。

    孔子的地位无人能撼,能与之相提并论,让朱元璋等人无不震撼。

    圣人哪!

    萧然瞬间回应:“圣境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此乃亘古不变之定律。”

    此评价圣者的尺度源于春秋时期,由鲁国的叔孙豹提出。

    据《古传左录》记载:鲁国大夫叔孙豹面对范宣子询问何为永垂不朽时答道:

    “至高无上者,立德为先,次则立功,再次立言,如此,即使岁月流转,仍能流传不衰,谓之不朽。”

    也就是说,欲成圣境,必达立德、立功、立言之境。

    尽管仅三条准则,然而,历史长河中,能成就其一者已是稀有,更别提同时实现全部三项。

    千载华夏封建时代,被世人公认为达到此境界者仅两位。

    此标准朱元璋、朱标等人必然也知悉。

    “我大明居然还出了一位圣人!”朱元璋顿时热血沸腾。

    “圣人哪!”

    朱元璋激动地来回走动,“圣人岂非文武兼备?”

    “必然如此!”萧然赞同地点点头。

    “胖虎,你快讲,先说说王阳明的圣境三不朽。”朱元璋在萧然身边坐下。

    王阳明这般全能之才,无论何处皆可大展身手。

    任何平行世界的要职,他都能胜任。

    “这人也是嘉靖一朝的吗?”朱标问。

    “他在嘉靖七年离世,实则属于弘治与正德两朝的人物。”萧然答道。

    “那就意味着不止一个王阳明。”朱元璋越想越兴奋。

    即便不能带回三位,能带回两位王阳明也足以令人心动。

    朱标也开始心动,此人乃旷世奇才啊!

    谁不对圣人动心?

    “能带回两位吧!”

    朱元璋连连点头,“快讲!我想知道王阳明的三不朽!”

    “从立德开始!”

    “首要便是致良知!”

    “王阳明曾言,良知乃造化之灵。”

    “此灵,孕育天地,造就鬼神,无所不包,无物能敌。”

    “人若能完整恢复良知,毫厘不欠,便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不知世间还有什么乐事能与此相比。”

    “人若能彻底实现良知,回归本心,便能体验到天地间最深的乐,此乐遍布全身,通达四海。”

    “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一位圣人,即良知。”

    “只是某些人的良知被邪念、欲望遮蔽。”

    “故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致的功夫就是发现本心、体会良知的过程。”

    朱元璋挥手,“胖虎,稍等!”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朱棣开始深思起来。

    他们对这些都十分好奇。

    尽管他们现在对心学一无所知,但身为帝王,好奇心依然存在。

    几人均是政坛高手,一时难以消化。

    然而,他们已深感其深奥。

    “胖虎,继续讲!”

    “知行合一!”萧然继续说:“知行合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所行应体现所知。”

    “古人云,应为而不为谓之陋,不应为而为之谓之恶。”

    “人的‘知’是否正确,丰富还是贫瘠,‘知’与‘行’是否相符,都需通过实践来检验。从客观来说,这就叫做观其行而非听其言。”

    “其次,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同步,即‘心中明白’与‘付诸行动’间无丝毫间隔。”

    “念头一动,即刻付诸行动,无丝毫时间差。”

    “并非有些人理解的‘念头起时,行为随之’,更非其他人理解的先慢慢理解道理再从容实践。”

    “这念头与行动间的时间差,往往让功败垂成,甚至危及生命。”

    其余人听得津津有味,小朱棣年幼,经历尚浅。

    他也非喜好读书之人,听的一头雾水。

    虽然听不懂,却深受震撼。

    毕竟,这是圣人的教诲。

    小朱棣给萧然倒了杯水。

    萧然和小朱棣并未打扰他人。

    “胖虎,接着说!”朱元璋发现其高深,但短时间内难以琢磨透彻。

    日后再说,有的是时间细细思考。

    对于圣人的学问,朱元璋愿意花费时间去研习。

    众多王朝中,自秦始皇大秦以来,唯一一位圣人,其价值非同一般。

    再加上是大明时期的人物,朱元璋对其多了几分亲近。

    “立功!”萧然接着说:“王阳明受封新建伯,成为大明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这荣誉同样高昂!

    大明诸多文臣中,仅有三人因军功得以升官晋爵。

    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果然是文武兼备啊!”

    萧然点头道:

    “正德十三年,王阳明恩威并用,平定了困扰江西数十年的民变。”

    “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上演绎赤壁之战,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在洪都的叛乱。”

    “宁王?”朱棣惊讶道:“宁王造反了?”

    “是的,此人正是朱权的玄孙。”萧然解释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