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废黜
朱瞻基没理由被废黜,换个说法,这其实是对朱棣的一种不孝行为。
“爷爷,这是我个人的过错,跟皇后和祁镇没关系,如果您生气了,您就惩罚我吧!”
此刻的朱瞻基似乎明白了为何朱棣和朱元璋会对孙皇后和朱祁镇冷淡对待。
“唉!”朱棣显得颇为无可奈何,倘若朱瞻基未曾废黜胡氏,大明就能延续四代拥有贤明的皇后。
甚至可能土木堡之战就不会发生。
根据朱元璋的祖训,应由嫡长子继承皇位,而孙皇后并不是皇后,那么朱祁镇自然也就不能算作嫡子,皇太子的位置也不可能轮到他。
看着朱祁镇,朱元璋和朱棣瞬间有了想严厉惩处他的冲动。
“孙氏并非品行端正之人,皇后可是要母仪天下的,你怎么能如此轻率行事,全凭自己的喜好决定呢?”
朱瞻基也察觉到了朱棣话中的潜台词。
“爷爷,是不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朱瞻基看向了身为国师的萧然。
朱元璋并不了解具体详情,只知道朱祁镇杀了于谦。
这让朱元璋恨铁不成钢,真想狠狠教训一顿朱祁镇。
“孙氏母子差点把大明江山社稷断送,险些让祖先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
听到朱棣这样说,朱瞻基惊骇万分。
“爷爷……这是……怎么回事?”朱瞻基吓得一跳。
“现在还来得及,恢复胡氏的皇后地位,让祁钰成为皇太子。”朱棣摸了摸朱祁钰的头,“祁钰在大明危难关头力挽狂澜,他是大明的功臣。”
朱瞻基难以接受,原本他认为无足轻重的人竟然是拯救大明的功臣。
感受到朱棣的慈爱,朱祁钰也不再害怕,温顺地依偎在朱棣怀中。
“瞻基啊!现在还来得及挽回,别让大明蒙羞!”朱元璋说话的态度相当客气。
在朱元璋心中,朱瞻基一直是大明的骄傲。
“其实也不必急于一时,等看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再说吧。”
再多的话语都不如亲眼见证。
萧然深信,只要看了后面发生的事情,无需朱元璋和朱棣提醒,朱瞻基自然就会明白该如何去做。
“国师,请您告诉我详情!”朱瞻基起身,向萧然行了个礼。
别的事情朱瞻基可以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语他也懒得理会。
然而当涉及到威胁大明江山社稷的问题时,朱瞻基绝对无法坐视不理。
作为大明的开创者以及拓荒者,洪武大帝朱元璋和永乐大帝朱棣降临在此。
尽管他们在这个平行世界并非皇帝,但若二人有意,完全可以强行出手干预。
只是顾虑到朱瞻基的感受,两人才未强行插手。
宣德年间是大明的荣耀时刻。
萧然点点头,答道:“好,坐着说吧,我们从头讲起,你听完后再考虑如何行动。”
朱高煦和朱高燧望向窗外,发现有宫女太监在附近。
朱高燧挥挥手示意,“全都退下,不得靠近!”
“遵命!”
朱高燧与朱高煦一同关上了大殿的大门。
众人落座。
他们都准备体验一番大明由盛转衰的过程。
“宣德十年,朱祁镇正式登基称帝,改元正统。”
这句话犹如重磅炸弹,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几人均震惊地看着萧然,又望向朱瞻基。
如今朱瞻基三十三岁,这里正值宣德五年,也就是说他还有五年的时间,将在三十八岁时去世。
此前萧然曾提过一次,朱棣并未放在心上,他不愿相信,有种自我安慰的意味。
内心深处他不愿接受这一现实。
朱棣掰着指头数了数,“三十八!怎么才三十八!”
“唉!”朱元璋叹息不已,对他最为看好的子孙后代居然仅有三十八岁的寿命感到痛惜。
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相对视一眼,二人的心中产生了同样的念头:
如果早知朱瞻基会在三十八岁便离世,他们肯定会努力活下去,熬过朱瞻基。
“仁宣之治仅仅维持了十年!”朱元璋对此颇感不满,“这不是遂我的心愿啊!”
“唉!”朱棣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安慰。
“太爷爷,爷爷,十年……十年也已经足够了,我想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朱瞻基心里倒也满足了。
如今的大明已经很好了。
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并无太大遗憾。
“还不够!你若能在位三十年、五十年,我们也绝不会觉得够了。”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第一句话就这么让人窝心。
“大姨丈,老前辈,这次既然有解决的办法,你们也就别多想了。”
“胖虎,还得劳烦你了!”朱元璋的手搭在萧然肩上。
萧然接着说道:“由于朱祁镇年纪尚幼,国家动荡不安,政务全由太皇太后张氏主持,她启用三杨内阁处理朝政事务,并发动麓川之战,致使国家综合国力损耗。正统八年,朱祁镇正式亲政,本欲励精图治,却过于宠信王振,最终导致宦官专权。”
从世子妃、太子妃,直至皇后、皇太后,再到朱祁镇时期的太皇太后,张氏一步步晋升至此高位。
“国家综合国力损耗……宦官专权!”提及此事,朱元璋已经开始愤慨起来。
尤其是与洪熙朝和宣德朝相比,愈发凸显其问题严重。
“朱祁镇当时年仅九岁,因年幼无知,国家动荡不安,朝廷大臣请求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太皇太后未予同意,即便如此,国家大权仍然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手中。”
张氏不愿开创一个不好的先例,将来让其他女子也能垂帘听政。
“张氏为人贤良淑德,识大体,非常好!”朱元璋对朱高炽这位正室非常满意。
他对朱棣夫妇、朱高炽夫妇都非常满意。
总的来说,大明前三任皇帝的皇后们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如果朱瞻基没有废除胡善祥的话,那就会是四代人,四位英明的皇帝加上四位贤良的皇后,这肯定会成为千古流传的美谈!
“太皇太后张氏备受尊重,却并未重用自己的亲人,甚至不允许娘家干预国家事务。而且她隔三差五就把朱祁镇宠爱的宦官王振找过去训斥一顿,有效遏制了王振的势力,使他在她掌权期间不敢做坏事。那时王振还不敢太过嚣张,这也足以看出太皇太后张氏的眼力过人。”
“太皇太后张氏重用自仁宣时期的老臣,其中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在内阁任职期间,稳定边疆,整治吏治,推动经济发展,使得大明朝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
“可以说很好地延续了仁宣时期的治国方针,使得大明持续繁荣发展。”
朱棣和朱元璋对此表示满意。
由于张氏是朱高炽的正室妻子,所以朱元璋对朱高炽和张氏越来越满意。
这样一来,朱高炽夫妇得了不少加分,而朱瞻基则因为孙皇后和朱祁镇的关系扣了很多分。
明朝人焦竑在其著作《玉堂丛语》第七卷中记载:“正统年间,杨士奇被称为西杨,杨荣称为东杨,因其住所区分。杨溥因郡望被称为南杨。西杨具有宰相之才,东杨有宰相之业,南杨有宰相之度量。因此,谈论我朝贤相,必然提到三杨。”
尽管杨士奇和杨荣都有些许污点,但他们的评价依然极高。
“不错,不错!”朱元璋点头赞许。
“还好他们没活在洪武一朝,否则三杨恐怕就只剩一个了!”萧然开玩笑地调侃朱元璋。
“好了,臭小子,别再提这个了,接着讲!”朱元璋显然被戳中了痛处。
正统初期,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治国有方,明朝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好景不长,正统五年,杨荣逝世;正统八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逝世;正统十一年,杨溥逝世。
随着三杨相继离世以及太皇太后张氏的去世,一直受到皇帝朱祁镇宠爱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搅起了不少风波。
正统朝的政治自此开始走上下坡路,此时,年轻的皇帝朱祁镇已成长为满怀壮志的热血青年,他也渴望能够成就一番安定国家的大事业。
听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棣不禁揉了揉额头。
仁宣之治时期留下的栋梁之材大多已经去世,能够担当重任的人物已不多见。
他们都明白不愿面对的时刻来临了。
“朱祁镇也想像他祖父朱瞻基那样,成为一个立下军功的皇帝。”
听见萧然这句话,朱棣等人的心里都不禁“咯噔”了一下。
他们顿时紧张起来,毕竟战争这种事稍有不慎,就可能闹出大麻烦。
“历经前后四次战争,大明经历了连年征战,但仍未彻底平息叛乱,最终只能以签订盟约的形式结束战争。在这期间,明朝连续动员数十万军队进行进攻,导致军队疲惫不堪,国库也因此亏空,北部对蒙古瓦剌的防御变得空虚。”
到了正统十三年,此前仁宣之治积累下来的家底几乎消耗殆尽。
朱瞻基感到十分无奈,自己和父亲辛苦经营一生的努力,两代人的付出,竟然只维持了短短十三年。
“真正让大明陷入危险境地的是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战,那之后,大明曾经的辉煌不再。”
“胖虎,详细地说说,我们要听得仔细,等将来穿越回正统一朝的时候,咱们得好好的跟那个小子聊聊感情。”大家都知道重头戏即将上演。
萧然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提醒众人:“听着就好,一会儿别激动。”同时,他预先给朱元璋和朱棣打了预防针。
“您尽管说,老夫承受得起。”朱棣早已听说过一些相关事情。
“正统十四年时,在宣德五年遭到重创的瓦剌逐渐恢复力量,并时常南下侵犯明朝边境。”
“特别是瓦剌的实际掌权者——太师也先,常借口朝贡之名,欺骗明朝获取各种赏赐。大明自视天朝上国,对前来朝贡的使者,不论贡品好坏,都会以礼相待,回赠丰厚,并按照人数发放礼物。”
“在这种情况下,也先不断地增加使者数量,到最后竟多达三千多人。”
“这群浑蛋!这些野蛮人真是不是东西,以后不能再这么干了!”朱元璋瞪着朱瞻基和朱高煦等人。
朱元璋贫穷的日子过得太久,他的子孙后代没有那么大方。
“当时的朝廷大权掌握在宦官王振手中,他对这种现象颇为不满,于是下令减少赏赐。也先便以此为借口,率领大军南下,直逼大同,威胁京城北京。”
朱祁镇那时才二十来岁,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等老臣均已离世,此刻正是他展示自己的大好机会,看到北方敌军如此嚣张,他内心十分愤慨。王振趁机鼓动皇帝亲自率军北伐。
朱元璋插话说:“三杨不在了,那于谦呢?于谦应该不会坐视不管吧?”
他想起了深爱的于谦。
“到了三杨去世,太监王振开始专权,肆意妄为,疯狂敛财受贿,百官大臣争先恐后地向他行贿,每逢朝会之时,拜见王振之人必须缴纳上百两银子;如果能缴纳上千两银子,才能得到款待酒食,吃饱喝足之后回去。而于谦每次进京述职,却从不携带任何礼品。”
有人劝于谦说:“你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吗?”
“于谦回答说只有清风。”
“两袖清风……”朱瞻基低声念叨。
萧然接着讲:“于谦还特别写了首诗《入京》,表明自己的决心:绢帕蘑菇和线香,原本都是供民间使用的东西,却反成了祸害,我两手清风去朝见天子,免得百姓背后说我长短。”
于谦的性格,在永乐、洪熙以及宣德这几位皇帝执政时期都没问题,但一旦碰到那个昏庸无能、奸臣当道的正統朝代,他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于谦本身并无任何把柄可抓,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思,由于于谦长期未能得到晋升而心中不满,擅自推举他人代替自己。因此,他们将于谦交给司法部门判刑,将其投入牢狱三个月。”
“后来,老百姓得知于谦被判刑的消息,一时之间群情激愤,纷纷联名上书请求释放。王振便为自己找个借口,声称以前有个和于谦同名的人与他有过恩怨,说这次是弄错了人,这才把于谦放了出来,贬为大理寺少卿,后来又被囚禁在山西。”
朱元璋和朱棣握紧拳头,恨得牙痒痒。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纷纷跪在宫门前上书,请求让于谦留任的签名人数多达数千人,甚至连周王、晋王等藩王也都这样说,于是朝廷再次任命于谦为巡抚。”
“当时山东、陕西的流民涌入河南乞讨粮食,多达二十多万人。于谦提议动用河南、怀庆两地储备的粮食进行救济,并奏请派遣布政使年富去安抚召集这些流民,为他们分配土地、耕牛和种子,并由当地的里老负责监督管理。”
“他在任前后共计十九年,期间两次因父母去世回家料理丧事,不久后又被重新启用为原职。”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左侍郎。”
朱元璋听到“兵部左侍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朱祁镇坚决要亲自领军出征,再加上王振在一旁助力,大多数朝廷官员表示赞同,一部分则选择了沉默。对于谦来说,他在这个职位上人微言轻,再加上那时孙皇后过于放纵,于谦根本无法阻止这件事。”
“于谦和朱祁镇据理力争,但朱祁镇争不过于谦,孙太后找到于谦,于谦依然坚持己见,和孙太后争论,但他孤身一人,终究没能阻止此事。”
“王振现在人在何处?”朱棣问。
朱元璋和朱高煦等人心中对正統朝代的事情也是十分愤怒。
众人齐齐望向萧然。
王振善于揣摩人心,深得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喜爱,被授予东宫局郎一职,成为太子朱祁镇身边的侍从,人称“王伴伴”。
宣德十年,朱祁镇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萧然看着朱瞻基,“现在是不是还在东宫?”
“是的!”朱瞻基对王振的印象深刻得很。
“立刻,马上!”朱元璋下令:“高煦,派人把这个王振给我拖出去,杖毙!”
朱祁镇和孙氏可恶,而王振也同样令人痛恨。
朱元璋怒不可遏。
“是,祖父!”朱高煦应声而去,他手中已有了朱瞻基递给他的金牌,可以在皇宫内自由行动,并掌握大权。
“胖虎,你继续讲土木堡的事。”朱元璋虽然生气,但还是要了解事情经过。
“当时,朝廷的主力部队都在外地,短时间内难以集结。于是,朱祁镇从京师周边临时拼凑了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的大军,亲自率军出征。”
“大军出发,不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连绵大雨。当军队到达大同附近时,发现了遍地尸体,加之后勤粮草供应不上,军心开始动摇。”
“朱祁镇此时有意撤军,但王振为了维护皇上的面子,心想刚刚出征不久就退兵,实在丢脸。他便建议绕道蔚州。同时,王振的老家就在蔚州,若是皇上随他回乡,岂不是比衣锦还乡更能风光得意。”
所有人都明白,这么做的后果只会酿成大祸。
朱棣和朱瞻基气得不行,二十万大军竟然如此儿戏般地御驾亲征,简直是拿国家江山社稷开玩笑!
“高燧去!”朱元璋咬牙切齿地命令:“告诉高煦,别杖毙王振!要凌迟处死!”
“遵命,祖父!”朱高燧疾步离开。
此前的仁宣之治时期,朱棣和朱元璋曾多么欢欣鼓舞,如今却是愤怒至极。
“蔚州离大同很近,而瓦剌大军正在逼近大同,这不是闹着玩的。群臣反对绕道蔚州,认为此举会延误时间,增加危险。但王振不听劝阻,而朱祁镇出于体谅王振,便给了他露脸的机会,下令大军前往蔚州。”
朱瞻基已经听不下去了,这事情愈发荒唐。
他一下站了起来,真想立刻去剥了王振的皮。
“结果王振突发奇想,担心大军路过时踩坏自家的庄稼,于是建议沿原路撤军。待大军行至怀来附近时,却发现辎重未能及时跟进。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待。”
朱瞻基挥挥手,“国师暂且等等!”
他径直走向门口喊道:“来人!”
两名太监应声而来,“皇上!”
“王振意图谋反,满门抄斩!”朱瞻基对王振的恨意深重,甚至提出要将他全家处决。
朱瞻基跪在朱棣和朱元璋面前,“太爷爷,爷爷,是我有眼无珠,竟然重用了这个人!”
“罢了,不怪你!”朱元璋转向萧然,“胖虎,继续说吧!”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赶上了明军,将朱祁镇等人包围在土木堡,切断了他们的水源,让他们陷入绝境,军心动荡不安。”
“于是,当也先假意向明军议和时,明军上当,也先趁明军不备,突然发动总攻,一举消灭了明军,朱祁镇被俘,大军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