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四咋穿咱的衣服 > 第8章 谈正事

第8章 谈正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萧然走出军营帐篷,指着眼前那由老爷子一手组建的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以及御营精锐部队,感叹道:“大姨父,以前没机会让你见识,你现在看看这支队伍的实力,比洪武时期的军队还要强大呢!”

    朱元璋走出帐篷,看到周围站岗的士兵们,他们的士气高昂。

    朱高煦和朱高燧特别享受这种场面,他们之前分别掌管的是三千营和五军营。

    朱元璋观察了一下,确实觉得这支军队的精神面貌非同一般,一看就知道战斗力非凡,军纪严明!

    樊忠快步走近,看见身穿龙袍的朱元璋,吓得不由得一惊。朱瞻基也在场,身旁竟然多了一位皇帝。

    樊忠自然认不出朱元璋,看到他的反应,朱棣便问:“不认识了?”

    “太宗皇帝!”樊忠立刻给朱棣下跪,因为他的仇恨曾是朱棣帮着报的,他的一切也都来自于朱棣。

    朱棣示意樊忠别急,先谈正事。朱瞻基返回帐篷坐下,朱元璋和其他人也跟着进去了。

    樊忠报告说:“皇上,瓦剌部的使者前来求见!”

    “请他们进来。”朱瞻基下令。

    不一会儿,两位使者走进帐篷,朝朱瞻基微微鞠躬行礼。

    朱瞻基问:“有何事?马哈木想要说什么?”

    “我是受马哈木汗之命而来,向大明皇帝递交挑战书!”使者回答。

    朱元璋和朱棣瞪着使者,眼神充满威压,尽管没有开口说话,却给人极大的震撼。

    朱瞻基点头回应:“马哈木是打算以此一战定胜负吗……我听说他拥有一支八千人的中军,我也将从三千营中选拔八千人,并亲自领军上阵。回去告诉马哈木,在战场上见真章。”

    朱瞻基决定决战,拖延下去对大明不利。使者恭敬地行了个礼,离开了。

    朱元璋赞赏朱瞻基的胆识:“勇气可嘉,只是略显轻率了。”敢亲上战场的皇帝并不多,他们都是一群英勇的人。

    朱棣看向萧然,投去询问的目光,他也担忧朱瞻基的安全。

    萧然声音坚定地回应:“放心吧,这次大明一定会顺利的!”朱棣和朱元璋都听到了这句话。

    “皇上,让我替您去吧!”樊忠忙请求。

    朱瞻基坚决地摇头:“现在就去挑选八千人,我要亲自出征!”

    樊忠无可奈何地点点头:“遵命!”

    朱瞻基走向朱棣面前:“爷爷,当年的遗憾,这次孙儿一定要给您争回一口气。”

    朱棣微笑着点头:“好!”

    “那三千营的情况,二叔比较了解,还是让二叔去吧!”朱高煦建议道。

    “马上就要开战,三叔我也不逊色。”另一个声音补充道。

    朱棣起身,应声道:“去拿些盔甲来,你们二叔三叔陪瞻基一起去。”

    他也想亲眼见证这场大战的过程。

    朱瞻基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于谦慌张跑来。

    于谦情绪激动地大声喊道:“皇上,您这是要做什么啊!大明还没到需要您亲自拼命的地步呢!我们有火铳,有神机营的大炮,为何要放弃自己的长处,用皇帝的身份去冒险拼杀呢!您这么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大明的不负责!这是匹夫之勇,莽夫之举!”

    听到消息的于谦再也忍不住了。他知道朱瞻基的地位对于稳定大明局势至关重要,万一朱瞻基出了什么意外,大明肯定会陷入危机。

    朱瞻基早已预料到于谦会出现,他解释说:“这是我们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很多牺牲!”

    “皇上您是九五之尊,哪怕有一点闪失,大明都要遭殃,这样的决定实在是荒谬!”于谦梗着脖子,冲朱瞻基大声吼叫。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笑了。

    宣德时期,于谦一直令朱元璋十分钦佩。正如朱棣所说,于谦就像是后代子孙头顶的一剂退烧良药。若非朱元璋和朱棣预先知道了结局,他们也不会让朱瞻基亲身参与这样危险的战斗。

    于谦说的话很有道理,考虑得也很全面。

    “马哈木最为自豪的就是他的骑兵力量,我要从心理上摧毁他们,让他们彻底失去斗志,从内心深处感到恐惧。”

    “简直是胡闹!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于谦激动得想动手。

    于谦完全不顾忌朱瞻基身为皇帝的身份。

    朱棣这时走了过去,喊了一声“于谦”。

    原本愤怒不已的于谦,突然僵住了。

    “放心吧,这次肯定不会有事的。”朱棣安慰道。

    “太宗皇帝?”于谦顿时呆住。

    “按瞻基所说的去做,不会有事的。”朱棣拍了拍于谦的肩膀。

    很快,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在大军中迅速传播开来——太祖高皇帝和太宗文皇帝来了。

    大家都难以置信,觉得这个消息太过惊人。毕竟朱元璋已经去世几十年了,而朱棣也早在几年前驾崩了。

    然而,在军队高层将领口中不断确认此事的真实性,大家不得不相信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

    像于谦和樊忠这般性格的人都这样说,那就意味着事情确实非常特殊。

    此刻的萧然也开始模仿几位皇室成员的样子,学习骑马。

    朱元璋和朱棣穿着一身充满霸气回味的铠甲,而朱高煦与朱高燧也同样如此装扮。

    萧然却没有穿,铠甲实在太重了。

    大明军队整装待发,在广阔的草原上列队严整。

    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列。

    萧然与朱元璋几乎是并肩前行,他的身边则是朱棣和他的孙子朱瞻基。

    没错!

    宣德朝的皇帝朱瞻基则跟在后面。

    紧随朱瞻基与朱棣之后的是朱高煦、朱高燧以及于谦、樊忠、张辅等众多大将。

    三千营、五军营的士兵们并不认识朱元璋,他们的级别无法接触到朱元璋的画像。

    然而从朱元璋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横扫天下的气势,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他的身份。

    在这个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里,走在最前面的无疑是最位高权重之人。

    很快大家便猜测到领军的正是祖宗皇帝朱元璋!

    这位曾经当过乞丐、讨过饭的草根皇帝。

    起始手中只有一个破碗,最终却坐拥江山,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尽管士兵们不认识萧然,但他仅落后朱元璋一点点,这就足以证明萧然的地位仅次于朱元璋。

    其实重点并不在于朱元璋和萧然。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永乐大帝朱棣!

    这位太宗皇帝!

    三千营、五军营以及神机营,全是由朱棣一手组建而成。

    此刻军营里的许多老兵,当年曾跟随永乐大帝南征北战,自然一眼就能认出朱棣的身份。

    不少老兵眼眶泛红,充满了敬仰之情。

    像汉武大帝刘彻、永乐大帝朱棣这样的伟大帝王,他们都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使得许多士兵甘愿追随其冲锋陷阵,甚至不惜献出生命。

    朱棣望着眼前的将士们,大声呼喝:“明军威武!”

    “皇上威武!”

    大明的士兵们齐声响应,那高昂激荡的声音直冲云霄,令人振奋不已。

    “明军威武!”

    “皇上万岁!”

    “明军威武!”

    “皇上万岁!”

    萧然看着眼前的一幕,热血澎湃。

    明代后期的皇帝往往受到文官集团的牵制,但在这之中,能够做到一言九鼎、独断专行的唯有两位——洪武大帝朱元璋和永乐大帝朱棣!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行事毫无顾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杀谁就杀谁,无需任何顾虑。

    朱棣亦复如是。

    即使在第五次北伐时遭到全体反对,也丝毫未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在朝廷上下一致反对的情况下,朱棣仍然率领大军北伐,就连太子朱高炽也只能乖乖提供后勤物资。

    对于其他皇帝而言,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机会进行北伐了。

    拥有军功并在军中有威望,这便是朱棣相较于朱元璋的优势所在。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便安居京城,但朱棣不同。

    他在靖难之役后开始亲自率军征战南北,并逐渐沉迷于御驾亲征。

    如此一位皇帝,在军队中的威望自然极高。

    朱高燧与朱高煦虽握有兵权,但在朱棣面前却不敢有任何造反之意,一旦朱棣出现,两人立刻变得服服帖帖。

    在朱棣面前,三千营和五军营的朱高煦、朱高燧根本无法调动军队。

    “明军威武!”尽管年事已高,但朱棣叫喊起来依然底气十足,声音宏亮。

    “皇上威武!”

    朱元璋同样激动无比,恨不能亲自上阵拼杀。

    一行人来到了军队最前线,对面则是瓦剌大军,马哈木与也先站立在瓦剌军队的前列。

    早已精心挑选出八千名精锐骑兵,准备迎战马哈木的中军主力。

    朱瞻基走上前去,手持长枪,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远处的瓦剌大军,周围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息。

    “老二、老三,看好你们的大侄子,他要是出了什么岔子,老子绝不轻饶你们!”朱棣瞪向朱高煦与朱高燧二人。

    “爹,您就放心吧!”朱高煦与朱高燧分别站在朱瞻基两侧。

    “擂鼓!”

    “进军!”

    “日月山河永在!”

    “大明江山永在!”

    “杀!杀!杀!”

    “杀!杀!杀!”

    朱瞻基带着朱高煦和朱高燧冲在队伍最前沿,即将展开一场大明精锐骑兵与瓦剌精锐骑兵之间的巅峰对决。

    “老爷子不用担心,这场仗我们必赢无疑!”萧然宽慰朱棣。

    朱元璋同样忧心忡忡,因为朱瞻基是他最为器重的子孙后代之一。

    在洪熙朝时,他看到了治世之能;而在宣德朝,他又看到了武功之盛。

    “这一切都是得益于老爷子您的辛勤付出啊,这些都是您大半生心血的结晶。”

    听闻此言,朱棣心中甚感欢喜,深以为然。

    即使是士兵们的战斗力相差无几,宣德朝的武器装备及战术运用也要远超洪武朝。

    “朱元璋忽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胖虎,你能带这支大军回到你的时代吗?”

    “大姨夫,你想带回宣德朝的军队是不可能的,不过在别的地方或许还能派上用场,毕竟洪武朝的武力值也不弱。”

    萧然计划将这支宣德朝的精锐部队带到朱祁镇所在的平行世界。

    就在他们交谈之际,两军已然交锋厮杀。

    在朱瞻基、朱高煦、朱高燧三人的带领下,大明骑兵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径直刺入瓦剌大军的阵线。

    目睹这一幕,朱棣赞叹道:“第一回合,我军已稳操胜券,胜负已定!”

    同数量级的两军对决,一旦一方被撕裂、分散,那么等待他们的就只有被屠杀的命运。

    “好!”朱元璋对此感到非常欣慰。

    尽管永乐朝无法重返,但洪熙朝与宣德朝的盛世景象,背后也离不开永乐朝无数努力的积累。

    &34;老爷子,派大量兵马分别从左右两边包围过去,这次绝对不能再让瓦剌残军逃掉,他们可是日后会威胁京城的敌人。&34; 萧然提醒着朱棣。

    朱棣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34;来人!&34; 朱棣大声喊道。

    &34;皇上,末将在!&34; 樊忠快步上前。

    &34;你带领三千营剩余的骑兵从两翼包抄过去,一个也不许放过,这次必须彻底消灭瓦剌部!&34; 朱棣下令。

    &34;遵命!&34;

    于谦和樊忠各自率领一支队伍前往指定方向。

    朱元璋目光转向走向另一边的于谦。

    &34;大伯父,关于宣德朝代的于谦,你就别惦记了,还有另外三个平行世界的于谦呢,你可以考虑一下!&34;

    &34;三个?&34; 听到这话,朱元璋感到十分惊讶。

    &34;没错,加上洪熙朝和宣德朝,总共有五个于谦。&34;

    现在已经无法回到永乐朝了,否则的话,就会有六个于谦。

    战场上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但现在明显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大明军队已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朱瞻基击败了马哈木,同时于谦和樊忠联手也将试图逃跑的瓦剌部击溃。

    但这并未结束,瓦剌部不仅有中军的八千骑兵,还有其他散兵游勇。

    于是,五军营和御营的精锐部队也加入行动,全力围剿瓦剌部其余残兵败将。

    &34;瓦剌部一直挑头闹事,此次几乎遭到灭族,其他部落看到这种情况才会安分守己,只有这样,边境的互市交易才能长期保持稳定。&34; 萧然分析道。

    &34;没错!老头子第五次北伐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亲眼见证这一天。&34; 朱棣感慨万分。

    朱元璋看着前方激战,惊奇地发现,&34;高煦和高燧的表现也很不错。&34;

    &34;两位王爷在军事管理方面确实很有实力。&34;

    朱元璋对此深感满意,对两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尽管他们的能力尚不及朱高炽和朱瞻基,但在行军作战方面也可称得上是一把好手。

    战争结束后,朱瞻基带着朱高煦和朱高燧返回。

    三人下马后,朱瞻基向朱元璋和朱棣抱拳行礼:&34;太爷爷,爷爷,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我赢了这场仗!&34;

    朱棣的眼圈泛红,称赞道:&34;好,打得漂亮!&34;

    接着,朱棣起身扶起朱瞻基,并对朱高煦和朱高燧说:&34;你们俩也站起来吧!&34;

    朱高煦和朱高燧能感受到朱元璋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相较于之前,他对自己的态度明显好转了许多。

    樊忠和于谦开始清理战场,而朱高煦、朱高燧则协助处理后续事务,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早已驾轻就熟。

    许多人好奇为什么这两人又出现在这里。要知道,在宣德一朝时,朱高煦已被朱瞻基处死,朱高燧虽没死,但也绝不可能出现在战场上。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叛乱被擒,途径单桥时,尚书陈山迎接明宣宗朱瞻基。陈山建议捉拿朱高燧,因其与朱高煦共谋已久,若不拘捕朱高燧,将来赵王也可能叛乱,为此请示朱瞻基。

    然而,明宣宗犹豫不决,唯独杨士奇认为不可这么做。他说:&34;如今我和二位叔父关系很好。汉王叛乱,我不能赦免。但赵王并无叛乱迹象,我不忍心违背现状。&34;

    随后朱高煦抵达北京,声称曾试图派人与朱高燧密谋。户部主事李仪及尚书张本请求削夺赵王护卫,但朱瞻基未采纳。次年,朱高燧放弃了常山中护卫以及群牧所、仪卫司的官校。朱瞻基下令收回护卫,却未收回仪卫司。

    朱高燧在宣德六年八月去世,享年五十岁。这一支血脉延续至大明灭亡,成为了为数不多一直传承下去的藩王之一。

    宣德一朝的朱高燧还剩一年。

    经过这次战役,瓦剌部几乎被全歼,其他几个部落也被吓得不敢再轻举妄动。此刻,他们都变得规矩多了。

    短时间内,边境互市贸易不再有问题。近十几年里,这些部落再也不敢惹是生非,这场大战之后,北方边境维持了长达十几年的和平。

    离别之际,众人准备举行祭祀仪式。

    朱瞻基卸下盔甲,换上了龙袍,走向祭祀台。

    &34;全体将士,下跪!&34;

    所有将士纷纷跪下。

    &34;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34;

    朱瞻基点燃香烛,向天地鞠躬祭拜。

    &34;宣读祭文,祭礼官于谦!&34;

    于谦换上官服,脱下盔甲,站立在一旁的朱元璋等人看着这一幕,朱元璋望着于谦的眼神满是欣赏。

    于谦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他的能力强大,比起他的才华,朱元璋更加欣赏于谦的性格。

    于谦手持祭文,走向祭祀台。

    &34;大明宣德五年秋九月,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在此虔诚陈设祭礼。&34;

    &34;祭奠故去的大明将士阴魂,此次远征漠北,因宿敌突然发难,恶势力趁机作祟,狼子野心肆意叛乱。朕秉承天命,讨伐边疆之敌,率大军挺进,彻底铲除了敌军。&34;

    &34;大军集结,敌寇土崩瓦解,刚刚听到破竹般的胜利声音,紧接着便是敌人溃败的颓势。我们的士兵都是九州大地的豪杰,官员将领均是四海之内的一流英雄。你们或是被流箭射中,魂归黄泉;或是被刀剑砍伤,魂魄飘荡在黑夜之中。&34;

    &34;生为人杰,死亦成名。如今凯歌归来,天下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