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话 《媳妇有点辣》随翻随聊——重男轻女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放弃细拆,我就一边翻看回顾着这部小说,一边随机的聊一聊吧。
看到第四章,有感而发,现在很多题材都是自带爽点的,作者要能清楚的知道、抓住并恰当的运用它,就能为整部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说重生文,自带的一个大爽点就是:先知先觉、降维打击。
历史穿越文,兽世基建文也差不多都带着一些这方面的爽点。
尤其现在动不动再带个系统、金手指,妥妥的爽感轻松翻倍。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重生人,也都是穿越人,只不过我们在轮回的过程中失去了记忆,丧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来处,也就找不到返程的路。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重要卖点就是:农村人,乃至全国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老封建传统思想这个点。
相信中国绝大部分女性,不管哪个年龄段,哪个地区城市,都或多或少受过这种思想的影响,甚至伤害。
这也是这部小说很容易在女频里,跟相当部分女性读者形成共鸣的一个原因。
我这类的嘛,估计在八零后中是属于少数存在。
我家是重女轻男。
从出生,在原生家庭里,基本没有吃过重男轻女思想的一丁点苦。
这一块儿,算是非常幸运了。
因为爷爷是个文化人,念过几年书,上过私塾,长期从事部队文职工作。
为人很开明。
心眼儿也特好,一生都在与人为善,信奉吃亏是福。
印象中所有认识爷爷的人,都说他是个好人。
他也的确比同时期,身边的很多人都幸运些。
我爷爷自传是从1917年左右记录的,里面讲述了他经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以及后来的国共内战,再到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大锅饭、到改革开放。
看他老人家自传,我最大的感慨就是爷爷的幸运,他遇到了很多好人、贵人。
在那样一个血腥残酷、炮火连天的年代,爷爷的生活却要相对平稳一些。
后来更是活到了86岁高龄(要不是奶奶后来小脑萎缩,他老人家指定活个百岁老人),并育有四子一女。
父亲排行老三。
但我却是整个家族的长女。
因为大伯生了六个儿子,没有女儿;二伯家头胎儿子,后来才偷生了个小女儿,在家族仅有的三个姑娘中排最末。
父亲一子一女,我是头胎。
后来四叔生的女儿,结束了我唯一小公主的待遇。捂脸。
可想而知被宠的,从小,我就是爷爷的心头肉,一家人的小女娃。
在我们家重男轻女?没有的事儿,尤其我父亲,那是妥妥的重女轻男,是把我宠到无法无天的那种。(因为这个,我弟弟一直耿耿桂怀到现在,父子俩就没对付过。)
小时候,骑过父亲脖子,掀过父亲酒桌,任何场合只要我闹父亲都一点辙没有后来被父亲朋友封了个“小张三”的称号。
老妈只要带着我,什么样的酒摊上都能把老爸弄回家。捂脸。
现在想想,自己的泼辣、蛮不讲理,对父亲的无理取闹,也有母亲在纵容和推波助澜。
否则,八零、九零年代,父母这样一早下海经商,赚的盆满钵满的家庭,外边那么多的诱惑和坑,男人天天跟狐朋狗友吃喝玩乐,要是家里没有管得住的人,最后真的不知都会变成什么样。
反正,现在已知的,当初跟父母同时代发家,一起玩的那么多家庭,相当一部分都败落了,零散了。
所以,很多母亲,可能多少对老公过于宠女儿有些吃味儿和不舒服。
我那,对这个是非常认可的,没有任何不得劲儿。
其实父亲特别宠女儿,母亲爱儿子,很多时候,也是另一种让家庭变得非常稳定的方式。
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宠爱幼小异性的本能,儿女这种小可爱,还是自己的迷你版,盲目崇拜版。眨眼。
真的,我就特享受孩子,小萌团子用亮晶晶、崇拜死的眼神看着我,而我不过用了所有父母都会的简单技能,就能让血缘型小弟小妹们趋之若鹜,屁颠屁颠走哪跟哪,我告诉你,孩子能多点,都有种自己是黑社会老大的赶脚。哈哈哈。
老公宠女儿,不比他出去宠小三强嘛。
况且自己还想要自己的事业、爱好、玩耍、私人空间,都牺牲了全天候盯死男人不值当不说,也招人烦,不是有句话:距离产生美。
(当然距离也不能太远,若即若离最好。你懂得。笑。)
不放心男人,告诉你,生一、两个被父亲捧在手心的小公主,就能占据男人更多的内心、时间跟精力啦。
就当自己的分身啦,嘿嘿多好。
(事实也是这样的,而且你越可爱,你的孩子越可爱,小孩子就是父母的小翻版呀。
当你不喜欢自己孩子的时候,你真得好好反省了,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聪明人就要赶紧修行自己啦,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
嘿嘿,经验之谈。
父亲越是喜欢女儿,宠女儿的家庭,其实越稳定。
当然了,前提是母亲在中间不能阴阳怪气,不能连自己女儿都嫉妒,不能摆不对自己的位置。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老说法:女儿像父亲,儿子像母亲的孩子,会更有福气。
我想也有上面这个原因在。
你想,人类本就异性相吸,当父亲看到自己的女儿那么像自己,一是十分确定这是自己骨肉,二是对妻子的忠诚度骨子里更认可。
你想想,一个男人对着一个那么像自己的小奶团子,能不喜欢,能不宠爱,真正爱女儿的父亲他忍心因为自己的错误,让家庭出现危机,让女儿变得不幸?
大数据,我搞不到,我只能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以及身边看到的总结,生女儿的家庭相对生儿子的家庭,老公出轨率较低,男人对家庭的归属感更强。
尤其被父母共同宠爱,被四个长辈宠爱的女孩子,可以说天生具有凝聚力,并且可以把一家的男人,从老到小都抓的牢牢的。
如果不受母亲宠爱,再碰上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话,那这个女孩子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
不过宠爱也不能太过火,有原则有底线的教育还是非常必要的。
真心为了孩子的严厉,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也不会怨怪那个管自己的家长。
当然这里面也讲究技巧和情商智商,另外不能用情绪的宣泄去管教,那样也得不到好的结果。
总之,家庭幸福美满,不是一个人的事,明白人都要努力修行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情绪稳定,有智慧也有手段。
所以,真心呼吁:不要再重男轻女了。
尤其是母亲。
对,其实最重男轻女的反而是女性。
一是同性相斥,二是儿子更像母亲,另外女儿总归要出嫁,儿子却可以是母亲后半辈子的依靠。
但是,儿子最后也会有自己的家庭,会有疼爱的老婆,会有自己的孩子。
重男轻女的女性,往往对儿子的爱会有更多控制欲、占有欲,会更依赖,这样不止影响跟自己丈夫之间的感情和亲密度,也会影响儿子的独立,以及他跟自己老婆的感情和婚姻的幸福。
就一个重男轻女思想,妥妥伤害了家庭三代人的婚姻和幸福。
我是建议,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要是碰到对象的长辈重男轻女,一定要慎重考虑。
这个婚姻大概率不会幸福。
我觉得,一个家庭,尤其儿女双全的家庭。
女儿就是来考验、整治母亲嫉妒症的;儿子就是来考验、整治父亲大男子主义的。
这也是一场修行呀!
接下来,康伟出场,的舅舅来了这几章,作者的衔接非常丝滑。
县城里卖完野鸭蛋,喝大骨汤时,遇见同样开着货车到处倒腾香烟的康伟,为男主周诚的出场来了个小小的铺垫。
紧接着母女俩回乡就在村头夏家看到了舅舅刘勇,然后牵出跟舅舅回七井村的剧情发展。
毕竟夏晓兰在大河村名声太差,又有夏家横在那里,夏总就是有浑身的能耐,也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我写前两部小说,就常常有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写什么的情况。额。
自己心里有大纲,也有剧情大致走向,但到具体的细节,和人物出场时机的安排啦,人物之间关系如何相互交错发生化学反应啦,这方面自己就很无力。
新人就是新人。
就像第一部一天天的,按照日常来写还好一点,后一部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
小说剧情的发展节奏真的很难把握,一不小心,不是太快就是拖,甚至常常会有停滞不前,走不动的感觉。
所以小说大纲、细纲真的很重要。
临时想细节想事件,有时候真的很崩溃。
这里还提到刘勇的28大杠崭新自行车,侧面把舅舅最近混的不错,赚了点钱反映了出来,否则夏晓兰母女投靠舅舅家,也没有那么稳当。
因为刘勇自己就做生意,还是见不得光的走私。
所以,当女主提出想做收鸡蛋卖鸡蛋生意的时候,舅舅不止同意,还支援了五十块钱。
毕竟兜里没米,万事难成。
像刘勇这些设定,都是作者需要依着女主的需要细心提前设计好的。
像我在自己小说里,很多时候,就没有提前设计好这些,容易给主角造成很多困境,而出现困境后,再临时去加入其他角色,或者机遇等解困,要烦心的新设定一个人出来不说,还容易加不上,或是有些巧合呀,机遇呀,会给人出现的很突兀,现要现加的感觉。
这一块儿,也是很必要学习的,每个重要人物的出场时间设定,人物与人物相互之间的关联交错等。
而刘勇正要带着刘芬母女离开时,正好又撞上了回来的夏大军,女主那傻大个父亲。
第十章,夏大军回来撞上了。
从夏大军质疑夏晓兰和奶奶干架,欺负奶奶;
到刘勇暴揍妹夫,为晓兰鸣不平;
再到夏大军的不依不饶阻拦夏晓兰,和晓兰拿剪刀抵住脖子的以死相逼,最后触发了母亲刘芬撞开夏大军保护女儿的母性。
剧情到这里算是进行到了一个小高潮。
夏大军的愚孝,偏听偏信,木讷窝囊的人物性格显露无疑。
又忍不住想引用原文对话了。
算了,为了作品不被下架。
这一章夏大军、刘勇、夏晓兰的对话,感兴趣的朋友就自行翻看吧。
每话一个儒释道小常识:
在寺院丛林里面,什么人有一个寮房呢?
当主持、做执事的。
主持的房间叫【方丈】(方圆一丈),房间都很小,并不是叫你住的很舒服,目的是不妨碍大众的精修。
执事要办事,替大家服务,他们才有个小房间,因为事务繁多,他的生活起居不能跟大众一样。
还有年岁老的,也有单独的房间,生病的也有单独的房间。
真正想要修行有成就,即使在今天富裕的社会,不用这个方法还是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