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场即兴的Cosplay
七月末八月初的天,太阳极毒,无论早晚都晒得让人汗珠直冒。方乙、汪丁,陈夕、李老师、师娘,还有我和场工们,分乘三辆车,来到了蒸锅似的明珠右卫城。我们的目的不仅是向领导汇报工作,还要执行两项拍摄任务。自汪丁告诉我们,方乙说她会把费用“扛”起来后,一晃都半个月过去了,但李老师仍未等来第三笔款。我还曾调侃说:“扛什么扛?不会是,把好几麻袋人民币扛家去了吧?”然而,玩笑归玩笑,技术团队复工后每天都在消耗成本,而群里的各级甲方在看到我们复工后,也恢复了他们一贯的强硬态度。面对此种情况,李老师决定再退一步。他打算先去拍摄完成本相对较低的明珠美食和开发区,然后他再去找他们摊牌也不迟。
七月三十号清晨,方乙和汪丁决定留在宾馆休息,而我们其他人则兴致勃勃地前往四牛饭庄,准备开启一天的拍摄工作。在厨师和服务员的大力协助下,我们顺利地拍摄下绿豆圪渣、炸玉米饼、凉拌荞粉、腐肉拼盘、莜面窝窝和黄米糕等明珠地道美食的制作过程。在陈夕和李老师的细致指导下,我们又将这些道美食巧妙地转化成为精妙的定格动画。
次日,我们再度踏足开发区,得到了当地管委会领导的大力协助。随着航拍器的冲天而起,镜头穿梭于厂房之间,龙门吊和铲车交错作业,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械,齿轮转动间,焊花四溅。城内居民小区的景致尽收眼底,街道宽阔平坦,车流如织,塔吊上的工人挥手致意。传送带上,玉米粒和荞麦粒如同浪花般欢快地弹跳。明珠人民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淳朴而真挚的笑容。拍摄工作圆满结束后,我们几人在夕阳下登上城墙,感受着青石阔道上岁月留下的痕迹。远眺灰蓝交织的地平线,晚风拂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站在瓮城的顶端,举目四望,一门古老的火炮静静地架在雕花青石上,炮身锈迹斑斑,炮口乌黑油亮,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沉寂。近期,李老师一直在研读古书,恰巧他读到一段关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临宣府,朱之冯悬赏招募兵勇守城的记载。这段历史与我们眼前的景象不谋而合,让我们不禁触景生情。为了更生动地体验这段历史,我们随即进行了一场即兴的cosplay。陈夕迅速换装,化身为朝廷命官朱之冯,而我和李老师则扮演他忠实的下属。
陈夕神情惊慌地跑上城墙,眺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动的流寇人潮(游客),紧张地对左右下属下令:“炮击流寇!”
我深知情况不妙,回应道:“大人,士卒多已逃散,百姓都出城迎接闯王去了!”
“这可如何是好?”陈夕闻言,焦急万分,他试图点燃柴火(用打火机),想要预热炮口。
李老师眼疾手快,急忙上前阻止:“大人!大炮长期未用,炮口已塞,无法发射。”
陈夕无奈地俯瞰城下,看到流寇和百姓们(游客与当地人)混在一起,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哀,抚膺哀叹:“想不到人心至此哇!”
我和李老师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住陈夕,灌上汤水(矿泉水)。苏醒的陈夕含泪,写下血书:恳请皇上收人心、厉士节……
演到这里,李老师的电话响了,是方乙打来的。
“有急事!”方乙的声音紧张而严肃,“局长让咱们明天去局里汇报样片去。”
李老师略显犹豫地问:“必去乎?”
方乙提高了音调,语气坚定地说:“敢不去?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挂断电话,我们从历史的长河抽离,缓缓回到现实世界。城下的喧嚣逐渐消退,只剩下微风轻拂和远处传来的微弱人声。夕阳正在陷落中,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与远方的群山交相辉映。然而,随着夜幕的降临,远山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像是被一层薄雾笼罩,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的形态。
转过天,烈日高悬,夏日的炎热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烤焦。方乙和李老师汗流浃背地走进了一栋陌生而又陈旧的灰砖楼。藤蔓缠绕在墙壁上,为这座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他们来到三楼一个堪比蒸笼般的会议室,热浪滚滚,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工作人员很快送来电风扇和投影机。李老师启动了电风扇,尽管吹来的风带着暑气,但总比没有要好。随后,李老师用一个自带的转接口连接着老式针口的投影机。窗外,蝉鸣此起彼伏,而大楼内部却安静得吓人,直到黄局长和五位专家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局长年约四十,神情中稍有些欲求不满。他的脸庞清瘦,仿佛精心雕刻而成,一对小眼睛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的头发短而坚硬,犹如铁丝般直立。由于身材过于消瘦,他的黑色西裤和白色衬衫总是显得稍微宽松,仿佛是大一号的尺码。局长端坐在椅子上,做了个鼓腮漏气的小动作,在打量诸位的同时,又整理了一下领口,好似衬衫衣领和长裤间溢出的汗渍令他很不自在。
当所有人都落座后,局长翻开了他的记事本,开始为各位介绍起来:“这两位是黄宝石公司的业务代表方乙和执行导演李戊。”
接着,局长又用笔尖在本子上点着,为我们介绍起那五位专家:“这五位,分别是文史专家、工程专家、高校教师、剧团老师和电台台长。”
方乙收好太阳镜,用余光细细打量他们。李老师则在局长的催促下,迅速将十八分钟版“预告片”投影到了幕布上。
“不用给谁留面子!”局长转向专家们,说,“一定要严格把关!”
李老师循着黄局长眼眶里不可捉摸的神采,回忆着此前酒桌上,那个被众星捧月的他。方乙的手肘顶了过来,打断了李老师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