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什么不对劲儿
李老师和汪丁挨着坐在一起,两人都摆好了笔记本电脑,正悄声讨论着演讲的思路。汪丁揉捏着鼠标,设想着如何能将这份方案讲得更加出色,然而却发现投影机数据线只能够到李老师的那一侧。
李老师说:“就连我的电脑吧,别出什么意外。”
汪丁说:“那也行,你主讲,我主持。”
甲方们的座次排列与我之前拍摄的“全家福”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方乙的身旁多出了一个闫甲。六位核心人员依旧按照分包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着。我站在最后排的位置,视野开阔,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人。为了方便拉窗帘,寸头守在窗边。方乙化了个淡雅的商务妆容,眼神清亮淡荡,马尾辫光泽顺滑。她靠近闫甲,向其汇报着工作近况。刘丙显得从容自若,脸上始终洋溢着标志性的浅笑。陈夕低头垂目,不断用大拇指轮换画圈,表情带有一丝倔强。汪丁像是一个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他一边清点人数,一边亲手调节电脑、投影机和音箱参数。同时,他还不忘临场向李老师点拨“三分制作、七分汇报”的核心要义。对于李老师没有多带人手参会,汪丁颇有微词。他强调自己的决断英明,李老师贯彻不力。当汪丁提到寸头不舍得带一台激光投影机过来时,更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有什么不对劲儿?”汪丁用他惯用的语气质问李老师,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挑剔和不满,又问,“别告诉我,你没觉出来?”李老师说:“气场有点压不住?”“对了!”汪丁听后立刻点头表示赞同,并补充说道:“你和王队长打过招呼了吗?”我顺着汪丁的目光望去,看到王队长坐在对面的后排,低头捧着一部碎屏手机,仿佛捧着个破碗,无暇理会任何人。我记得,他的手机屏幕早已摔裂,但从未因此而拒接过电话。方乙曾对汪丁提过,想给王队长买部新手机的事,一方面是为还他个人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沟通。今天碰巧遇到了王队长,方乙便重拾起这个想法,并打定了主意。
一个不留神,我注意到了坐在后排的黄局长,他消瘦得如同麻秆一般。他的眼神闪躲,仿佛与我们并不认识一样。其他人或交头接耳,或伸头缩颈,各种问候声和手机铃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曲会场交响乐。窗外的路灯突然齐刷刷地亮了,为这场会议揭开序幕。沿街的霓虹灯则宛如七色彩带一般,将整个会场装点得格外绚丽多彩。就在这一时刻,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我的心脏瞬间加速,紧张而又充满期待。我知道,所有的等待都将迎来结果,只是这结果来得如此令人猝不及防。
两位领导乘风而至,他们坐在了正中的空位上,并向全体人员点头致意。黄局长用余光扫了一眼。王队长将破手机塞进裤兜。会议室顷刻间安静得仿佛时间停滞。果然是强者无须多言,气场自有展现。我观察着这两位领导,他们都穿着深灰色夹克衫,衣缝笔挺,给人一种庄重而严肃的感觉。通过我之前在网上做的功课,我迅速辨别出了他们的身份:戴金丝细边眼镜的是区长,而不戴眼镜、眉宇间有一个痦子的则是区委书记。他们都五十岁上下,看上去老成持重,深孚众望。此时,摄像机的液晶屏显示电量满格,我打了个响指证实了麦克风的收音无可挑剔。我屏住呼吸,将手心上的汗渍擦在裤腿上。刚一落座,书记就直截了当地说:“抓紧时间,十五分钟结束!”“啊——?”他的话语在一片沉闷中引发了夹杂少许不和谐的惊诧声。一个看似像是秘书的人躬身小跑到两位领导中间,展开一个文件夹,恳请二人过目。书记和区长紧盯着文件夹,看了约有半分钟的时间,直到彼此交换了个眼神。这个插队的人正在侵占着我们宝贵的时间。我毫不客气地怒视着他。闫甲故意轻咳了一声,然后重重地合上了手中的大厚本。方乙和刘丙对视了一眼,身体都靠向了椅背。汪丁侧身挤过来,一把攥住了李老师的鼠标,播放起了采风的航拍视频。随后,多数官员们的目光被吸引到了白墙上,书记和区长告诉插队的人还需再议后,也望向白墙。插队的人默默地退了下去。汪丁还在为视频线不够长而纠结,犹豫着是否将线连接到自己这里。我忽然回想起了汪丁开会前对我的叮嘱:“别光顾着录像,记得拍点工作照,将来兴许用得上。”为此,我揉了揉僵直的手指,从裤兜里摸出手机,对着会场按下好几张工作照。就在这时,陈夕恰好转过头来,对我比了个剪刀手,并露出一个中二满满地憨笑。我当时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他的表情有些搞笑。然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天的随手一拍,竟成为了日后他发起曝光的证物之一。
书记和区长在窃窃私语。汪丁悄悄站起身,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走到寸头身旁,抱起纸箱,将红黄绿三份文件摆放在前排官员的桌面上,并特意强调让各位领导查看一下“大纲确认单”。官员们拿到文件,有人翻开看了一眼,有人盯着封皮没有动作。我摁下红色的录像键,期盼记录下他们审阅文件时的风采。区长的视线从文件上移转到整个会场,再落到我们队伍所在的一排,他轻声说:“先过一遍方案吧。”各级官员低下头,会场上传来整齐划一的翻页和写字的沙沙声。
闫甲开始介绍团队,言辞相比前天酒桌上稍显收敛。我观察着官员们的反应,聆听着闫甲的发言。书记和区长表现出专注的神情,又对方乙总监、汪丁监制、陈夕导演和李戊执行导演,纷纷点头示好。除了寸头和我,几乎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光环”般闪耀的精英称号。刘丙、汪丁和李戊来自qh大学,方乙和陈夕来自bd学院。陈夕下意识地挠了挠后脑勺,不知是因为害羞,还是感到腼腆。那种淡泊名利的气质让我想起了之前两位导演的岗位之争。我猜想陈多导演可能没有名校学历,但并不妨碍他创作出艺术精品。在为闫甲通宵汇报的那个凌晨,陈夕在车上对我坦诚地讲过,他只是在bd学院上过一个为期大半年的进修班。至今,我仍然坚信,“光环”这东西原则上是“就高不就低”。这些年来,我没少结识自诩来自一流名校的人,但从未见有人去核实真假,以至于我自己也常浮夸自己出身台里。李老师拿回了鼠标,准备开讲,就连投影画面也切换到了目录首页。
闫甲向各级领导致以敬意后,汪丁做起了开场铺垫。接下来,李老师开始讲述采风的目的和意义。众人的目光聚集在白墙上的采风照片上,有人低头记录,有人交头接耳。汪丁和李老师都深知,领导们最为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因而他们必须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地讲。寸头关上灯,又拉下窗帘,李老师开始播放起对明珠右卫城的采风航拍片段,而汪丁补充说,这段航拍素材将用于3d建模。李老师抓重点讲分镜:“双方战将鏖战厮杀,刀剑交错,人马化为一团水粒子碰撞消散。”汪丁补充说:“这一段将运用最先进的流体电影特效来制作。”区长默许,书记喊过,会议节奏紧凑流畅,毫不拖泥带水。我守在摄像机旁,录像使我心情舒畅,而开会则让我感到心惊肉跳。幸好李老师和汪丁搭配得恰到好处,他们的表达有板有眼,为这段黏稠乏味的时光增添了一抹活力。李老师开始讲述与“戏曲艺术”有关的动画片段。“在苍茫雪地上,一具黑白面具飞旋升空,犹如变形金刚,生出了鲜艳的甲胄、靠旗和霸王盔,面具变化为红白相间的图案,银盔上的绒球细珠摇曳颤动。白、黑、红三种色彩交织流转,脸谱竟是——美猴王孙悟空。”针对这一段免费下载来的动画片段,汪丁讲出了一套绝妙的话术:“这是由北京两所知名大学联合开发的一项为期一年的横向课题,为把水幕电影做好,我一定会把这套学术资源完整地调动过来。”一番话讲得区长面露喜色,书记频频点头。闫甲、方乙、刘丙彼此交换着认可的眼神。
权力在热烈的气氛中默默运转,微妙暗藏在坦然的面孔之下。李老师继续讲述:“黄帝、炎帝和蚩尤的塑像浮现而出,云雾弥漫,宛如仙境。”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颇有城府地提出:“建议将三祖改为一祖,定于一尊……”书记的眉宇间结成了包子褶。区长的嘴唇化为一条细线。闫甲频频看表,提醒大家注意时间。李老师加快语速:“玉皇阁屹立正中,佛光闪现,经卷飞升,无数的万字符合而为一。”一位胡须浓密的官员说:“可别把万字符做反了,让人说成是“纳粹”,可就完蛋了!”众人发出一阵笑声。书记和区长强调要格外重视这个问题。作为中标公司的负责人,闫甲在领导每发一句言时,都会在大厚本上一通猛记。十五分钟很快过去了,显然超出了书记的预期。由于扩大了投影的面积,再加上战神音箱细致的音质衬托,演示效果确实超出了预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回想起离京前汪丁对我的叮嘱:“领导才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一切工作都得围绕领导来做!”而李老师也在我下载视频时提醒说:“宁吃好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
书记看了一眼手表,问道:“中标价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