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要同情
乔安疲惫地走下车,幸好,他已等在路口。
他站在盛夏的日光里,如过去每一次见到那般好看,清新俊逸、阳光帅气、潇洒从容,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世界有白昼亦有黑夜,这是生活的真实面,能见到他,经历那些脏乱臭又何妨,乔安的心飘飘似上了云端。
“坐车累不累?”
“不累。”
“我们先去吃午饭。”
“嗯。”
乔安跟在他身旁,他们并肩而行,她的头仅到他的肩膀。他走得不快,有意慢下来配合她的速度。
然后,他很自然地牵起她的手,像在对待相处已久的女友。
“这里不比城里,乡下地方好吃的也少,只有一家牛排馆凑合吃。”
“没事,我不挑食。我小学也在乡下读的,类似这样的小镇。”
“我知道。”他回。
沉默一会儿,乔安憋出一句话:““今天你不上课?”
“今天周日,只上晚自习。”
再次沉默,两人都不是话痨,又擅长把天聊死。好在不觉尴尬,上学那会儿坐公交就常是这般情形。
他们来到镇上唯一的综合业态商业街,两百米不到的长度,聚集了小超市、小饭馆、服装店、水果店,大小不一、错落无序。街上的行人不少,很多中学生三三两两结伴闲逛。
迎面碰上两个男生,他们跟殷才打招呼:“殷才,小女友来看你啦?”
他将乔安的手握更紧些,微微点头回应。
乔安心里甜滋滋,原来这就算恋爱关系啦,没有庄重的告白,没有明确的说明,没有丝毫仪式感,他们成了男女朋友。现实和小说里描述的果然不太一样。
走到街尾,到了“豪享来”牛排馆,它占据三个门面,墨绿色的长条广告板上镶着酒红色的大字,豪阔之气与整条街格格不入。这是家连锁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超越r市本土炸鸡店,成了学生党聚餐第一选择。商家很懂学生们的心理,餐前小面包、仿鸡尾酒果汁、油亮跳跃的半熟牛排以及故作高雅的墨绿餐布,无不营造一种刻意的格调,如周洋口中的有档次。
价格自然也不低,至少乔安认为不低。
她停住脚步,说:“这家好贵的,我们换一家。”
殷才笑:“你倒是直接,我确实穷,不过一顿吃的起。”
“主要是我没觉得它家好吃,牛肉还不如那家好。”乔安指向不远处的兰州拉面。
“第一次请你吃饭,未免太寒碜了。”
“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跟谁吃。”
他又笑:“你确定要吃兰州料理?”
“确定。”乔安边说边拉走殷才,不给他犹豫的机会。
两碗拉面端上来后,殷才呼哧呼哧吃起来,没多久,额头上渗出点点汗珠。
在食物面前,男孩子似乎都不会矜持,你不是一直走高冷路线的吗?乔安笑,真是选对了地方,拿着刀叉切牛排,想必见不到他这么鲜活的一面——
殷才察觉她在看自己,抽了张纸巾拭去汗水,抬起脸正对着她。
乔安这才发现自己注视的时间过长了,忙低下头,扒拉碗里的面。
“我好看吗?”
乔安愣了几秒,心想你才叫直接吧。她不再躲闪,抬起头直直盯着他。第一次面对面地肆意瞅他,感觉真不错。
好看,尤其眼睛,眼眶比一般人深,瞳孔是淡棕色,不笑的时候如一湾有魔力的漩涡,看着看着就把人吸进去了。笑起来时又变成月牙型,闪着灿烂明媚的光。
“好看,很好看。”乔安笑,她决定不端着了。
他也笑了,忽地想跟她多说点话,想对她更坦诚一些。
“我妈是东北人,姥爷是中俄混血,可能我长得像她那边。我爸做木工,早年去东北打工的时候认识了我妈。后来东北赚不到钱了,他们一起回到r市。不过可笑的是他们在南岸也赚不到钱。她一直不喜欢这里,也没什么朋友,有天留下一封信走了。”
这些不太愿意讲又觉得有必要早些道明的信息,他尽量讲得随意,以免引来过多关注。他讨厌被同情,过去也很少跟外人提。
他宁可面对嘲笑,这样至少看见了对方的粗鄙,还能激起自己的斗志,而同情,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践踏他的自尊,杀伤力更强。
乔安一点儿没明白他介绍家庭背景的用意,也不觉着诧异,像在听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她的注意力全在殷才本人身上,压根没想那么多,也从不觉得要把他和他的家庭联系在一起。
听到r市人的排外,对她母亲倒有几分理解,说:“东北有长白山、松花江、大兴安岭,比我们这里好玩很多吧,也许她更喜欢东北的生活,如果你愿意,以后可以去找她。”
“对于我,还有什么想问的吗?”他说。
乔安摇摇头,不是不想了解他,而是一时不知问什么。
饭后,殷才说带她去个地方。
他记得乔安说起过,小时候最喜欢放“农忙假”,虽然她家无田可耕,但总会跑去邻县姨妈家,跟着他们到田里插秧、割稻、捉虾、摸鱼。
“我尽帮倒忙,插的秧苗全倒地上,割稻子又力气不够,笨手笨脚。”她说这些的时候眼里有光,他喜欢看她这般简单快乐的模样。
殷才取来自行车,还是那辆半旧的公路赛车,没有后座。
他拍了拍车头与座位之间的横杠,示意她坐上来。
乔安想起班上一对从初中谈恋爱谈到高中的同学,男孩每天载着女孩上下学,女孩每次就坐在横杠上。
招摇过市,那时候她这样想。
这会儿,她乖乖上了横杠。
他从背后环抱着她,前胸贴在她的后背上。他蹬腿骑车,胸膛轻轻摩擦着她的背,渐渐地,她面红耳赤、心跳加速。乔安往前挪了点,试图空出一点缝隙,他紧跟过来又贴在一起。
最终,她一动不动僵硬地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