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童年的琐事 > 第 46章 舌尖上的乡土诗意

第 46章 舌尖上的乡土诗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河套饮食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形成了一整套自成传统的烹饪技艺和风味。这些精妙的技艺也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触动着人们的神经和味蕾。

    “天下黄河,唯美一套”,八百里河套傍首黄河这湾富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休养生息的富庶之地,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文化,和边塞文化在这里彼此冲击碰撞,形成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独具高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河套饮食文化。

    巴彦淖尔地处北纬40农作物种植黄金带上,拥有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这里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平均时数3200∽3400小时,昼夜温差大,平均达到14c∽18c,全年无霜期135天,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年引进黄河水50亿立方米,浇灌着1000多万亩耕地,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素有“塞上江南 塞外粮仓”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好食材成就好的味道,巴彦淖尔每年产出大量品质上乘的农畜产品。比如河套小麦,蛋白质,面筋含量高,粉质指标,拉伸指标,沉降质指标优良,被誉为“五项全能冠军”,“拉面王子”用一斤河套雪花粉拉出200多万根拉面,长度达5200米,素有“天下第一瓜”美誉的华莱士,集香蕉,鸭梨、苹果、玫瑰等香味于一身。成熟时香味弥漫,品尝甜之如蜜,乌拉特草原羊、肉质紧实、肥而不膻,撒一把盐炖煮即一成就美味……此外,巴彦淖尔还是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并拥有全国最大的青红椒脱水菜生产基地,全国地级市唯一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基地等。

    河套平原沃野千里,自西汉时期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并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河套人胸襟坦荡、豪爽大方、讲义气、吃不分你我,注重饮食消费,造就了以地方出产的原料为主,本色本香河套菜的特色。

    河套菜肴用料,调味儿颇为讲究,首先舍得用料。比如河套猪肉烩酸菜,往往是二三十斤猪肉烩一锅酸菜,小火慢炖,猪肉酸菜软烂绵香,色泽黄绿油亮,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其次烹饪方法多样且注重调味方式。以河套硬四盘为例,原料经过水煮、油炸、干蒸、汤蒸四道工序,其中汤蒸讲究原汁原味,一次调味入碗中上蒸锅,一方面使原料回饮,一方面使之入味,成菜后色泽红亮,鲜香醇美,汤浓味厚。

    岁有四时,物有四泽,河套饮食小品随四时而宜,对此,谚语冇云:“六月六,西葫芦炖羊肉”,“冬公鸡,夏草鸡,早春四月的开河鱼,五黄六月绵圪羝,冰凌碴里的开河鱼”。河套菜随时令不同而变化,烹饪依四时而执勺,家家户户都能做,简约烹制,常吃常香。

    河套美食的精髓有三:

    一是精选河套地区绿色无污染农畜产品,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充分体现、绿色餐饮、人文餐饮、健康餐饮的饮食理念。

    二是制作工艺按照传统农家口味精制而成,最能体现的木土本味和质朴无华。

    三是烹饪方法讲究,以炖、烩、蒸、炒等技法见长,注重调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