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病案2:来自脑外伤的启发
急救中心。
抢救结束的医护们,洗手,准备下班。
葛宙耳朵上下跳动:不远处,有120鸣叫声。
他手指架在唇边,“嘘嘘”着,指着水龙头,请大家暂时停停洗手。
同事们异口同声:“有动静。”也互相“嘘嘘”着,水龙头脚踏开关都松开,没了流水声。
所有目光投向他,就知道他接着要“闭目——倾听”。
寂静中的同事们,控制着自己的肺活量,期待他睁眼后,说出个什么来。
这些天,大家被新来的葛主任“惯性”了,明明他人在办公室,突然要求大家停止动静,“闭目——倾听”,之后,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可能是“某某病情变化,急救,快!”,也可能是“某某病人醒了,快,去查房。”
反正,他能闭目辨别到监护设备声音的异常。
急于下班带娃的顾遇,问同事:“你们听到了什么?”
同事们都摇摇头。
“别制造紧张气氛,洗手下班。”顾遇侧身葛宙,“是不是刚刚那场急救,余悸未了?”
“可能是了。”忙碌一天的同事们,临下班还被自己紧张了一下,葛宙顺着顾遇,“没事,洗手,下班!”
顾遇看他没走的意思,问:“你怎么不走,宋宇不在家,你把急救中心当家了呀。”
葛宙竖起耳朵,跳得更厉害了:“顾老师,先走,我还有点事。”
120救护车风驰电掣到达急救中心门口。
后门一开,眼前便是一位身穿高中校服的男生,在颅底与颈部接壤处,牢牢地立着一把钢叉,鲜血顺钢叉往外流。
那是一把餐饮用的大号食用钢叉。
外科急诊医迅速与120医交接、抢救。
葛宙迅速去协助,查生命体征。
附耳外科医:“脑疝倾向了!”
外科急诊医查一下瞳孔:“甘露醇,快!”
转向护士:“联系影像,脑外会诊,快!”
护士复述口头医嘱:“影像,呼脑外,st!”
葛宙一个内科医,这场合如果配合不好,可能帮倒忙了。
意念一闪,激活意识中葛洲y的急救本领。
顷刻间,俨然一位复制葛洲y的急救全科医,一个个预判浮现出来:病人颅内多处软组织损伤,脑水肿,脑疝形成。
迅速出现的是心跳骤停。
命悬一线。
“冷静冷静,这是外科医的职责,自己只是打配合”,经历了多次挫折的葛宙,控制情绪,不轻易暴露自己,幕后支持。
他对急救医说:“快看监护。”
病人血压急骤升高,呕吐,躁动。
继而,心电波直线。
“胸外心脏按压!”外科急诊医一个转身,操作起来。
“备除颤!”
“除颤,备好!”进修医复述。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葛宙复述,执行。
“肾上腺素1毫克,iv。”
“肾上腺素1毫克,iv。”护士复述,执行。
……
医护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不到半小时,心跳呼吸恢复,脑水肿慢慢减轻。
病人脑后的那把钢叉没人敢动。
外科急诊医:“趁现在病情平稳点,送手术,否则,随时会死在这里的。”
脑外医正走来:“会死亡在去手术室的路上。”
外科急诊医:“至少还有希望,在这里必定死亡。”
“明明知道路上有风险,还转移。”
两位外科医意见分歧。
他对外科急诊医说:“要不,我们全力抢救到平稳点再转运。”
“神内医,别掺和。”同事了一段时间,外科急救医与他建立了良好的战友般的关系,遇到危急病人,默默地互相帮助着。
外科急诊医深知这个病人希望渺茫,命若游丝。他不想病人死亡后,进行“死亡病例讨论”时,葛宙被牵连。
新来的,初期印象很重要。
葛宙一急:“g1,醒醒。”
g1:“一只耳朵听着呢。这个人难得救的。”
“救人,不能死。”
“外科急诊医不想你受牵连。”
“别多嘴,救人。”
g1:“ok。我拖着他们会诊,你来。”
葛宙学着葛洲y在icu抢救肺栓塞病人的模样,双手一划拉,没反应。
再划拉,没动静。
g1:“你傻呀,葛洲y没了,你比凡人只是多了点他留给你的技术。”
葛宙情急智生,“三系灵识”。
借着移动影像设备,尝试“三系灵识”观察技术。
奇迹再现。
“三系灵识”竟然可以这样用。
瞬间,全身能量飙升。
“三系灵识”技术下的图像,虽然不是很清晰,但谨慎操作,可以拔出钢叉,避免脑神经脑血管的二次损害。
钢叉被拔出。
血流如注,却不能像头皮撕裂出血一样按压止血。
“唤护士配合。”
g1:“是!”在监护仪上响一声警报。
护士机灵,操作神速,准确无误执行医嘱,各种抢救药及时到位。
……
“病情暂时稳定。”
g1拂过一缕流动的气体,外科急诊医和脑外医会诊完毕。
两人来到病床边,惊骇。
葛宙急忙解释:“病人躁动不安,插着钢叉的体位不方便抢救。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冒点险,就把钢叉拔了。”
脑外医:“你想死啊。”
“情况太急了。”
葛宙心里咕哝,“不想死啊,也不想病人死啊,拼一把了。”
“跟内科医没法……”脑外医欲言又止。
“运气好,病情暂时稳定,后面看你的了。”葛宙直视脑外医,“内科医很讲理很好沟通的。”
外科急诊医:“影像检查后,直接进手术室。”
g1悄悄给葛宙赞赞赞。
外科急诊医来到他身边:“别在意。脑外医都这样拽的。”
“嗯,明白。”
“谢谢你,快下班吧。”
洗手,下班。
病人的几位同学被留在抢救室外面,一直在哆嗦。
一护士来到同学们身边,安抚同学们的情绪,并了解学生受伤的过程。
周末,身高都1米8左右的高中男,雀跃着三五成群结伴回家。
一同学用零花钱请同学们吃零食,兴致来了,觉得零食不过瘾,提议大家把零花钱全部拿出,拼凑一起喝啤酒。
该同学酒兴,摸了摸智能服务员不该摸的地方,服务员规范地用语言警告。
酒兴上头的该同学不听警告,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撩拨服务员的弱点,打算往充电孔灌啤酒。
智能人突然失控,抓起这位同学的头往自己头上撞,然后,单手将同学的头部摁在桌上,顺手拿起一把食用钢叉,扫瞄,对着脑与颈部关节薄弱处,狠狠叉了下去。
葛宙太兴奋了。
离开市立一医院,在葛嘉这样的条件下,启动了“三系灵识”观察。
细菌学家、医学家弗莱明,原本研究的细菌,是一种导致人体感染的葡萄球菌。偶然的机会,发现葡萄球菌培养皿周边被霉菌抑制生长了。弗莱明敏感到霉菌的存在意义,与团队反复实验,最终提取了纯度较高的青霉素。
葛宙激情澎湃,灵感,往往就在一瞬间。
这是怎么的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啊。
想找葛洋深聊。
“沉着,再沉着”,被自己念头打住,还是先看看这个病人的进展再说吧。
前面有过病人甲和乙,他将此病人定为病人丙。
他有了长远打算,为方便以后的数据统计及分类,他以数字排列病人。病人丙在他的数据库成了3病人。
了解到3病人已术后,在icu观察。他想方设法从icu了解病人情况。
一周后,病人各项生理功能在良好地恢复中,但是,昏迷状态一直没往好的方面进展。
icu组织阶段性神经病系内会诊,那位脑外医特别向神外主任鲁承信建议,请葛宙参与。
急救中心这个班加的,意义非凡啊,特别是发现了“三系灵识”的灵活应用。
他还在兴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