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大炎王朝 > 第3章 祁府

第3章 祁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如此,京城之百万石储粮,当先以应对潜藏之水患。”周煜沉吟顿挫,继而道:“再从江南各州郡采购粮食百万石,以漕运至京,备不时之需。且令北境二地,清核边陲粮仓,倘若洪灾降临,江南粮道不畅,即刻征调河北军粮以应急,同时快马加鞭,沿沙河速传诸州府,令其疏散百姓。”

    “陛下,此举恐非良策。”赵礼面着忧虑,声音略显急切:“北境储粮,乃边疆之根本,一旦征用以应灾情,若北凉趁虚而入,恐怕会令军心动摇,陛下。”

    周煜笑道:““赵相,此乃权宜之计,若真有征调北境二州之粮,江南新粮一至,自当即刻补给北境。”

    “但是……”赵礼欲言又止,周煜却是摆手打断:“朕的决意已定,速拟旨意,依此施行。”

    郑钤声如洪钟:“遵命。”随着周煜圣旨一落,赵礼只得躬身,黯然退入朝列之中。

    “还有,李如晦!”周煜声音一沉。

    “臣在。”李如晦急忙躬身应道。

    “你们都水监须自沙河而上,一路严查河堤。倘若因尔等贪墨渎职致使堤坝决裂,朕绝不姑息。”

    “臣领命。”李如晦大声应道。

    诸位,尚有他事否?”

    郑钤应声道:“陛下,群臣已无奏疏。”

    周煜轻叹一声,语气略显沉重:“既然如此,诸位可退朝了,今日天下多难,望众卿齐心协力,勿延误赈灾之急。”

    在朝堂之上,众位朝臣纷纷躬身行礼,周煜则快步离开那座略显闷热的大殿,当他踏出殿门,一阵微风迎面扑来,宛如山间清泉,瞬间冲散了他心头的焦躁,他深吸几口清风,突然想起尚有今日的札子未翻阅,他只得苦笑着坐上步辇,带领着内侍,朝着延和殿的方向缓缓行去。

    沿着连廊,穿过几道宫门,来到殿门前,周煜身旁的李成快步上前,轻轻地推开了殿门,立在了一旁,周煜看了他一眼,道:“李成,你随我进殿,其余人在殿外等候。”

    李成用带着阴柔的口气应道:“遵命。”

    周煜进殿后,李成轻轻地关上了殿门,随后快步走到周煜身旁,立在桌旁,等待着周煜的指示。

    周煜端坐于御案前,目光扫过案上新添的数摞奏章,随手拈起几本翻阅,不久便有些不悦地将之掷回案上,皱眉抱怨道:“怎么近日来,催促朕选立皇后的奏章愈发增多了。

    李成在一旁回应道:“陛下,众位大臣齐上书,他们想必是盼望陛下早日确定中宫之主,以此安抚天下众心。”

    周煜轻轻摇头,缓声道:“太后圣驾仙逝未满三载,朕尚在守孝之中,如何能册立皇后。”

    李成急忙提醒道:“陛下,选立皇后非同小可,要进行严格的遴选,需历时良久,大炎历代君主皆是提前遴选,待守孝期满便可正式册封皇后。”

    周煜闻言,默思片刻,重拾手中之札子,细细思量后,终于以蓝笔勾勒出一个“可”字。

    他随手递给李成,李成接过,待墨迹稍干,便将札子折叠,置于案旁之架上。

    之后周煜随意的翻看着剩下的札子,突然一个名字闪过,他手中一顿,将这份札子拿了出来。

    此札之上,所书姓名,正是今日让周煜大为光火的都水监丞李如晦,而其中内容,与周煜所猜测的一般无二,皆是与沙河水情相关。但是这札子中记录则更为详尽,水量的涨幅、堤坝的承载之力、周遭的人口数量等等,皆有涉猎。

    周煜看后,心惊胆战,看到最后,手竟有些颤抖,李成见此情景,忙快步上前,关切道:“陛下,发生了何事?”

    周煜霍然起身,对李成道:“李成,你代朕往沙河一行,与都水监共察水情,不然,朕实在难以安心。”

    李成一愣,旋即躬身道:“臣领旨。”周煜拍着李成肩道:“你自幼入宫,跟随朕多年,此事托付于你,朕放心,你沿途若遇灾情,务必将受灾状况与堤坝损毁情形,一一记录,归来后,向朕详细禀报。”

    李成应道:“陛下放心,臣必不辱命。”周煜点头,提笔于桌上白纸书就一封手诏,盖印后,交予李成:“去吧,莫要延搁。”李成接过纸,待墨迹干透,折起收入怀中,向周煜行礼后,快步离开大殿。

    批阅完札子,时已正午,周煜在延和殿用过午膳,伸展开懒腰后,踱步至大殿门口。一名内侍见状,赶忙上前,躬身听候吩咐:“何承恩,朕有些倦了,返回福宁殿吧。”

    一刻钟后,周煜来到福宁殿前,环顾四周,只见零零散散的内侍和侍女正在清扫灰尘。远处,随着树木的摇曳,几座由灰白色的墙面和青色琉璃瓦组成的大殿若隐若现。

    何承恩推开殿门,见周煜正凝视四周,出神入定,便轻声呼唤:“陛下。”周煜回过神来,轻轻摇头,一边踏入殿门,一边感叹:“今日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这宫中异常冷清。”

    “陛下宽厚仁德,下旨放许多侍女出宫,还赏赐了一笔钱财,如今侍女走了大半,宫中自然冷清了不少。”何承恩一边侍候周煜更衣,一边回应道。

    “若是可以选择,谁又愿意踏入这深宫呢?朕倒觉得宫中冷清些也好,安静。”周煜叹息一声道:“何承恩,你先出去吧,朕要歇息片刻。”

    周煜躺在床榻上,闭上双眼,恍惚间,朝堂上提及的北凉之事又浮现在脑海,顿时心中烦闷,睡意渐无。

    如今已过五月,此事却仍拖延未决,朝堂之上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若不尽快做出决断,恐怕会引发大问题。

    想到此处,周煜起身道:“何承恩,备好马车,朕要出宫。”

    -------------------------------------

    城外,周煜端坐于马车之上,轻轻掀开布帘,一座气势磅礴,威严凛然的府邸便映入眼帘。府邸大门之上,铁铸的“祁府”二字苍劲有力,字体如同刀削斧刻,熠熠生辉。

    何承恩来到大门前,一名家丁迅速上前询问,简短交谈后,那家丁转身飞奔入府中,同时招呼两名门人将府门完全敞开。

    周煜走下马车,示意护卫留步,然后信步踏入祁府大门,一位中年管家迎上前来,行过参见之礼后,引领周煜来到前厅。

    刚入前厅,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整齐的老人也快步走来,见到周煜后,老人行礼道:“臣祁温良参见陛下。”周煜摆了摆手,坐在主座上,说道:“祁老将军,不必多礼。”

    随后,他指着身旁的空位道:“老将军,我们坐下详谈。今日前来叨扰,是因朕心中烦闷,想请老将军为朕排忧解难。”

    祁温良缓缓坐下,沉思片刻后,开口道:“想必陛下是为了北凉战事而来。”

    “没错,祁老将军,北境之地广袤无垠,土地丰腴,物产丰富,却因北凉战事,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如此凄惨。朕实在是不忍心,你在北境前线与北凉作战二十余年,历经数十场大战,对此事必定有不同的看法。”

    “陛下,恕老臣直言。当年,太祖太宗皇帝何等之英武,以统一天下之势

    进攻,也未能撼动幽州城池分毫,反倒损兵折将,大伤元气,乃至高宗文宗之时,我军只能背靠城池坚守,将士们也再无往日的锐气。”

    祁温良重重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近年来,北凉虽然屡次侵犯边疆,但也仅仅是小股部队的骚扰掠夺,当先皇驾崩时,北凉甚至派出了使者进京哀悼,想必他们也有了罢兵言和的意愿,如今,朝堂之上也传出了和谈之声,如此,臣认为,和谈是大炎摆脱当前困境的最好方法,只有这样,大炎北境的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不再流离失所,不再终日惶恐。”

    周煜注视着这位历经三朝、曾被誉为北境定海神针的老将军。当初那双锐利的眼睛,如今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高大的身躯也因岁月的流逝而略显佝偻,连说出的话也再无当年的锐进之意。

    “祁老将军的见解朕明白了,若是两国能达成和约,永不再互相侵犯,百姓能安居乐业,那么即使永远无法收复幽州,朕也是愿意和谈的。”周煜郑重地说道。

    然而,他话锋一转:“但是,和谈,大炎绝不会是首先退让的一方,因为朕清楚北凉的意图,朕也知道,他们在等待朕退让,如此他们便能在和谈之中从朕、从大炎获取的更多,若要和谈,只能公平地谈,朕不会为了这场和谈做出任何让步。”

    “陛下啊!若是我朝与北凉都不肯先表达和谈的意愿,反而在边境增兵示威,岂不是又会引发一场大战?陛下,如此一来,北境必将血流成河啊!”祁温良有些颤抖地站起身来,向周煜躬身恳求道:“老臣恳请陛下三思啊!”

    “若不如此,靠忍让维系的和平,又能苟延残喘多久?”周煜面若冰霜,唤来何承恩后,便转身离去,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祁府。

    回宫的马车上,他斜靠在座椅上,闷闷不乐,本指望此次出宫,能收获几策对抗北凉的良计,岂料曾经北凉的克星,那位作战最为神勇的将军,也因岁月的冲刷,萌生了和谈之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