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从认干妈开始崛起 > 第6章 中医入门

第6章 中医入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尽管心里委屈,但也无可奈何,这是为抵消那些负面评论而必需的合作。

    即使是周日的认亲仪式也是如此进行。

    周末一早,易中海便与傻柱一起去集市采购,各类蔬菜肉类都已备好,一些耐保存的干物调料则是一大妈先前买好的。

    早餐过后,院中的妇女们自告奋勇帮忙洗菜剥葱,就连自家桌椅也被细致地清洁一遍,以备下午使用。

    如今,有了刘建这个干儿子,他们的养老问题似乎已有了解决办法,这次易中海上百般慷慨,足足买了十六斤肉,并备足了好多种蔬菜。

    正如谚语所说,“受人点滴,当涌泉相报。”开宴时,大家都省去了午间的餐饮,并主动给予溢美之词。

    除了贾张氏稍微讽刺几句,其他的邻居们全是一片赞美刘建懂事儿的话语,大妈听在耳里满是欢笑。

    翻阅那在一旁帮助斟茶倒水的刘建,更加坚信他的主张正确。

    否则,何来此刻满载着诸多祝福与众人见证的心安之感?

    易中海心满意足,难得地微醺,最终被刘建和憨柱一块搀扶回了卧室。

    贾东旭就坐在他的桌边,仅仅注视着他们,并未起身相告。

    以往这样的情况难免让他失落,但现在握着刘建扶助他之手,内心平静如止水。

    陷入朦胧的睡眠后,突然听见门外传来刘建轻声问候:“醒了吗?”

    一位大妈回答:“还没呢——你快去睡吧,今天辛苦了,你就放心,热茶已经晾好放在床边,他一醒就有得喝,不会饿着。”

    转过头,易中海一眼瞧见床头凳上摆放着他工厂配备的保温杯,应该是他特备的那一壶凉茶。

    考虑到饮酒的影响,他此时并不想行动。

    稍后,大妈会过来喂他喝茶。

    不过听到刘建还没休息,他心里却有种强烈的念头想要见到对方,于是翻了个身离开床铺,捧着保温杯走向外间。

    大妈随口问:“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喝这么多酒?”易中海浅笑,没说什么,打开保温杯杯盖,满意地品味了一口茶。

    等他喝完,刘建开口提醒:“老易啊,听话点,酗酒伤肝又伤胃,下次可不能毫无节制地喝酒了。”

    这段日子里的相处,虽然刘建起初尊称他是大爷,后来改口为“老易”,但这亲密的关系让两者更进一步,他的接受程度也随之提高。

    一听见此话,大妈立刻赞同道:“那是为你好,别不当回事!”

    接着,刘建露出笑容,表情变得严肃:“刚好,既然你醒了,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

    坐在凳子上的易中海放下保温杯询问:“啥事?”

    “关于我自己的未来,你有什么打算?”刘建启齿问道。

    这几天的相处使易中海意识到刘建的稳健成熟,对这个话题并不觉得突兀。

    他已经有所计划:“你还年轻,可以先帮忙做些事情,等两三年后,我安排你在工厂当名临时工。

    到时候我会亲自教诲你,只要有诚心学习,晋升转正是迟早的事情。

    最起码,即使不成功,我也希望能在退休前把机会留给你。”

    这在那个时代的普通工人家庭是常态,但见刘建沉默不语,易中海接着说:“怎么了,不愿意进厂成为工人吗?或者是有其他想法?”

    刘建摇头:“成为工人确实是一个好出路,但我希望能珍惜接下来的日子—或许你知道,我们学校旁街巷住的一户人家叫蔡凡田的?”

    这样描述显得亲切,像是两人之间的日常闲谈。

    易中海沉吟道:“蔡凡田?你说的是那个年迈的大夫吗?我记得他已经去世有两年了,你怎么忽然谈起他?”

    刘建应道:“嗯,就是他。

    他还活着时曾经教过我一些中医的知识,说我学习中医非常有天赋。”紧接着他就流利地背诵起来:“四君子汤调和之道在于人参、术、茯苓、甘草的比对。

    再加上夏枯草、陈皮,就构成了治疗气虚痰湿的六君子汤,用来补益阳气和调理肺胃;半夏异功散可以祛痰止咳,香砂能帮助治疗脾胃寒冷。

    提升胃阳可用黄连、白术,陈皮配合羌活、独活,防风不可或缺,姜、枣则是辅助之物……”

    接连讲出药方的前几款,接着说:“我想趁这个空闲的时间把中医资格证书拿下,以后有机会我可以成为大夫。

    没有机会也可以增长知识,万一你们干妈或者你在日常中有身体不适,我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

    这段时间内,他琢磨出了熬过接下来难关的法子:中医大夫的身份就像一名工人们,面对未来的经济动荡能少些冲击。

    并且,就像柱子那样接受外面额外的诊疗,确保收入安全。

    此外,他前世的老家有一名名声在外的中医大夫爷爷养育了他,他算有了传承;因此,他家中藏着很多名医著作,还有两个大箱子里堆满了中医书籍。

    一旁的婶婶听他说起此事,当即表示赞同:“不错,当医生是坐在办公室,自然比在工厂劳累了。

    有这份想法,我就全力支持你,干儿子!”易中海也震惊于刘建背诵药材方剂时的流畅自如,他原本期待找到一个懂得孝顺的儿子减轻他的养老负担,却没想过他竟然如此有医学才华。

    短暂的惊讶之后,即使明白考下中医资格并非易事,但易中海仍坚定地保证道:“没问题,具体该怎么做就尽管告诉我,再难我也会为你想办法!”刘建微笑着说:“考试我自己来,只是我现在缺少中医方面的专业书籍……”

    没有丝毫迟疑,易中海直接回应:“你需要什么书,尽管告诉我,我去帮你买来。”

    刘建连忙摆手笑道:“用不着这么麻烦,一张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就行。”

    婶婶不解,提出担忧:“市图书馆可有七八里的路,来回很不方便,我看在家里看书也挺好啊!”

    然而看到他的决心,刘 驳道:“这点路算什么呢?图书馆的氛围更适合读书专注,那里资料丰富,有许多市面上不容易买得到的好书。”

    经过一番论证,易中海最后拍板决定:“那就先去图书馆看看吧,如果真不适合就在家里复习。

    明儿,我就去找厂领导争取快速给你办理借书证。”

    说完话,躺在床上的他思绪仍然无法安静下来,禁不住兴奋对婶婶感慨:“我家老易终于要出位医生喽!”

    刘光明原本的成长就在眼前,父母对他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然而经过这几天的交流互动,他展现出温和待人的态度、对他俩的真实关爱,行事周全且平衡,既有开朗的一面也有稳健的特质,完全不是他们记得的那个常常被欺凌,畏惧退缩又冲动的年轻人的样子。

    他刚才的表现让他们惊喜异常。

    而想到这件事,易忠海急忙嘱咐道:“有关国庆生志学中医的事情,在考试之前千万别说出去,免得影响他的学习进程。”

    这位大妈不满地说:“这还要你说吗?我早有打算,如果被人问起,我就解释他在跟朋友一块玩儿。”

    得到确认后,易忠海宽心道:“那就好。

    早点休息吧。”

    夫妻俩停止谈话,关上了房门休息。

    屋外的刘建,则沉溺在他的新人居空间之中。

    自从立志成为中医后,他已经打开装着购来医书的两只箱子,对内含书籍进行了整理。

    书籍内容涵盖了黄帝内经这样作为基石的理论,医学圣手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和未经修订版本的《叶天士医案》等,甚至包括建国后国医大师蒲辅周的作品如《蒲辅周医案集》与实用医学心得,《中医治疗妇科病的策略》,再加上医学院校的学生教材,如诊断学和药理知识等,总共多达六十多种。

    这些纸质书籍和电脑内的电子资源加在一起,几乎覆盖了市面上所有有价值的中医著作。

    祖父在世之时打下的基础让他能轻易理解,然而,实际临床实践经验尚属空白,他明白必须不断学习。

    于是,决定每日抽出时间阅读以确保将来的医疗决策无误。

    红星钢铁厂是国有企业的一家万人厂,作为最高等级的钳工技师,办借书证过程顺利,很快便领取完毕。

    手中握着只有薄薄几页纸的小册子,这位大妈的心中,却流露出微微的遗憾和伤感情绪。

    易忠海好奇地问道:“书证已经拿到,你怎么还不开心呢?”

    一位阿姨看着正在外面洗脸洗手的刘建,不禁感慨:“我们娘俩这些日子朝夕相对,他以后去了图书馆看书,我就再也见不到他整日忙碌的身影了……”

    易中海笑了笑,安慰道:“刘大伯这个年纪,学习已经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总不能把他当小孩看待,绑在身边吧。”

    这时候,刘建洗净双手走进屋内,见阿姨的神色有些惆怅,立即明白她是舍不得他的离去,随即亲昵地将自己的脸贴近她的,笑着问道:“怎么啦,是不是舍不得我离开,干妈?”在这段时间的朝夕相伴下,两人都彼此熟悉,互生情谊,已不像刚开始那般生疏,关系日益紧密。

    “小孩子别闹。”阿姨笑着推了推刘建的小脑袋,递过毛巾让他擦脸,尽管脸上粘了些湿漉漉,但她并无不悦,反而这小小的举动让她的失落与思念稍稍淡化。

    接过毛巾,刘建擦拭着手背解释:“干妈,您不用担心,我们还可以继续保持原来的生活节奏,早起去买菜,吃完早餐九点外出,我会早点儿回,这样一天在外面的时间也不过就是五六个小时。”

    听着刘建的解释,知道每天只有几小时见面,阿姨的忧心立时消解了许多。

    第二天,面对刘建即将进馆学习的现实,她对中午他吃午餐的事更加担忧。

    尽管苦口婆心劝说,他仍旧不愿回家,阿姨只好给他一张钞票,“带上一块钱,随便找个店买些热馒头吃。”

    刘建被深深打动,但完全不觉得午餐是个问题。

    他在新房的空间中已有规划:院子的水井压出来的水质量和前世一样,于是外出时,他找了个空巷悄悄进入新家区域,取下一两块稍瘦的五花肉,在井水焯水后炖进电热砂锅,加上老抽、黄酒调味,小火慢炖。

    中午时分,他在新房享用肉片炖汤配馒头的美餐。

    正处生长发育阶段的他,发现稍微增加一些油脂,肠胃也能应付,不再腹泻,因此后来几天他渐渐增加到两两肉份。

    这样一来,一月的食材用量仅六斤猪肉就足够了。

    半扇猪肉可供他享用一段时间,然而没有足够的理由让他分享给一大妈他们,只能当作自己的专属美食。

    刘建早已打听清楚,中医资格考试定于今年农历九月中旬,那时候将是一个感恩回报她们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补充新家物品存储计划可以正式执行了。

    当他沉浸于某个事物时,规律的生活节奏让他几乎没有察觉时间的飞逝,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二十个日夜。

    这一天,他拿着便当装满给他蒸的馒头和特地为他准备的麻酱拌的凉菜正欲出门时,却被一位大婶拦下。

    “等等,你先别走。”然后,她转身进入西厢房内喊了声,紧接着秦淮如就手持皮尺出来了。

    刘建察觉到大婶的意图,笑道:“干妈,你为何又要帮我做新衣裳?”大婶抱怨道:“秋意渐渐浓了,天气就要转凉了,你总不能不添衣服吧?”

    他笑盈盈地靠在她肩上道:“嗯,干妈,你最宠我了。”看见秦淮如快走进来,大婶把他推开:“去去去,都这么大了,别让嫂子说闲话。”

    秦淮如进门后接口:“说什么闲话呢?”刘建开玩笑道:“笑话嫂子你长得漂亮,东旭哥哥真有福气啊。”

    易和贾家虽隔邻而居,平常晾晒衣物的时候总会碰见。

    尽管交流并不多,但刘建每次总能妙语连珠,使得秦淮如莫名间感觉到彼此间的亲密。

    “你这张嘴巴呀,将来肯定能骗倒小姑娘,分不清南北。”

    一边张臂让他量身材,他反驳道:“嫂子这说的,岂不引起大娘对我的误解吗?”大婶则欣慰地说:“只要真心交往对象,我巴不得你能早点带个姑娘回家来。”

    然而刘建 道:“不行!我还太年轻,就算找对象也要请大妈您多多过目才放心。”秦淮如望着他犹如黑曜石般的眼神,那与上次做衣服时的对视再次浮现于脑海中,似乎更显神采奕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