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小生意经
留心处处皆学问。
在摸索着卖冰糕的空闲时间,元奎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多挣钱。有一天在冰糕厂休息的椅子上,他突然看到一张报纸登着台湾首富王永庆卖米的故事。这个故事他以前在故事会和意林都看到过,元奎先把记得的所有细节都写出来:
王永庆出身茶农家庭,父亲身体不好,家境艰难。他6岁读小学,学校离家10公里,每天徒步20公里往返。他的妹妹曾经送人代养。
1932年,王永庆15岁,因家贫辍学,先到茶园做杂工,后来被父亲送到嘉义的米店当学徒
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第二年,作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
当时嘉义有三十多家米店,他的小米店在米市尽头偏僻的巷子,生意冷冷清清,王永庆感到十分头疼。他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古训: “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没钱,唯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
那时候台湾稻谷的收割与加工基本靠人工,很容易掺杂秕糠、小石子之类的杂物。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多顾客买米会抱怨。
他和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所有米里的秕糠、小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很快,做饭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继续不惜力气,主动为有需要的主顾免费送货上门。当时卖米的利润极其微薄,免费送米上门在其他米行看来是傻瓜的创举。
进了门,王永庆一边聊天,一边先把旧米倒出来,米缸擦干净,然后先放新米,旧米倒在新米之上,回去记录主顾的人数、饭量和大概什么时候吃完,等到这家想买米的时候,“王家米店”已经主动把米送来了,提前满足用户所需。
就这个小小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碰上顾客手头紧,王永庆不急于收钱。他把全体顾客按发薪日期分门别类,登记在册,等顾客领了薪水,再去一拨儿一拨儿地收米款。
王永庆精细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家米店。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
这样,经过一年多资金和客户的积累,王永庆继续扩张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逐步发展到嘉义最有影响的米店。
从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庆最终成为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
元奎十分认可这样的生意经验,想着“我也是这个年龄啊 ,我也不惜力气啊”于是把“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写在纸上挂起来,时刻激励自己。
他还结合自己卖冰糕的感受,每天晚上学习总结自己的生意经。
第一个就是想办法吸引主顾。叫卖冰糕的顺口溜已经喊出来了,初见成效。那怎么能更多吸引人过来呢?元奎决定让利。
喜欢买冰糕的大多是小孩子和年轻人。如果是三五成群的,元奎就说: “一根一毛,三根以上便宜四分,五根以上送一根。”这样没打算买的人大多会听朋友劝凑钱一起买。
如果对方是一个人或者带着孩子的大人,元奎就说“今天打折啦,一根便宜一分钱”,或者说“看你家孩子多可爱,我少挣一分钱,图个开心”,总之就是让主顾感觉占便宜的好听话。这样本来可买可不买的人也会来一根,遇到斤斤计较的大妈还会多买几根。
看到这肯定有的朋友会吐槽: “一分钱,我看见一毛钱都懒的捡” 。那是现在,您可别小瞧以前的一分钱,京城里卖大碗茶的,卖现切甜萝卜、现切西瓜的就是这样积累了第一桶金。
而在91年,一分钱还是能买一些小东西的。
最典型的就是一分钱一个的汽水糖;
还有一分钱一小棍子糖稀,给你一根那种比牙签粗一点的小棍子,一个大铝饭盒里面都是糖稀,你用小棍子使劲搅,能挖出来多少糖稀看你自己的本事;
还有一分钱一小杯的汽水,说是汽水其实就是自来水或者井水加糖精,有良心一点的就用凉白开,反正都是没有汽。
第二个就是琢磨细节,为了能打动顾客掏钱,并且吸引回头客。
吸引回头客,冰糕质量好是首要的,厂里出来的质量肯定没问题,那关键就是别让冰糕化了,元奎想办法在木头箱子里面加了一层泡沫板,泡沫板里面是一层棉被,棉被里面在冰糕上面加几块厂里要来的冰,这样的保温方法,基本能坚持到第一次回厂补货。
元奎发现给人家拿冰糕的时候,为了吸引附近的人可以一边拿一边大声说话: “冰糕快来看,吃完不流汗,冰糕快来瞧,吃了有劲头” ,“一根冰糕,您拿好” 。别人买的冰棍,要故意说成冰糕,让外人听着以为买雪糕呢,让主顾听着有面子,下次还找自己买。
收钱的时候,要主动说“谢谢,吃好再来” ,或者“谢谢,找你五分钱”。这样一方面给人家留个讲礼貌的好印象,另一方面提醒自己和对方防止找错钱,还可以顺便让附近的人知道冰糕多少钱。
因为这个年代北方县城的小商贩很少说谢谢,这样也算开风气之先的创举。反正多说谢谢也不费力气不花钱的,元奎心里还认为这是自己向王永庆老先生学习。
如果碰到对方要马上吃,就主动帮忙撕开冰糕纸,顺便聊几句,比如说介绍自己是村里放羊的,现在卖冰棍儿养活自己。这一招是跟赶会的生意人学的,介绍身世引起同情,反正也不是假话。人家听了觉得小后生不容易,就可能下次还找他买。
也可以问个时间啊,问个天气啊,说几句顺耳的好听话,打听附近的情况啊,有时候这些只言片语能带来一些信息,能让他多成交一点生意。反正自己没有手表,太阳也看不准,对县城也不熟悉,总是要问时间或者打听情况的。
有一次就是买冰糕的人告诉他前面有城管查,让他躲过一劫。
元奎绞尽脑汁,还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去找那些卖瓜子的商贩,专门定做味道更咸一些的瓜子。每次有老顾客或是购买数量较多的大客户,他就会慷慨地送上一两把这种特别的瓜子。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吸引到更多的回头客。毕竟,人们都喜欢享受特殊优待,能占到免费的小便宜,瓜子咸点就咸点吧。最绝的是,等他们吃完一把更咸的瓜子,口干舌燥的,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要来点冰凉爽口的东西解渴。而身边没走远的冰糕无疑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选择。
第三个,也是让他成长最快的经验就是找销售给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