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霜羽落之重回东宫卫 > 第14章 太子临朝 正式宣战

第14章 太子临朝 正式宣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太子在殿内正用早膳,春滢把初秋送进来的两封信,拿进殿内。

    “姜尚宫,把初秋的信先拆开给本宫。”太子边看边吃。

    看完初秋的信,太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殿下,指挥使的信,奴婢帮殿下打开?”姜尚宫请示道。

    太子摆了摆手,赶忙用了两口,便让姜尚宫撤了早膳。独自一人,走进右侧的暖阁,这里平日用于接见来访。

    太子盘腿坐在榻上,仔细的打开信封。这是哲焕第一次给他的写信。

    皇太子殿下 启 日想夜念:

    臣全哲焕,谨向殿下请安。虽身处宫外,但臣时刻心系东宫,忧虑殿下之安危。今特书此信,以表臣之挂心。

    昨日,将殿下安全送回东宫后,臣未直接回府,而是入住于殿下所赐私宅陈国公府。府内初秋与荣达二人已将府邸打理得井井有条,布置得雅致舒适,臣在此深表感激。

    殿下与臣相伴十数载,日日相随,未曾有过如此长久的分别。即便是前两日告假回府休息,殿下与臣亦能在每夜相见。然昨夜,臣独自一人,深感孤寂,故前往冬香馆与碧瑶姑娘共饮几杯,聊以解闷。酒后,臣即刻回府,未敢有丝毫耽搁。

    昨夜臣于冬香馆碧瑶姑娘处,听闻近日都城内发生几起命案,大理寺尚未抓获行凶之人。

    臣心忧殿下,锦奕与锦城之勤务,尽心与否?守护殿下,可曾须臾不离?东宫卫之巡逻,次数当增,每班人数亦须加。

    皇后娘娘待臣之心以慈爱,宽容之心以如东海。臣今日是否得以回宫当差?

    臣以吾命,愿殿下平安康泰。

    臣全哲焕 敬上

    太子读完最后一句,被深深触动。本欲整治哲焕之心,瞬间消失。陈府遗孤及其帮凶,必会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以换其生。本宫何以让你以命相搏。

    “荣康你去陈国公府,找指挥使,转达本宫安好,东宫一切如常,本宫奉父皇旨意,今日开始临朝听政,司天监择选的六弟入住东宫的吉日在十日之后,到那时,本宫将以他需要统辖东宫卫的名义将其召回东宫。”

    “姜尚宫、荣禄,随本宫上朝。”

    太子殿下乘坐轿辇前往曜辉宫。

    而此时耀辉宫的宣政殿内,众臣工已候近两刻钟,有些年迈的老臣,为了保存体力已席地而坐。景帝则坐在龙椅上,把陈国公叫到身边,交谈着。

    宣政殿门大开,阳光如同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入,照亮了整个大殿,微风则带着清晨的凉意吹入殿内。身着朝服头戴朝冠的太子,步伐从容地走了进来。他的脸庞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和自信,朝冠上镶嵌的夜明珠熠熠生辉。

    众臣工见状,纷纷站起身来,再行跪拜大礼。

    “皇太子,千岁!”响彻宣政殿,回声绕梁,久久不散。

    他们的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有的敬畏,有的疑虑,有的则是纯粹的好奇。然而,无论他们的内心如何,此刻都必须保持对太子的敬畏。

    太子趋步至龙椅台阶下,向景帝叩首问安。景帝徐步走下台阶,双手扶起太子,牵着太子之手,引至龙椅旁,景帝落座。太子立于旁。

    “众卿请起。”

    “本宫于昨日承蒙君父之恩,领旨今起临朝听政,

    本不该多言,谨听众臣工于朝堂,加以学习。

    然君父圣旨之意,言夙夜匪懈,以安黎庶。

    本宫闻之,自觉腆居太子之位一十四载,无一日辅君父之躬,

    分君父之忧,行储君之事,布储君之德,问心有愧,甚是不堪。

    吾本愚钝,自幼体弱,得皇太后、皇后庇佑,悉心照拂,得以今日立于朝堂,

    然深受君父之恩,四岁受封太子,入主东宫。

    然五岁出蒙,谨记君恩,承皇太后、皇后之期许,克己敬明,

    不敢一日缺席讲筵,太傅少傅之良言,本宫亦深刻于心。

    是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不易,有不为亦难。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

    几日前,本宫乖张,独一人偷跑出东宫,遇刺于闹市,承蒙君父鸿福庇佑,母后之悉心照拂,今日得以立于朝堂。

    东宫卫指挥使全哲焕得力,于当日拿刺客至东宫夜审。

    然列位臣工,只十人不足问之本宫安。二人参东宫卫保护不当。

    其余众臣工则于此地,是以本宫大婚之事,争论不休,内臣外臣折子不断,欲堆满于龙栖殿暖阁,以挟君父于东宫。

    君父仁德,念众臣工之辛劳,不忍申斥。念本宫之伤未愈,不忍强迫。

    时至今日,只五人不足问以刺客之真凶。一人问以都城百姓之安。

    众臣工之心,君父知,本宫知,众臣工知,殿前司亦知。

    昨日龙栖殿两道圣旨布告天下,一是本宫今日临朝,二是昭德宫晋贵妃位。

    昭德宫圣旨言,中宫多病,弱不胜衣。

    昨夜仅二人递折,问中宫安。

    皇后亦国母,国母不安则天下百姓不安。

    众臣工之心,君父知,本宫知,众臣工亦知。

    今众臣工以此待国母、待本宫,可想而知,何以待百姓。

    至此,本宫立志于朝堂,今起,必将辅君父之躬,布君父之帝风,海晏河清,天下升平。

    以百姓心为心,使老有养,幼有恃,君王贤,臣子良。”太子言尽。

    这一刻,宣政殿内再次陷入了寂静,台下众臣此刻的心态自是心态复杂难明。有的大臣低垂着头,额上冷汗涔涔,脸上更是时红时白。

    有的大臣则面露愤懑,心中虽然承认太子所言非虚,但自觉多年来在朝中积累的声望和地位,不应被如此轻易地撼动。他们心中不满,却也明白此刻并非发作之时,只能暂时忍耐,寻找合适的时机反击。

    有的大臣则面露忧色,他们担忧太子的这番言辞会给朝廷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还有一些大臣面露微笑,心中暗喜,自己追随辅佐之人终是胆识过人,魄力超群,字字珠玑,提振朝纲。

    但所有人都深知一个事实,这位未及弱冠的太子并非表面那般温和,他的目光犀利,心思缜密,已经不再是他们可以轻视的存在。

    他的临朝听政,标志着朝廷中一股新的力量的崛起。他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景帝见台下,无人敢出来说话,便缓缓的道,“太子今日所讲亦是朕之所想,你们回去好好想想太子今日所言。”示意了一下王泰盛。

    “退朝!”

    太子随景帝退朝后来到了龙栖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