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太子人前示弱,却不代表人后弱势。
太后话音里的意思很是明显。
前些日子李家事端多,承恩公被罚俸,同时李家在朝中和民间的名声不如以往。
有不少一直以来被承恩公一系压着的大臣有了起来的苗头。
尤其是朝中武将和寒门出身的臣子。
他们在朝中明里暗里针对承恩公,尤其是朝中重要政事之上,十次有五六次让承恩公受挫。
景隆帝对此乐见其成,每每正襟危坐在龙椅上,对两派争斗不置一词。
太后今日此言,是要让皇帝替承恩公着想一番了。
景隆帝静默一瞬。
这时,坐在皇帝下首的容琅开口:“父皇因政事消瘦,倒是让皇祖母烦忧了。今日皇祖母寿辰,您该纵享儿孙绕膝之福,莫谈其他。”
他将太后的话不轻不重地绕了过去。
景隆帝回头看了看突然出言的太子,眼神中带上几分赞许。
在太后要开口斥责他无礼抢话时,景隆帝附和:“太子此言有理,母后您就莫要操心儿臣了,您阖该安心享福,莫要为旁事多费心神。”
恰好,皇后低声提醒皇帝:“时辰差不多,该开宴了。”
景隆帝颔首。
他轻描淡写略过了太后之前的话,回首示意。
他身后侍立着的大太监会意,上前几步喊道:“开宴——”
“开宴——”
“开宴——”
喊声自殿内传至殿外,早已候着的宫人闻旨纷纷动作起来。
一道道珍馐美食被呈上桌案。
虽说皇帝有旨,今年太后寿宴不大办,但御膳房的人也不敢真的马马虎虎。
他们也是花了心思的。
宴上菜肴名贵珍稀的不比往年多,可花样巧思却更胜以往。
食材仍是常见的食材,可各式做法繁杂精巧,每道菜都有些讨喜的名字。
什么福禄双喜,松鹤延年……
总领上菜的御膳房太监也是个机灵的,每上一道菜便道一句喜庆话,奉承得李太后眉头舒展。
一道酒后,景隆帝放下酒盏,起身再次向太后贺寿,与此同时奉上今日的寿礼。
是一尊玉佛。
李太后对外以慈悲、和气的姿态示人,满朝皆知太后喜佛。
景隆帝献上的这尊玉佛像有半人高,白玉佛像通体玲珑剔透,并无半分瑕疵,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一瞧便知十分珍奇。
景隆帝:“知晓母后好佛,朕特意命人去西塞寻得一整块无瑕白玉,又命能工巧匠花费数月雕成一尊佛像,供在大宁寺中九九八十一日,又由敬明大师亲自开光,望母后喜欢。”
奚令仪坐在太子妃身后,有些好奇地看了看皇帝献上的寿礼。
莹润的佛像被端放在殿内,线条温厚,面相慈悲。
明明被放在地上,被四周一众人等随意打量着,却有种不悲不喜、普度众生的慈悲之意。
奚令仪看着那尊玉佛,只觉得内心安宁。
她不由慨叹,雕刻此佛像者,必定功力深厚。
能有如此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的雕刻技艺,本人也必定非同凡响。
那厢李太后见了玉佛,同样欢喜。
她让身边的两个嬷嬷亲自上前,将玉佛收下。
“就安放在哀家平日礼佛的祠堂内。”
意思是要日日供奉了。
景隆帝见太后喜爱,心底也很满意,转而又看向太子。
不知皇儿备了什么礼。
太子意会到皇帝心中所想,也在桌案后起身,抬袖拜过太后,又让人将礼奉上。
等宫人将贺礼呈上后,众人定睛一看,是一扇屏风。
屏风约有一人高,长约三十寸。
这是个寿字屏风,其上以金银双色线,将各样字体的寿字绣上,看着十分精致迤逦。
突然有人惊呼:“竟还是双面绣!”
奚令仪闻言侧了侧身子,看见了屏风另一面。
是一幅松鹤献寿图。
倒是巧思。
绣金银寿字图、松鹤献寿图,用得还是十分难得的双面绣技法。
这么大尺寸的屏风,想必要耗费财力和时间。
太子这份礼物,倒是用了几分心。
奚令仪不着痕迹看向上首李太后处,想知道太后有何表现。
只见李太后面上带笑,像是十分满意的模样。
可眼尖之人都能看出来,她的笑浮于表面,倒像是随意客套、敷衍一下。
毕竟近日承恩公一派在朝堂气势不足,而太子一派的臣子逐渐冒头。
即便太子的态度和缓,甚至隐隐有些退避的意思,可两方臣子之间的矛盾总归在日趋尖锐。
加之之前太子出言挡下了她劝诫皇重用承恩公的话,李太后此时表现,其实也是在给太子没脸。
殿内的宗亲们知晓她的态度,识相的自会为她分忧。
由此,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警示和打压太子一番。
太后想得倒是好,可殿内宗亲也不是傻子。
容琅是皇帝亲子,更是当朝太子、正统的皇室继承人。
而皇太后虽地位高崇,却终归比不得皇室血脉,何况她身后有心思不小的外戚李家。
往日李家势大,饶是景隆帝和已逝的昭明太子也曾受桎梏,宗室们若想过得好,不得不屈于其淫威。
可如今的太子容琅外圆内方,比之其长兄昭明太子更胜几分气势和手段。
太子人前示弱,却不代表人后弱势。
宗室们审时度势,也不会轻举妄动。
李太后的算盘注定打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