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封将
崇祯深吸一口气,目光诚恳坚毅:“诸位,朕知道现在京师的形势不太好,但反过来看,闯贼军队的情形就一定好吗?”
崇祯顿了顿,说道:“关中之地是闯贼的大后方,他们一路行军速度太快,已经远离关中,后勤肯定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是其一。”
“第二点,闯贼一路攻伐,途径上投降的明军甚多,闯贼率主力进京,大同、宣府、山西等地驻扎的军队多为明军降将,他们意志摇摆,使得闯贼的后方更加不稳固,粮草调配迟滞的更多。”
“再看京师,虽然军力比不过闯贼,但我大明经营北京城已经二百余年,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加固北京的城防、囤积物资,北京的城墙足以抵挡任何军队的进攻!”
“而且,我们的军粮足够两个月的消耗,我们耗的起,闯贼却耗不起,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以前北京需要给全国各地的军队拨发粮草,主要是北边重镇和山海关。
现在大同宣府都投降了,崇祯自然不会再拨付,而山海关吴三桂的辽饷……
崇祯都给吴三桂封王的利益了,克扣他一年军饷怎么了……
再加上崇祯控制了运河,打击了晋商,前段时间加紧北粮南运,现在京师的粮草还算可以维持两个月的时间。
崇祯分析完敌我形势,将手按在桌子上,目光灼灼地看着围拢一圈的十人,语重心长地道:
“诸位,京师的勋贵已经被朕清除了一个遍,你们要努力呀!”
闻言,众人顿时都抬起了头,看着崇祯肃穆的表情,内心涌动。
黄得功、周遇吉等忠心耿耿之士自不必说,高杰、唐通、刘良佐等人也都很心动。
虽然之前他们名为明将、实为军阀,割据一方是真,但实力弱小也是真。
虽然割据一方,但他们的实力是根本无法与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等人相比的,根本就没有称帝的野心。
他们的命运只能是等着被大的势力吞并,或者主动投诚、寄人篱下、受到猜忌……
所以打赢这一仗,跃升为大明的勋贵阶层,才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诸位还有什么疑问吗?”
崇祯环顾一周,沉声问道。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了一眼,一齐躬身抱拳道:
“谨遵陛下安排!”
“好!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这次北京保卫战的部署!”
崇祯朗声说道:
“目前闯贼势大,我军势小,必不可与其进行野战!京郊各军队应立即入城,分防各城门,坚壁清野、坚守不出,依托北京坚固的城墙,逼他们打攻坚战,消耗他们的士气和力量。”
“我们的目标是至少防守半个月的时间,根据我军的实力,完全可以办到!这是北京保卫战预想中的第一个阶段。”
“半个月后,山海关的吴三桂和荆襄的左良玉,按照计划会从南北两个方向加入战场。”
“届时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切断闯贼与居庸关的联系,断其后路,左良玉攻下守备空虚的保定,与我们一起,将对闯贼军队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那个时候,闯贼粮道被断,又对我北京城久攻不下,士气必然低迷,也就进入了北京保卫战的第二个阶段,反攻!”
“等各方军队到齐,我们将走出北京城,在旷野寻机与闯贼疲乏的主力进行最后的决战!中原定鼎,只此一战!”
崇祯从大的战略层面描绘了一副战争图景,包括计划执行会取得的预期效果和各阶段的目标,看着长桌上的地图,久经沙场的几人瞬间就懂了崇祯的意图。
按道理来看,计划完全可行。
同时,在场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不由自主地浮现起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这次大战,几乎汇聚了中国全部的力量,必是惊天动地、永载史册的一次大战役。
也是改变中原现有格局,关系几人飞黄腾达的大事件。
众人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
“朕宣布,这次北京保卫战的最高统帅为王家彦,朕任他为京师总兵官,总督京师的兵力调配!”
王家彦闻言半跪于地,抱拳道:“臣领旨!”
王家彦在宁武关的行动已经在明军中传开了,不仅振奋了军心,更使王家彦自己得到巨大的声望。
对于王家彦的能力,其余人是不怀疑的,再加上王家彦还是兵部尚书,在朝任职多年,无论军事还是内政都是一把好手,更是崇祯一手提拔重用的,他来担任京师总兵官,其他人都是早有预料。
崇祯点了点头,示意王家彦平身,又接着道:
“任黄得功为龙虎将军、丁伟为定国将军、唐通为昭勇将军、高杰为怀远将军、王国兴为昭毅将军、刘良佐为定远将军、秦良玉为明威将军,各率本部入京防备!”
战前先封官,战后再封爵,这是崇祯拉拢人心的一个策略。
这些将军称号都是明朝正统的武将官职,都是三品以上,比他们之前的什么总兵正式的多。
虽然他们之间大多都是以将军相称,但直到现在,他们才算真的有了正统将军的称号,在名义上已经不属于外地的军队了,而是直统于大明中央。
周遇吉总督勇卫营,朱希望总督四卫营,这二营属于内廷御马监的军队,相当于皇帝的私兵,所以没有授予外廷的武将官职。
所幸二人也都不是重名利的人。
“谢陛下,臣等领旨!”
几个获封的将领一齐领恩道。
“好,王卿,你来安排具体的守城事宜吧。”崇祯点头道。
说了这么多,嗓子都要冒烟了,现在王家彦担任总兵官,也该让他立威了。
“是!”王家彦向崇祯遥遥一拜,随后瞬间进入状态,看向长桌上的京师守备图,环顾众将,说道:
“诸位将军,我们的第一个战略阶段是守城!闯贼主力自北边来,南方也有来犯之敌,我军兵力分散,守城极为不利,所以我们拟订在闯贼到来之前,将北京南面的外城墙拆除,缩小我们的守备范围!”
“拆城墙?!”
众人一听,顿时傻眼了,这怎么仗还没打,就要自己把城墙给拆了?
看向北京的地图,没一会儿,众人又都看明白拆除南面外城墙的目的了,一个个眼光由疑惑转为肯定。
崇祯更是举双手赞成,北京的外城本来就是嘉靖年间,奸臣严嵩建造的一个烂尾工程,虽然间接促进了当时京城商业和人口的发展,但对于现在的防守实在无益。
王家彦又解释道:“拆除外城墙,好处一共有四点。”
“第一点,北京南面的外城墙上一共有七个门,而内城墙只有三个门,放弃外城墙后,我们将减轻四个城门的守备压力,不至于我军兵力过于分散!”
“第二点,外城墙自嘉靖年间便修建完毕,这么多年过去,内外两道城墙之间的范围早已被居民区所填满,其间房舍林立、道路纵横,一直绵延到内城墙底下,这些都是天然的阻敌工具!”
“有这些房舍的阻挡,闯贼的大型攻城器具根本运不到城下来,更有利于我们南面城墙的守备!”
“第三点,从南边保定过来的闯贼军只是一小股,没有攻城器械的帮助,根本不可能在南城墙取得突破,届时他们大概率会与北方来的闯贼主力会合,如此便解开了我们腹背受敌的困境。”
这一番论述,听的其余将领频频点头,王家彦的威严和能臣形象便渐渐的树立了起来。
“那第四点好处呢?”黄得功问道。
顿了顿,王家彦继续道:“第四点,拆除外城墙后的砖石可以作为各门的守城工具!”
其余几人顿时恍然大悟。
虽然明朝火器火炮发展的挺快,子母铳、陶弹、‘万人敌’等火器在守城战中大放异彩,但弓箭、礌石和滚木依旧是基础的守城武器不可或缺。
而拆除后南城墙的砖石,正好可以作为各城门的礌石使用,可以说是物尽其用,榨干了外城墙的最后一丝使用价值。
崇祯道:“王卿,快些进行京师各城门的具体部署吧。”
“好,接下来将分布各城门的具体守备任务!”王家彦轻咳一声,沉声说道。
其余将领也都知道重点来了,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只见王家彦手指轻点地图,肃穆开口道:
“京师南面三个城门,由高杰驻守宣武门,刘良佐驻守崇文门,丁伟驻守正阳门!”
三人忙拱手称是。
闯贼主力自西北方来,南面再加上民舍和外城废墟的阻挡,可以说是最安全的一面,所以让最弱的高杰和刘良佐分守两翼,再派山东军镇守中心的正阳门,几乎万无一失。
“东面二门,王国兴守朝阳门,唐通守东直门!”
除了南面,东面的城墙也相对安全。
二人拱手称是。
王家彦将目光看向西面和北面的四个城门,他知道,那里一定是最惨烈的战场。
“西面的两个门,周遇吉守备西直门,朱希望和秦将军共同守备阜成门。”
朱希望的四卫营和秦良玉的白杆兵虽然在战力上属于明军的精锐,但四卫营起身草莽,白杆兵也是擅长野战,对守城可能不甚了解,所以将他们合军一处,至少在人数上占据个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