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缨
春晓很快便收到了来自荆临的回信。她展开纸张,第一眼就瞧见了那属于温一盏的、娟秀的字体:
“姐姐此次可算是问对人了。”
春晓看完头一句话,不禁松了口气。
“一盏在常青村相亲角待过五六年时光,在寻求如意郎君这点上,还是有些经验之谈的。你所说之人,是……”
后面被涂抹掉了几个字。
“据你所说,他似乎不信任你?姐姐,我虽抽不开身,却在常青村有一故人,她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两日后,一马车稳稳停在十里竹林之外。掀帘而出之人,是一张全然陌生的面孔。
来人一身红衫,慈眉善目,像极了寺庙之中供奉之仙灵。
“婢女晴姬,见过天渊圣女。”
春晓将晴姬迎入府中正厅,对她微微一笑:“晴姬随意坐。”
“奴婢曾经伺候过宫中贤妃,圣女大可放心。”
晴姬说话慢吞吞的,言语中安稳且得体。
春晓挑眉:“为何说你伺候过贤妃我便可放心?”
晴姬弯唇,缓缓道:“贤妃姓盛。听说圣女与如今在军营风生水起的盛姑娘关系亲近,自然有所关联。”
盛贤妃?
春晓眼珠子一转,脑子中忽而浮现起曾经她还作为“沈韫玉”,在金府宴会吃包子时盛烟岚与她说的话:
“姐姐,你只知道我是庶女,其实我上头顶了三个姐姐,都入宫去了,大姐在宫里做皇后却郁郁寡欢;二姐做淑妃的第一日便惨死后宫;三姐更是一入宫便再无出头日。”
不会是那已故的二姐,也不会是那做皇后的大姐。
春晓略一思索:“晴姬所说盛贤妃,可是烟岚三姐?”
“正是。”
“……当真亲上加亲,”春晓喃喃道,“你来我楚府当值,盛贤妃可知实情?”
“不瞒圣女,盛贤妃已被关入掖庭,永无出头之日了。陛下不允娘娘身边有人伺候,娘娘便给足了我等盘缠,叫我等寻个好去处。一盏的信笺也是近日才到奴婢手中,给了奴婢一个出路。”
“什么?”春晓惊道。
晴姬安抚道:“圣女不必慌乱,那在军营的盛姑娘定然是知晓此事的。”
“为何?”
“不知圣女问的是什么为何呢?若是盛贤妃为何被关押掖庭,那便是因盛氏树大招风,有人故意要坑害于她;若是盛姑娘为何不出手相救,那奴婢便全然不知了。”
“罢了,他人家事。若烟岚自己心中清楚,我也没必要插上一手。”
“如今奴婢受一盏所托,圣女的需求奴婢都已知晓。奴婢与一盏同出常青村,奴婢也是前些年里才入宫的,对于谋取他人信任一事并不困难。”
春晓疑惑道:“晴姬,你当初为何要入宫?”
“常青村众人都是信服云氏皇族之人,一盏有难言之隐,我却一直向往宫廷。况且如若奴婢不入宫为婢,如今那擂台上头任人宰割的就是我晴姬了。奴婢可不像一盏那样身怀武艺,可是妥妥的弱柳扶风呢。”
“一盏……”春晓垂眸叹气。
“她若没有那个叫她既爱又恨的母亲,或许如今混的比奴婢要好的多。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圣女,你我还是谈论正事的好。”
“晴姬有什么好的法子?”
“古有道人长缨,武艺高强、救死扶伤。史书记载,得长缨者得天下。可她叱咤风云的那些年,并未有人真正结识过她。长缨平复战乱以后,百年来云游九州,至今不知所踪。可长缨当年披荆斩棘之举流芳千古,宫中每年都要特地排练,演上一出呢。”
春晓福至心灵:“道人长缨,往年都由何人出演?”
“未出嫁的公主或是郡主。不过今年情形有所不同,天渊圣女大驾光临,由你顶替他人必定不会多言。”
“恐怕原定公主不会愿意。”
晴姬安抚道:“大公主与二公主都已出嫁。如今能扮演长缨的三公主不过十岁,圣女不必忧心。”
“那便由我去与陛下请缨?”
“不,此事奴婢自有考量,不劳圣女走动了。”
春晓问道:“好。可这与确认任卿裕心意又有何关联?”
“意无实体,不可言传。圣女是聪明人,自然不会不懂船到桥头自然直是什么意思。”
据记载,春晓此次扮演的道人长缨十分喜蓝。故而当春晓步入妆楼时,映入眼帘的便是铺天盖地的蓝。
略施粉黛后,那宫中派来的梳头丫鬟不知从何处掏出个黛蓝口脂,幸而被晴姬及时阻止。然而大局已定,春晓整个人被打扮的简直同水里捞出的鲛人一般。
晴姬赞许道:“只看妆面,圣女当真像极了史书中记载之长缨。”
“当真吗?”春晓托着下巴仔细照着铜镜,“长缨事迹我已略知五六,她的性子与我似乎并无相似之处。”
“前人如何,我们无法知晓。可晴姬认为,圣女定能胜任。”
春晓疑惑地看了晴姬一眼:“晴姬,有时真是好奇,你究竟知道些什么。”
“无他,只是晴姬相信您,”晴姬微微弯唇,“此次与长缨对戏的皇子正在妆楼外等候,圣女若收拾好了,就出去见一见他。”
《长缨传》中,皇子出演之少年本不是什么正面角色,只是长缨本该由公主出演,地位尊贵至此,与公主对戏的也不能出身太低。故而扮演少年的,往往都是众皇子中不大受宠的那位。
她对众皇子的印象,还停留在金怀瑾一案,除了三殿下大势已去、六殿下年幼尚小以外,实在是想不出太多信息。
然而这一切的推测,在她推门而出时骤然崩塌!
“是你?”春晓微微蹙眉。
一身玄袍的任卿裕颔首,似有什么话欲言又止。
晴姬提醒道:“时候不早了,圣女应当早做准备才是。”
春晓看了一眼晴姬,那人神色中并无惊疑。
游刃有余,意料之中。
晴姬既对宫廷形势了如指掌,又是八面玲珑心,为春晓将此局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
若是能把此人留在身边,定然如有神助……
见春晓并无想走的意思,晴姬再次催促道:“圣女。”
春晓这才回过神来:“任将军,稍后见。”
任卿裕愣愣回道:“……稍后见。”
春晓快步离开,暗自摇了摇头:自己怎么总想这些有的没的。
她深吸一口气,踏入歌舞升平的宴席之中。
成败在此一举。
“天下四分,危机四伏。道人长缨广施恩德,兼济天下。相传长缨偶有休沐之时,喜于林间起舞。那少年便是在那处寻到了她。”
长缨一身蓝衫,舞步轻快。
一行人为首的少年单膝跪地,虔诚道:“见过长缨道长。”
长缨掀开那薄纱帷帽,里头又是一张遮了半张脸的面纱。而那独独露出的一双黑瞳,是一副既不解、又错愕的神情。
春晓俯视着任卿裕,神色亦然是复杂的,她渴求从他的目光中捕捉到一些被她忽视掉的东西。
任卿裕的演技并不好,甚至算得上差劲了:春晓炽热而滚烫的视线扫在任卿裕身上,他却只一味闪躲,连瞧都没舍得瞧她一眼。
“然而世事难料,各方势力争斗,长缨为求自保,不得不大开杀戒。”
少年鲜衣怒马,无论何时何地永远是走在最前头的那个:“长缨,收手吧!”
长缨浑身染了血色,又见故人,面上终于露出一丝悲伤:“叫我收手,我看你是真的昏了头!”
二人对峙时实在离得太近,春晓不得不微微扬起下巴,若她再垫脚,恐怕要鼻尖挨着鼻尖了。分明此处该是长缨的主场,是春晓的主场,她却暗自庆幸此处人声鼎沸,盖了她止不住的心跳声。
“稚子纨绔,幸得道人长缨点化,才有了幡然悔悟之心呐。”
少年:“我对长缨道长问心有愧。”
长缨听了这话只觉荒唐。
分明在讨伐我的那场大战里,你打了头阵。
可在少年身受重伤,再次找她赎罪时,她还是毫无防备的信了。
“长缨慈悲,见稚子悔过,不惜倾注所有将其毁灭。”
长缨将少年的五脏六腑全部取出——焚身之痛!
据记载,那少年死后神色并不痛苦,反而是无比解脱的。
任卿裕闭眼前的最后一瞬,似乎终于动容,对着春晓释然一笑,眼角无声落下数滴清泪来。
落幕。
“这就是长缨传记中的少年篇!”礼部尚书抚掌道,“神剑慈悲之心淋漓尽致!”
然而话音未落,便有不速之客前来:“礼部尚书年年都演这一出,不觉失了些新意吗?”
礼部尚书微怒看向来人:“敢问盛太傅有何高见?”
盛左津展开手中折扇:“日头渐渐热起来了,《长缨传》有‘驱鬼纳冰’之说。尚书大人何不劳神排演这出,给各位降降温呐。”
此言一出,不止礼部尚书动容,在座之人皆为之骚动!
驱鬼纳冰,讲述的乃是长缨于南方游历途中一事:此地气候无端燥热,长缨查探后告知众人此处有鬼魅坐镇,要进行一场“驱鬼”法事,否则此地将“寸草不生”、百姓将“曝尸荒野”。待当地百姓协助长缨完成法事后,此地不仅逐渐降温至初春时节,路边还偶浮冰雕。
“驱鬼纳冰”一向是云泽禁谈,只因“南”、“鬼”字眼,正触天渊逆鳞!
春晓深深看了一眼盛左津,后者神色无异。不知他要捣什么鬼。
然而剑指天渊,春晓不得不出马!
她正要向前一步跪下,却忽听殿上另一人开口:
“好了,尚书大人,本宫想盛太傅也是好心。《长缨传》摹本如今在本宫宫中,本宫也想与诸位讨教一二。”
礼部尚书立即回道:“皇后娘娘有何疑问?臣等定然有问必答。”
那珠翠饰发却满眼疲态的正是盛碧云,盛烟岚的长姐。
春晓双眼微张:皇后竟在此时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