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如何冥想
首先, 冥想最重要的是调整呼吸。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 没有呼吸, 就无法维持生命。 学生经常处于学习的压力之中, 压力会使呼吸短浅、急促, 并进一步干扰身体, 扰乱意识。 事实上, 呼吸越短、 越急促, 就越不容易进行清晰深刻的思考, 如果在考场呼吸紊乱, 将会影响考生敏捷的思路。
冥想是一种可以有效调节呼吸深度的训练方法。 当然, 冥想的意义远不止此。在冥想时, 自身呼吸调节的过程反过来又会影响冥想的深度 (其实这里还是在强调呼吸对冥想的重要性)。 呼吸是意识与生命之间的桥梁, 冥想时平静稳定的呼吸, 可以使冥想者进入更加轻松、 愉悦的状态, 也就是说呼吸与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如果呼吸长短不一、 起伏不定, 意念也就会随之涣散。 每天大约抽出15分钟的时间去练习冥想, 将会逐渐改变你的呼吸方式, 将会使你更加冷静地分析问题。 用鼻腔进行日常的深度呼吸会使人看上去更加自信,甚至有人说改变呼吸方式之后会改善一个人的容貌。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平时上卫生间一定要记得用清水清理鼻腔, 鼻腔的清洁对保持呼吸的顺畅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千万不要小看经常用清水清理鼻腔这个小小的习惯, 鼻腔的清洁能十分有效地减少感冒和病毒的入侵。 特别是到了冬天,有些城市雾霾十分严重, 更应该经常清理鼻腔。
冥想的姿势: 双腿盘坐, 脊柱垂直, 不要低头 (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手臂放松, 手放置在膝盖处呈结印状 (结印状就是 “ok” 的手势), 静坐,将呼吸调整均匀, 让意念平息下来, 然后开始关注身体内部的运行, 特别是关注自己的呼吸。 一般情况下, 刚开始进行冥想训练的人注意力很快就会被其他的干扰所替代, 如会被口渴、 饥饿或是大脑中的某件事情所取代。 此时,我们要用意念将大脑 “拉” 回对身体运行与呼吸的注意上来, 这个用意念“拉” 回来的过程, 就是对意念和专注力锻炼的过程。 也可以将干扰你的想法想象成一个黑点, 将黑点随着你的呼吸 “吐” 出去, 直到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 刚开始冥想训练时每次大约10分钟即可。 在冥想过程中, 我们应当尽量避免胡思乱想、 浮想联翩, 连平时稍纵即逝的思绪和联想也都要尽量舍弃。 有人抽象地描述冥想可以使人达到平衡与和谐, 而在没有达到这个状态的过程中又大致将人分为三种状态, 大家可以寻找一下自己处于以下三种状态的哪种, 或是哪两种状态的中间地带。
第一种状态是翳质 (tamas), 大意指黑暗、 沉寂、 愚昧的状态。 如果用科学、 具体的词语解释, 翳质就是惰性, 它的存在将会阻碍你进行任何改变,阻碍你进步。 处于翳质状态的心灵是自私、 愚昧和懒惰的。 如果我们被翳质主宰了生活, 就会缺乏活力, 依赖于他人, 懊悔过去, 并且恐惧未来。 如果一个学生被翳质控制的话, 那么这种懒惰、 拖沓的态度就可能会一直保留下来。
然而, 尽管翳质的存在会妨碍个人进步, 但它所具有的弹性和持久性也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当身体系统精力耗竭时, 我们需要抽出时间来休息、 睡觉、 恢复精力。 当身体出现翳质的特征, 如感觉昏昏欲睡或单调乏味时, 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提醒我们身体劳累过度或有可能会生病,从而让我们及早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第二种状态是激质 (rajas), 可以说与翳质相反, 激质代表着欲望、 觉醒与激情, 或者说是一种 “动” 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 激质成了一种流行病, 很多人都在激质的驱使下, 希望拥有更多, 甚至不惜贷款买下所有东西,或者更卖力地工作买下那些昂贵的奢侈品, 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会让我们的神经系统长久的处于一种 “警戒” 状态, 于是有些人四处奔波, 脚步越来越快,逃避或对抗着激质的威胁, 却无法感受到内心的快乐。 激质会使我们恐惧、贪婪, 产生妄想与欲望, 会在我们体内产生许多其他刺激并一直存在。 任何事物都需要从不同角度辩证地看待, 尽管激质会使我们对物质过分痴迷、 上瘾甚至精疲力竭, 但它的存在也具有积极意义, 没有了热情和渴望, 我们的人生便会少了许多色彩, 精神之路的探索有时也需要迷茫的点缀。
最后一个状态是纯质 (sattva)。 翳质与激质两个极端融合在一起时, 就产生了纯质, 这是一种平衡与和谐的良好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翳质和激质最好的那部分结合在了一起, 让我们在放松的同时又保持着活力, 在信任、 接受但又会分辨是非的基础上追求创新、 创造。 毋庸置疑, 人在慵懒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 而在过于执着时又很难做到摆脱牵绊, 所以纯质就是我们为冥想做准备的状态, 或者说是练习了冥想之后的状态。 在这里, 我再次给想深入了解冥想的读者推荐一本书 《冥想》, 作者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冥想大师斯瓦米·拉玛。
小结:冥想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呼吸方式, 加强呼吸深度, 使思考更加清晰与深刻, 甚至会改善容貌。 冥想时要注意坐姿的调节和冥想意念方法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