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风里 > 第5章 进击的郝总

第5章 进击的郝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天后的中午,我正在操场上打篮球,郝总过来找我。我意犹未尽,他硬拉我到附近的小凉亭坐下,随手扔给我一根石林,还亲自帮我点着了。

    三三两两的姑娘,背着包和水壶,匆匆从旁边走过。

    “加入我的创业团队吧。”他看了一会儿姑娘,又吐出个完美的烟圈后才说话。

    “什么?”我抹了一把汗甩到地上。

    “让我们一起,开创大场面。我计划一年投资,两年打平,第三年赢利。以后我们就是高校第一连锁运动销售品牌,谁想进入高校这块市场,得我们点头才行……”他两眼望着前面,那是一排白杨树,但他显然看到的是另外的东西。

    “不懂。”我实话实说,那时候我倒听说过创业,但完全没想过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不懂的,就是许总出钱,我们来办家公司。”他说。

    “许总出钱……是什么意思?”

    “就是他投资我们啊!”

    “那个……白胖子?”

    “别这么说话,许总是著名的投资家。”

    “他出钱,你开公司?”

    “对头……不,是我们开公司。”

    “我不懂开公司啊。”

    “小学毕业的人都懂,何况你我?”

    “开公司……要是亏了呢?”我想起了这个关键问题。

    “亏了就亏了。”他十分坦然。

    “没懂。”我疑惑地看他。

    “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说吧,许总出钱给我们办公司,赚了算我们和许总的,亏了算许总的,我们不用还钱……”他说。

    “有这好事?”

    “听说过天使投资吗?许总就是天使投资人。”

    “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最可怕的,就是被时代抛弃。”他痛心疾首。

    “你牛……”我承认。

    “我来找你,就是为了这事。不瞒你说,我的商业计划书已经写到团队这一部分了。我想好了,我当ceo,你来当coo……”他热切地看着我。

    “我有两个问题:一、什么是商业计划书?二、什么欧?”我请教。

    “我的天,这你都不懂?商业计划书……算了,往深了讲,我能跟你讲一天。好在这事不劳您费心,您也就不用知道了。第二个问题,ceo,就是首席执行官;coo,就是首席运营官……”他给我科普。

    “不会吧?你还当真了?”

    “你以为我是说着玩玩的?”

    “为什么找我?”

    “一、你是我的朋友;二、你要保研了,在学校还能待几年。我们这事,要做成可能需要两三年。”

    他想得还挺细。

    “那我也送你几句话:一、不感兴趣;二、不是那块材料;三、您另请高明。”我说。

    我在学校的学习还行。一次打篮球时,我认识了一个老师,他说自己是学校企业文化研究所的教授,姓孙。孙教授球打得烂,但球瘾极大。有一次打完球,我们一边擦汗一边聊天。他问过我的情况后,建议我报考他们所的研究生。我含糊地谢了。后来他又约我打了几次球。那时候我多少已经懂点人事了,所以每次都让他有惊无险地赢了。打完后再擦汗聊天的时候,他说所里有保研指标,要是我愿意,他可以收我做研究生。我说非常荣幸,您如果想找人打球,我随叫随到。孙教授喜得直拍我的肩膀。我想他并不是看中了我的学术能力,而是想找个长期的球友。这事已经差不多板上钉钉了,我的学者生涯就在眼前,为什么要跟郝总掺合什么创业?

    郝总定定地望着我,好像在看一只蟑螂。

    “不白干。”他想了想,叹了口气说。

    “多少钱?”我问。

    “一千。”郝总轻轻吐出两个字。

    “一年?”

    “一个月。”

    我瞪大了眼睛:“你他妈早说啊!”

    这相当于抄多少信封啊!刚进大学那阵子,郝总从外面接了个抄信封的活儿——就是往信封上写地址,一个信封九分钱。大家抄得手指半残,最后总共赚了两百多块钱。郝总被骂翻了,只好自己加了点钱,请我们在外面吃了一顿。

    “区区一千块,何足挂齿?”他得意地说,“以后有你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候!你真是目光短浅……不过现在我手头没什么人,先凑合着用吧。”

    看在那还没有影儿的每月一千块钱,还有coo的份上,我没有扁他。

    接下来的几天,郝总完全放弃了在中关村的销售工作,待在学校疯狂写商业计划书。天还没亮他就去自习室占坐位,白天就钉在那里写,午饭是面包就开水,晚上熄灯后,还披着衣服在走廊里写。

    几天后,他歪歪斜斜地回到宿舍,倒头便睡,十多个小时候后才醒。醒来后,他直奔学校南门的打印店。打印完了,他兴高采烈地回到宿舍,像抱着一摞钱,但不给大家看。

    “商业机密。”他满脸歉意,但态度坚决。

    “狗屁!”他们嗤之以鼻。

    “你们还别不信,就这几十页纸,能换几百万,等我拿去换了钱,再换成硬币,砸死你们。”他认真地说。

    “滚,滚,滚……”他们轰他走。

    “你们等着瞧好吧!”他边走边说,“我这就给许总送去!”

    几天后郝总急匆匆地来找我,让我跟他去参加一个活动。我问是什么活动,他神秘地一笑:“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我看那地方不算太远,就跟他坐车去了。到了后才知道当天有个论坛。我们到的时候,那论坛还没有开始。

    我看他神情有点沉默,就问他是不是患了绝症。他也不生气,说前几天把商业计划书给了许总——准确地说,是给上次许总来演讲时在旁边伺候的那个女人。郝总说,那个女人叫何嘉,是许总的助理。昨天通话的时候,何嘉说,许总的意思是,大学生自己找工作还难呢,能搞什么创业?

    我一惊:“那天演讲的时候,他不是这么说的啊!”

    郝总说:“是啊,当时还鼓励我们。”

    我失望地说:“听这意思,是没戏了呗。”

    郝总点点头。

    这个结果倒是在我的预料之中,谁的钱会轻易给别人?

    “不过,我怀疑这不是许总的意思,是何嘉在中间假传圣旨。”郝总说。

    我说:“不可能吧?”

    郝总笑笑:“你太天真,没什么不可能的……不管怎么样,我得跟许总当面沟通一下。”

    “那我们来这里,跟这事有关系?”我猜。

    “当然。”他高兴起来。

    “没明白。”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这时有人招呼进场。我们跟着一群人进去。里面是个不大不小的会场,临时搭起的台子上,背板上最大的几个字写的是“《创业周刊》夏季投资论坛”。背板下面摆着几把靠背椅子,每把椅子前面都有一个小圆桌。

    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下。灯光很快暗下来,一个穿松糕鞋的主持人上了台,“喂”了几声后,说有请两位嘉宾上台。

    郝总悄悄捅了我一下,又指指台上。这两个嘉宾一胖一瘦,互相谦让着坐下了。那个胖子我认识,就是许总。按主持人的介绍,另一个人叫陈大进。听主持人的介绍,他是北京人,本科是在上海一所财经大学上的,后来到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读了硕士,毕业后进入一家国际投行,一步一步升到大中华区副总裁,负责中国区的投资银行业务,后来自立门户,成立进击资本,任董事长兼总裁。

    主持人说完,那个陈总开了口,声音震得会场嗡嗡响:“今天的主题是:创业者的春天来了吗?我看这个主题有点问题,现在夏天都快过完了,还问春天来了吗?”

    下面哄堂大笑。

    陈总显然很得意自己的幽默,继续说:“开个玩笑哈——我的答案是两个字:来了。原因很简单,一是中国加入wto后,经过几年的磨合,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市场,未来必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对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二是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大量出现。前几年我回国成立进击资本的时候,国内还没有几家风险投资基金,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风险投资基金。我手头有一个数字,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超过了三百家,规模超过两千亿。可以说,如果你有好的项目,是不愁没有人投资的,甚至有人追着你投资……”

    下面响起一阵掌声。郝总在我旁边,巴掌拍得我想捂住耳朵。

    看反应还算热烈,他又加上一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五十年内,这是最后一次暴富的机会了!要创业的,趁早!”

    下面掌声雷动。

    许总接过话筒:“我的看法和陈总有一点不同。陈总说现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还说现在市场上有很多钱,这些话我都同意,但创业者的春天来没来,还得看情况。这个情况,就是创业者自己的能力。我们小时候去河里摸鱼,有的人能摸回来几盘菜,有的人只能摸一两条小鱼喂猫,也总有人空着手回家。陈总刚才说了一个数字,我这里也有一个数字,是一个媒体的朋友统计的。根据他这个统计结果,五年前拿到投资的公司有六百多家,一年后就黄了一半,三年后,又有一半关了门,现在还在的,只剩下不到五十家……”

    底下的人群里,响起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许总看看陈总:“你们看看这个数字,哪有什么春天?一直是冬天啊!依我看啊,创业只有一个季节,那就是冬季。创业的人一直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里挣命,没有几个人能熬到春暖花开……”

    底下有人鼓掌。

    陈总插话说:“许总喜欢在台上跟我唱唱对台戏,我说东,他偏说西,其实我们私底下是很好的朋友……”

    底下一片笑声。

    主持人请两个人谈谈他们的投资理念。

    许总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有人投项目,有人投赛道,他是投人。“有一回我到武汉,早上出去吃早饭——他们叫过早。一条小街,隔着十几米,有两家店都卖热干面,一个里面只有零散的几个人,另一个要排出去几十米的队。这两家我都吃过,不管是口感还是服务态度,甚至老板娘的长相,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但两家的生意就是不一样。这里面一定有原因。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但这说明同样的事情,有人能做成,有人做不成。做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谁做。有能力的,扫大街也能扫出花来;没能力的,让他去抢劫都能亏本!所以,我不看是什么项目,只要人牛就可以了!”

    陈总有不同的看法:“牛人确实有,但大部分人的能力相差没有那么大。行业有周期,项目也有时间窗口。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做投资的,首先看的还是项目好坏。行业景气度高,成长性好,自然是好项目。人当然也重要,但其实大家的差别没有那么大,能力及格就可以了,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帮忙啊!给他派几个副总什么的……”

    底下的人交头接耳,有支持许总的,也有支持陈总的。

    问答环节,一个戴眼镜的小子第一个抢到了话筒。他自称在日本留过学,目前正在做一个购物网站,专门卖日本货,已经做到一年两千万的规模了。

    许总仔细地听了,点评说,看你的样子,是个靠谱的人,你踏踏实实做一个国别购物网站,做深做透做到最专业,就很好了。

    陈总却摇头,说他这个项目太单一,单独做一家日本购物网站,成长性应该不会太好。

    看看两个人又有争论起来的苗头,主持人说时间有限,就不深入讨论了,有请下一位。

    一个黢黑、精壮的家伙手拿话筒站起来。他说自己有个海钓项目,就是组织一帮人到大海里钓鱼。以后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类似的项目,比如南极旅游、北极捕虾、珠穆朗玛峰打卡。

    许总觉得有趣,说现在有钱人越来越多了,这样高端的项目,应该还是有前景的。

    陈总却说,这种项目很小众,有钱人忙得很,偶尔玩玩可以,但不会一直玩,所以指望这类项目挣钱有点难。

    之后又有几个人介绍了自己的项目,好像有个做艺术字库的,还有个做宠物医院的,然后许总和陈总点评。

    我听得一头雾水,郝总却是常常微笑、点头。

    论坛结束后,一些人围着许总和陈总交流。郝总挤上前,在人堆里扑腾了一会儿,回来后高兴地说:“许总最近有一个高校巡回演讲,我已经拿到日程表了……”

    “要这个干什么?”我问。

    郝总叹了一口气:“跟你说话有点费劲。”停了一下,他说了一句文言文:“夏虫不可以语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