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学名词解释 > 第27章 汉末三国

第27章 汉末三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汉末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诸侯并起,割据争霸。董卓之乱后,曹操在中原一带收编青州兵,推行屯田制与士家制,挟天子以令诸侯,兼并其他割据势力,势力日益强大。最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割据河北一带的袁绍,统一北方地区。但在南下征伐刘备和孙权的过程中,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魏蜀吴天下三分的格局初步形成。夷陵之战后,天下三分格局正式形成。三国都采取一些措施,发展社会生产。在蜀国诸葛亮平定南中,安定蜀中秩序。吴国则采取领兵复客制,实现孙氏政权的江东化,莫定东吴基业。魏文帝曹丕听取了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官人法,取得北方士族地主的支持,建立魏国;同时推行都督制,便于同蜀国、吴国开展军事作战。

    董卓之乱

    东汉末年地方军阀董卓拥兵进京引发的动乱。189年,汉灵帝去世,少帝刘辩即位,外戚何进以大将军身份秉政。何进准备尽诛宦官,不料遭到何太后的反对,于是命令董卓率兵进京。结果张让和段理等十常侍率先诛杀何进,随后袁绍率军诛杀宦官二千余人,东汉中枢出现权力真空。董卓乘机率兵进入洛阳,杀何太后,废汉少帝,改立汉献帝,自封相国,独揽朝政大权。董卓的专权暴政招致关东州郡长官的联合讨伐,牧守各树旗帜,招兵买马,揭开汉末军阀混战的序幕。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北方霸权而在官渡爆发的一场重要战役。东汉末年经过群雄混战,北方地区主要有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其中曹操占据中原一带,袁绍割据河北地区。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打败公孙瓒后,占据青幽冀并四州,自侍兵强马壮,亲自率兵南下攻许。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对峙长达半年时间,最终采纳来降袁军谋士许攸的建议,出兵夜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歼灭袁军主力。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全国而同孙刘联军在赤壁爆发的一场重要战役。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基本统一北方之后,曹操亲自率军南下,准备统一全国。当时荆州牧刘表已经病逝,幼子刘琮即位,向曹操投降。在夺得荆州后,曹操将矛头指向孙权和刘备。孙权派周瑜领兵三万,联合刘备军在赤壁同曹操对峙,最终孙刘联军采取诈降计,利用火攻大败曹军。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保有江东,刘备则逐步占领荆州和益州。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夷陵之战

    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三国初年,蜀国和吴国在夷陵爆发的一场重要战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利用关羽集中兵力在襄樊一带的有利时机,派吕蒙袭杀关羽,夺取荆州地区。221年,刘备称帝后,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准备夺回荆州一带。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指挥东吴精锐,在222年利用火攻大败蜀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并存对峙的局面。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割据河北一带的袁氏,奠定统一北方地区的基础。赤壁之战后,曹操兵败北还,无力南顾,整顿内政;孙权保有江东;刘备则逐步夺取荆州和益州,初步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夷陵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263年,魏国灭蜀国。265年,晋王司马炎迫使魏帝禅让,建立晋朝。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三国鼎立时代,各国虽各自采取一些措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彼此之间长期互相攻伐,依旧给社会生产带来很大破坏。

    都督制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董卓之乱后,各州郡长官拥兵自重,朝廷为了笼络地方军阀,授予他们以都督一州或者数州的称号。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曹操在重要地区陆续设置军镇,逐步建立都督制。曹不即位后,设立关中、扬州、荆州、青徐河北等都督区,正式建立都督制。此外,蜀国和吴国亦建立类似的都督制。西晋时期,持节都督有三等,都督诸军事为上,监诸军事次之,督诸军事为下都督均有节,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南北朝之后,都督制不断走向衰落。

    青州兵

    东汉末年由曹操所收编的黄巾军。192年,青州黄巾军获得很大发展,连破兖州各郡,杀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迎立曹操出任兖州牧,同曹操合兵进攻青州黄巾军。结果鲍信战死,曹操设下埋伏,将青州黄巾军击败。青州黄巾军面临重重围堵,在补给困难的情况下接受曹操的诱降,曹操将其精锐整编为青州兵。曹操收编了青州兵后,军事力量进一步得到发展,为其军事行动提供很大支持。曹操去世后,青州兵退出历史舞台。

    许下屯田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所推行的屯田行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加上各种天灾,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军队粮草供应困难。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颖川、汝南一带的黄巾军,夺得一批耕牛、农具以及劳动力。在枣祗的建议下,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次年得谷百余万斛。随后曹操在中原地区广置屯田。屯田不仅令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而且解决了军粮问题,使曹操具备了统一北方的雄厚经济基础。

    曹魏屯田制

    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军需而实行的政策。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纳枣祗的建议,下令推行屯田。屯田有民屯、军屯两种,民屯指招募流民后,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开垦荒地,由政府提供农资,官民六四或者对半分成;军屯指士兵及其家属在军队驻扎地区耕种土地。屯田制的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军粮的供应,为曹操统一北方提供物质基础。但屯田制下剥削严重,百姓以及士兵逃亡反抗时有发生。西晋时期,正式废除屯田制而代之以占田制

    士家制

    汉末至三国时期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东汉末年,兵制开始向世兵制转变,士家制就是这一社会背景下的产物。205年,曹操将大批士兵家属迁至邺城一带。曹丕称帝后,又将他们迁到都城洛阳一带。士家禁止改行转业,兄终弟及,父死子承,世代为兵;婚配仅限于同类,禁止与平民通婚;士兵逃亡,家属要受严酷的惩罚。士家具有兵家、屯田客双重身份,受双重剥削和奴役。士家制保证了曹魏兵源的供应,但是该制度对士兵的严酷剥削,扼杀了士兵作战的积极性。

    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主张,推行九品中正制。其具体内容是:朝廷在州郡设置中正官,由有一定威望的中央官员兼任,综合考虑士人的家世、道德以及才能,将士人划为九等,并给出简短评语。其品评结果上交司徒府审核,作为选官依据。九品中正制初行时,尚能兼顾道德和才能,士族出身的官员垄断中正官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的推行结束了两汉以来的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要改革。

    平定南中

    三国初年,蜀国诸葛亮率兵平定南中叛乱的事件。223年,趁着蜀国夷陵之战大败和刘备去世之机,益州郡大姓雍闿、牂柯郡守朱褒、越郡叟帅高定元、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等纷纷率兵叛乱。蜀国丞相诸葛亮命尚书邓芝出使东吴,切断东吴对南中叛乱的支持。225年,诸葛亮亲自率兵征讨南中叛乱,采取攻心战术,使得孟获心悦臣服。南中的平定,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促进西南地区的开发;同时蜀国后方得到稳定,能够全力展开北伐。

    领兵复客制

    三国时期东吴为了维护江东士族地主利益而推行的军事经济制度。孙吴政权是得到流寓江南的江北士族地主和江东豪强地主的联合支持才得以建立,后期顾、陆、朱、张等江南大族在政权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孙吴实行领兵制和复客制,保障士族地主的利益。领兵制,指允许士族地主和将领掌握私人部曲并且准许世袭;复客制,指将一部分屯田客或者农民赐给士族地主、将领以及官员充当私属。领兵复客制使得江东士族地主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东晋南朝立国的重要支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