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学名词解释 > 第15章 百家争鸣

第15章 百家争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诸多思想流派。各派之间展开思想争鸣,各自围绕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的主张,以期能够影响社会现实。当时有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有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有以墨子为首的墨家,还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孙子、孙膑为代表的兵家。此外,还有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等诸多流派。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思想流派自由竞争的现象。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民间聚徒讲学风气兴起,社会上出现很多思想流派。他们针对社会现实展开思索和讨论,围绕国家制度、经济发展、伦理价值等问题,著书立说,以期改变社会现状。他们彼此之间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参与百家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道家等。百家争鸣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九流十家

    先秦到汉初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民间聚徒讲学风气兴起,社会上出现很多学术流派。西汉时期,刘歆把战国诸子学派划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去掉缺乏系统理论的小说家,其余九家称作“九流”。九流十家在先秦时期的思想争鸣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在经历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后,除了儒家以外,其他流派都走向衰落。

    轴心时代

    德国思想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1949年,德国思想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同时在中国、西方、印度等地区出现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的公元前500年前后,称作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中国诞生孔子、孟子、老子,古希腊孕育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印度诞生释迦牟尼等。关于轴心时代的认识,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曾经有学者尝试用文化散播说、历史环境变迁说等理论分析轴心时代的产生。

    儒家

    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思想学术流派。春秋末年,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经过孟子的发展,荀子集其大成,最终在战国时期成为一派显学。儒家在先秦时期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取得思想统治地位。此后儒家大致分为汉学和宋学,前者注重经文考证,后者注重抒发大义。汉学的主要代表有董仲舒、马融、郑玄等,宋学的主要代表有朱熹、张载等。中国近代以后,儒家受到批儒批孔的冲击后,日益走向衰落。儒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孔子

    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其祖是宋国贵族后裔。孔子本人曾担任鲁国中下层官员,因受到三桓的排挤而出走,曾到卫、宋、郑、陈、蔡、楚等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却始终未能得到采信。晚年回到鲁国聚徒讲学,整理古典文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主张是德治,强调“克己复礼”,哲学方法论是中庸,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对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孔子的言论,由他的门人整理出《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春秋末年,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即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都有资格接受教育。孔子提倡在平民阶层普及教育,并且身体力行,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有教无类是对“学在官府”的反抗,宣告教育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幼年家境贫困,受业于子思门人,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学说,同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主张统治者要推行仁政。孟子学说的出发点是性善论,提出要善于养心,扩充善端,实现修身治平。孟子曾经到宋、齐、滕、卫等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各国国君虽以礼相待,却始终未予以重用。孟子晚年回到邹地,和门人弟子共同创作《孟子》一书,该书是研究孟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荀子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况,战国末年赵国人。荀子早年在稷下学宫游学,后来到燕、秦、赵等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晚年在楚国兰陵著书立说,有李斯、韩非子等门人。荀子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恶论,提出人性本恶,要予以严格限制。自性恶论出发,荀子进一步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同时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为了适应战国时期的社会形势,苟子对儒学的思想体系做了进一步发展,深刻影响了儒学的发展。其思想主要存于《荀子》一书。

    墨子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经担任宋国大夫。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后来抛弃儒学,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墨子死后,墨家开始分裂,在西汉之后彻底走向衰落。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该书是研究墨子思想的可靠材料。

    老子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多有争议。老子曾经担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老子以“道”作为最高哲学概念,予以系统阐释;在政治上,主张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提倡小国寡民;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和不与人争的修持。传世本《老子》是研究老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后世马王堆汉墓和郭店楚墓等出土有《老子》,对研究老子具有很大作用。

    庄子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早年受过儒学教育,后来改为学习道家。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把道当作万变不变的本质和法则。同时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认为只有用通达的精神超越个体和现实世界,才能实现彻底的精神解脱。此外,庄子对事物本质的相对性展开充分的论述。庄子的思想主要存于《庄子》一书,该书是研究庄子的主要材料。

    韩非子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战国末年韩国人。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早年求学于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妨碍秦国统一大计,结果秦王政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法家实践理论。韩非的主张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韩非子》是研究韩非思想的主要资料。

    孙子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兵家创始人,被世人尊称为兵圣。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后由齐到鲁,经吴国重臣伍子胥的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孙子在柏举之战中,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孙子的思想主要有:主张慎战,用非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争取战略主动,不战而屈人之兵;灵活用兵,出奇制胜;赏罚分明等。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学圣典”,该书是研究孙武思想的主要资料。

    《孙子兵法》

    又称《孙武兵法》,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时期兵家创始人孙武所撰。《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孙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军事理论,将政治视作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总结战争的原理和原则。该书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同时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被视作兵家经典。该书迄今最早的传世本,是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书《孙子兵法》,对研究孙子的军事思想具有很大作用。

    孙膑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兵家代表。孙武后裔,早年和庞涓共同求学,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公元前354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齐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在桂陵之战中打败庞涓。公元前342年,田忌和孙膑负责率兵救韩,利用减灶计策,在马陵之战大败魏军,庞涓自杀。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一书,1972年在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被发现,该书是研究孙膑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

    《吕氏春秋》

    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的一部著作。战国末年,吕不韦担任秦国相国,招揽大批门客编撰此书。该书规模宏大,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吕氏春秋)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的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对研究先秦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阴阳家

    盛行于战国末年到西汉初年的学术派别。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邹衍。阴阳家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道家“阴阳说”和“五行说”。“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不断循环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构建起自身的系统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先秦时期,人们将阴阳看作是万物的起源,是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时,世间万物可以根据特征,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和现实相对应,王朝都属于五行中的一德,为政举措要符合五德的特征。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结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影响。

    纵横家

    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展开各种外交活动,以争取到盟友,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士人奔走诸侯国之间,采取各种外交策略,以谋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他们被称作纵横家。纵横家主要有合纵和连横两派,前者的主要代表有公孙衍等,后者的主要代表有张仪等。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和辩论技巧在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是研究纵横家的主要资料。

    四书五经

    儒家学派研究和学习的主要经典。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最初只有《论语》和《中庸》,后来朱熹撰有《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后来被宙定为官书,四书开始流传。五经有《诗》《书》《礼》《易》《春秋》五部作品,自孔子以后广为流传。元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诗三百》等。该书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中风是当时各国的民间诗谣,共有十五国风;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包括周颂鲁颂、商颂。《诗经》内容非常丰富,反映了劳动、爱情、战争、徭役、压迫、反抗、风俗、婚姻等内容,体现了西周到春秋的社会生活。至汉武帝时,儒家学派将《诗经》视作经典,《诗经》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教材。

    《周易》

    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旧传为孔子所作,实际上应是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该书由《易经》和《易传》组成,其《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传》则是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周易》以八卦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周详悉备地探讨事物的运动变化。它既是概括总结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哲学著作,又是包涵了古代生产、生活、社会等经验的百科全书。《十三经注疏》中收录有王弼注、韩康伯注、孔颖达正义等。

    《周礼》

    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又称《周官》。世传周公旦所著,实际成书年代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到西汉之间。西汉中期,刘向和刘歆父子校理秘府文献时发现该书,并加以著录。《周礼》以六官体制,分类叙述西周时期的典章制度,是一部通过官制来阐释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周礼《仪礼礼记》三书合称“三礼”,经学大师郑玄给《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该书成为儒家的主要经典。《周礼》对中国古代礼制的影响非常深远。

    《论语》

    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春秋末年,孔子曾经创办私学,聚徒讲学,后来孔子死后,弟子和再传弟子世代传授孔子的言论,并记录成《论语》一书。《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以语录和对话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仁”。两千年来,给《论语》作注释的书籍不胜枚举,流传至今且影响较大的有郑玄《论语注》和何晏《论语集解》等。

    《楚辞》

    中国现存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编成集,共计十六篇,定名《楚辞》。后来王逸增入已作《九思》,成十七篇。主要代表作有《离騒》天问》等。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弃放想象奇特。《楚辞》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和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西河学派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一支。魏文侯时期,在命令吴起夺取西河地区后,为了对西河地区进行文化渗透,拜子夏为师,在西河讲学授徒。子夏来到魏国后,在西河传播儒家经典,创立西河学派。西河学派使得当时的魏国成为战国初年的学术中心。西河学派中有不少人成为魏国的治世良臣,在弘扬和发展儒家思想以及前期法家思想的成长上起了很大作用。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创立的高等学府。“稷”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而取名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经过齐威王时的发展,至齐宣王时达到鼎盛,齐国灭亡后走向衰亡。学宫的教师称作稷下先生,弟子称作稷下学士。道家、儒家、法家等诸子学派汇聚于此,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如尹文、慎到、环渊、邹衍、孟轲、荀况等,都先后游学于此。他们针对各种社会问题展开谈论和研究,对百家争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内圣外王

    先秦时期道家和儒家的重要命题。战国时期庄子提出的概念,指内有圣人之德而外施王者之政的理想人格。庄子提出,理想人格应既具有圣人之德,同时兼施王政,使得社会得到治理。后来宋儒汲取内圣外王之说,并且以此标榜。内圣外王的学说,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伦理、哲学、文化等都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伦理和政治高度结合的重要原因。

    华夷之辨

    先秦时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统观念。四夷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华夏族周围少数民族的统称。春秋时期以来,周王室衰微,面临四夷交侵的局面,由此诞生“华夷之辨”。华夷之辨主张区别少数民族和夷狄,采取不同的原则处理华夏诸国的内部关系以及华夷之间的外部关系。最初华夷之辨侧重于血缘上的亲疏,后来更专注于文化上的进步和落后。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潮流。

    《甘石星经》

    中国古代天文星占著作。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由石申所著《天文》和甘德所著《星占》合并而成,取名《甘石星经》。该书精密记录了一百二十颗恒星的位置,用来观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相当准确。原著已经散佚,只能在同期的相关史籍中零碎抄录。《甘石星经》标志着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高度,在我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山海经》

    中国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山海经》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秦汉时期有所增补。《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有《山经》5卷和《海经》13卷。《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保存了中国古代山川地理、风俗情况、神话传说等记录。对于《山海经》的价值,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日书》

    古人开展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数术之书。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日书》,内容存在很大不同,总体来说有以下特征:一般系于某月某日之下,以时序事;记录大量有关天象的知识;内容以日常社会生活为主。1975年,湖北省睡虎地秦简中发现有《日书》甲、乙种,内容非常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书》对于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修正传统史书的历法错误。

    《黄帝内经》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相传是黄帝所作,因此得名。后世公认此书成型于西汉,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而来。《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自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视作医之始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