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学名词解释 > 第14章 战国七雄

第14章 战国七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经过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国家被兼并,实现局部地区的统一。到了战国时期,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局面。战国初年,通过李悝变法和吴起整顿军备,魏国最强盛,但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打击下,魏国丢掉霸主地位。接着出现了齐秦对峙的局面,南方楚国也相当强大。齐国和秦国的不断发展,导致诸国警惕,他们采取合纵策略,对付齐国和秦国的崛起,齐国受到六国联军的打击,一蹶不振,秦国则利用连横策略,兼以远交近攻,最终依次击败了东方六国,统一天下。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秦、齐、楚、燕、韩、赵、魏等七个较强诸侯国的统称。战国初年,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只剩下十多个国家,其中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诸侯国最强。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兼并其他强国,战国七雄积极展开变法改革。同时,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军事发生很大变革。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接连灭掉其他六国,实现统一全国,结束了七雄并存的局面。

    魏文侯

    战国初年魏国君主。姬姓,魏氏,名斯。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实行变法,改革内政,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社会生产,使得魏氏日益强大。魏文侯还任用吴起整顿军备,建立武卒制,加强魏国的军事力量。魏文侯在团结三晋的同时,不断出兵攻打秦国,夺取西河地区,使得魏国领土大大扩张。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卿大夫为诸侯,魏斯正式建立魏国。魏文侯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君主,奠定了战国初年魏国的百年霸业。

    桂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爆发的一场重要战役。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令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而出兵救助赵国。田忌采纳孙膑的建议,避实就虚,没有直接救援邯郸,而是直扑魏国大梁。魏惠王下令庞涓率领魏军回撤,结果在桂陵遭到齐军伏击,魏军被打得大败,损失惨重。桂陵之战后,魏国霸业尚未完全动摇,但是国力受到一定损害。

    逢泽之会

    战国时期魏惠王主持的一场会盟。魏惠王时期,魏国一度遭遇桂陵之战的惨败,但依旧攻破邯,打败齐、宋、三国联军。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在逢泽主持侯会盟,邀请赵、宋、卫、邹、鲁等国君主出席,会盟后率众前往朝见周天子。魏惠王企图通过逢泽之会,确立魏国在列国之间的统治。结果逢泽之会遭到韩国的抵制,韩国和齐国联合起来,最终爆发马陵之战,魏国损失惨重,不复霸主地位。

    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公元前342年,魏国出兵攻打抵制逢泽之会的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魏国和韩国两败俱伤后,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助韩国。田忌和孙膑继续采取直扑魏国大梁的策略,接着利用减灶的策略,诱使魏军连夜追击,结果魏军在马陵受到齐军伏击,损失惨重,庞涓自杀。马陵之战后,魏国损失惨重,强盛局面一去不复返。

    徐州相王

    战国时期齐威王和魏惠王互相承认王号的事件。马陵之战后,秦、齐、赵等国利用魏国损失惨重的有利时机,出兵攻打魏国,魏国称霸中原的强盛局面一去不复返。公元前334年,魏惠王接受相国惠施的建议,向齐国求和,改善同齐国的关系。魏惠王亲自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则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反映了战国初年魏国独霸中原的结束,开始进入齐秦对峙时期。

    合纵连横

    战国七雄采取的一种军事和外交策略。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展开各种外交活动,以争取到盟友,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合纵连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外交策略。所谓“合纵”,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弱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国,防止遭到兼并;所谓“连横”,就是“事一强而攻众弱”,依靠一个强国进攻其他弱国。齐秦对峙时期,合纵可以针对秦国,也可以针对齐国;齐国衰落后,主要针对秦国。合纵的主要主张者是公孙衍;连横的主要主张者是张仪。合纵未能起到抑制秦国的作用,秦国却通过连横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

    远交近攻

    战国时期,范雎向秦昭王提出的外交军事策略。秦昭王时,秦相魏冉为了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想要越过三晋,攻打齐国。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秦国一统天下的战略,反对魏冉的做法,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范雎主张把进攻重点集中在三晋,交好齐国和楚国,破坏山东六国的联合,实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接连出兵攻打韩、赵、魏三国,交好齐国和燕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奠定秦国的统一基础。

    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决定性战役。秦昭王时,秦国出兵攻打韩国迫使韩国献出上党郡,结果上党郡守将上党献给赵国,秦国和赵国爆发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王攻打上党郡的长平,赵孝成王派廉颇驻守长平,两军对峙长达三年时间。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改用赵括代替廉颇,结果赵军被白起击败,四十万赵国军士被坑杀。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赵国受到致命打击,秦国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

    春秋战国的变法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当时各国争相变法改革,以求实现富国强兵,在争霸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最初,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叁其国而伍其鄙,作内政而寄军令,相地而衰征,奠定齐国霸业基础。晋国作爰田鲁国实行初税亩,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土地私有;子产铸刑于鼎,严明法治,其他各国也推行了书土田和作丘甲等改革。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采用平籴法,推行《法经》,打击贵族,使得战国初年魏国强盛一时。后来各国争相效仿楚国任用吴起变法,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韩国任用申不害变法,都取得一定的成功。此外,秦国商鞅变法取得最大成功,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在变法改革过程中,各国建立军功爵制、连坐制、上计制、俸禄制等,不同程度上巩固了君主专制制度。

    管仲改革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的改革。齐桓公即位后,任命管仲为相,对齐国内政展开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有:在政治上,整顿国野制度,叁其国而伍其鄙,各级设官治理,严格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安定社会秩序;在经济上,推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制度改革,根据土质肥瘠征税;在军事上,实行“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合一制度,加强对国家常备军士的控制和定期操练。此外还规定“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即由官吏统一管理山林川泽。管仲改革,使得齐国日益强大,奠定齐国霸业的基础。

    叁其国而伍其鄙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齐桓公即位后,任命管仲为相,对齐国内政展开一系列改革,“叁其国而伍其鄙”即其中一项举措。所谓“叁其国”,指将国人居住地区划分为二十一乡,士乡十五,工乡和商乡各三,其中士乡分成三个部分,以五乡为一军,共置三军,由国君和国、高二卿各率一军。“伍其鄙指将鄙野设置五属。同时各级设官治理,严格推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保证社会生产,维护社会秩序。“叁其国而伍其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地而衰征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的赋税制度改革。春秋时期,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公田的荒芜,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亟须建立新的赋役制度。齐桓公即位后,任命管仲为相,对齐国内政展开一系列改革,“相地而衰征”即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即根据土壤的好坏和产量的多少,划定赋税等级,使得纳税负担相对合理。相地而衰征的赋税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霸业奠定经济基础。

    初税亩

    春秋时期鲁国推行的按亩征税的赋税制度改革。春秋时期,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公田的荒芜,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亟须建立新的赋役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赋税制度改革,称作初税亩。初,开始;税亩,按照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在鲁国推行按亩征收赋税的制度,它在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化。初税亩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适应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此后,楚国、郑国、晋国等国家也陆续实行了税亩制。

    作爰田

    春秋时期,晋国的土地制度改革。爱田,即变更旧日田地所有制。公元前645年晋国和秦国爆发韩原之战,结果晋军兵败,国君晋惠公被俘。战败的晋国,为了挽回局势取悦于民,把土地赏赐给人民,称作“作爰田”。“作爰田”的对象既有国人,也有野人配合推行“作州兵”,扩大服兵役和交军赋的范围,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国野的界限。“作爰田”将西周以来土地定期轮换的制度,改成“自在其田,不复易居”的制度,将土地1常赐给人民,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性质。

    子产

    春秋时期郑国著名大夫。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子产曾经担任郑国执政大夫,先后辅佐郑简公和郑定公。子产在执政期间,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其主要举措有:推行田制改革,严明田间沟洫,抑制贵族占田过限;作丘赋,扩大服兵役的范围,将兵役扩大到野人身上;铸刑于鼎,令国民周知;择能而使,团结公室。在对楚国和晋国的外交方面,子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子产的一系列举措,使得郑国得到一定发展,出现了中兴局面。

    李悝变法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的变法改革。魏文侯即位后,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任用李主持变法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劳动和能力选拔官吏;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推行平籴法,调剂粮食价格,保护小农经济;创制《法经》维护统治秩序。李悝变法,使得魏国得到迅速发展,国势日益强盛,成为战国初年最强大的诸侯国。

    平籴法

    战国时期李悝变法的一项经济改革举措。粮价高时对工商业者等民众不利,粮价低时对农民不利,粮价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国家,于是李悝提出平籴法。在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利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结果,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经济基础,维护社会秩序。后世统治者时有推行此制,如唐代的常平法。

    尽地力之教

    战国时期李悝变法的一项经济改革举措。目的在于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具体内容有: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是一石五斗,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防止某种作物发生病害;要努力耕作,充分利用各种空闲土地,种植瓜果蔬菜。魏国地少人多,这些规定有利于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魏国的霸业奠定经济基础。

    《法经》

    战国时期李悝变法时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典。为了确立封建法制,李悝作《法经》六篇,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盗法主要用来保护私有财产,以保护地主阶级的私有制;贼法主要用来镇压破坏统治秩序的行为;法和捕法是惩办盗贼的办法;杂法主要用来惩罚盗取兵符官印、议论国家法令、越城逃跑、赌博、官吏贪污、所用器物超越等级等罪行的法律;具法是根据特殊情况加重或减轻刑罚的法律。《法经》集以前各国法律之大成,后来商鞅根据此法典制定秦律,成为秦汉法律的样本。

    武卒制

    战国时期吴起在魏国创建的军事制度。魏文侯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吴起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挑选、训练、考核。考核的标准:身穿三层甲,头戴铁盔,身佩利剑,操持十二石强弩,携带五十枝箭,肩扛长矛一杆,背三天干粮,半天能行一百里。考核及格者,免除一家徭役,并赏给田宅。吴起还按照士兵的不同特点,将具有同类特征的士兵编在一起,以便充分发挥士兵的特长。这套军事制度,后人称作“武卒制”。武卒制的创立,加强了魏国的军事力量,奠定战国初年魏国霸业的军事基础。

    吴起变法

    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主持的变法改革。楚悼王继位后,楚国贵族势力强大,不利于王权,在面对三晋的战争中接连遭遇惨败,面临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吴起来到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主持变法改革,主要内容有: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的就收回爵禄,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精简官职,削减官吏俸禄,节省经费,训练战士;整顿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吴起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楚国国力日益强盛。但是楚悼王去世后,贵族杀死吴起,变法随之结束。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的军事改革。赵武灵王即位后,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北方游牧部落经常侵犯赵国边境。胡人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在同赵国的战争中具有很大优势。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和“习骑射”的主张,一是采用胡人的服装,即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二是训练出强大的骑兵部队。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力量大大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同时,在赵国的影响下,其他各国相继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的变法改革。秦孝公即位后,以“诸侯卑秦”为耻,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主要内容有:颁布法律,制定什伍连坐法;推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改良社会习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商鞅变法取得很大成功,秦国走上富国强兵道路。秦孝公去世后,商鞅被杀,但新法因循未改,最终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

    军功爵制

    战国秦汉时期推行的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商鞅变法时,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商鞅在秦国原有爵位制度的基础上,推行新的军功爵制,最终形成二十等爵制。按照规定,爵位可以随着斩杀敌人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赏给的田宅和奴仆数量以及任官级别也可以不断提高。同时规定,宗室没有军功者,不能享受公室特权。爵位和军功挂钩,形成“民勇于公斗而怯于私斗”的社会氛围,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西汉建立以后,沿袭军功爵制,后来军功爵制逐步走向衰落。

    上计制度

    战国秦汉时期的官吏考核制度。战国时期,随着官僚制度的建立,官员的管理得到加强,建立了上计制度。所谓上计,就是各级官吏在年终时,把下一年度的各项工作指标写在木券上,交给国君。国君将木券一分为二,国君保管右券,臣下保管左券。到了第二年年终,官吏需要到国君那里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同时有利于行政制度化。

    俸禄制度

    战国时期根据官职的高低而定期给予薪俸的制度。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以封地为赏赐,允许世代相袭。春秋时期,许多卿大夫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凌驾于诸侯国君之上,不利于中央集权。到了战国时期,各国逐步建立官僚制度,用俸禄来取代封地,领取俸禄的多少主要根据官职的高低而定。此后历朝都沿袭俸禄制。俸禄制有利于防止封君割据的出现,便于国君用利害关系控制各种官吏,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制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