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远行客
东曦既驾,小镇人家里传出几声稀疏鸡鸣。
身着淡蓝儒衫,总是一脸严肃神色的中年儒生陈封,照旧早早在小镇面食店里吃下碗阳春面,吃完径直往书塾方向走去。
沿着相伴二十余载的行山石阶,陈封一步一停。行经一棵遮掩石阶的横生青木,春生嫩枝抽出新叶,鲜嫩欲滴。
这棵横生树,是二十年前,陈封手植,此刻已是枝繁叶茂。
人间十年,足够树木。
一路向上,最后沿着石阶走到山上学塾。一路上,陈封照旧心数,石阶不多不少,整二百五十六阶。陈封从前总是以为每日跨过这二百余阶石阶,对小镇学童来说,实在太累,大为不易。直到最近几年,才明白老先生的良苦用心。
自己何尝不是呢?或许就是早年并未每日走过这二百余阶石阶,才致使人生前三十年,没遇到先生前,修心不成,走了许多歪路。
一边如此想到,陈封推开学塾红木大门,视线掠过学童书案,望向先前两年自己日日坐于其侧的讲台书案。
老先生一夜未眠,此刻正拿着本至圣先师的著作沉沉拜读。
陈封作揖行礼。
老先生听到木门轻响,知道是学生来了,招手示意陈封走过来。
待到陈封走近,先生起身,把学生按到先前自己坐着的座位上。书案摆放着一张宣纸,黑石镇纸压覆一角。另一侧,笔墨齐备,砚台古朴典雅。
老先生俯下身子,与学生一同握住一旁白毫,轻轻蘸了蘸砚台乌墨,落笔在宣纸上写下两字。两字写完后,先生放手,任由学生写下余下两字。
有教无类。
前两字行云流水,落笔云烟。后两字中正平和,典雅中庸。
“先生不再劝劝我?”陈封起身,恭敬陪侍先生左右,问。
老先生大叹一声,摇摇头“先生老了,劝不动你们这些年轻人。”
何况陈封所向,称得上是君子求仁。当仁者,虽死不让!
老先生再次落座,从宽袍大袖里摸出一方印章,止字印,是闻老先生的名字。最终印在那写有有教无类四字的宣纸右下方。
老先生卷起白纸,递交给学生。学生恭敬收捧。师徒二人相视无言,皆是轻笑。
于是陈封手捧卷纸,直直走出学塾。跨过门槛后,陈封回身,再朝着老先生深深一拜。最后不再回头,一路下山,乘上事先备好的车马,御车离去。
望着车马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视线内,老先生不由得心想,至圣先师的有教无类,也只是对着远古天下五洲之内,人属之流吧。在那个弱肉强食、恃强凌弱才是天经地义的蛮荒妖域里,对那些毫无人性的荒蛮妖物,这四字真能适用?
不得而知。
————
终日窝在宅子里的梅子巷素衣青年徐青舟,终于耗光了四个月前在小镇长水街文字铺子购置的几大块墨石。至于同一批购置的几堆空白书册嘛,自从徐青舟手持那本无字书后,就很是鸡肋了。
徐青舟起身舒展筋骨,做了几个武把式,略微活络了下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双腿。拉开门栓,久违的春风扑面。
一路上,徐青舟走走停停。见着了满树桃花,凝目端详,细细记住颜色、见着了个一路匆匆跑过的白衣小姑娘,喜眉笑眼。有时,见到生于脚下石板路间隙里的一抹青草,自然而然想到润泽如酥的初春细雨,会心一笑。
比于自己笔下的世物世事,徐青舟始终觉得这世间,细微处依旧多姿多彩,意趣盎然。
所以素衣青年走得极慢,短短几里石板路,走了得有半个时辰。一路行脚,素衣青年既是想跳出笔下人间,再融入此方世界、也是素衣青年企图将这段人间划入书中。
素衣青年徐青舟,当然不是什么神通蕴于其内的神仙人物。至少现今,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书生,随便来个市井屠户,或是庄稼汉子,真要不讲理打他徐青舟一顿,他徐青舟也就只能抱头挨打了。
徐青舟最善压境,持有一门先天伴生的压境法门。对徐青舟而言,一笔一墨皆是修行。短短两年间行字逾越千万,照着山上规矩和青年天姿,本应早早造出一座丹府,甚而在丹府内凝成一颗金丹也不足为奇。但青年就硬生生压了下来,还压的很稳,古井不波般,连一丝涟漪也未曾泛起。
就拿徐青舟手里捧着的那本无字书来说,本应该是练气士元婴一境上,修士天姿卓绝且修行直指大道时,才会替代本命元婴在神魂处凝出的本命婴灵。但就算那本无字书显现以来,徐青舟也不过是人身气府稍有意动,压境一事依旧不足为虑。
意欲一步登天。
越过繁杂人群,徐青舟终于不再注目于两侧风景,快步走入长水街文字铺子。铺子内,大致是初春寒气依旧,掌柜仍戴着毛毡帽。店里生意清闲,毕竟小镇一般人家还真用不到案台清供,文房四宝。而像是镇子里的高门大户,或是小镇书塾那儿,往往是定期成批采购文房用具,不会隔三差五就到铺子里光顾生意。倒是书塾放学那会儿,学童常成群结队,到铺子里借阅些神鬼摘记,武侠小说,往往就地一屁股坐下,就是一两个时辰不止,等天幕暗下来,想起再晚些就要被娘亲打屁股了,才匆忙起身向家的方向跑去。每当这时,文字铺子掌柜都得摇摇头啧啧几声,赞叹稚童烂漫光阴。
见到进店的徐青舟,铺子掌柜显得有些惊奇,忙招呼徐青舟落座“徐青舟啊,得有快四个月份没见了吧。先前那些书给写满了?”
徐青舟耸耸肩,如实说到“书册写了个一小半,但墨石用光了,就过来再买点儿。这次就只买个五大块儿吧。”
铺子掌柜显然是有些不信。掌柜可是此道中的行家里手了,四月前徐青舟购置的书册墨石,掌柜敢用自己快二十年的经验打包票,应当是正好够用。看来这徐青舟是在其他铺子里找到更便宜的书册渠道了,难道自己杀熟的事败露了?
想到这,掌柜笑呵呵对徐青舟道“青舟兄弟啊,光论书册,几里地中定然没有比我更物美价廉的了,要是真有,定然是些劣质品,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发黄发黑,见不得字迹了。要是青舟兄弟你知道有哪家铺子也做起了书册生意,透露下,我也给你低价。”
徐青舟轻笑,回到“没有。”
“真没有?”掌柜不依不饶。
“真没有。”徐青舟有些无奈了。
听闻徐青舟言之凿凿,哪怕不信,文字铺子掌柜也不再追问了,再问容易让人横生恶感,做生意嘛,哪有得罪客人的。
熟络的取出五大块墨石,掌柜带着些讨好,说到“青舟兄弟啊,我看你也不容易,这些墨石就算便宜点儿,两吊铜钱就成。”
一向不善讲价的徐青舟痛快取出两吊铜钱,钱货两清。
就在徐青舟转身时,忽的瞥见角落处一颗墨球,不大,童子手心大小。
于是徐青舟放下五大块墨石,从角落里取出那颗小墨球,细细端详起来,确认这小墨球是心中所想之物后,有些惊喜,向铺子掌柜问到“掌柜,这颗墨球要买得花多少?”
掌柜听闻,停下打着算盘的双手。看清徐青舟手里墨球,有些失望道“青舟兄弟啊,这小墨球开不出价。先前我只以为这是某块墨石的边角料,想顺便研磨了自用。谁知道这墨石磨出的墨品秩低得很,杂质颇多,混在一起还浪费了我先前磨好的良墨。我一气之下就随手扔在一旁。要是青舟兄弟你喜欢,当做是先前买卖的小添头,你拿走便是。”
徐青舟只是摇摇头,向掌柜透露“这块墨球另有玄机,对掌柜你未必有用,却会是其他人的心头好。我愿意出价一两金子买这墨球。”不愿捡漏的素衣青年开出一两黄金的价,算是君子求财,无愧于心。
掌柜皱眉,有些生气“青舟兄弟,要是你喜欢拿去便是了,用不着这么戏弄我吧?”
直到徐青舟真的掏出一两金块,掌柜直盯着金灿灿的金块,胸膛内砰砰直跳。
又是一次钱货两清。待到徐青舟走远了,掌柜咬了咬金块,足金,做不得假。这时,铺子掌柜才有了些许得到一大笔横财的实感。
原来那徐青舟这么有钱啊,掌柜不禁慨叹到。
至于那墨球,掌柜的就只以为是富贵子弟的千金难买心头好了,没太在意。
世间有墨源,传闻与一般墨石外无二致。
以墨源研墨,如江水潺潺,川流不息,虽研墨千载,墨迹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