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万万没想到,这个秀才会武功 > 第36章 州试

第36章 州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武文十七年六月初一,州试应期举行。

    林九天早早起了床,不曾想林四海正举着一串粽子在他屋门外,其意不言而喻。

    他有些感怀,若是生在一个平民之家,今日为他挂上粽子的便是爹娘了吧?

    如今他虽是二品宗师,更是郡试魁首,可那种无人分享的落寞,也不禁让他心中蒙尘。

    看着这个为他前后奔走的非正式长辈,他有些感动,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开口。

    倒是林四海感受到他的几丝惆怅,笑了笑开口道,“怎么这郡试的魁首,今日还多愁善感起来了?这可不像是我林四海的儿子,凡事但求无愧于心便好,天高任鸟飞,为父便是你的倚靠,若是力有未逮,便停下来歇歇,没人会责怪于你。”

    因为有外人在场,林四海便以他父亲自居,他又岂能不明白这话中之意,但是他不能停下来,一刻都不能停。

    这复仇之路虽然告一段落,陆家等他腾出手来也能一并收拾掉,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不知何时,他好像已经成为了众人的主心骨,他便是那个拿着亲人和旧人的身家性命做赌注的棋手,一旦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今后的每一刻起,他都需要步步为营,才能在这个他不曾到过的世界里深深扎根。

    不过他这种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看着忙碌的众人,他有些豪气的说道,“爹,你这喜钱可得备足了,我怕到时候又中个魁首回来,您还两手空空,丝毫没有准备。”

    林四海见他恢复正常,也是大叫了几声好。

    “好好好,我一定给你备得足足的,让着南州府之人都看看,什么叫做财大气粗!”

    之后林九天便在林府一众人的目光之中,抱着鲤鱼跨了龙门,托着圣书登了高台……

    整套流程下来,林九天心中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这种感觉,“封建迷信害死人!”

    早膳过后,李鼎牵着马车,二人直奔考场而去。

    考场门前,远没有郡试之时那种轰烈,毕竟是百里挑一的筛选,加之往届的白身秀才,整个南州府,也不过才堪堪千余人,若将这些名额落到十二郡四十八县之中,简直少得可怜。

    林九天下了马车,引得一众白身秀才唏嘘不已,毕竟他已经是公认的魁首,诗词之名早就传遍了整个南州,更是州试夺魁的不二人选,若无意外,日后必将立于朝堂之上,于是尽皆上前恭维。

    林九天也不故作清高,对前来恭维之人尽皆一一还礼,之后便在一旁等安静的等候着入场,众人见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再上前打搅。

    考场的大门被人缓缓拉开,发出一声古老而又低沉的闷响,众考生的神情也开始变得紧张不安起来,毕竟州试之后,定将有人飞黄腾达,而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希望是这飞黄腾达之中的一员。

    林九天仿佛早就看破了一般,他的想法与一众考生大相径庭,因为这千余名考生大多来自世家子弟,真正的平民子弟恐怕十不足一,而州试之后,能入皇都者,恐怕百不存一,真正能得赐秀才品级之人更是寥寥无几。

    排队核验搜身之后,林九天循着号牌找到自己的考号,屏息凝神安坐下来,让他意外的是,此次他算是得了一个好位置,微风携着花香扑面而来,在这个略感燥热的天气里,隐隐有一丝凉意,他若有所思,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谢道衍的安排。

    他觉得这个谢府尹也是颇有些意思,明明想利用他,却在聚贤会之后隐忍了几个月都不去扰他清静,可能胡匪屯兵一事确实打乱了他的部署,但之后的不声不响,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接下来的流程与郡试一般无二,考官进行二次核验,确认所有考生身份准确无误,且考号之内并无任何异常,才下发笔墨纸砚等一应物品。

    随着一声锣响,第一道考题应声而发。

    州试所考,与郡试略有不同,第一题不再是简单的默写释义,而是要针对圣言圣行作论。

    今日考题,乃是针对圣言而出。

    圣人云:君之爱民,则天下安;君之重民,则国之昌;君之敬民,则行之远。

    言外之意便是皇帝若能爱民,重民,敬民,那么天下便能安定,国力也能昌盛,皇朝也能经久不衰。

    而考生则要根据这句话,去揣度圣人的意思,去迎合这个观点,总而言之,就是替圣人证道。

    对此,林九天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反着来,一味的阿谀奉承肯定达不到那种惊艳的效果,不是说这么做有多好,而是从侧面论证,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他思考片刻,便开始研磨,准备下笔。

    “臣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君者,当如飘摇之舟,以民为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方能源远流长;君之轻民,贱民,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林九天下笔如有神,全篇概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中心论点,告诫当今皇帝当审时度势,当以天下民生为重,其言外之意就是你最好小心一点,否则便是自作孽,不可活。

    当然他并不会在言辞之上表现得如此刚烈,通篇文章下来,充其量算是半推半就,既为圣人的观点证了道,又为皇帝提出宝贵的意见,任谁也挑不出刺。

    顺利写完之后,林九天便吃了些干粮,自顾自养起神来,一旁的巡考之人艳羡不已,心想这魁首果然聪慧过人,区区州试,对他来说恐怕根本毫无压力。

    林九天则按部就班,不骄不躁,只待明日的杂考。

    杂考,顾名思义,就是比较驳杂的考试,什么都有可能考,法律条文,风俗人情,都有可能出现在考卷之上,而决定这一切的,全看那一地的主考官员。

    翌日,第二道考题摆在林九天面前。

    他粗略的看了一下,这杂考考卷果然包含了律法,算术,风俗等一些列驳杂的知识,几乎囊括了所有当地的特色,他不得不感叹一句,看来这科考也不是一无是处,提出考这些的人也是个人才,这样起码可以保证筛选出来的人才不是个读死书之人,甚至对当地的所有事物都有了解,这样才能有机会去做一个好官。

    即便是他答完此题,也几乎耗尽了所有时间,期间不时听到前后左右都传来唏嘘不已的叹息声,他心中暗想,看来这杂考真当是很多人的噩梦。

    第三日,考文章——言志。

    林九天稍稍有些迟疑,毕竟他不能真将自己的志向写上去,否则与造反有什么两样?但是言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写小了容易招人耻笑,写大了又容易招人诟病,因为实现不了便是夸夸其谈。

    他左思右想,早晚都是要入朝堂的,把那日与裴行之说的东西写上去,估计那老头也会给他正名,毕竟他还是看得出来,那顽固老头还是有些看重他的。

    他提笔而作,“臣尝漂泊域外,时有燕雀南飞,势与鸿鹄比肩,然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圣人之行,始于足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臣斗胆,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林九天所写,可以说是句句华而不实,但那只是对他而言,若是相对于这满朝文人,绝对没人敢说他半个不字,说他有问题的,必然都是格局太小,真正的读书人,就是要有这种一往无前,继往开来的勇气。

    第四日,也是州试的最后一日,依然是诗词。

    不过这次的题目毫无新花样,而是以月为主题,立意自拟,林九天心想,还有谁能作出比他在聚贤会上所作的那首更有意境呢?答案显然是没有。

    难道这是谢道衍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衬托出他那首,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看来这府尹铁了心是要拿他作为典范了,就是不知道他能在此事之上有什么获利。

    他思前想后,有些难以抉择,毕竟是替他人做嫁衣,但后来想到谢韫儿,还是决定赏这个脸。

    但想要打败苏轼这首词的意境,的确有几分难度,但若是诗仙出手,应该难分伯仲,他若有所思,提笔而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罢笔停,墨入纸三分,林九天颇为满意,至于是这首诗更强,还是那首词更盛,就让这些文人学子自去争论。

    写完诗后他有些百无聊赖,一连四日的州试,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煎熬,只是这种煎熬却又有所不同,别人煎熬的是答不出题,林九天煎熬的是不能提前交卷。

    终于挨到了锣响,林九天虽然保持了低调,但还是不免在出考场之时被人揪着闲聊一番,最后不得已以身体不适为由才得以脱身。

    而他脱身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一品楼,其它的都不重要,改善伙食才是当前第一要务。

    招呼了李鼎一声,二人便驾着马车,往一品楼方向疾驰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