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形成与发育
第一节 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在土壤发生中的作用
一、土壤形成因素
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
成土因素: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人为因素
二、母质对土壤发生的作用
母质影响土壤矿物质组成和性质
母质堆积类型的影响:残积物(粗、薄、瘦)
坡积物(细、厚、肥)
1 母质类型的影响: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紫色岩,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 易发生淋溶酸化。
2 母质影响土壤养分
1岩浆岩:花岗岩形成的土壤:富钾而缺磷;
2玄武岩形成的土壤:缺钾而富磷;
3沉积岩:砂岩形成的土壤:盐基养分较贫乏;
4页岩形成的土壤:盐基养分较丰富。
三、气候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 主要是水热条件 )
水分和热量直接影响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影响土壤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强度和方向。
四、生物因素在土壤发生中的作用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 累积 n 素:固 n 生物、固 n 菌、三叶草、大豆等;
2 富集养分:广泛分布的植物根系吸收、富集养分;
3 形成土壤结构:根系穿插、微生物合成腐殖质,从而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
五、地形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地形主要是影响水热条件及母质的再分配,进而影响土壤的形成。
六、时间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1 土壤是一个历史自然体。
2 成土时间长,受气候、生物作用时间长,与母质、母岩差异大;
3 成土时间短,受气候、生物作用时间短,与母质、母岩差异小。
七、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演化的影响
1 定向干预土壤形成过程。
2 耕种熟化、改善自然条件,影响程度受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因素限制。
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
一、土壤形成实质
土壤形成实质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统一。
1 地质大循环
2 生物小循环
二、土壤发生中的基本成土作用
三、主要的成土过程
土壤物理退化(坚实硬化、铁质硬化、侵蚀、沙化)、土壤化学退化(酸化、碱化、肥力减退、化学污染)、土壤生
物退化(有机质减少、动植物区系减少)。
第三节 土壤发育
一、土壤剖面和土体构型
1 土壤剖面 ———— 土壤的主要形态特征。
概念
是从地面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具有若干个大体与地面平行的土层。
( 1 ) 是从地面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具有若干个大体与地面平行的土层。
( 2 ) 土壤剖面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外部表现,是成土因素长期作用的历史记录,是认土、用土、改土的主要依据之
一。
2 土壤发生层(土层)
土壤在成土过程中分化形成的层次。
发生层的区分:主要根据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石灰性和酸碱性等形态特征。
二、自然土壤发生层
1 枯枝落叶层( a 0 ):分解、半分解的有机物质积累的层次,木本植被下的森林土壤最为明显。
2 淋溶层( a )
腐殖质层( a 1 ):由于腐殖质的累积,腐殖质和矿质养料含量丰富,且结合紧密,多呈良好的团粒结构,土色较深。
淋溶层( a 2 ):由于雨水的淋洗作用,土体中易溶性盐类及铁、铝水化物、腐殖质胶体受到淋失,向下移动,使该
层腐殖质及养分含量减少,土色较浅。
3 淀积层( b ): a 层淋溶下移物质淀积而成,矿质养分含量丰富。
4 母质层( c ):位于淀积层之下,是未受淋溶和淀积作用,发育程度很低或未发育的岩石风化层。
5 母岩层( d )
三、旱地土壤发生层
1 耕作层( a ):受人为耕作、施肥、灌溉等影响, om 含量丰富,颜色较深,疏松多孔,结构良好。( 20cm
左右)
2 犁底层( p ):耕作层之下,由于长期受耕犁、机械挤压,粘粒下移,较紧实、粘重,起托水托肥作用。
( 6—8cm )
3 心土层( b ):犁底层之下,起保水保肥作用,对作物后期生长有一定影响作用。( 20—30cm )
4 底土层( c ):未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或自然土壤淀积层原来面貌。
四、水稻土发生层
1 淹育层( aa ):即水稻土的耕作层,受人为活动影响最深刻, 物质和能量交换最活跃。淹水季节表层呈氧化态,
其余部分处于还原状态;干旱季节处于氧化状态。一般 20—25cm 。
2 犁底层( ap ):起托水托肥和调节水分渗漏作用。( 10cm 左右)。
3 渗育层( p ):由季节性淹灌水的渗淋作用发育而成。多为大棱柱状结构。有微弱锈纹锈斑或呈浅灰色、灰白色
土层。
4 潴育层( w ):长期潴积水和地下水升降作用形成,多呈小棱柱状结构。含较多粘粒、有机物质、盐基和铁、锰
等。
5 脱潜层( gw ):沼泽或潜育型母土的潜育层经排水及实行水旱轮作后向潴育层的过渡层,有铁、锰斑纹。
6 潜育层( g ):长期渍水形成的还原层,一般呈青灰色或篮灰色。
7 母质层(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