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桃花流水鳜鱼肥 第1章 一个人的电影
桃花流水鳜鱼肥
【回到茹钰时间】
1、电影:三个人的记忆
无论如何,1997注定就这样过去了。
我只在那一年的最后一天看到了天阔,那是全科室的新年聚餐会上。我们就这样远远地,匆匆地对视了几秒钟。
属于我们的流言,似乎已经烟消云散了。
哦,当然不止是这一面:
后来我也经常下到一楼的小组,和大家聊天,甚至和大家偷偷打牌,只是不容易看见天阔的身影。
有几次,明明都已经拽住他了,马上要一起打牌,可是这家伙,一个转身,又不见了踪影。
难道,真如徐志摩所说的: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住也好,最好你忘掉,在交会时互访的光亮!
后来偶然听到有同事说,天阔下班时间开了个小餐馆(甚至,有时上班也在开,只是班长睁只眼闭只眼罢了。)——我有点不敢相信:这会是我印象中勤奋敬业的楚天阔?
我不知道天阔这一年最后的49天都在干什么。
我只知道,我经常下了班,就在厨房里转悠。能不加班就坚决不加班,有空了不是在厨房,就是在赶往菜市场的路上。
对,茶,也不喝了。不单单是不加班。
哎,这还是以前天阔在办公室时对我的调侃:
他说我不是加班,就是喝茶,要么就在加班的路上。
厨艺,是一门技艺:对家庭主妇而言,是技术的技;对饭店大厨来说,是艺术的艺。
我貌似两不靠,我为什么要学这个?
我不确定,我哪一天会用到它。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半路出家,怎么学这个?
我没有师傅,到这个年龄了,总不能回家向妈妈学习下厨吧?书店里倒是满大街的厨艺教材,但我没把握。
幸好我还有一本古老的教材,袁枚的《随园食单》——还是天阔落在办公室的……也许,他已经看熟了,不需要了。要知道,天阔那么爱惜书。
我不确定天阔学习厨艺,为的是给谁做饭;
我只隐隐知道,自己20多年来第一次下厨,就是为了这个已经走远的男人……
忽然想到,随园食单这个名字取得好:
一切随缘。
人和食物是讲究缘分的,人和人,更是如此。
学厨艺最大的好处是打发时间,有时一忙可以忙到深夜,没空想别的什么;
可是真的躺回到大床上,我还是发觉,自己其实希望日子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一九九七年,我不希望它这么快就结束——
白天学厨艺,晚上做春梦:
早上那次特别有趣:梦里衣服都脱了,前戏也做得挺久挺销魂的,准备操作最关键的下一步时,闹钟在头上炸响了,真是苦唧唧,做个春梦也做不成……
甚至,下厨和春梦还可以二合一:
有次晚上做了个春梦,自己还是在上面,正爽着呢,结果却被捉奸了,被身下的男人老婆拿着一把刀追着砍,我回头一看,嘿,不是自家厨房的菜刀么?一下就吓醒了。
有个周六的早上,外面下着雨,一觉睡到快中午,听着外面的雨声,忽然想到,下雨天不好出门真的很适合爱爱啊……
抱着被子想着想着,然后差点给了自己一耳光:
49天前,那个晚上,那么好的机会,竟然错过了?
这样羞羞的心事,自然没法去和闺蜜粉丝们分享,怕吓着她们。我只能在心里有一笔美一笔地写日记:
97年就要过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有一次性生活呢?
和谁做?
当然是……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和两个女同事结伴去了单位电影院看贺岁片《甲方乙方》,对,就是1个多月前那个深夜,掩护我撤退的两个女工。
哎,只是到后来,我也不知道该感谢我这俩硕果仅存的粉丝,还是该……?
电影院几乎坐满了,大都是小情侣——后来才知道,这是内地第一部贺岁片,市场期待满满。剧情果然很逗,葛优的台词说得特别溜,光是那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就让我们仨笑得不行。
我没想到,电影真正的高潮在最后,最后一句台词——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这段台词,也是最后一句台词,葛优念得很缓慢,仿佛字斟句酌。前面的内容还带着调侃和自嘲,忽然一个180度急转弯,深沉地来一句: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此时,镜头定格在屋子外面的长廊里,大红色的灯笼喜气洋洋,好梦一日游的电子发光招牌露出一脚,一路延伸到走廊的镜头,是纷飞的雪花和落满白色的树,以及站在黑夜和大雪中杨立新稍显落寞的身影。
电影就此定格。
电影院里的灯光瞬间亮了,大家都笑嘻嘻地起身向外走,俩女生更是急着上洗手间先撤了——偌大的银幕前,只剩下我一个人坐在原地发呆。
泪,也不自觉地流淌下来。
我不敢相信:
1997年,真的就这样过去了?!
我和天阔的1998年,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还能拥有1998吗?
黄昏在等待黎明,而我在等待你——
就像晚上我给夜写的诗。不长就三行:
夜
夜凉如水
月亮升起来了
等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