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斩首行动
白慈此时将心情平静了下来,虽然死去弟兄的形象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之中,但他必须理性思考。
“臣以为,败者有二。”
“何为此二者?”
“一者,各旅自行其是。辎重以各驻地自行筹备,若地方准备不及则他旅不予补充,各旅战法、兵器皆不同,战时不能混编,只能独自上阵轮战。”
“二者,火炮不利,进攻仅能以莽为术,对西洋堡垒无克制战法。”
白慈提及的这两点,一个是制度性的问题,另一个是技术性的问题,基本上切中了要害。
“可有亡羊补牢之法?”
“一者,目前无补救之法。”
“为何?”
白慈说到这里,似乎不想说下去了,摇头叹气好一会儿,但是皇帝毕竟问了出口,只能硬着头皮说:“陛下,此事说来话长,臣今日之言,若有获罪,望陛下开恩。”
“但当直言。”
“臣今日所言,若传于小臣之耳,臣恐怕为天下人口诛笔伐。”
皇帝的眼睛有意扫视一转,陈廷敬连忙说:“白相何出此言,我等同班共事,自当共进退。”
白慈这时长舒了一口气,气定神闲地开始说。
“今天下之兵,非朝廷之兵。开国以来,武臣出镇者四布天下,先帝暮年过分纵容,使其日益骄纵,各省,各正司,各权府,各营,自行其是,几近于藩镇也。藩镇出兵,必须自筹供给、以镇将指挥,方能有可战之力。遇急,他镇定不会大力相助。幸得我大顺立国方才四十余年,天子英武强健;开国勋贵子弟及五营子弟尚且敬畏先帝、陛下以及朝廷;吏治尚且洁净,赋税享用充足,地方虽有苛政而不重,小农自给自足者多于飘零无依之人。”
白慈此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沉默了。半晌过去,皇帝才亲自打破沉默。
“白相,真忠臣也!”
其实,谁都知道,白慈自己就属于他所说的那种日益骄横、自行其是的藩镇将领,白慈以一名首辅的担当,自己身为大顺二代勋贵对大顺的忠和爱,才说出了这番自我反省式的话。
“那其二如何解决呢?”陈廷敬说。
“其二,陛下可简心腹之人,另立一军,作为陛下亲军,研制兵器,训练战术,以为神策军,震慑天下藩镇。”
“大顺立国仅四十载,就只能如元和一般?”皇帝听完此语,颇有些意外。大顺作为一个出现得很晚的封建王朝,自然是有大量先代经验可以借鉴,要说大顺朝的中央地方关系已经病入膏肓,皇帝是不信的。
“臣有一言。”说话的是陈廷敬。
“且说。”
“今之节度使,虽均有都察院衔,但非文官出身者众多,其中丞名分,仅仅为唐之宪衔耳。”
“节度使之中丞衔,不就是仿唐制么?”
“非也!陛下,宪衔者,实明制也。明以御史出任巡抚,是本朝节度使制度之源!所能正本清源,非科道官起家者不得为节度,则地方可安。”
“善哉。”皇帝听到这里,心中对解决的方向有了数,不由得点了点头。
就在讨论有了眉目的关键时刻,一名女官不顾一切地冲进营帐,大声呼道:“敌袭!”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