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穿越明末,续命大明三百年 > 第43章 多多看着,多多保重

第43章 多多看着,多多保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崇祯没有把提前调动袁崇焕的事情告知军令司。

    依着五世为人的众多经验之一,是谋定而后动。

    身处乱局,自己需重新认识乱局中的人,清楚每人的立场。

    现时的崇祯并不是不相信史书上关于孙承宗等人的评价,而是能像孙承宗这样的,在明末利益盘根错节的官场,比例实在太低。

    而文官们的传统艺能,相互攻讦,虽并不是明朝独有,但在崇祯这一朝却是要了大明的命。

    倘若降临的时间节点再早一点,崇祯可以徐徐图之。

    但皇太极就离自己几百里路,军令司的五人,是崇祯现时能在中枢摘出来易于掌控的几人。

    孙承宗,一心就想灭了建虏,这与自己的立场符合,同道中人,自然手拿把掐。

    李标,是要用后世对他所谓的“无党”评价,来抗衡内阁及一众科道言官,持续时间长不长不知道,先用着看。

    兵部的尚书和侍郎,思考的便简单些,自己从兵部夺权,总得还人家点政治地位,天子近臣就是个不错的名声。

    周延儒,重名声,贪钱财,读圣贤书,却是真小人,用起来还是要比满朝的伪君子来得顺心。

    至于为什么不留温体仁,破坏力还不受自己掌控,先放到南京炸炸鱼,也稍微能让北京这边简单些。

    在崇祯思考之时,关起门来的军令司,被李标的以慰皇明列祖之言弄头皮发麻,惊骇失色。

    “阁老,何至于此?”他对军令司的设立,和天子的党同逐异之言,始终是认为皇帝是为了战局着想,自觉没有李标说的那般严重。

    “对啊,眼下不是战事危急吗,陛下也是在心急战事,阁老何出此言?”王洽和孙承宗一样,从战局角度发问。

    周延儒一言不发,是对刚才的生死试探后怕,还是明白了李标言中之意,还是两者皆有,不得而知。

    李邦华也附和自家上司:“阁老,陛下这两日种种安排,无非是避免朝堂纷论不止,而至贻误战机,何来的可杀之言?”

    李标对王洽和李邦华的表态不置可否,他疑惑的是孙承宗为何也会对自己的话有所保留。

    “孙公去朝多年,可还明白朝中之事否?”

    孙承宗离朝三年,对天启驾崩和崇祯清除逆党这些大事是知晓的。

    但朝堂的细枝末节,或者是暗流涌动,对孙承宗来说就有些吃力。

    因而对于李标的问题,孙承宗便不明所以:“还请阁老明言。”

    既然选了李标入军令司,崇祯觉得军令司也无需再多一个大学士。

    还是考虑到朝堂政治,刚来不久,政治上的破局还需要时间。

    孙承宗虽在年龄和资历上都远超李标,但官阶尊严还是要做出尊重之态。

    “陛下刚才言说,在十月二十便知建虏寇边,孙公可知也正是十月二十开始,陛下便闭乾清宫不出,直到昨日平台召对?”

    孙承宗是十月二十四接到的旨意,十月十二六到的乾清宫,自然是不知道前面的事情。

    “这几日间,陛下安排了什么,见了什么人,内阁一概不知道,直到刚才,李某隐约猜到了两人。”

    李标手指周延儒,继续说道:“一个是你,周玉绳,一个是远在南京的温长卿。

    而你们两个,阉党覆灭后,与钱受之一直争斗不止。

    由此看来,陛下不管这场仗死多少人,也是要赢的。

    所谓喘息之机,喘息之时陛下要做什么,从周、温、钱三人之间便可窥得端倪。

    此番便是我说的百官皆可杀之缘由。

    至于士绅,尤其是南方的,陛下派了温长卿到南京,此就是士绅亦可杀。

    藩王乃皇家血脉,李某不能让陛下身负不孝之名,只能以死谏之。

    如此,孙公明白否?”

    “如此,不一定是在十月二十就开始谋划了,怕是在阉党覆灭时就开始了。”孙承宗听到李标的分析,虽离朝三年,但是政治嗅觉在此刻已然恢复。

    “不,怕是比这还早。”李标叹道。

    正当王洽和李邦华发言时,李标出言打断:“周延儒,我不管陛下和你提前言语什么,但此番北上,须以陛下圣意为要,不能存有丝毫党争之心!”

    周延儒被李标的厉声警告吓了一激灵,随即答道:“下官明白。”

    “阁老,诸公,陛下有旨意。”

    李标认得这是曹化淳的声音,连忙起身开门。

    “中官,陛下有何旨意?”

    曹化淳双手递上黄纸,说道:“请诸公详阅。”

    李标接过后,曹化淳也随即转身离开。

    李标摊开黄纸,念道:“周延儒此番去蒙古,当以招抚蒙古束不的(苏布迪)部为要。

    招抚之一应财物,锦衣卫随后押至居庸关。

    告知蒙古诸部,此战大明必胜,助大明者,其首领以亲王礼遇,助建虏为虐者,大明天子将亲率王师,犁庭扫穴。

    周延儒得旨,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李标念完后,将旨意递给了周延儒:“周玉绳,出发吧。”

    周延儒接过后,像是逃离监狱般,夺门而出。

    “孙公先去广渠门,明日一早便率军东进。

    部堂,少司马,条陈的事情继续按安排进行,以圣意为要。”

    李标因着内阁辅臣的级别,事实上成为了军令司的首席。

    崇祯本来是想让孙承宗来统领军令司,但考虑到年龄,和将来可能的朝堂风波,就没了将他拿出来挡枪的念头。

    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军事上的事情也得要有门面的人来处理。

    让孙承宗坐镇蓟辽,无疑是眼下最稳妥的。

    李标安排完,孙承宗待王洽和李邦华走后,却对李标言道:“陛下此次是不是要御驾亲征?”

    李标从军令司成立的那一刻起,脑子里就没有停止过这样的猜测。

    看到孙承宗也有此念,李标没有正面回答孙承宗的问题:“怕是袁崇焕已然入关。”

    孙承宗闻言脸色从容,从御驾亲征这个答案反推,也不难得出皇帝已经提前安排了袁崇焕。

    “那……”

    “朝堂的事情,孙公无需挂怀。”

    “陛下身边,汝立(李标字)你要多看着。”

    孙承宗的称呼改变,让此时此景的李标心头一暖:“孙公放心,汝立省得,孙公还得注意身体,一路上多多保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