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直播:我的视频通古代 > 第十章 中国科技史——瘟疫2

第十章 中国科技史——瘟疫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瘟疫的恐怖之处,不仅是现代人闻之色变。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古人来说,同样是恐怖的,甚至由于受限于生产力而导致的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差,导致在古代,瘟疫的产生后果造成的影响比在现在更为恐怖。在现在呢大家将瘟疫称之为传染病,嗯,大家也都知道传染病也是有好多种类的。

    大家可不可以列举几个众所周知的传染病呀?

    讲台上的于老师拿起杯子喝了口水,他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

    “欧洲的黑死病。”

    “鼠疫。”

    “天花。”

    “艾滋病。”

    于老师笑了笑,说道:“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它造成世界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黑死病是由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细菌造成的,患了黑死病的人皮肤会出现很多黑色斑块,故被人称为“黑死病”。

    至于鼠疫,黑死病就是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天花是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天花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也是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

    至于这个艾滋病吧,具体来说,该病的发生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毒一般通过血液和性传播。

    艾滋病其本身并不会造成病人的死亡,他的恐怖之处在于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失去了免疫防御功能各种病原体都可以变成致命的病原体,造成出现各种感染。目前艾滋病已经是现代最为流行的传染病之一,最可怕的是目前他没有特效药,母婴行为和性传染是造成艾滋病大肆扩散的原因。”

    于老师停顿了一下:“虽然今天,我们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讲的是瘟疫。但是大家看一看我们的科目啊,我们是中国科技史。既然已经说到了瘟疫,那我们就说一说历史上在对瘟疫的防治有贡献的一些人,我说的是医学方面啊。其他方面的话,你们可以去问一问你们的中国古代史老师。”

    说完准备打开电脑,找相应的ppt。}

    历朝历代观看天幕的医学家们开始兴奋起来了。在现代人眼里,医生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所以一直都很受人尊敬和爱戴。但在古代,医生的地位在大多数时候都很低,甚至连商人和农民都比不过。

    韩愈在《师说》中就曾说过:“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清朝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自序》中的一句话可以说是道出了古代医生的心酸:“医,小道也,精义也,重任也,贱工也。”正统的医生都被看作“贱工”,就连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都未见于正史,古代医生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即使是太医,其地位也不高。太医主要是给皇室诊治疾病,如果诊断不出病因,或找不出治病的方子,恐怕脑袋要搬家。太医的家人、亲属也会一同受处置,轻则被革职、刑杖、全家流放等,严重的话还会被诛九族,很多古书或影视剧里提到的太医被杀的案例,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在我国古代,疫病有多种称谓:疠、伤寒、温病、时气等,中医统称为瘟疫。

    张志斌先生在《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说:我国从公元前600多年到1840年的2000多年间,有史料记载的大大小小的疫情曾经发生过800多次。平均二三十年就一次。曹植在《说疫气》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详尽地描述出当时瘟疫肆虐,许多人家阖家死亡,甚至是全族而丧的的社会惨状。

    时疫流行,激发了人们抗击疫病的意志和决心,一些医士开始悬壶救世,进行攻克疾病的艰辛探索。诞生了许多抗击瘟疫的名医大家。今天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有名的医学大家。

    第一位呢就是“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他自述说,其家族本是二百余人大族,自建安初年以来,不到10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这里的伤寒呢,是指所有的外感病的总称。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下决心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亲自坐堂行医,将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治愈者无数。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张仲景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成为我国医学史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张仲景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万世医宗”。

    第二位“神医”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等各科临证诊治,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华佗对治疗瘟疫流行病也颇有建树,建安年间流行“黄疸病”,华佗经过对各种草药的反复试验,发现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治疗“黄疸病”很有疗效,救治了许多患者。后来因此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的中药谚语。

    顺带提一个小知识,我国现代著名的药学家、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正是从新鲜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抗击疟疾的良药,拯救了全球亿万人的性命。

    后世称华佗为“神医”,以“华佗再世”来形容医者能力出众。

    上面的两位就是我们中国古代对瘟疫有过重大贡献的医者。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有能力的医者。但是很多都不出名,其实老师我在找材料的时候觉得有一点点的可悲。你们知道我在可悲什么吗?

    于老师放下手中的教材,他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此时提起医学,他语气中的可惜是那么的显而易见。眼神中不知为何,透露着一丝丝……悲伤。}

    此时无论是下面的学生,还是正在观看天幕的历朝历代百姓,不知为何,都沉默了下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