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家住在和尚桥 > 第3章 杨参议三访曹家帮

第3章 杨参议三访曹家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4

    杨国贤带着两位区长和几个联保主任,骑马跑遍了长葛全境,打着“抗日招兵”的旗号,先后同七处小股土匪进行了谈判。

    说是土匪,其实,这些人不少是当地的农民。因为战乱和对政府的不满,在有心人的带领下,才慢慢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是蒋、冯、阎中原大战后的散兵游勇。

    这些小股土匪,花的是抢劫钱,吃的是富家粮。这些土匪能够几十年来存在并发展着,当然都有富商大户或是官府要人支持着的。他们之间相互利用,互相勾结,通风报信,为害一方。

    马维珍开会那天已经放出话来:“不参加抗日自卫团,别你怪我到时把他灭了!”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天在座的,大多都与土匪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会后,土匪们都得到了消息,还有个别开明的土匪,就主动要求参加长葛县抗日自卫团。

    在杨国贤他们抗日宣传和耐心说服下,又有几支队伍也加入了抗日自卫团。一些心有顾虑而不愿意加入的,就劝他们回乡,好好过日子。说日本人要打过来了,要好好保护家人,保护好自家的财产。

    杨国贤也去了陉山,单独拜见了赵继虎和于开林。

    那天,杨国贤来到陉山,见到赵继虎,两个人很是亲热。大家坐下来喝茶的时候,杨国贤便把马县长的意思,告诉了赵继虎和于开林。

    杨国贤原本意为,赵继虎会很爽快地答应加入长葛抗日自卫团,因为他和赵继虎一起喝酒时,就知道赵继虎是个抗日爱国的青年。

    但让杨国贤没想到的是,于开林和赵继虎,都不同意加入长葛县抗日自卫团。杨国贤又说了不少好话,也讲了民族大义,讲了抗日的决心。但赵继虎听后,却大笑着说:

    “你们组建抗日自卫团,虽然也抗日,但主要目的却是自卫。而俺的抗日先锋队,就是要冲锋陷阵,主动打鬼子。杨兄,收编的事儿,你就别说了。你回去对马县长说,抗日先锋队,也是咱长葛县的抗日队伍。只要是打日本,俺决不装孬种。咱一东一西,两只抗日队伍,遥相呼应,恁看咋样?”

    杨国贤见收编无望,就说:“既然这样,俺看也好。俺回去好好跟马县长说说。不过,以后赵老弟如有什么难处,就到和尚桥找我!”

    杨国贤走后,于开林和赵继虎商议,把这里的情况,上报给上级党组织,听听上边的意见。

    杨国贤拜访的最大一支土匪武装,是活动在长葛、鄢陵和尉氏三县交汇地带的“曹家帮”。

    曹家帮的掌门人叫曹文清,尉氏人,因其家中排行老八,人称外号“曹八爷”。东北沦陷那年,曹家帮就已经是长葛、鄢陵和尉氏三县最大的土匪帮了。

    曹文清他爹,是当年义和团里有名的拳师,负责义和团拳术训练。义和团北京失败后,他遭到清军的追杀,这才展转回到了老家尉氏县,同一起回来的四个老乡整日东躲西藏。后被长葛南席土匪郭玉生收留,又火拼鄢陵陈化店的刘世龙,结交尉氏门楼任的土匪王石冲。几年之间,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土匪队伍。

    郭玉生死后,曹文清他爹就成了这股土匪的头目。但几年后,曹文清他爹,就把大权交给了小儿子曹文清。自己却享起了清福。

    曹文清本是一介书生,却偏偏爱好兵法。当年他在开封上中学时,听说革命党黄埔军校招人,那时思想激进的曹文清,就报名参加了。但天不随人愿,他因瘦小文弱,被教官刷了下来。

    不甘失败的曹文清一气之下,回到老家,在他爹的土匪帮里做事。曹文清他爹看着小儿子如此文弱,就只教他做文职工作,那些打打杀杀的事儿,从来也不叫他参加。

    但两年后的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他爹的看法。

    “蒋冯阎”中原大战前,先后有多股势力,来争取曹家帮加入。曹文清他爹一时感到了为难。最后经过商议,曹家帮决定帮助当时在河南势力最强的冯玉祥。

    曹文清得知后,不顾阻拦,冲进议事厅。

    文清他爹见小儿子冲进来,面带怒气地问:

    “老八,你要弄啥?”

    “爹,我坚决反对你们的决定!”

    曹文清气呼呼地说,“从目前来看,冯玉祥和阎西山的势力是大,但南方的革命军,却是一股新生的力量,代表着中国的发展方向。随着战争的进程,革命军必定能够打败冯玉祥和阎西山。如果我们帮了冯玉祥,日后,那蒋介石定会剿灭我们。咱再强大,也都是土匪,也不可能斗得过国民党正规军。”

    曹文清他爹思考了一会儿,又看了看在座的兄弟们。见大家都不支声,就问曹文清:“老八,那你说,咱们该帮谁?”

    曹文清这时才心平气和地说:“两个办法,要么就帮蒋介石,要么谁都不帮,三方都不得罪。咱就跟他们玩太极,等到最后形势明朗了,咱再出兵。这样,方能保全咱曹家帮。”

    “咱是练家出身,玩太极,当然是行家。”

    文清他爹站起身来,看着老兄弟们,边笑边说,“没想到咱的老八,还是个战略家呢!”

    而后来中原大战的结果,也证实了曹文清的眼光。从此,曹文清就正式成了曹家帮里的“智多星”。

    曹文清接手曹家帮以后,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员达到900多人。时任河南省政府老一的刘恩茂,在去许昌视察时,路过曹文清的地盘,就去拜访过曹文清。

    刘恩茂在曹家帮住了一夜,临走,亲自书写了八个大字,送给曹文清:

    “保家安民,诸恶莫作。”

    曹文清是读书人,他当然明白刘恩茂在对自己暗示什么。这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自己的警告。

    他找人把这八个大字精心表了出来,并做成牌匾,挂在曹家帮议事厅最显眼的地方。曹文清经常对手下兄弟说:

    “你们都记好了,这八个字,就是咱曹家帮的行为准则。”

    长葛、鄢陵和尉氏三县历任官员上任后,既想收买他又想剿灭他。但因曹文清与国民党有着那层说不清的关系,又会做人做事,所以曹家帮,一直平安无事。

    杨国贤带着翟慎修和尚志虎去收编曹家帮那天,刚走近曹家帮的地盘儿,曹文清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要知道,曹文清在曹家帮住地方圆五十里的各个村寨,都布置了明暗两条眼线,如一张信息网,随时监控周围的情况。也许,这也是曹家帮能够立足三县而不被吃掉的原因之一。

    到了曹家帮寨门,杨国贤让手下随从,把“抗日招兵,保家卫国”的红色横幅展开。正要走进寨门,被曹家帮门卫拦下。

    杨国贤他们说明来意,门卫却说:“杨区长,真不好意思。曹八爷外出两天了,还没回来。你看---”

    “怕是你家曹八爷躲着不愿意见我们吧。怎么,嫌我们长葛县的庙小?”

    尚志虎见门卫这样说话,就有点儿生气地说。

    “来的都是客。诸位都是我们的父母官,曹家帮怎敢怠慢!只是曹八爷真的不在。还望各位大人理解。”

    门卫上一个小头目见此情景,就再一次解释道。

    一旁的翟慎修问道:“你们家八爷啥时候回来,我们在这儿等他如何?”

    “这个,我们做下人的,还真不知道。曹八爷出行,向来都是保密的。我们也不能问,这是帮规。”

    那门卫头目抬头看了看天说,“今天也不早了,不如诸位先回去。等八爷回来,我们定当如实报告此事。这样可好?”

    “谢谢小兄弟了,看来,也只能如此。”

    杨国贤说完,示意大家快马离开。因为他知道,要见到曹八爷,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5

    商会会长王金桐,派人找到程大肚的二弟程秀进,在自家摆上酒席,让秘书张凌久请了张廷弼,一同坐陪,几个人边喝边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会长才把参议会上确定的,让程秀清回来,带抗日自卫团的事儿,告诉了程秀进。

    程秀进一听,很惊喜。但他转念一想,不对呀,俺哥可是省里的通缉犯,是不是马县长设好的圈套,要抓我哥呢?

    见程秀进犯疑,王金桐让秘书张凌久,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然后递给程秀进。

    这份文件,正是省里给长葛县上报的,《关于起用程秀清为抗日自卫团团长的申请》的批文,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

    “同意让程秀清戴罪立功,但委以副职即可。如有立功表现,即可上报,可考虑撤销通缉!”

    而那个大红的,河南省国民政府的印章,不由得给程秀进吃了一颗定心丸。

    程秀进连着看了几遍,脸上的疑云慢慢散去。他站起身来,把茶杯里的水泼到地上,抓起酒坛子,把茶杯倒得满满的,高高地举起说:

    “谢谢,俺替二哥,谢谢您!”

    然后,他张开大嘴,咕咚-咕咚-,一口气,把酒喝完。

    那天,程秀进喝得是烂醉如泥,被王会长的几个手下送回了家。他一路上,唱着那不着调的豫剧,骂着路上的行人,还不时地发出一阵阵的狂笑。

    过了三天,王金桐和程秀进一起,带着张凌久和张廷弼,从郑县坐上火车,往西安方向去了。

    6

    送王金桐一行去陕西的第二天,杨国贤只带着翟慎修和两名护卫,又去了曹家帮。

    在杨国贤看来,那传说中的曹文清是个明理之人。如果能晓之大义,说服他把曹家帮变成抗日队伍,就是不参加长葛抗日自卫团,也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到了寨门,还是上次那些门卫。那头目笑呵呵地迎了上去说:“杨区长,您可真没福气。这两天,曹家帮正在会见一位大人物,是第一战区司令程潜派来的。正在和八爷商议正事呢。要不,您下次再来!”

    “看来,你们八爷还真忙。”

    见杨国贤下马没说话,翟慎修便迎上去问,“我们上次来拜访八爷的事儿,你报告没有?”

    “咦,看您说得吧,这么大的事儿,还能不报告。八爷说了,既然是为打日本的事儿来的,就一定要见见。”

    “嗯,这就对了。你家八爷号称‘智多星’,也是个有眼光的人,打日本这事儿,他应当没问题。”

    杨国贤故意夸了几句曹文清,弄得那门卫头目很是高兴。

    “那咱先回吧。”

    杨国贤对翟慎修小声说,“这两天就住到南席,后天一大早咱再来。”

    第三天佛晓,杨国贤就把翟慎修和随从叫了起来。过了双洎河度口,天已大亮。正要往曹家帮方向驰马而去,却听见河边的柳树林里,传来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杨国贤他们循声看过去,见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面目清瘦,个子不高,脸上还架着一副眼镜,在柳林里边走边朗诵。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介书生。

    翟慎修见杨国贤下马,正要走过去,向那书生问话,他便先开口说话了:

    “杨区长,咱可是有重要事儿去做,别耽误时间了。去晚了,说不定那高傲的曹文清,又出门去了。这次见不到他,下次,我可不跟你来了。要来,你自己来吧。”

    “嘘!”

    杨国贤回过头对着翟慎修做了个掩口的动作,示意他别乱出声。

    就在这时,那柳林中的中年人,也发现了杨国贤他们。杨国贤这时已经离得不太远,就一边挥手一边大声说道:

    “兄弟,你好有雅兴啊,一大早就在这儿吟诗朗诵了。”

    那书生模样的人合上手里的书,先是对杨国贤他们笑笑,这才说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看这四月里的柳树多美,只可惜呀,这样的日子也不多了。”

    “何以见得?”

    翟慎修故意问。

    “前几日听说,日本人都到黄河边了。日本人来了,好日子还会有吗?不过,看你们几个,像是达官贵人,和我们百姓就不同了。”

    那书生话里,明显带着一股尖刺儿。

    “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在这风景美丽的双洎河边,碰到一位爱国的忧伤诗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应当是---”

    那书生模样的中年人还没等杨国贤把话说完,就又说:“俺是前边村庄的教书先生。几乎每天,都来这柳林里读书。时光荏苒,去日不多呀。”

    “今天能有缘和先生相见,也是我等的福分儿。来来来,咱们坐下拉拉话。”

    杨国贤说着,把马背上的棉垫子拿下来铺到沙地上。

    大家坐定,杨国贤又问:“先生在这儿教书几年了?”

    那先生回道:“从小出生在双洎河边,教书也十年有余。年轻时曾是激进向上,至今却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虽国家罹难,却无力上阵撕杀。只能躲进柳林,吟诗朗诵。倒也是逍遥自在。”

    “先生可听说过曹文清?”

    翟慎修问。

    “曹八爷虽说是这在带的大土匪,却也不泛英雄气概。方圆百里,谁人不知,何人不晓?想必几位是远方路人,你们不必害怕,这一带平安着呢!”

    那先生边说,边仔细打量着杨国贤他们。

    当杨国贤把自己来曹家帮的任务和目的说了以后,那先生就说了:“我看哪,曹八爷是不会参加长葛抗日自卫团的。你们想想,他这些年弄得风生水起,光手下兄弟就近千人,同省政府和战区都有关系。他又怎么能自降身价,参加小小的抗日自卫团?”

    翟慎修这时也点点头问:“你见过曹八爷吗?”

    “没有,他可是深居浅出之人,要见他很难。你们前两次去,我个人认为,不是因为他不在家,也不是因为他忙,而是实实地不想见你们,想让你们知难而退。”

    那先生说着,就要起身离开,“唉,走了,我还要给学生上课呢。”

    等那人走了几步,杨国贤故意大声对翟慎修说:

    “曹八爷见不见我们,那是他的权力。但我们还是要去找他的,我们非要他一句真心话不可。”

    临近中午,杨国贤他们,第三次来到曹家帮门口。

    还没等杨国贤他们开口儿,那门卫小头目就走了过来了。

    “杨区长,真不巧,曹八爷又出门了。不过---”他边说边从怀里小心拿出一封信,递给杨国贤:“这是曹八爷出门时留给你的信,要我一定交给您。”

    杨国贤赶紧打开信,只见上面写道:

    “杨区长,感谢您‘三顾茅庐’,来曹家帮找俺商议抗日之事。但我还是辜负了您的好意,不能加入你的抗日自卫团。其中原由不便说明。再者,我的队伍九百多人,武器齐全,更有机枪小炮可用,怎能委身做个小头目。在曹家帮,我是自由出入,凭性情做事,不受约束日久,匪气太浓,不宜为官家所管制。况且,我曹家帮地盘广大,不只长葛一县管辖,鄢陵、尉氏两县,也有劝收之意。思来想去,还是自立为好,还请见凉。

    收编之事,无须多谈。不过请杨区长放心,咱曹文清也是中国人。要说打日本,必将穷尽所能,决不含糊。曹文清敬上。”

    杨国贤看完信,没再说什么。他摇摇头,上马,示意大家离开。一路无语。

    ------

    到了4月底,杨国贤把收编来的一百多人,当着县长马维珍的面,交给了军事教官程表。而此时,县长秘书罗汉卿,也把他招来的自愿参加自卫团的七十多人,当面交给程表。

    至此,长葛县抗日自卫团的人员,已经达到了二百多人,由军事教官负责,安排自卫团的日常训练。

    7

    县长马维珍也没闲着。在这一个月里,他带着手下人等,一面制定军费摊派的数额,一面又大张旗鼓的进行“抗日救国,人人有责”的宣传,组织大家募捐。

    这天,马县长在办公室里,正在询问程表自卫团训练的情况以及自卫团人员素质的问题时,杨国贤带着一个人进来了。

    只见那人三十壮岁,中等身材,体型消瘦,眉目浓黑,头发卷曲,脸色红黑亮紫。脚穿方口单布鞋,上身蓝黑小褂,下身土布长裤。衣着虽旧,确也得体。

    这个被杨国贤带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陉山抗日民众先锋队的作战参谋--赵继虎。

    见来人,马县长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笑脸相迎。经杨国贤介绍后,这才与赵继虎握了一回手。一边让客人坐下,一边吩咐程表上茶。

    大家刚坐下,杨区长就急不可耐地说:

    “马县长,赵参谋找你,有重要的事儿商量,你看---”

    “俺听不少人说起你,说你很有军事才能,真是相见恨晚呀。俺特地让杨区长去陉山找你,想让你参加咱自家的自卫团。赵老弟,你怎么不愿意呢?”

    马维珍打断杨国贤的话,笑着问赵继虎。

    那赵继虎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要说的话。见马县长真的有此一问,就说:

    “陉山抗日先锋队,也是咱自家的抗日队伍。只要是打日本,敬听马县长您的调用。马县长,您可是多了一支自家的队伍哟!”

    “哈哈,还是你赵老弟会说话。你是少贤的朋友,也就是我马某的朋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你尽管说!”

    赵继虎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图,对马维珍说:

    “据我们侦察,昨天,有一小股日军,突然从东边窜到新郑,秘密驻扎在大青州和新郑交界的刘合集与老庄尚。所有过往行人,只能进,不能出。村里的情况还不太清楚。不知道马县长,得到什么消息没有。”

    听赵继虎这么一说,马维珍立即问道:“赵老弟,些事可真?”

    “千真万确!”

    赵继虎一脸严肃地说。

    “这事儿---,我还真不知道。上面也没有消息。不过听你这么说,这帮龟孙子,应当是才来。”

    马维珍这时突然站起来,走向办公桌,抓起电话就说,“喂,给我接孙桐萱。”

    “孙师长,长葛新郑这儿,突然来了一股日军,你们可知道这事儿?”

    电话一接通,马维珍就开门见山地问。

    过了一会儿,马县长放下电话,表情木然地说:“许昌驻军,也不知道这事儿。他们现在,就派人去查看。”

    赵继虎见马维珍没了主见,就又说:“据我们跟踪侦察,又通过沿途村民了解到,这股日军大约有一百多人,没带重武器,也没有和国军及地方武装发生冲突。你看,咱们要不要打他狗日的。”

    马县长有些犹豫。因为他知道,自卫团刚组建不久,上面还没配备武器,就靠那几十条破枪,几乎没什么战斗力。日军虽只有一百来人,但装备精良,要是现在跟日军打,肯定会吃亏的。

    杨国贤猜到了马县长迟疑的原因,就说:

    “马县长如果放心,我愿意带着自卫团和赵队长一起打!”

    马县长点上一支烟,喝了一口茶,闭目思考了片刻说:“中,就这么定了,打好了给你记功!”

    “记住了,打不赢就跑,别硬拼。咱就这点家底儿。”

    最后,马县长把杨国贤拉到一旁小声地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