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义灭亲的李大夫人
戚青溪回正厅之前,先去了趟关着李秋月的柴房。
她推开柴房的门,发现李秋月蜷缩在柴房的角落里,手里的绳子是今早戚青溪派人来给她解开的。
一只手紧紧握着之前被她割伤的那根食指放在胸前,神情恍惚的样子,应当是一夜没敢合眼。
戚青溪看着眼前的李秋月,哪里还有她曾经拿着匕首架在她脖子上的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疯魔模样。
戚青溪边往前走还边喊她的名字:“李秋月。”
李秋月猛地看向门口,看到戚青溪时不再是满眼的鄙夷和愤怒,而是害怕,她甚至收回自己的目光不敢与戚青溪对视。
戚青溪越是往前走,她越是害怕,还不住地往墙边躲去,仿佛要将那面墙挤出一个大洞来,好让她脱身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
戚青溪上前去捏着她的下巴:“你躲什么,你害怕我?”
李秋月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憋着眼泪咽了咽口水艰难道:“你怎么还在李家。”
随后她又立刻开口求饶道:“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求求你,求求你放过我。”
银杏不知从何处搬了个凳子来,戚青溪放开捏着李秋月下巴的手,起身端坐在凳子上俯视着墙角的李秋月。
“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还在李家。我是李文康将军的亲外甥女儿,这里是我家,我在这里不是理所当然之事?”
李秋月眼角泪痕未干,震惊地看着戚青溪,可当戚青溪看向她时,她又赶忙低下头去不敢同戚青溪对视。
戚青溪很满意李秋月现在这看到她就害怕的模样,说明她昨天的招数还是很有用的,来自灵魂深处对死亡的恐惧,谁不怕。
“好了,该回答你第二个问题了。”戚青溪从凳子上站起来,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袖,“你求我放了你,那便放过你吧。”
她看了眼旁边的两个仆妇,那两个仆妇立马上前去将李秋月抬起来,跟在戚青溪的身后往前厅去。
穿过游花回廊,直到远远看到正厅前的影壁,李秋月不可置信地看向戚青溪:“你真要放我走?”
戚青溪头也不回道:“你若是不想走,我让他们送你回柴房去。”
方才在书房时,她已经同李文康商量过了,决定明日由她去会会那位李家李老太的大儿媳,先看看她手里有什么证据,又究竟是想要做些什么再说。
若是这李家大媳妇儿手头上真有扳倒李家的铁证,一个小小的李秋月她都懒得去理会。
没了李家,都不用她出手对付,李秋月今后越猖狂只会让自己死得越快。
戚青溪将李秋月带到正厅,李老太立刻上前推开李秋月身边那两个仆妇将李秋月抱在怀里不住得喊着心肝宝贝。
李老太那二儿媳见着自家闺女这副狼狈的模样亦是心疼不已。
戚青溪也趁机将信中内容以及她和李文康的打算都告诉郭氏知道,郭氏心里头有了数,也不想再与这家人多费什么话。
郭氏瞥了一眼李老太那群人:“我今日还有诸多事情要忙,就不留各位下来吃午饭了,慢走,不送。”
李老太不满郭氏的态度,拧着眉头又准备摆出李文康叔母的谱来教训郭氏几句,李家大儿媳见她想要张嘴,赶紧上前去说了些什么,再次成功让李老太闭上了嘴。
可李秋月这会儿见有人给她撑腰,又开始想要开始生事。
戚青溪一直站在旁边看着她,见她嘟着嘴瞪着自己的模样,冷笑着看向李秋月道:“李姑娘昨晚一夜不睡,这会儿不赶紧回去休息?还是说想要留在我们府里休息,那我立刻给李姑娘安排房间。”
李秋月听了戚青溪这话瞬间想到了昨晚血液从她指尖一点一点滴答流出来的声音,她看着戚青溪打了个冷颤,害怕地缩到李老太身后声音带着颤抖道:“祖母,咱们赶紧回家去吧。”
李家大儿媳就站在李老太身边,想不注意李秋月的言行举止都难,她顺着李秋月的目光看向戚青溪,发现李秋月居然是在害怕这姑娘。
她不禁有些惊奇,没想到李秋月这无法无天的丫头居然也有害怕的时候,她不由多看了戚青溪两眼。
李老太听到李秋月说要回家,也不再理会众人,拉着李秋月的手便往外走。
李家大儿媳特意走在最后头,她意有所指地看向郭氏,郭氏明白她是想要得到关于那封信的回应,也朝她微微点头。
这群人离开后,郭氏和戚青溪依然在正厅里头坐着。
直到门房来报,李老太一行人已经坐上马车出了巷子口,郭氏才拉着戚青溪到旁边外院书房去寻李文康。
戚青溪顺便将那李大公子在安遂的所作所为也一并告诉了李文康夫妇,以及都察院已经拿到证据,不日便会开审此案,将这禽兽不如的李大公子缉拿归案。
李文康听戚青溪说起这李大公子的所作所为,气愤地一掌拍向身边的茶几,直将茶几一角震裂。
“这家人就没一个好的,都是畜生。”
郭氏知道李文康一直对自家母亲和妹妹的事情耿耿于怀,若不是顾及着她和几个孩子,李文康早就不管不顾地杀到安遂去将这家人都灭了。
她能理解李文康的气愤,知道此时自己开口说什么劝说安慰之词都没有太大作用,她干脆岔开话题转移李文康的注意力。
“不过那李家那位大夫人倒是有点意思,她真能如此大义灭亲拿出证据帮咱们对付她夫家?”
李文康点点头。
他也觉得事有蹊跷,但照戚青溪的说法,这位李家大夫人在信里提到的这些事情正对得上顾瑜昨日所说的都察院查到的一些旁的证据,而且明显这位李大夫人提供的证据更为详尽。
他看向戚青溪道:“你大哥还有两天婚假,明早便让他去见那位李家大夫人,他们李家如此狡猾又丧尽天良,你一个姑娘去见他们我不放心。”
若不是他明日要去衙门当差,郭氏这两日又要准备两个儿媳妇儿的回门礼,这事儿本该是由他们夫妻出面的。
戚青溪不住地摆手:“不用不用,大哥好不容易新婚有两天假期,当然是该在家中陪嫂子的。您实在不放心我一个人,不如我让顾瑜陪我去,而且那李大公子的案子就在顾瑜手上经办,应当是对他家中颇为了解的,那位夫人明日拿出的证据是真是假定然是逃不过顾瑜的眼睛的。”
而且顾瑜陪她走这一趟也算是为了公事,理由正当,也不会影响他当差。
顾瑜在都察院当差这么久,也是出了名的明察秋毫,火眼金睛。而且顾瑜曾经和李文康在一个军营里待过,身手了得自是不必说的,寻常护卫根本进不了他的身,他也不用担心外甥女儿的安危。
“也行,那便让子琮陪你去走这一趟。”李文康道。
第二日一早。
戚青溪又是硬生生被红杉拉着起床的,但想到今日还有正事要办,戚青溪也没同往常一般挣扎了许久才起身。
洗漱梳妆完后,戚青溪边吃着早饭边翻看近来的朝廷邸报。
上头写的都是些小灾小患,以大渝朝疆土之辽阔,这些总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戚青溪一件事情。
再过几年,大渝朝便会迎来一次极端气候,连粤州和琼州那种终年无雪的地方都下起了大雪。
这也是导致后来坐上皇位的黎祁铭选择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时大渝朝内天灾不止,瘟疫四起。也因此导致各地粮食欠收、粮价暴涨,百姓难以生存,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可谓是民不聊生。
黎祁铭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更是为了彰显自己这个新皇的勇武,不顾已然空虚的国库和贫穷困苦的百姓,悍然发动战争。
至于这场战争结果如何她是不知道的,因为那时候她已然穿到了书中世界,她只依稀记得最后是南方出现了一支起义军想要将黎祁铭从皇位上赶下来。
戚青溪边吃着早饭,边想着事情。
红杉走上前来:“小姐,顾大人已经到了,正在外院正厅中等您呢。”
戚青溪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道:“那咱们出去吧。”
等戚青溪的空档,顾瑜正好借了李家的房间将身上的朝服换下。
戚青溪到正厅的时候,正瞧见顾瑜在整理身上圆领袍的袖口。
顾瑜本就生得高大俊逸,一袭藏青色的圆领袍穿在他身上,更是衬得他丰神俊逸。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戚青溪耳朵里。
那人背对着大门前站着的戚青溪,正同顾瑜说着话:“少爷真是穿什么都俊朗非凡,这要是去大街上走一圈,还不知道得迷倒多少小娘子呢。”
戚青溪听出来这是顾良的声音,看来顾良这是在营中忙完,又回来顾瑜的身边了。
她又听到里头顾瑜清冷的声音:“胡说八道。”
里头顾良又开口说话:“怎么能是胡说八道呢,即便您之后成婚了,那哪个男人还没有那么几房美妾的。”
戚青溪正准备往里抬的脚又重新收回去,她朝正看着她微笑的顾瑜摆了个嘘声的姿势,听着顾良继续说话。
她刻意放慢脚步,轻悄悄地往里头走。
“当然,咱家未来少夫人已是倾国倾城之貌,又气质优雅、端庄大方,这世间少有女子能与之比肩,少爷也犯不着再娶什么美妾回家。”顾良一边说话,眼角还不自觉地往身后瞟。
还好这么多年武功没白学,哪能听不出来后头有人进来,再看他家少爷这眉眼带笑的模样,不用猜都知道一定是戚姑娘来了。
他若还不知道改口,那他真的就是自寻死路。
可谁知顾瑜却直接将事情说破:“顾良已经知道你在他身后了。”
戚青溪笑着看向顾良:“你这话我记住了,待你日后成婚,我便将此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你娘子知道。”
说完,她拉起顾瑜的袖子往外走去。
屋内的顾良忍不住用手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他这张贱嘴,总不合时宜的胡咧咧。
戚姑娘若是迁怒到少爷身上,少爷又该罚他。
若是平常罚他,他也认了。
只是他爷爷和爹娘为着少爷的婚事,这几日便要到京城了,若是被他们知道这事儿,一顿毒打是绝对逃不过的。
“你还不走,等着我驾马车来接你?”他家少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顾良赶紧认命地抱起装着顾瑜官府的包袱跟上前去。
顾瑜的马车就停在李府门前,戚青溪为了方便行事,这次没有带红杉和银杏两个出门。
不多时,马车便到了昨日同李家那位大夫人约定好的地点。
这位李大夫人已经在茶馆里头等候多时,虽然她已经下定决心走这一步,但心里头还是十分忐忑,毕竟条件没有谈妥之前,一切皆是变数。
她也一直在楼上的包间里头观察着外面的情况,见到戚青溪几人走进茶馆立刻起身下楼来迎接。
待她见到戚青溪身边的顾瑜时,不禁愣了愣神。
她从前是见过顾瑜的,正是李老太天天惦记着要将李秋月嫁过去的那位顾大人,甚至三天两头就吵着要她去说项。
呸。
这老太婆也不想想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人家又是个什么身份,更何况人家都已经得了皇上赐婚,不日便要成亲。
可谁知那老太婆即便是知道人家已经得皇上赐婚还贼心不死。
还说什么皇上赐婚肯定都是那些貌丑嫁不出去的大官儿女,能有什么真感情。不比他们家秋月,长得美貌如花,定能得顾大人欢心,做个平妻也是绰绰有余的。
她看着眼前花颜月貌的戚青溪,再想到李秋月那张脸,她想想都觉得好笑,也不知道那老太婆和李秋月哪来的自信还做平妻,怕是连给人家做妾人家都瞧不上。
还好当初她知道自家夏月也有这心思的时候及时打破了她这非分之想。
这人没有自知之明,害人害己,她可没兴趣带着儿女陪他们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