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讨价还价
高倩如满脸笑容,热情地问道:“官人是要买这幅织锦吗?”
柳梦梅点了点头,如实回答:“正有此意。多少钱?”
高倩如看了杜丽娘一眼,杜丽娘伸出三根手指,不徐不疾地说:“三十两银子。”
柳梦梅心里一怔:这相当于我半个月的俸禄。他循声看去,眼前的女子正是在凉亭里见到的那位。
他想了想,开口问道:“敢问这幅织锦出自哪位高人之手?怎么价格如此之高?”
杜丽娘镇静自若地答道:“出自淮南绣娘。”
柳梦梅好奇地问:“恕柳某孤陋寡闻,不知道这淮南绣娘是何许人?为什么她的刺绣卖得如此贵?”
高倩如笑意盈盈地说道:“这位官人应该是才来扬州不久吧,要不然怎么会没听过淮南绣娘。”说完,她有意无意地瞥了杜丽娘一眼,“淮南绣娘的刺绣可是闻名扬州,很多人都以能买到她的刺绣为荣。”
看见女使的手上没再捧着锦缎,再看看墙上挂的那幅织锦,柳梦梅顿时猜出了八九分。他露出一个带着些许促狭的笑容问道:“听你这么说,柳某更加好奇了,不知柳某能否见见这位淮南绣娘?”
杜丽娘依旧一副从容的做派,淡声道:“淮南绣娘很低调,不喜欢张扬,从来不见客。”
柳梦梅心下里觉得好笑:淮南绣娘不就站在我眼前吗,还说从来不见客。
高倩如上来解围说:“官人是买来送礼,还是收藏?”
柳梦梅一五一十地回答:“送人,寿礼。”
前两天,柳梦梅的恩师叶义问来到扬州,准备为扬州知州杜宝庆祝五十大寿,他吩咐柳梦梅准备一份贺礼,毕竟两人是故交,礼物不能太轻。柳梦梅四处打探,都没有找到诚心如意的礼物。没想到今个儿在会仙茶楼看到了这幅织锦,真是踏破铁皮无觅处,他顿时觉得这幅织锦针法妙绝,是个拿得出手的好礼物。
杜丽娘顺着话头说道:“那这幅织锦可是遂了官人的心意了。”
柳梦梅点点头,心想这小娘子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也许好说话,便说道:“是,不过,能不能便宜点?”
杜丽娘摇了摇头,淡淡地说:“官人,你看看这幅织锦就知道了,绣工精细,针线细密,一般人可是绣不出来的。”
柳梦梅暗暗腹诽:虽然这幅织锦的确很不错,但你有必要这样夸自己吗?见过自卖自夸的,但真没见过像你这样夸自己的。
高倩如也顺势说道:“是啊,是啊,官人去问问就知道了,淮南绣娘的刺绣可是扬州第一,很多人都抢着买呢!”
柳梦梅有个下属叫万运鹏,特别擅长砍价,只要他开口,没有砍不下的价。此时的柳梦梅想起了万运鹏的告诫:什么叫砍价?别人说三百两银子,你不可能问二百九十九两银子卖不卖,这不叫砍价,这叫傻缺。砍价时脸皮得厚,别人说三百两银子,你得往三分之一砍,这时别人肯定会骂你,但骂你是好事啊,这说明你砍对了,就怕别人非常干脆地说“好”,要是这样,你就要后悔了,后悔是不是砍少了,后悔为什么不砍到三十两银子。
于是,他直撅撅地问道:“十两银子,如何?”
杜丽娘瞥了他一眼,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暗道:有这样还价的吗?是来打劫的吧?这是山贼穿上了体面的衣服装斯文,不敢明抢,来暗抢了吧。她没好气地说道:“官人,你是来砸场子的吧?”
见气氛不太对,高倩如插话道:“官人,你看看这锦缎,可是上等的面料,成本就不低。”
柳梦梅摸着下巴,一本正经地计算着说:“按照市价,一匹锦缎最多不超过1贯钱,你的这幅织锦长6尺左右,最多150文[1],而你却要卖30两银子,利润将近200倍,这真是一本万利啊。”
听到这句夹枪带棒的话,杜丽娘不高兴了,冷笑一声,说道:“淮南绣娘的刺绣值200倍的价格,要是官人嫌贵,可以不买。”
柳梦梅又想起了万运鹏的谆谆教诲:要是砍不下来,就跟卖家扯家常,一来二去就熟了,熟了就好砍价了。于是,他和和气气地问道:“请问小娘子,你家有几口人?”
闻言,杜丽娘翻了一个白眼,看怪物一样看着柳梦梅,语气不善地说:“官人,你是来买东西呢,还是来调查户籍啊?你是厢吏呢?还是户长啊?”
一见杜丽娘那态度,柳梦梅暗道:看来这招也不行,那就再试试万运鹏教的其他招数——搬张小板凳坐下来,砍上半个时辰,不信卖家不松口。于是,他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杜丽娘心里纳闷:这人究竟想干嘛?不买织锦了,改喝茶了?不管你买不买织锦,我今天心血来潮,就是想让你大出血。她向高倩如使了个眼色。高倩如会意,端上了最贵的茶水和引子,笑意盈盈地对柳梦梅说:“官人,您慢用。”
柳梦梅喝了一口茶,继续问杜丽娘:“真的不能便宜点?”
杜丽娘暗想:当是我小白兔了,好宰对吧。于是坚定地说:“不能!”
柳梦梅吃了个果子,讨价还价道:“二十两银子,如何?”
杜丽娘的白眼都快翻上天了,脸拉得老长,没好气地说:“拿人当叫花子打发啊。”
柳梦梅一时语塞,磨着嘴皮子说:“二十五?”
杜丽娘拿准了他想买的心理,双手抱胸,不客气地说:“你当是菜市场买菜啊,爱买不买,不买拉倒。”
半个时辰快过去了,柳梦梅不甘心,再次探究地问道:“真的一文都不能少?”
杜丽娘摆出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样子:“一文都不能少。”言语不多,却有一种不容商量的气度。
柳梦梅心下暗叹一口气:不知是哪家的小娘子,外表看起来像是个大家闺秀,实际上伶牙俐齿、不可一世。他心里很不甘,但又没有办法,只能掏出银两,买下了织锦,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茶楼。他一边走,一边暗暗骂万运鹏:教的都是什么损招,一个都不灵。不但价没砍下来,还多出了十两银子的茶水费和果子费,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杜丽娘和春香笑得像朵花似的,带着五十贯会子满载而归。
[1]在宋代,1贯等于1000文,1两银子等于1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