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030章库存告急
由于张琴想赶在开学这天发售新书,来不及过多寻找铺货商,赶印出来的书籍也不多,就在文市这边先行发售,其他的城市要等到三周以后了。
文市属于张琴的半个大本营,这边书店的总店长半是人情半是真心地拿了五百套书籍。
本以为这些书至少要卖个大半年,结果三个店面加起来撑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这,还是因为新书上得无声无息,被发现得太晚的缘故。
甚至有个嗅觉灵敏的,直接把西城那边书店的库存给搬了个空!
握着手里的话筒,张琴简直是神采飞扬:让你们不买我的账,我就是光靠文市也能把书给销售一空。
张琴放下听筒,她马上拿起手边的出入库记录本,查看《宝典》的库存,琢磨着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手里这点库存能撑多久。
因为社里对她的激进做法表示不赞成,张琴已经自请到文市开展销售工作。
“不对,这才是刚开始,后面的销售势头肯定会猛起来。其他各市看到苗头肯定也会追加,不行,我要去印刷厂看看情况去。就库里这几千套,够干什么!”
“小江!”她拿起椅背上的针织外套,边打理发型边往外走,“跟我去光彩印刷厂,对了,把销售单和出入库本都带上。”
“美珍,你去仓库清点一下库存,待会儿东城书店的小李过来提货,辛苦你跟着一起送一下,还是找上次那个师傅送,仔细些。哦,这次是两千套,提货单我签好放桌上了,你记得做好记录,剩下的事等我回来再说。”
一连串的命令发布出去,张琴连口气也不喘,皮鞋哒哒哒地踩出一串欢快的旋律。张琴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畅快了,这次自请配合开展销售工作,很多同事都暗地里说她自降身份,那些风言风语她不是没有听到,但她就是有信心:这次出版参考资料一定能成为她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笔。
她这边正春风得意,各地的书店可是都要炸了锅。
文市这边的情况还算好,刚接到要进货的确切消息,这边三个书店就赶紧拿大红纸往醒目的地方一贴,上书:“《高考宝典》统一下午到货!”
几波学生跑了个空,虽说发几句牢骚,但也都老老实实表示下午再来,没出什么乱子。
临近的横市书店这会儿才叫焦头烂额。这里离文市不远,消息传得也快,一开始只是零星几个学生在打听,后面都是一波十几个的一起来,有几波甚至撞到了一块儿。
这会儿,书店负责人正被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围了起来。
“为什么文市有,我们横市就没有?”
“有的,有的,就是要晚几天。”
“为什么晚几天,你们是不是根本没进货。”
……
他眼尖地看到一个体格健壮的店员挤了进来,赶紧把他往前一拉,“我这就去给你们联系书”,好容易从学生和家长的包围里拖了身。
刚回办公室,还没整好被挤歪的衣服,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他头疼的歪了歪眼睛,又不能不接。
“哎,周处,是,是有这事。没有,我们绝对是进了书了,供销单都还在我抽屉里,只是要晚一些。没有没有,我们资金和运输上都没什么问题,哎,谢谢周处关心。”
挂了电话,他只觉得心力交瘁,这不是他接的第一个“关爱”电话了,好几个家里有考生的领导都侧面打听过,是不是书店流程上出了问题,还是运输队那边有困难?
书店负责人急出了一嘴的火包,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怕书不好卖,出版社那边这次负责销售的同志自己又不熟,这才没着急订货的吧?
想到自己办公桌抽屉里,那张标注好发货时间的单子,他就嘴里发苦,仔细算算,再怎么样也要到两三周以后才能拿到货了。要说坏心,他还真的没有,只是胆小求稳,怕书万一不好卖,占着库存年底不好交差。
“得了,还是打个电话卖个惨,看看能不能提前发货吧。”
这几天,张琴陆续接到各地新华书店的催货电话。她也不拿乔,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一一都应了,货也都联系好了运输队。
只是后来再联系的,她也爱莫能助,无他,印刷厂效率低下啊!
她是一天三次的跑,一天五次的催。
“没办法,机器的速率已经开到最大了,再加下去了,零件磨损太大,万一出现故障,维修又是一大笔费用,厂里根本不敢承担这样的后果。”
林梧坐在她对面,“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张琴摇头,“其实也不只是他们低,全国的效率都这样,文市的厂子已经算好的了。这年头,一条好的生产线难求啊!”
张琴想着包里的一摞供销单,不由有些出神,光彩印刷厂的速率明显已经赶不上来了。
之前的预计是20万套书在五个月之内售出,按照光彩印刷厂的速度,一个月出4万套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已经是她能够找到的大厂了,若是小的印刷厂,恐怕一个月4千套也印不出。
但现在形势不同了,就手里的这批单子预计已经要排到两个月之后,还不停有那关系近一些的想要插队进来。只是哪里的书店都是以后的合作方,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张总编您不愿意另找一家印刷厂,是怕会把光彩厂给架到火上烤?”林梧猜测。
张琴回过神来,她看着眼前的女孩,大半个月不见,她好像又张开了些,要说好看,林梧确实是好看的,但她行事大气,永远朝气蓬勃,常常让人忽略掉她明艳的五官,只记得熠熠发光的眼,确实是难得的好孩子啊。
只可惜,张琴望了眼外面等着的宋琰,她儿子恐怕没有这个福气了。
“是啊,”她叹气,“这其中的人情、利益得失,确实难以两全。不说这个了,学校不是已经开学,你怎么到文市来了?”
林梧的眼笑成了弯月,她说:“这就要说张总编的厉害了,我刚开学没几天,学校里已经有同学开始谈论这套资料,都说买不到,已经有好几个同学打算找小厂子自己影印了。我就想着过来看看,如果有能帮上忙的地方您不要客气。”
张琴眉头也皱了起来,半晌还是叹了口气,“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找第二家印刷厂。我再想想办法吧。”
“如果说,承诺光彩厂,《宝典》套系里剩下的图书优先跟他们合作呢。”
张琴来了精神,“你是说?”
“是。这次过来,也有另外一个目的,跟您汇报下另外几本资料的编纂进展。这段时间,英语的资料已经编了一小半,开学后事情多,抽不出大块多时间,等编完应该也得一个月的样子了。剩下的物理化学,争取在十二月前后编出来。”
林梧笑,“照这样看,一个光彩印刷厂是无论如何吃不下来的。我们的出版总册数也会大大增加,我想,印刷厂的这笔交易不吃亏。”
“那是自然,”张琴站起来,“走,我现在就带你过去。”
剩下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印刷厂大半年的时间,都不用愁工作业绩了,自然是满口答应。
走在路上,林梧想到厂子里的见闻,若有所思。她问宋琰,“现在全国所有厂子的生产线效率都不高?”
宋琰之前也跟多个国营单位有过接触,见林梧感兴趣,也就往深里说:“也不是所有,合资的厂子可以拿到国外的生产线,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都会相对高一些,只是我们花大价钱买回来的生产线,也不一定是国外最新的,大概率是已经被淘汰掉的库存。”
林梧叹气,她知道国家这时的基础产业薄弱,只是没想到会难到这种程度,“我们就不能自己生产效率高的生产线吗?”她也知道这话问得很没有必要,但还是忍不住。
宋琰沉默。
“这当然是我辈人的目标。只是国家百废待兴,生产线涉及的行业太多,缺了哪一环都很难走下去。”宋琰很不愿意承认,然而现实就是如此,也唯有看到差距才能坚定地走下去,他的老师,同窗,不都在为此努力。
林梧忽然反应过来,这样说可能打击到了一位未来的科研工作者,她努力寻找话题,“伟人不是说过,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你看,就算我们拿到的是淘汰掉的生产线,但也可以学到比我们新的技术。这也是一种进步嘛!”
停了停,她继续说:“我对科技了解不深,只是以我的想法来看,既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差距,能得到最新的技术自然是好,但是旧的技术是不是也能让我们脚踏实地走稳每一步,是不是更能让我们看清,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真实的。从总体来看,这种交流是好的,毕竟,封闭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她看向宋琰,“我们一定可以造出属于自己的生产线。”
宋琰眉头舒展,目光坚毅,“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