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020章收音机
短短几天的时间,郝强已经来找过宋琰三次了,他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只是这个决定实在太重大,他不得不慎重。
“琰哥,你看,这是梧姐给我出的《店面扩张可行性分析报告》,嘿,这名儿可真是够长的。”郝强说着递过去一叠纸,原封不动,正好是昨天林梧给他带过来的那一份。
宋琰接过去,有几分好笑,“梧姐?如果我没记错,你今年已经二十二了。”
郝强摸摸脑袋,“能者为长嘛!”
宋琰摇头,“这是什么歪理。”
他手里不紧不慢地翻着报告,右手食指内曲,如果是他的同窗在这里,一定能看出来,这正是他对一份报告感兴趣的标志。
没看出来,这姑娘不仅胆子大,也确实有真本事。每一条每一款,都分析罗列得相当清楚,还标有精确到个位的数据做支撑。整个报告看下来,已经不像是简单的店面扩张报告,而是一个行业论文。
他一页页翻过去,速度始终如一,但一个字符也没有错过。
把报告轻轻放在桌面上,宋琰的点评非常中肯:“分析有理有据,有很强的参考性。”
“我不相信你看不出来这篇报告的价值,强子,你也不是固步自封的人,我记得你前段时间就提过店面扩张的事。所以,你把这篇报告给我看,想听我说什么?”
郝强深呼吸,“我想把店面一成的利润给她,请她常年指导。哦,她管这个,叫技术入股。”
这是个肯定句,没有问行不行,没有问好不好。其实在郝强来找宋琰时,他心里已经下定了这个决心,只是需要有人再给他一个肯定,再推他一把,而这个人,他希望是宋琰。
宋琰自然也听出来了,他打量这眼前的人。二十二岁的小伙子,眼角已经早早爬上了细纹,因为时常带笑,嘴角的沟壑更是比同龄人深了几倍。
这个年岁在村子里已经不小了,如果当时留在村里,这会儿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倘若不是因为两百块彩礼,他也不至于只身一人来投奔自己。最艰难的时候,两个红薯窝头顶一天,一块凉席就是一张床。
“最近跟家里联系了没有,别怪你阿妈,她也是没办法。”
郝强没想到宋琰会突然提起这个事,明显愣了一下,头也一下子垂了下来,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
“我知道,大哥到年岁了,再不娶媳妇儿村里人都要指着说道。我只是气我自己,连两百块都拿不出来,让小惠只能跟了那个王八蛋。”
这事儿没法安慰。两百块,郝强早就有了,甚至已经有了很多个,但是小慧,只有一个。
宋琰用肩膀撞了一下他的,“下定了决心就干吧。”
……
所以,继接站牌两成的干股后,林梧又有了郝强收音机店一成的干股,范围包括现在以及以后所有的分店。
够大气。
林梧表示很满意。所以,她决定现在把最后一张杀手锏亮出来。
“有没有想过以后开一家收音机厂。”
“怎么开?”
这两天郝强受到的冲击太大了,他觉得以后无论梧姐再说什么,自己都不会太吃惊。就比如现在,照以往的情况,他肯定要问怎么可能,为什么,或者其他的什么。现在,他觉得再这么说会被梧姐深深地鄙视,只能问怎么开。
林梧摇头,“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但是我觉得,这一天总会来的。这两年国企已经有了改制的苗头,市场也越来越开放。以后,无论是自己开办一家私人企业,还是接手改制后的国营厂,都不是没有可能。”
林梧画了个大饼给他,还不忘拿到面前让他闻闻香,“怎么样,想不想干?”
郝强简直太想了,“梧姐你就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这个郝强太上道了,说话办事都透着一股爽快劲儿,林梧就喜欢跟这样的人合作。
“只有一件事情:积累。记住,只要没干趴下,就卯足了劲儿积累财富;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卯足了劲儿积累人才。这是以后起步的根基。”
郝强带着满腔热血南下了,只留给林梧一个崭新的收音机,和一张新的股权转让合同:技术入股的股份从一成变成了两成。
林哲看看桌上并排摆着的两台收音机,傻了。
“姐你用几张纸换了一台收音机?新的!两百多块外加十张工业券啊。”折合下来,一张纸顶上十几块了,林哲两眼冒圈。
林小桐瞬间进入小迷妹模式,一双眼都快闪瞎了,“难道这就是伟人说的,知识就是力量?”
林梧喷笑。如果告诉两人,十几张纸换来的可不仅仅是一台收音机,还有一个连锁店铺每年两成的收益,不知道他们会惊诧成什么样,会不会跳起来把天花板都顶穿了。
是的,她没打算把这件事情告诉两个弟妹。不是信不过他们,而是怕他们知道后,认为钱来得太过容易,就歇了脚踏实地的勇气。
后世浮华,她见过太多,有多少人因为见了明星、网红的一夜成名,轻而易举放弃了学业和家庭。
事实上,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在这一夜之前,谁不是苦熬了无数个日夜。就连说“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都是从小浸润在国学古籍里长大的。
她摁下收音机开机键,里面立刻传出播音员字正腔圆,激情澎湃的声音:
“这次现场会,书写了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史册中永放光芒的一页,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小商品市场的开放和建设,揭开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林梧抬眉,全国小商品市场现场会吗,看来,历史的进程又推进了一步啊。
林哲和林小桐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欣赏收音机的美妙。
这是一台机械调频指针式收音机,还能放花花绿绿的塑料薄膜唱片,功能已经可以称得上走在时代前沿。
林梧摆弄了一下调频用的几个旋钮,又换了一个台,这回是一段岳飞传。
再换一个台,是歌曲《上海滩》。
她问两人:“记得我在答应你们买收音机的时候,说过什么吗,现在,你们心里有没有答案。”
两人想起来了,那会儿三人还没出租过接站牌,家里刚从父母逝去的哀痛中走出来,可拿出消费的金钱并不多。但是大姐却说,收音机,一定会同意两人买,为什么呢?
林哲想的是这段时间的努力,一个一个在废品回收站里找的艰难,当然,还有最后得偿所愿的欢欣。
林小桐想到的是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国事,家事,天下事。
林梧没有告诉他们答案,因为答案是什么早已不重要了。成长,是唯一的课题。
只是从这一天起,家里多了一项娱乐活动。
当然,对于林梧来说确实是娱乐,对于学渣林哲和小白花林小桐来讲,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姐,你饶了我吧,我真背不下来刚播音员说的那句话。”林哲哀嚎。
晚饭后,三人照例打开收音机听新闻。林小桐见势不妙,赶紧溜了,躲在厨房里磨磨蹭蹭,三只碗洗了半个小时还没见出来。
“没让你背,就是影子跟读,他念到哪你念到哪。”
没错,这就是三人新颖的娱乐方式,跟读新闻。目的很简单,提高学渣林哲的耐性,提高小白花林小桐的社会敏感度。
可惜,没一个人领情。
在教育弟妹一事上一向无往不利的林梧,也惨遭滑铁卢。看来,这个计策可以放弃了,只能另想他法。
收音机里继续传来播音员的声音,林梧抓住几个关键词,迅速转移了注意力。至于林哲,也迅速地溜了。
“下面播报一条本地新闻:市教育昨日宣布,明年参加中考的考生,按照志愿填报和分数排序,将择优录取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由中等专业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并根据所学专业进行就业分配……”
什么?林梧快趴到收音机上了,今年中考可以选中专,毕业包分配。
这几个词一出,信息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
国家早在五年前已经陆续有知青返城,两年前则开始了大批量的返城。要知道,很多知青下乡的时候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回来后由于没有工作岗位,大多数选择了重返校园,其中很大一批进入了初中。
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无疑都是就业,并且,要尽快地就业。几年,十几年的下乡生活,让他们在家里早已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返乡归来,有惊喜,但更多的是尴尬。
这一则消息正如久旱逢甘霖,只怕很多人在听到的第一时间,已经欢欣鼓舞,势在必得了。这其中,必然也有一部分按部就班升入初中的学生。
毕业包分配,戳中了大多数人的心思。
林梧的市场敏感度迅速发挥了作用,这说明什么,说明教培行业的春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