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高原牧歌 > 第五章 学会放羊是生存之道

第五章 学会放羊是生存之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牧区孩子们四五岁就出牧了,岗也跟着孟克开始放羊了。我们现在城市的孩子们,四五岁时还在父母的怀抱中,而在牧区三四岁就开始干活了,往家里搬粪生火,跟着大人们出去捡羊毛,所以成熟懂事早。鄂托克旗有位蒙古族革命烈士,叫马诚良,据说他在四岁时就是马上好骑手了,七岁时成为了鄂托克草原上的训烈马高手。《草原英雄小姐妹》当年保护羊群时,姐妹俩分别是九岁和七岁,而且蒙古族讲虚岁。两个女孩子能在狂风暴雪的黑暗中,成功把羊群围赶在避风处,这是因为她们很小时就学会了牧羊。

    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后,1963年察罕淖尔草原水草是丰美的,秋季草籽饱满,大爷想利用最后的机会抓膘育肥,这段时间他要亲自放牧了。孟克要跟着当然岗也要跟着去。大爷知道羊群已经在夏场踩了两三个月了,他们要走远一些,去羊群今年还没到过的草场,好让夏场休息一下,避免沙化。奶奶提醒他们穿好棉袍、靴子,一早一晚冷,走远路要多背水和干粮。这些他们懂。而最害怕的是蚊子,草原上的蚊子个儿大、刀长,它们是叮咬牲口的,而且毒性大,咬人如同羊吃鲜草一样轻松,每次人被叮到哪哪红肿,眼睛常常肿的睁不开。奶奶把早已编好晾干的艾草绳给他们拿上了。娜仁她非常疼爱岗,在他袍子里面缝了个口袋,把岗的母亲带来的黑枣、柿饼装的满满的。青马驮着油布、毡子、羊皮褥子还有水袋和炒米。

    前一阵子被大爷和孟克医治调养好一点儿的山羊羔,早早起来懂得叫醒人了,先在孟克头边捣两蹄子,然后要用它的薄嘴唇拽他的头发,如果看它还不起来那就用最后一招,全身蹦在孟克的身上,有时候它还会蹦在岗身上,让它这一来回蹦都得起来。山羊它是有体味记忆的,嗅觉不比狗差多少。这些天孟克把一只母山羊的尿液涂抹在山羊羔身上,母山羊认领了它,开始允许它和另一只羔羊分享奶水了,否则山羊羔拉肚子不会这么快就控制住的。其实山羊是很少生病的,山羊羔闹肚子是因为它早早失去了母乳喂养,加上天旱了三年,突然这一年鄂托克雨水频繁,察罕淖尔、木肯淖尔草场气候湿润,反而让山羊一时半会儿不好适应,他们早已对鄂尔多斯高原干旱少雨的气候适应了。湖泊边的沼泽地踩多了,会有寄生虫上身、蹄子腐烂的情况发生。所以他们在木肯淖尔放了六七天就不准备再去了。这天是他们最后去的一天。

    路上大爷告诉他俩:“咱们山羊比绵羊多出了一大半就是因为山羊比绵羊好养,它们吃的少还几乎什么也吃,它会站立起来吃树叶,耐饥渴,耐高温,耐寒冷,抗病、抗风沙。绵羊没有山羊的跋涉能力,山羊一天走20多里没问题。绵羊遇到野兽四处逃窜,而山羊会把羔羊围在中间,羊角向外给孤狼造成捕食困难,遇到群狼会寻机逃跑。我们牧羊时会看到,山羊总是在最前面抢草吃,边吃边走速度较快,而绵羊只能跟在山羊后面吃山羊吃过的草,雪天还要靠山羊刨开雪,吃剩下的草根充饥。”

    大爷用马鞕指着羊群前面继续说:“看到那只大母山羊没?它年龄和个儿头都大,而且产羔多。公山羊们因好斗死亡率高,都听年龄大、经验丰富的母山羊指挥是自然的。头羊是要有胆量的,首先要涉水跃沟,第一个走过危险路段才可被拥为头羊。我们看好管好头羊,让它听我们的话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狗从小开始调教好,它能替人管理头羊和整个羊群。我们牧民生活全靠羊群了,吃羊肉、喝羊奶,冬用皮毛全依赖羊生存,所以我们不能让羊遭受大的损失。一般情况下我们鄂尔多斯高原四五年要有一次白灾(雪灾)或者黑灾(旱灾),每次冻死或渴死羊后,人就有饿死的,狼在产崽时也常会窜到圈来往死咬羊。再有就是夏天绵羊放不好会死的,它们到中午怕热,反而会相互挤在一起扎窝子,不吃不动喘粗气,挤在中间的会窒息死亡。所以夏季放羊要早出晚归,一早赶羊到高处,因为高处干燥蚊蝇少。中午要赶羊群到有树荫的地方。春天绵羊有追青的毛病,牧草返青其实只是地皮绿芽,远望一片绿,走近吃不上,跑到坡顶体力消耗完了也没吃上草。因此,我们先应该把羊赶在坡背面,让羊群先吃未返青的枯草,午后归圈时再往前坡赶,这会有效的防止羊群跑青,减少损失。如果秋季抓好膘,冬季保好膘就行,冬天我们要晚出早归,母羊大多在怀孕时期,保住膘就容易保住胎,不要走太远。隔一天饮一次水,一定要在中午,这时的水温比较温和,而且要先让山羊喝,因为它有辩别污水的能力,有毒性的草山羊也是不吃的,而绵羊不懂,我们看到山羊不吃的草要记住,不能让绵羊吃。天寒要到避风向阳的地方,这些我们牧人都是应该知道的。坚持放好一冬天后,春天接羔就会顺利。总之,羊群就是我们的生命,你们从小就应该懂这些。”

    大爷带他俩出来放羊是在给他们传授牧民的生存之道啊。跟大爷放羊一天学到了许多的牧羊知识。

    山羊羔它几乎一路是跟着孟克走回来的,到了羊圈小家伙跟着孟克就进毡房了。这羊羔别看它拉肚子没完全好,可身上白白的毛很招人喜欢。因为冬羔已经长成大羊了,现在没有这么小的羊。姐姐把以前给小羊羔戴过的红绳铜玲给它拴在了脖子上,它“叮玲、叮玲”的在两个毡房之间来回窜。其实家里人都知道,它从出生就一直闹肚子,说明在羊妈妈肚子里就闹下毛病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更不好医治,和人的婴儿一样需要慢慢调理。姐姐不让它喝生水,烧开了一大水,准备晾凉后给山羊羔喝,大爷把羊群和嘎查的事情忙完,回来就配药找灌具。朵兰大娘把跟内地人用炒米换来的玉米炒熟,准备喂山羊羔。牧民们就是这样,圈里几百上千只羊并不稀罕,可遇到弱小需要帮助的羔羊时,总会把它们当宠物一样养起来,动物和人一样,越孤单越懂事,也越有人关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