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扑进野菊花 > 第014章 拌蛮 02

第014章 拌蛮 0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留在家里的老人气喘吁吁地围了过来,上午出工后回家吃饭的村民快步流星地围了过来,张大水老师健步如飞地围了过来,陌生人突然“嘿嘿嗬嘿嗬嗬哈”地吼起,一声接一声地重复着,哭不像哭,嗥不像嗥,却令听者头皮发麻。

    张大水老师也是百般紧张,听着听着灵机一动,接过了号子,高高地甩起手,踏歌而行:

    嘿嘿嗬嘿嗬嗬哈

    唱不过祁阳人呐

    耍不过零陵人呐

    香不过永明人呐

    巧不过道州人呐

    打不过东安人呐

    蛮不过九嶷人呐

    嘿嘿嗬嘿嗬嗬哈

    啊呐呐呐呀呐呀

    蛮不过九嶷人呐

    啊呐呐呐呀呐呀

    陌生人的“嘿嘿嗬嘿嗬嗬哈”如鬼哭狼嚎,张大水老师却把这几个同样的字变成了歌声。他的歌声带着一股子清扬的气势,野菩子反应过来,跟随他的步伐;更多人反应过来,跟随他的步伐,在陌生人数米之外,大家旋绕着陌生人踏歌而行,歌声一浪接一浪。

    奇怪的是,陌生人在大水老师接过调子的那一刻,愣了一下,随即沉默下来,也是随着大家的旋绕而自己旋转起来。他的步子凌乱,跟不上大家的步伐,一边旋转,一边伸长脖子,似乎在寻找什么。

    这唱的到底是哪一曲?大水老师为何刻意如此?

    先说这曲子,是在反应湘南地面几个重要县区的人文特征:祁阳作为祁剧之乡,是湘南文化的重要开源地,那里的人唱的比说的还好听;零陵也即古城永州,潇水、湘江在此交汇,地广田肥,乡民因此从容不迫,性情上柔和有余,刚毅不足,耍日子的多了,也因此孕育出怀素这等牛人,一代草圣,醉心书法,逍遥一生;东安乃南方武术之乡,那地儿的人与人扯不拢就用拳脚讲道理,由于民间尚武、乡兵发展得好,晚清和民国时期涌现多位名将,其中最出名的有湘军猛将席宝田、北伐名将唐生智;道州人有道州拐子、道州麻拐的外号,自然是攻于算计,但所谓物极必反,这里却诞生了理学鼻祖周敦颐;永明即江永,不仅以女书闻名于世,那地方更是块宝地,出产香米、香柚、香芋,是吃货向往的所在。

    而九嶷人却是出名的拌蛮。

    那么,什么是拌蛮呢?按照湖南人自己的理解,应该包含五层意思:

    一是指霸定道理。有理占理,没理找理,实在讲辩不清就死死咬住自己的阵脚。你恨他蛮不讲理也罢,固执己见也罢,反正他必定会为自己一方争得道理的制高点与胜利面。

    二是指咬定目标。心劲坚韧,再苦再累也能咬牙挺住,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一点,从湘军的鳄龟嘴以及湘西土匪的九条命上可见一斑。

    三是指粘定强者。如果我觉得你比我强,我的策略就是:你是伙伴我就巴着你,你是对手我就粘住你。特级牛皮糖,超级520,无解纠缠术,你想甩脱?没那么容易!到最后你不得不屈服,不得不满足我的利益追逐。

    四是指坚定自我。我只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我行我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譬如你到某人家里做客,你不想多喝酒,别人硬是往你嘴巴里灌;你想离去,主人家硬是拖住不放,这些都是典型的拌蛮行为。

    五是指吃定对手。强行推行霸王条款,甚至强行占有。解放前,湖南有很多人神共愤的大地主,那些大地主的发迹史,少不得霸王之策。

    由于湖南各地的方言差异不少,拌蛮也可以讲成或者写成巴蛮、霸蛮、扳蛮。

    我们先熟悉一下什么叫做蛮。古时候,中原人称开智较晚、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东南部族为夷,称西南部族为蛮,合称蛮夷。分界线在哪?就在长江中下游和洞庭湖。上古的洞庭湖水面非常广阔,两湖境内沿长江两岸的一大片低洼区连成一体,统称洞庭,又叫云梦泽。那时候的长江,穿越洞庭湖区,浩渺无际,蛇虫凶猛。在其南面、西南部,包括湘、贵、粤、桂等地区,统统属于蛮区。好笑的是,蛮人并不局限于西南的原住民,反而以败给炎黄联军而逃窜到南方的蚩尤部落为主。蚩尤部落可是地地道道的远古山东人,九黎的核心分子。这部分黎民百姓逃难到洞庭之南生活了很长时期之后,被中原的炎黄子孙称作南蛮。先秦时期,甚至霸道的楚国人都被中原人叫做楚蛮、蛮子。而楚国的王族也不是洞庭湖区的原住民,他们是黄帝的后代,从淮河中上游一路西迁到秦岭以南,再到洞庭以北的平原地带。有了这块鱼米之乡,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吞并洞庭湖周边,最后把吴越江淮都纳入治下。楚文化,在同期可谓高度发达,尽管如此,楚国也免不了被诋毁成蛮邦。更好笑的是,到了中古时期,也即南北朝到隋唐宋时代,洞庭湖畔的湘北人,并不认为自己算蛮人,在他们的眼里,湘南才是真正的南蛮。他们的看法其实不无道理,湘北早早开发,人文气息浓郁,把他们算作蛮类,真的委屈了他们。但是,湘南山前山,山后山,山连山,山摞山,林深树密,蛇虫横行,岂有不蛮之理?

    蛮,首先是个地理标志性的字眼,特指南方凶悍的蛇虫;随后被泛指南方凶悍的生物,包括生活在那里的人类;再者,被引申为野性、粗暴、凶狠;再后来,又成了狠、很、厉害的同义词,例如蛮好、蛮爽、蛮蛮大就是很好、很爽、很大的意思。《说文》里就是这样解释:蛮,南蛮也,蛇种。所以,在许慎们的眼里,蛮,亦虫,蛇一级别的人,缺乏教化、不讲道理、不通情理的人,给缠住了让你吃大苦头的人。

    事实上,蛮人并非专门针对蚩尤的后人,如苗、瑶、侗、畲等,也包括南部、西南山区的其他部族人,其中包含蚩尤、黄帝、炎帝的后代,因为炎帝、舜帝都被竞争对手赶到了湖南,死在了湖南,他们的很多部族和助手的后代从此生活在湖南。所以,蛮子大部分都是文明人的后代。许多部落在南方大地融合了,发展了,蛮子的精神却延续了下来。

    至于巴,蛇也,川渝湘楚古语里的大蛇。蛇的曲张、缠绕、暴击之力,给人类留下深刻的印象。巴蛮,特别能够体现野生的坚韧、狠厉精神。

    而霸,强势、霸道的作风。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意思是讲:以权势、武力为手段,并且假借仁义为口号的,才是霸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霸王,以及威震宇内的罗马帝国、元帝国、美帝国,都是典型的霸道政治结晶。霸,行强横之气,只为了征服的目标。但是,行霸道,不论个人抑或政治集团,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基础,否则在人家眼里你就是做白日梦的傻逼。用蛮力图霸道,才称得上霸蛮。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哪怕你顶级倔强,如果实力不足,都算不得霸蛮。所以,真要表达湖湘人的精气神,霸蛮两字有失偏颇。

    再说拌字,意为搅合、争吵、拌磕;又有豁出来的意思,如拌命,即豁出性命;还有摧残之意,唐朝的温庭筠在《春日偶作》中写道:夜间猛雨拌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此外,也可以理解为耗费,清朝的黄宗羲写的《张元岵先生墓志铭》有这样的字句:短檐破屋,皆拌数十年之力;晓风夜雨,沉冥其中。不管哪种含义,这个字和蛮字组合在一起,都特别契合,都特别能够体现蛮人的心性,都有你纠缠你的、我坚持我的味道。

    相对而言,拌蛮就多了许多底层乡民的人力气势,更能准确表达九嶷人的精神气质。

    有道是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拌得蛮,这种精神在湘西、湘南的山民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九嶷山位于五岭山脉的核心区域,地理上可谓南蛮中的南蛮。拌蛮精神,或者说霸蛮精神,对于九嶷人而言更是深入骨髓。事实上,拌蛮,乃周边县市公认的九嶷烙印。

    说到拌蛮致用的成就,却首推湘中,次推湘北。这是因为拌蛮精神,有脉络,也有延展。湘中、湘北的教化独领风骚,拌蛮精神与儒家哲学完美结合,从而人才鼎盛,大家辈出。晚晴名家曾国藩本人就是这种结合的活样板,他所著作的《挺经》更是探索拌蛮精神的压案之作。《挺经》脱胎于拌蛮精神,偏重于士子修身之道,按照李鸿章的理解,这部巨著当属“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作为曾氏心法,他心中的“挺”,不再拘泥于拌蛮,也就是说不再局限在“霸定道理、咬定目标、粘定强者、坚定自我、吃定对手”,而增加了“砥定中流”和“保定自己”。砥,就是磨刀石,砥砺意志,在磨练中脱颖而出;然后砥柱中流,能当大事,于惊涛中傲然挺立。更为难得的是,他们勇于挑头却不是愣头青,真正的湖湘领袖除非主动扑死,一如谭嗣同一般决心以自己的热血唤醒中华儿女,否则都急计百出,善于以主动、谦和、理智的态度,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曾氏处危难之间能够忍辱负重,功成名就能够坚持勤俭廉劳,势莫能敌而不飞扬跋扈,面对黄袍加身的机会能够忍而不发,凭盖世之功于诋毁、猜忌之中安保身家性命,后人评述全赖他的挺功。

    《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幼学琼林·武职类》:“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曾氏《挺经》可谓中国自先秦以来儒家文明浓缩的一大精义,它与湖南人的本土精神一脉相承,却又有区别。如果说拌蛮是野生的、朴质的、潜意识的,那么《挺经》就是提炼的、哲学的、有意识的。

    不过,以湖湘之大,一本《挺经》从大处说肯定无法概全湖南精神,从小处讲也难以精炼拌蛮内涵。如果硬要为拌蛮找一个更为简要、精准的解释,应该在《挺经》的基础上再添一部《忍经》。拌蛮就是忍加挺,能吃苦中之苦,能忍胯下之辱,能挺馁泄之气。

    拌蛮精神,用在正面,可谓君子之道,力量惊人;用在反面,可谓土匪习气,力量骇人。问题是,湖南士子也没有好好总结和推广拌蛮的正确用法,若能在曾氏《挺经》的基础上深加挖掘,形成忍加挺的系统哲学理论,对湖湘子弟加以全面训导,当成湖南文化发展的不世之功。普通湘人最需要的是一套基于拌蛮精神的教化之道,让湖湘子弟从此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粮食,从此可以摆脱拌蛮中潜伏的匪气与戾气。

    《挺经》没有好好传播,《忍经》没有广为流传,更别说更加系统的拌蛮理论,至今普通湘民的身上隐藏的依然是野生的拌蛮基因,总是不知不觉间朦朦胧胧中自由迸发拌蛮的力道,这样一来难免一百个人的拌蛮生出一百个的方向,用对用错全凭一己之念。为什么说湖南多刁民?没有得到教化的湖南人拌蛮起来,挺错了方向,岂止于刁,更是狠辣难挡。挺对了方向,就会雄才辈出。这也是为何很多九嶷人并不认为拌蛮有什么不对的深层原因,他们视这种精神为荣耀,说起自家的拌蛮故事,更是津津乐道。在他们的眼里,能唱会侃的祁阳人、能打善攻的东安人、能写会算的道州人,在九嶷人的拌蛮面前都不堪一提。

    不过,大水老师显然不是为了张扬九嶷人的拌蛮精神,他的目的在于通过转换陌生人的调子,用歌声唤起他的理性,找回他值得骄傲的自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