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之纵横四海 > 第13章 大礼议根源

第13章 大礼议根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个具体章程,李卫决定先拟两份计划书,一份发给内阁,一份奏至皇帝,试探试探口风。

    接着来到大牢,区分请愿械斗者的主从,主犯暂时不做处理;向从者训斥了一番,表明自己顺应大势禁教的决心,继而让府学教授、县学教谕带他们前往文庙,拜祭圣人,并承认错误,方可放去。

    众生员大喜,再次高呼巡抚大人英明。

    站立于大牢走廊尽头,李卫望着那蓬头垢面却感激涕零的士子,顿生一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般的快意。

    “名利双收啊!”

    贾瑁忽然问:“大人,挑唆械斗的幕后黑手,不打算追究了?”

    李卫道:“我朝生员秉承大义,为捍卫中华伦理纲常而殚心竭虑,此乃忠君报国之举,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小小年纪,怎如此的居心叵测?”

    高阔论笑道:“贾小先生,你很腹黑哦!”

    贾瑁笑了笑,转移话题问道:“大人,高先生,贾某想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常薇之尸,报案人系神父利国安。尸体被移至钟山教堂的告解室超过五日,为何利国安发现尸体的时间如此迟滞?”

    高阔论道:“很简单,因为案发前的一个月,钟山教堂的西夷人士去了苏州,参加一个什么教会的会议,并不在金陵。是回来后才发现的尸体!”

    “哦,这样啊。那其他人呢?西夷人去了苏州,教堂里就没有留守的人?比如门子、马夫、伙夫等角色?还有,逮捕来分奇之前,我们可是提出过好几个疑点的,这些,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

    李卫厉声斥道:“贾瑁,此案已结,你再追着不放,本官可要罚你了!”

    想了想,语气一转,用心良苦地道:“贾瑁啊,做人呢,要学会适可而止。你年轻气盛,有情除恶务尽的情结可以理解。以后,多看,多记,少说,到了年纪自然就明白了。本官送你一句话:难得糊涂!”

    贾瑁忙拱手:“谢大人教诲,小子必铭记于心!”

    “嗯。你是个聪明人,知道我话里的意思。下去吧,文庙之行,你就别掺和了!”

    “是!”

    贾瑁望着李卫一行扬长而去的背影,心里无限感慨。

    被捕的孝陵教堂的教士被分别关押在五间阴暗的监室,相互之间严禁交流,每天吃的是冰冷且半生不熟的米饭和青菜。牢外信徒突破重重阻拦送来的救济物,刚到大牢就被早有准备的狱卒和其他犯人瓜分。

    来到“凶手”来分奇的监室,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儿扑面而来,让他这个来自“文明”社会的现代人感到分外不适。

    只那么一望,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的,像个血色雕像似的,早没了个人样儿了。火炉、铁链、老虎凳、长枷等刑具挨个招呼,凭他再怎么坚贞不屈,百般酷刑之下,就是个铁人也受不了。

    “来分奇神父?”

    来分奇勉力睁开通红骇人的双眼瞧了瞧,视线里灰灰蒙蒙、模模糊糊的,兀自被束缚在半空,微一挣扎,痛得几欲昏厥,连张嘴的力气都没有。

    “贾小先生,还要问么?”

    提牢主事、掌刑狱卒戏谑地笑了笑,带他离开。

    回到承发房,心绪久久不能平息。缓了一阵,奋笔疾书,开始写自己对中西大礼议的见解。

    争议的焦点在于:中华的“天”和“上帝”是否是西方的“deus”;中华的敬天、祀祖、祭孔是不是偶像崇拜和迷信活动?

    首先提出,禁教不等于禁西学,对于西学,“师夷长技,以制夷。”

    18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虽然没有开始,但数学、天文学、医学、航海学、冶金、矿业等领域悄然酝酿着变革,一切是那么的无声无息,等东方大国真正醒来时,一切都晚了。

    相比同时期的大清,本朝算是比较开明的,但未来平定准噶尔,收复雪山、北庭、西域之后,必定要和罗曼诺夫王朝勘定国界,中华疆域达到全盛;到那时,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国策必定趋于保守,甚至闭关锁国,这是最令人心忧的。

    再谈基督教的起源,其中夹杂着西罗马帝国的兴衰、东罗马帝国的陷落、神圣罗马帝国演变、宗教改革、三十年战争、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发迹,尤其是俄国在“皇帝”和“沙皇”称呼上的争议……等等。

    最后总结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的关系,捎带提了一下绿教。

    忽听外面有人喊道:“贾小先生,有人来看你了!”

    话音未落,幕僚张梁、捕头孙不进以及一个异常俊俏的少年人进来了,不是老乡薛蟾还能是谁?

    “薛兄?从大牢出来了?拜祭结束了?”

    “贾瑁,外面好不热闹,巡抚大人亲自带领着标营拆毁教堂、安抚民众呢,你宅在这逼仄狭窄的书房里做什么?前世莫不是个宅男?”

    薛蟾的话令人如沐春风,再加上那副帅气的面庞,更让人心生好感。

    扫了一圈儿,拿起书桌上的宣纸一看,揶揄道:“贾瑁,你这繁体字写得一点儿都不咋地嘛!赶明儿兄弟送你一捆铅堑(铅笔),写字就舒服多了!”

    贾瑁笑道:“我才来了多久?哪能跟大名鼎鼎的金陵才子相比?”

    “咦?这是……”

    薛蟾初时不以为意,待看了几行内容,整个人瞬间不淡定了。

    贾瑁笑问:“薛兄,你不是自称帝都某双一流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么?正好帮我看看,关于西方世界的历史,有没有常识性的错误?”

    孙不进听得一头雾水,又不识几个大字,因问道:“你们在说什么?”

    薛蟾不答,越看越被其上的内容所吸引,良久感叹了一句:“贾兄者,真国士也!”

    贾瑁郑重问道:“薛兄,你来这么久,就没有思考过?”

    薛蟾嗤笑:“怎么可能没有。但你想的那些,太过遥远。如今我不过一小小生员,你更不过区区一介幕僚,空谈国事,和那些键盘侠何异?”

    “大凡改革者,如王安石、张居正之辈,身前背负骂名,死后挫骨分尸,岂是一朝一夕?况本朝自称效盛唐之制度,实则承明。明之士大夫是什么丑态,你心里没有一点儿匕数?贾瑁,键盘论政,空谈误国!”

    贾瑁笑道:“这么说来,倒是我杞人忧天了。但是,既然来了,总要做些什么,否则,怎对得起身子里流淌着的血液,怎对得起那百年的屈辱、血泪的交织?”

    薛蟾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没学会走,就先急着跑了?时间还有,不要着急!”

    说着搭着贾瑁的肩膀,“这是什么地方?红楼!听清楚了吗,是红楼!走,兄弟带你去薛家逛一逛,嘿嘿,你想不想见见我那国色天香的姊妹?”

    “哈哈!是宝姐姐还是琴妹妹?”贾瑁也忍不住笑了,“这么大方?你就不怕我把你那国色天香的姊妹拐跑了?”

    薛蟾笑道:“无妨无妨,她们眼光高的很,我估摸着还看不上你。”

    贾瑁笑道:“这话就伤人了昂!”

    “对了,你那琴妹妹定亲了没?我记得,亲家是什么梅翰林吧?”

    “有我在,怎么可能定亲?”

    “这么说来,我还真有机会?”

    “你做梦呢!”

    贾瑁蘸了蘸墨汁,填了标题:西夷耶教论;满意地吹了吹,让门子送往李卫的书房。

    自个儿和薛蟾勾肩搭背长笑着走出了承发房,孙不进仍一头雾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