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科幻小说 > 删除DELETE > 第52章 动手改造先进战机

第52章 动手改造先进战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虽然说干就干。但是碰到的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比如供氧问题。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乎人的生命。

    不是说生命三要素是空气、水、阳光吗?空气,可是排名第一的。没有氧气,不能呼吸的话,普通人分分钟就会坚持不住了。身体好的也就坚持个2分钟。如果缺氧时间达到3到4分钟,将会给大脑带来不可逆的损害。绝大多数人类在缺氧6分钟基本上生命也就终结了。

    当然,极少数经过常年艰苦训练的无氧极限自由潜水者,可以憋气10分钟左右。他们不但要忍受长时间的缺氧,还要和巨大的水压做对抗。据说这极限自由式无氧潜水的危险程度,一点儿都不比宇航员低。这几乎是人类能离开氧气时长的生命极限了。

    这歼80原本前后座都有独立的供氧系统。可这现在,后座加了个人,氧气怎么供?虽说可以拆掉氧气系统减重,那么飞机就只能在四千米以下飞行,人才能基本不会因缺氧损害身体。

    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大气越接近地面,越稠密,越高越稀薄。也就是说飞的越高,空气阻力越小,就飞的越快,越省油。但是也不能一味的高,太高了空气中氧气含量就低了,有可能造成发动机燃烧不充分。

    所以,设计制造飞行器的时候,不同大小、功能的飞机,它的经济飞行高度和巡航最佳速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维修机库里那架波音787,它的适合飞行高度是九千到一万米,适合的巡航速度是每小时九百公里。怎么办?如何选择?飞太低了肯定不行,空气阻力大,飞行速度慢又费油,还可能遭遇巨兽。一定要高飞,用最安全、最快速、最经济的方式飞到目的地。

    好,方向这样确定了。

    原本机上供氧系统是供氧两个人的,这个供氧系统设计载荷是有富余的。比如说,一条船说明书上说最高载客50人,但是遇到特殊情况,载了150人也能正常行驶。

    既然有载荷富余,就二变三吧,完美解决。机库里的787上多的是氧气面罩。再连接出一个就是了。回到787客舱,一锤子敲开座位上方的装饰板,拆下氧气面罩。再用一小节吸管连接到战斗机后座供养系统,缠上胶带,不要漏气。完美解决。

    人的供氧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拆掉后座,想办法多装一个人。马叔为主导,龙叔和宋爽为辅助,过来的四名战士也是干活儿的主力。

    首先,拆下飞机上还未发射出去的弹药。这个可是要命的事儿,必须排在首要地位处理。否则改装过程中误碰了什么东西,把武器发射了或者发射不出去爆炸了,可不是好玩儿的。

    宋爽战机航炮的炮弹早就发射完了,连空地、空空导弹也全部打光。马浩飞机当时战斗时也是十分的勇猛。尤其是亲眼看到亲密战友的座机被一个个击落的时候。那个时候居然没有了恐惧,充满全身的都是愤怒。

    要不是马浩的飞机受了伤,他也早就把所有武器倾泻出去了。现在,马浩的战机还剩2颗空地导弹。这两颗导弹被大家小心翼翼的拆下。如果这个搞不好,飞机还没起飞就得来个机毁人亡。

    除了弹药,飞机上还有一个需要优先拆除的东西。马叔和宋爽先登机,小心的拆下了座椅弹射装置,尤其是座椅下面的火箭。这玩应儿外行整不明白容易出事儿。万一错动了某个开关或把手什么的,瞬间这座椅就能被推射上百米高。

    拆这个东西确实麻烦。由于火箭在座椅底部,所以必须先拆下座椅。座椅结构虽然不算复杂,但是却有众多的线路。这些线路不单单是电线和数据线,还有压缩气体管线,自动供氧管线。飞行员防荷服的气压管线也是连接在座椅上。

    其次,用机场里丰富的被毁材料搭棚子,方便风吹日晒雨淋时抢工干活儿。几个战士找来一块儿巨幅广告布,上面写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马叔一边和大家一起用广告布搭棚子,一边嘴里叨咕着:“希望那些怪物杂碎不认识中文”。

    说到飞行员的防荷服。这个东西是随着战机性能的不断提高而摸索发明的。过去的飞机没有那么大机动性和速度。飞行员做些极限动作也无非产生两三个g的载荷。

    这是什么意思呢?拿一个g载荷举例,比如做跃升动作,由于惯性和地球引力的多方面作用,飞行员相当于要对抗自身体重一倍的重量,也就是说相当于背着又一个自己的体重,那么g值越大,飞行员负担的载荷就越多。

    这种载荷对于人来说是有极限的,包括身体素质出众的飞行员。好的战斗机飞行员可以轻松承载五六个g的载荷,宇航员则承载抗压能力更加出众。

    那么这个防荷服为什么要被发明出来呢?现代高性能飞机,经常能做出大载荷机动。动作大了,载荷高了,机器没问题,人就受不了了,人总有生理上的极限。

    比如紧急爬升机动时,人的血液就会往下压,流向下肢,这样特别容易造成脑部缺血。脑部缺血的后果有眼睛暂时失明,也就是“黑视”,意识模糊,甚至完全意识丧失。这就很危险了。

    还有呢,有时候做大俯冲之类的机动时,血液又会“上头”,整不好脑部血管都得破裂。飞个飞机飞出个脑溢血肯定不行吧?那好,防荷服会帮助飞行员。

    在不希望血液都流向下肢,造成脑缺氧的情况下,防荷服会给下肢部位瞬间充气加压,衣服会紧紧包裹住下肢,让血液流不进去,反之也一样,不希望血液上涌时,防荷服就会紧紧的箍住上身,让下肢的血液不会瞬间往上涌。

    飞行座椅上还有连接头戴系统的线路。现代战机,已经充分的解放了双手,原来需要双手完成超多的事儿,比如操纵驾驶杆、操纵火控雷达、操纵武器系统等等。说实话,真打起仗来一定是忙个手忙脚乱。

    头戴系统,用头部动作和眼睛指示就分担了许多工作。比如眼控瞄准。转头时,航炮口会自动跟随转向,甚至飞行仪表数据也整合进了头戴系统,不需要再低头观察仪表了。

    马叔和宋爽一边一个。小心翼翼的拆除了座椅。再在地面上拆除了逃生火箭。这几支逃生火箭,被马浩要走了。龙叔笑着问他:“怎么?太寂寞,想放窜天猴啊?”。

    马浩坐在轮椅上,十分认真的说:“龙哥,我就是想做几个窜天猴,再在上面绑上染料。等你们回来时,我就放这窜天猴,给你们指示方向”。龙叔收起了笑容,站在马浩边上,轻轻的拍了拍马浩的肩膀。

    相对危险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马叔开始专心维修受伤飞机的机翼和垂直尾翼。这歼80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简单说也就是又轻又韧又刚的材料。复杂说,航空复合材料一直在研发在进化。

    就拿最早的复合材料来说,其实就是玻璃钢。最早的飞机很多都是木头做的,表面再“蒙皮”,这是专业术语,一般指的是蒙金属皮,比如铝皮,铁皮,不锈钢皮。还有些飞机由于设计和控制成本原因,使用了“蒙布”。从字面上就不能理解,就是真的用布来蒙在飞机木制框架外。

    这个靠谱吗?用布?能结实吗?这个不用担心。使用“蒙布”是有其原因的。首先,这种飞机飞的不快,重量不大。这个好理解,如果现代超音速战斗机机身外边也用“蒙布”的话,是不是还没起飞离地呢,就得散架?当然,也不排除未来真的把“高科技高强度蒙布”使用在了现代战斗机上。这里就先不讨论未来的可能性了。

    不知道你信不信,就算当代,也就是眼下,还有许多“蒙布”飞机。比如“蜜蜂”飞机,“蜻蜓”飞机,甚至那种双层翅膀的,经常被用于高空跳伞和低空撒药的国产神机“运五”,都是采用“蒙布”方式制造的。

    当然,这些“蒙布”也确实不是家里的床单被罩那种布。而是高强度特殊纤维布,还要有防水防紫外线涂层。但是不管怎么样,这“蒙布”的好处也是不少。比如,成本低、重量轻、易于修补更换等等。

    简单说完“蒙布”,我们再来说说谁逐渐代替了“蒙皮”,也就是谁渐渐取代了飞机的金属外壳。第一代是玻璃钢。

    说它是“钢”,其实跟钢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整个材料没有任何金属。说它是“玻璃”倒是有点儿沾边儿。因为它的重要原料有玻璃纤维。这玻璃纤维就是超级细的玻璃丝织成的布。轻飘飘,软绵绵的,跟飞机看起来特别扯不到一块儿去。

    但是,在另一种材料的加持下,这轻飘飘软绵绵的玻璃布将会迸发出超强的刚性。这另一种材料就是环氧树脂,一种像流淌的松油一样的液体。

    哇塞,一个黏糊糊的液体加一个软绵绵的破布,能代替金属造飞机?能,不用怀疑。怎么做呢?这就要用到些化学手段。

    在环氧树脂里加入一些固化剂,再适量加入些催化剂。这个比例和量,要合适。加多了不但影响成品强度,还会太快固化,快的你都没时间成型。好了,合适的比例和量都加到环氧树脂里搅拌均匀。这个粘稠的液体就可以在模具里刷上一层了。每刷上一层树脂再贴上一层玻璃纤维。注意刷和贴的时候尽量别有气泡,影响强度。就这样刷几层贴几层,固化干燥后,就有了高强度金属的代替材料“玻璃钢”。

    再后来,第二代又发展出大家耳熟能详的“碳纤维”。怎么办?现在到哪找复合材料去?显然现在是找不到“原厂配件”了,其实,连“副厂配件”也没有。

    目光又瞄上了机库里的787。反正缺什么,就找787,准没错。那虽然是架民用级的飞机,复合材料也许没有军工产品要求那么高,但是应急使用,应该问题不大。

    强度低点儿,我们又不是去空战,应该还是可以的。修补战斗机损毁的襟翼,就拆除了787翼梢位置的襟翼,开始改造。先把受伤飞机完好完整的左边襟翼拆下来做参考比对。也就是照样子仿制。

    房车带来的工具也是给力,台钻、手枪钻、角磨机、往复锯、汽油链锯、焊机等等一应俱全。拆下来的787襟翼太大了。只肖用个边缘就够了。

    经过切割,外形大小与歼80襟翼差不多了,就是还是比较厚。没办法,削薄会影响强度,所以只做了局部挖槽处理。挖槽是为了安装连接固件。这样装到右边去,虽然局部风阻大了一点儿,但是放下一点点左侧襟翼就能完美平衡了。

    垂直尾翼。歼80有一对儿垂直尾翼。也就是有两个垂尾。简单的说,垂直尾翼是操控飞机左右转的。受伤飞机的右侧垂直尾翼缺失了大半。

    据飞行员马浩讲,他是一路蹬着舵和使用适量喷口偏移来控制方向的。这样的飞行和降落,是非常考验飞行员理论基础和操作技巧的。最后,飞机在快要停止时,前起落架陷入坑里,马浩的腿已经蹬麻了,没有及时松开舵面才把腿弄骨折的。

    这垂直尾翼不好找代用品了。维修机库里787的太大了。找了一大圈儿,也没有特别适合的。

    马叔转念一想,787的垂直尾翼虽大,但是可以只利用上面部分啊。一通测量,可以从787的垂直尾翼取上面的25米。

    787的垂直尾翼至少有七八米高,取个25米还是没问题的。只是太高了,人够不着。

    马叔和四名战士找绳子,把人吊在机库顶梁上,悬在半空切割。一个人吊着,另外三个人在下面拉大绳。这场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剧组拍戏,在操作“威亚”呢。

    油锯、角磨机齐上阵。几个人轮番,花了大半天时间才给切割下来。看来,这现代复合材料也是真硬啊。就这样苦干了几天。

    马叔又安排那几名战士,想办法把受伤飞机的前机轮顶起来,把下面的坑填上。这几个战士采取的办法,惊到了马叔。马叔都怀疑他们是工程兵。这么重的机身,又没有起重设备,如何抬起机身,垫平下面的大坑呢?

    首先,战士们先对前机身进行了支撑。俗话说“立木顶千斤”,取支撑物支好飞机,前起落架卸空液压油,这样前起落架就松了,收缩起落架,填平下面的坑。再用维修机库里找到的液压油泵注回液压油。这油泵应该是个老古董的备用设备,因为居然是手动的。

    几个战士轮流上阵,压了至少上千次,才把起落架液压油注满回去。为什么这么费劲儿呢?是因为这手动液压泵现在相当于一个千斤顶的作用了,它一点一点的把飞机高度顶了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