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崤函古道
《山海经》中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段被记载于《山海经》中的传说故事就是发生在潼关至陕县一带地区。上古时期,夸父族的首领夸父。因天旱无雨,庄稼颗粒无收,大怒之下就要去追赶太阳。他抄起一根木杖,一路飞奔。就在他要追近太阳之时,受太阳炽烤,感觉口干舌燥,他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水,又喝干了渭河水,还是不能解渴,最终向北求饮于大泽,未至而渴死在半道上。夸父倒下后,夸父手中的手杖 落在自己的身旁,被夸父血肉浸润,化为绵延千里的桃林。由木杖所化桃林,即为商王朝时期此地桃林之野的名称之来由。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大规模的大洪水时期。而这一场大洪水对后期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产生了着重大的影响。河洛平原以及洛阳西部山区的形成也都与之有关。根据地质学家对这一时期地层的勘探研究得出的结论,在上古的这一时期,曾经发生过连续达二十年之久的长期暴雨。暴雨造成大洪水的泛滥。大禹治水的故事,也就是发生在这一场大洪水时期。从大禹的父亲开始,人类就开始经历了九年前赴后继努力治理水患的过程,大禹的父亲鲧因为采取了抬高堤坝的方法来堵塞洪水的治水方法,使得人们九年来治水的努力付之东流,而为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所杀。此后部落联盟首领舜又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水患,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改堵为疏导水路的方法,带领众人继续进行了长达十三年的努力,最终成功地疏导了洪水,取得了治理了水患胜利。这是一场人定胜天的实证,说明了渺小的人类,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自然灾害取得成功。而这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始终贯穿与华夏文明的各个历史时期。
因为禹治理黄河水患有功,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途中逝世。三年之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也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去世后,其子启继承夏朝天子位。
尧将帝位禅让给,二十八年后去世。舜选贤任能,举用&34;八恺&34;、&34;八元&34;等治理民事,放逐&34;四凶&34;,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传说他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要求人民&34;行厚德,远佞人&34;,&34;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34;,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中庸》中: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相传舜南巡途中,于苍梧之野去世,葬于江南云梦泽的九疑山。
尧、舜、禹并不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是确有其人。自夏朝开始,夏朝的世系就非常清楚,是一个共有传位十七个王的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科学家团队认为“夏是最早的王朝,但中国文明的起源远在其之前。”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禹之子启并开创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国家夏。夏王朝距离现代的历史十分久远。也许在那个较为原始的时代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文字体系。然而这绝不是像某些跟在西方人身后跪舔的所谓的“专家”那样,他们妄图通过否认夏王朝的存在,来质疑中华文明的传承,以达到侵蚀中华文明根基的目的。
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制九鼎分置于九州,夏王朝时期此地属豫州。商为桃林,周名桃林塞,桃林塞春秋初属虢,晋灭虢,函谷关东属晋。函谷关西属秦,秦置桃林县,属三川郡。西周时期于桃林塞核心区域初置函谷关。历史上的桃林塞是由一道绵延于整个桃林地区的坚固防线,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为防备西方秦国所建立的。虽然桃林塞和函谷关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但绝不是函谷关的前身。历史上函谷关共有三座,分别为秦函谷关(旧关)、汉函谷关(新关)和魏函谷关(大崤关)。因此关修建在桃林塞核心区域的涧谷之中,涧谷其深险如函,故被称为函谷关。
函谷关旧关也称秦函谷关,秦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春秋时期的秦国为了防备东方诸侯国西进,在豫西“崤函孔道”的西端进一步据险设关,派重兵把守,凭借天险打败了诸侯各国,统一了中国,史称秦函谷关。
西汉定都古城长安,自函谷关以东均被视为边陲之地,函谷关以西属于关内京畿繁华之所,所以那时的人们常以身为关中人为荣,传说中,身居新安县的楼船将军杨仆破南越王的反叛立下大功,被汉武帝封于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宣传,被称为关外候。杨仆耻于成为关外之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自己出资新建一座关城。并奏请汉武帝将函谷关迁移至此。汉武帝闻知大喜,遂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置于新安县境内,命名此关为汉函谷关。自此楼船将军杨仆亦成为关内之人。
东移后的汉代函谷关,位于洛阳市新安县东南五百米处,函谷关是洛阳通往长安的通道中重要关隘,也是拱卫河洛平原中心区域的重要关口。汉函谷关自西汉元鼎三年始建,至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被曹操废弃,曾经多次历经战火。王莽开创新朝时期,曾经在此驻军抵抗起义军的进攻。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为防止黄巾军进犯洛阳,在西汉修建的汉函谷关的基础上扩建了此关,使之成为了洛阳八关之首。数百年以来,历经战火洗礼的汉函谷关始终是一座雄关。
汉末时期董卓以汉函谷关坚固易守为由,强行将东汉的王都从洛阳迁往关中长安。曹操击败袁绍占据中原地区以后,开始向西扩张。在对进入长安的道路进行详尽的探查以后,发现从宜阳、洛宁方向亦有一条南线道路可绕过汉函谷关进入长安。这一条经过寿安、福昌、广宁,再向西北行进,自雁翎关翻越崤山至陕县境内与崤山北道汇合的道路亦被称之为崤山南道。在东崤山中,由崤山北道、崤山南道、汉函谷关组成了新的崤函通道。历史上古诗名句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所指的就是汉函谷关。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西征张鲁、马超路经弘农,见函谷关古道崎岖难行,粮草转运困难,命大将许褚于黄河岸边开通隧道,打通了当年的“曹操运粮道”。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弘农太守孟康在运粮道的入口处新建关城,号大崤关,又名金陡关,后来人称魏函谷关。
实际上汉武帝东迁函谷关三百里,是对西汉以都城长安为核心的大关中区域所做的一次扩容调整,这一次大范围的扩充关中区域的大调整,在当时被称之为“广关”,其本意是拓广关中的区域范围。且不仅限于函谷关一处。汉武帝在元鼎三年“广关”中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之后,还将大关中区域的北部东界,由以临晋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南部区域的东界,由四川盆地东南缘,向东南推进至柱蒲关、进桑关一线的滇桂、黔桂间山地。通过扩大关中区域的范围,特别是函谷关的东移,将太行山以西地区划入关中以及将整个巴蜀区域全部纳入大关中的范围,大大增强了朝廷依托关中以掌控天下方略的效力。
东汉末年,曹操废弃汉函谷关,又重新于秦关附近修筑魏函谷关举措,恰好证实了分别以关中长安为核心区域的西汉王朝,和以许昌洛阳为核心区域曹魏政权,所同样采取的扩大核心区域范围的治国方略。曹操废弃汉函谷关,改在秦关一带修建魏函谷关,在其势力范围的西部,建立了两道防线,将其统治范围,推进到黄河一线。而对于关中的势力来说,则是东界大为后退,退守黄河一线的潼关。失去了对河南灵宝和山西运城地区的掌控。从此之后,关中的地域范围也仅指陕西的关中地区。
自关中门户潼关至洛阳京畿之地的关隘汉函谷关之间的通道被称为崤函古道。崤函古道以旧函谷关(秦关)为界,可分为东西两段。出潼关经桃林塞,过稠桑原、至秦函谷关一段称为“函谷古道”。其道路修建在黄河冲击秦岭所留下的黄土塬台之间的深谷之中。函关古道横贯秦岭,是古代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路中最险峻的一段。谷深五十至七十米,谷底宽十米左右,窄处只有两、三米。深谷坡岸的坡度在四十度至八十度之间,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的两侧是高高的悬崖绝壁,黄土塬的顶部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群峰林立地势险恶易守难攻,被喻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还有人用“一泥丸而东封函谷”来形容它的险要。
出旧函谷关(秦关)至新安县城的汉函谷关一段,由于其位于东崤山间的涧谷之中,也被称为崤山古道。崤山古道与函谷古道合称崤函古道。崤山古道分为南北两条,分别经过东崤山的南北山麓地区。出秦函谷关经弘农县城,过渡弘农涧,可以抵达陕州古城,自陕州古城一路向东,沿着崤山北部山麓中的山谷,沿青龙涧河,过交口、硖石,再沿涧河河谷,经渑池、抵达新安县城东的汉函谷关的一段,被称为崤山北道,此路也是自商周以来连接关中平原与河洛平原的最主要的通道。出崤山北道西端新安县城东南五百米的汉函谷关(新关)即可抵达古都洛阳。
出陕州古城沿青龙涧河向东行进,过交口后,转向东南行进,溯雁翎关河翻越崤山,过雁翎关继续沿着永昌河行至广宁县城(洛宁)。出广宁(洛宁)县城后,至三乡镇可达洛水河谷。自此转向东北沿着洛水河谷顺流而下,过福昌县、韩城镇,可抵达永济渡口。由永济渡口南渡洛水继续沿河向东北行进不久可抵达寿安县城。现今的宜阳县就是由福昌、寿安两县合并而成。现今的宜阳县城就建在寿安县城东不远处。过寿安县城三十余里亦可抵达古都洛阳。寿安是西出洛阳的第一县,有一座名为甘棠馆的驿站非常著名。古代文人之间的送别、饯行大都都会选择在这里。
沿洛水河谷向西溯流而上,至三乡镇再转向西北,过广宁(洛宁)至雁翎关,再由此翻越西崤山的绕过汉函谷关的崤山南道被发现。使得三国时期魏国曹操认为汉函谷关失去防御作用而废弃,并于秦函谷关以北十里处,黄河边新建魏函谷关的原因之一。雁翎关位于陕县东南,在春秋时称作南陵,北魏至唐又称西崤。据《水经注》记载有千崤、盘崤之称。崤、雁二字声同韵近,因此有人怀疑雁翎关本名应为崤陵关,由于音近而被误传为雁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