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南宫苍野
定襄郡为原云中郡东部地区,郡治在今呼和浩特市附近。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及北魏建元三十九年,都有关于“定襄之盛乐”的记载。从汉至隋唐以前近800年的时间里,呼和浩特一直沿用定襄与盛乐的名称。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遣大将卫青多复出定襄,至陇西击胡。”驱匈奴于漠北,以后的定襄郡一度无战事,进入开平之年,国泰民安,牛羊遍地,这里也是汉朝与匈奴和好时期,两族进行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地方。
阴山山脉是中国北部东西向山脉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横亘在现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西端以低山没入阿拉善高原。东端止于多伦以西的滦河上游谷地,长约1000公里。南界在河套平原北侧的大断层崖以及大同、阳高、张家口一带盆地和谷地北侧的坝缘山地。北界大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南北宽50~100公里。
阴山山脉是东西走向。属古老断块山。西起狼山、色尔腾山,乌拉山,中为大青山、灰腾梁山,南为凉城山、桦山,东为大马群山。长约1200千米,平均海拔1500~2000米,山顶海拔2000~2400米。集宁以东到沽源、张家口一带山势降低到海拔1000~1500米。主峰呼和巴什格位于狼山西部,海拔2364米。
山与山之间的横断层经流水侵蚀形成宽谷,为南北交通要道。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缓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属内陆水系。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黄河河套平原,是断层陷落形成的。经长期流水侵蚀,现代山脉边缘已较地质构造上的断层边缘向北后退10~30公里。山前和山谷两侧普遍发育有多级阶地。山脉北坡起伏平缓,丘陵与盆地交错分布,相对高度50~350米。山地大部分由古老变质岩组成,在断陷盆地中有沉积岩分布。阴山山脉矿藏丰富,有大量的煤碳、多种金属矿和稀土金属储藏。阴山山地位于温带半干旱区与干旱区。西部的狼山尤为干旱,源于呼和巴什格山的河流横切丘陵,支流极少,河床宽坦,水流稀少。大青山较为湿润。山坡低处为草地,中部有栎、榆、桦等树种。阴坡在2000米处有矮曲林。
阴山山脉在呼和浩特以东的东段,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地形紊乱,在集宁,张北一带被玄武岩覆盖,部分地区的熔岩台地已被侵蚀切割成平顶低山和丘陵。低山和丘陵间盆地内有白垩纪,第三系和现代沉积。盆地间的岭脊低而宽,相对高度300~500米,有些盆地中心集水成湖,较大者如岱海,黄旗海,安固里淖,察汉淖等。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在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各代中原王朝的相互征伐中,也促进和加快了各民族的融合,同时也为游牧民族建立封建体系过程起到促进作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直至唐朝期间,包头境内曾几次建造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在此设立了九原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为怀朔镇。后来随着历史进程不断的发展。这些强大的游牧民族逐渐进入中原腹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城也被逐步的废弃。
老画师赵赟自从妻子亡故以后,就开始了自己的游历天下之行。他曾经在西晋王朝的京师洛阳遇见过一位奇人,这一位前辈名叫南宫苍野,据说已有六十有余岁,却依然身体健硕,四肢孔武有力。南宫苍野之祖上溯五代之前,历来任东汉时期掌管河套地区屯田的官员。其天祖曾经是东汉司空门下的得力助手,因兴建洛阳近郊各大水系的水利工程,并在治理黄河水患方面立下了大功,被派往河套地区担任河套屯田区域的典农校尉。其后,子承父业一代代流传至他父亲的时期。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河套地区也遭受波及。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各国大力推行屯田制,屯田制是两汉以后,历代官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时西域屯田,为军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34;屯田客&34;。屯也是一种军屯的屯田组织单位。军屯是以田兵从事屯垦的一种军垦组织。《晋书·食货志》:“今以 邺 奚官奴婢著 新城 ,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可是尽管曹魏时期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却只是针对中原腹地,对于这些北方边远的河套地区,却是鞭长莫及。
到魏末时期,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已逐渐遭到破坏。到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长。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废除。民屯废止以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田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再加上服役为兵者,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造成大量的农田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河套地区的大批农户以及开垦荒地的丁口流民也纷纷逃亡,使得大面积土地无人耕种而致使屯田垦荒也逐渐荒废。
特别在原朔方郡所辖之后套地区黄河西岸,由于秦汉初期开垦时未能有一个整体的全面规划,缺乏必要的固沙防风的防护林保护。经过多年的开垦后,耕地沙化退耕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耕地逐渐被流沙吞噬,滚滚沙丘伴随着年复一年的流沙一直蔓延到黄河岸边。形成了黄河与沙海共存于蓝天白云之下的奇景。这样的奇景对于那些文人墨客也许是一种抒发情怀的浪漫。可是对于负责此地屯垦的南宫苍野的父辈来说,却是一种深深地屈辱和心中永久的伤痛。此时,南宫苍野的父亲南宫飞雁虽然身具典农校尉高职,可惜手下兵卒、粮食和银两早已被朝廷抽调一空。手中无人无兵,无粮无钱。面对不断侵蚀良田的滚滚沙海、瀚海大漠,只能是扬天长叹,徒呼无奈。
司空一职由西周初期周公所设,在这个早期古文之金文中写作“司工”,即冬官府司的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能大约是主管土地,兼管土木等建筑工程之职,具有土地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农田水利、工业技术等相关方面的执法权利。南宫苍野的天祖曾经在东汉时期担任过洛阳京畿地区主管各项农田水利灌溉配套设施管理的主官。后因功受封于主管河套屯田地区的典农校尉。虽然三国时期魏王曹操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曾经曾经委任过多位典农校尉和典农中郎将,分管各郡府的屯田事宜。但是由于河套地区过于遥远,远离中原所处的政治经济中心。外加三国时期各方相互厮杀、征战不已。根本无暇顾及这一片位于边陲的大漠云烟、荒郊野岭,致使河套地区的屯垦被逐步遗弃,而遭受严重的破坏。大量的水利灌溉沟渠也在滚滚沙尘中被流沙侵蚀而掩埋。面对这样的场面,南宫一家老少上百口之众,也只能卷起铺盖回到阔别已久的中原故乡。
南宫家族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四友之一南宫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周文王手下有著名的“八士”,之一就为南宫括。所谓“文王四友南宫子”,依照史籍《史记·周本纪》的师古注,指的就是南宫括。据考证,南宫括是周朝文王四友之一的贤士,他是周文王父子兴周灭纣时的一位贤臣。其后以南宫为姓氏,被称南宫氏。灭商以后,南宫括受周王封侯于古邢台东阳地(邢台南宫县),自此南宫家族千百年来一直视此地为南宫家族的祖地。
上古时期,邢字通“井”,古邢台百泉竟流,故称井方。黄帝在干言岗(轩辕丘)建井田,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尧帝建都尧山县(今隆尧西)并在此禅位舜,大禹治水曾疏导九河之水于大陆泽。夏代《禹贡》定九州,邢属冀州。商代祖乙九年(前1500年)迁都于邢(邢州),商朝末期,邢侯为纣王三公之一。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为邢侯,春秋时期,今南宫境域为晋国东阳地的&34;边陲之地&34;。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国分晋,赵国独得东阳,县域遂归赵国所辖。
典农校尉为三国时期的官名。传说由三国时期魏武曹操首置。主屯田,秩比二千石。实际上该官职并非曹孟德的设立。该官职出现的年代实际上是在汉代,而并非为三国时期才有,更非传说中为魏武曹操首置。例如陶谦曾经表举陈登为典农校尉。吴也在实行屯田的各郡置典农校尉,统诸县,职权略同于太守。典农官原可分为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的等。典农中郎将与典农校尉职同,主屯田,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为四百石至六百石。职权略同于后期的县令。典农官一般只是在屯田区域行使管理职权。虽然以地方行政官(太守、县令)相当,但是职权以及管理事项各有侧重不尽相同。
南宫苍野祖上虽然具有相当于郡守之职。相当于一郡之首长。可是毕竟也只是相当于太守而已,更何况在战乱动荡的中原腹地,更没有谁会看起这一位曾经的无职无权,无财无兵的空头典农校尉了。好在自从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的势力被曹氏击败以后,邢台地区就始终处于曹魏的势力范围的核心地带。相对于其他地区也较为稳定。南宫苍野一家回归祖地之后,也能落得个无官一身轻,逍遥自在。可是自从到了西晋时期,大多数有才识之士都非常唾弃司马家族分天下而自肥的愚蠢举措。纷纷归隐山林不愿出仕为司马家族所用,造成西晋王朝大都是庸人当道。官府治理效率大打折扣。最后造成西晋王朝上下几乎没有一个堪当大任之官员。除了务虚玄谈清论,说些事不关己的漂亮话之外,就没有一个能出正经主意之人。为此司马家族发出了征辟令,征召各路贤良入朝为官。
征召各路贤良入朝为官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负责此事的官员却是一些依靠封妻荫子,连带关系入朝为官的庸才之人。这些官员干其他都不是很行,捞钱索贿可都是行家里手,干起来是麻利滑溜非常娴熟。一个县丞的位置就需要收取上千两纹银的辛苦代劳费用。一个一郡之长的实权郡太守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非常不幸的是,当这些征辟官看中你之后,想不出来应征更是不行。一顶“对抗朝廷、图谋不轨”的大帽子,可不是人人都能扛的住的。而闲云野鹤的南宫家族不幸也在征辟之列。好在事先有人通风报信,南宫苍野提前一步,仓皇逃离家乡。家中老父亲已经是垂暮之人。八十多岁的高龄也不可能出任什么官员。当年逃离家乡的南宫苍野年仅四十余岁正当壮年。逃离家乡的南宫苍野也没有去往别处,而是直接赶赴京城洛阳而来。“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街市。”这一点基本常识南宫苍野还是知道的。就这样隐姓埋名的南宫苍野,在西晋的王都洛阳一呆就是二十几年。谁也不会知晓这一位整天笑眯眯的《望海楼大澡堂》的老板,竟然是一位屯田治渠的高手。整个河套地区的所有水利设施,各条排灌渠的位置走向,都在这一位南宫苍野的心中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