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徐执玉
雨下得并不大,杜仲文撑着伞走到了街上,看着街上的行人匆匆忙忙地往家中走,他不禁叹了口气。
他已经好久没回家了。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柳府的门前。
柳府此时大门紧闭,只有两座石狮子威严地屹立在门前,他合上伞,在它们的脑门上各自敲了一下。
许是觉得不够解气,他又敲了一下。
“哼,不知道疼吗?老子这么打你们,你们还喜笑颜开的,跟你们家小姐一个德行!”
他骂骂咧咧地,若是此时有人看到,免不得要说他幼稚。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瞬时蹦了两下,连忙跳上了柳府的房顶上。
将军府中,谢锦瑶和林珝相互依偎着躺在床榻上,静静地听他说话。
林珝十五岁便独自离家参军,他祖母是大长公主,父亲又是战功赫赫的平南侯,自出生那日起,便注定了他前途平坦。
可他不愿凭借父兄战功入朝为官,他想靠着自己。
所以他隐姓埋名进了军营。
在军营中,他不认识什么人,又性情孤僻,也没有什么朋友。
除了徐执玉。
徐执玉比他年长两岁,因为两人同一天入的军营,便将他当作自己的弟弟。
两个人一同练功,也会一同打猎。
军营中的伙食极少,少年们常常会吃不饱饭。
徐执玉便会趁着夜色带着林珝偷偷跑出去打猎,又带着他一起烤肉。
林珝因为出身,使得他对于这些无从下手,所有的一切都是徐执玉教给他的。
“你们这些大少爷啊,一看就知道,平日家里养尊处优惯了吧?什么都不会。”
徐执玉一边烤肉一边叹气说道。
林珝虽然隐瞒了身份,但徐执玉仍然能从他的言行举止上得知他出身不凡。
十五岁的林珝不甘服输,他开口说道:“没有什么都不会。”
徐执玉笑了笑,“是,没有什么都不会。来。”
他说着话,就递给林珝一块烤肉让他吃下,林珝一边吃着肉,一边担忧地说道:“徐大哥,我们这样会不会让人发现啊?”
徐执玉“啧”了一声,拍拍他的肩膀说道:“瞅你那点胆子,哪能就这么轻易便被人发现啊?”
两人吃着肉,也一边闲聊着。
徐执玉一时好奇,便开口问道:“诶,韫玉,你告诉徐大哥,你家里到底干嘛的,你这么出来,他们就放心?”
林珝摇头,他开口道:“我给他们留了信,他们看到信就会明白了。”
他自小便谨慎,对人总是留了三分警惕,不轻信他人,早已经是他的习惯。
彼时的少年并未意识到,他早已经对徐执玉失了对常人的戒备。
徐执玉听了他的话,不禁好笑,他跷着腿道:“他们就没来抓你啊?”
林珝摇头,“他们不会,我娘是个重规矩的,我已经报了名,她不会同意我回去的。而我爹,虽然不算个十分规矩的人,但他听我娘的。”
徐执玉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抬起来手拍拍林珝的肩膀,“我也有个弟弟跟你差不多大,他这次本是要跟着我一起来的,不曾想我他爹不同意,愣是把他关在家里了。”
他说着,又摇摇头,“这当爹的,哪有愿意儿子年纪轻轻地就上战场的,战场上刀剑无眼,指不定哪一天就会死了呢。”
林珝看着他,缓缓开口道:“那徐大哥为何要来?”
徐执玉:“建功立业啊,我家穷,就靠着打猎为生,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银子。”
他说着话,声音也弱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意味,“其实我也有个喜欢的姑娘,她长得好看,我却别无所长。我想娶她,可我读书不成,总不能让她陪着我过苦日子吧,我就过来了。”
他说完这话,又低下头咬了口肉,接着道:“我都想好了,我在战场上多杀几个蛮族人,多挣点军功,她嫁我也能嫁的风光点。”
他说着话,冲着林珝笑了笑,“你是不是觉着我挺没出息的啊?”
林珝刚想说话,就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道声音:“你们大晚上的出来烤肉挺没出息的。”
听到这话,两人一抬头,就见到教头站在他们的跟前。
林珝的心里一咯噔,就见教头对他们道:“给我去围着校场跑两百圈,跑不完,明天不许吃饭。”
说话间,两人生起来的火也被狠心扑灭了。
寒风刺骨,两人手上的烤肉也被冲入冷风,随即被人夺走了。
教头不免讽道:“要立战功的人,还贪图这点口腹之欲。”
徐执玉向来口无遮拦:“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徐执玉要喝酒吃肉,要你……”
眼看着他将名号都报了出来,林珝连忙拉了拉他,两人便往校场跑去了。
徐执玉既然要立战功,便不能同这人直言顶撞,否则怕是会结仇,于徐执玉的仕途而言也是不利的。
那天夜里,寒风凛凛,吹入两人骨髓,林珝也将徐执玉的话记在了心上。
他告诉徐执玉,“徐大哥,你一定会成为大将军,然后嫂子会风风光光的嫁给你。”
这是徐执玉所愿的,他想让他如愿。
这是十五岁的少年对挚友的最真诚的期盼。
两人迎着风跑在校场上,徐执爽朗的笑了起来,他问林珝:“那你究竟是为什么来参军啊?”
林珝闭上了眼睛,他说:“我想凭借自己走出一条路,不靠任何人。”
说话间,天上已经飘起来了小雪。
“我还要让北燕再无战乱,民间丰年乐业常在,陇上歌行永存(1)。我还想邑邑有庠序之所(2),不论贵贱、莫分男女,皆可处堂而习诗乐。再也不会有百姓为了生存而忧虑,路无饿死骨(3),人人皆有衣穿、有饭吃、有屋檐蔽身。”
说完这话时,林珝的头上也已经落满了雪。
他少时便从父亲口中得知,北燕有许多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别说和他一般习武读书了,就连正常的吃饭穿衣都是难事。
而引起一切的最大祸端便是边关四起的战乱。
所以他要成为一方将领,保百姓平安。
但骨子里的骄傲不允许他按着父亲的要求入朝为官,他只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只靠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