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您还是跟主君商量商量吧
夜色朦胧,树欲静而风不止。
苏纤纤站在渝州的码头,恍然发现她已经很久没有做过梦了。
她望着一望无际的河水,视线转到后面黄灿灿的庄稼地,提腿走向那片庄稼地。
小麦,竟然是快要成熟的小麦。
现在还没有过完正月,也就是说,她能梦到半年之后的情景了?
苏纤纤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脚尖一点,寻着声音来源飘了过去。
落定地面的瞬间,她的瞳孔一阵收缩,满脸惊恐惶惶,不可置信僵在原地。
只穿了粗布裤子的蛮夷男子,扬着鞭子驾马狂奔,来到被袅袅炊烟笼罩的村庄。
他们拿着刀,横冲直撞闯进老百姓的家园,一脚将不知所措的老百姓踹翻在地,肆无忌惮的抢夺粮食金银,以及衣物家畜。
农民试图反抗,可是他们手无寸铁,仅仅用铁锹,怎么能斗得过手持弯刀的蛮夷。
反抗,只会激怒那群魔鬼。
哭喊,鲜血,哀嚎,怒骂
宁静的村庄,眨眼间变得惨不忍睹。
他们烧杀抢掠还没完,连十来岁的姑娘都不放过。
苏纤纤深知阻止不了梦里发生的一切,可她还是不由自主冲上前。
刚走不过两步,她被一股力量拽住,画面一转,重新回到了码头。
苏纤纤怒不可遏,接着就看到更加不可思议的画面。她倒抽一口凉气,至尾椎冒起一股寒意。
一梦醒来,她的发丝衣衫,皆被冷汗打湿。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折射在桌面。
苏纤纤满脸倦色,任由丫鬟伺候洗漱穿戴。
叶子然随手将官帽丢在一边,拥着她的腰肢,细声问道:“可是还没缓过来。”
苏纤纤眼底闪过复杂之色,她不知道怎么对叶子然述说梦里发生的,不,准确来说,应该是她的秘密。
叶子然又道:“不过是个噩梦罢了,梦是相反的,当不得真。用罢早膳,再去补个觉吧。”
渝州官务繁多,叶子然连着熬了两个通宵,用了早膳,嘱托丫鬟们好生侍候她,拿着官帽急匆匆离开了。
苏纤纤望着男人离去的背影,对着锦画说:“二姑娘何时出嫁。”
二姑娘嫁进文昌伯府的日子定在了开春三月,桃花盛开的时节。
二姑娘操持汴京叶家中馈,一应事务都是拿得起来的。只不过二姑娘成了待嫁女,锁在绣楼绣嫁衣,不好出门抛头露面。
金大娘子遭了大罪产下一子,产后虚弱,无法把控那么大的交际场子。
夫人作为长房嫡孙媳妇,未来的当家主母,又是做人家长嫂的,无论如何都得去汴京一趟,给二姑娘置办嫁妆,帮衬着金大娘子操持事务。
这些道理,卫婆子不知道跟夫人说了多少回,可是次次都被夫人以各种理由推脱掉了。
怎得今日突发奇想,问起二姑娘出阁的日子。
锦画犹疑道:“三月十九,也就是农历二月二十八。”
苏纤纤沉吟道:“给金大娘子修书一封,就说我这个做嫂子的,定会回汴京,为二姑娘添妆。”
要是搁在前几天,锦画还敢依着夫人,可自从主君好生斥责了卫婆子多管闲事之后,又强硬命令卫婆子不许议论此事。
锦画面带难色:“您还是跟主君商量商量吧。”
苏纤纤支着额角头疼状,商量,她原就没想过与他商量。
以男人小心眼程度,绝不支持她拖着病体奔波操劳,更不会让她一个人千里迢迢,奔赴汴京都城。
她预备先斩后奏,没想到这些丫鬟婆子都惧叶子然的威势,一个个的,都不过脑袋想想,便婉声拒绝了。
除非有他相伴,也许还可能说得通。
叶子然作为渝州的知州,没有调令无法离开渝州。
苏纤纤掐了掐眉心,昨夜的梦,不是个好兆头,无论会不会成真,她赌不起,渝州城千千万万的生命也赌不起。
苏纤纤坚定一闪而过,她必须得去一趟汴京,未雨绸缪。
正午,渝州城县衙的登闻鼓敲响,一桩十年前的旧案浮出水面。
陈家村,陈家老汉,陈老汉,以卖豆腐脑为生,兢兢业业,不曾与邻里有过矛盾。
不知怎得,陈老汉一家子,一夜之间遭到灭顶之灾,一家七口,除了那陈桃儿,全都被人害了。
陈桃儿,陈老汉最小的女儿,年芳十八,出落得楚楚动人,窈窕俏丽。十里八村,皆称之为豆腐西施。
可怜那陈桃儿,虽然侥幸活下来了,人却傻了,痴痴呆呆,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此等惨绝人寰的事件,轰动了整个渝州。知府大人更是下令,严查此案,必须查的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凡是和陈老汉有过接触的人,包括亲戚邻居,都被抓进了县大牢。
经过为期半个月的审理,查出来的凶手竟是唯一的幸存者,陈桃儿。
且不说陈桃儿一介弱女子如何在一夜之间放倒四男两女,她何愁何怨,要害死亲父亲母,亲兄亲姐,而且还是以残忍的杀害方式。
无数渝州的老百姓跑到县衙高呼冤案,大街小巷都是为陈桃儿喊冤的民众。
衙门不予做声,隔了两天,陈桃儿认罪伏法的消息,贴在了衙门门口告示栏上。
陈桃儿被判了千刀万剐的极刑,临行刑前一天夜晚,陈桃儿在牢里上吊自杀了。
等衙役去牢房提人,只看到一具悬挂的尸体,以及墙面上,用鲜血写下的一个大字,‘冤’。
消息传出去,老百姓蜂拥而至,包围了县衙。
渝州的文人以诗词,大肆讽刺县尊‘雷厉风行’的办案手段。
没过多久,处理此案的县老爷被革了职,撸了官帽,回家种田去了。
真相,也随之泯灭了。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敲响了登闻鼓,要翻案,翻十年前旧案。
时隔十年,此事再一次轰动了渝州。
渝州几个县衙都被民众围住,数百位秀才齐齐联名,希望由知府大人亲自审理,士知府,知州大人协理,县尊旁听此案。
知府,士知府,都是爱惜羽毛的,生怕一不小心坏了官声,只一句依照律法规矩办事,便打发了那些文人酸秀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