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粮税的猫腻
“哦,对于个人拥有的土地,应该有什么不同的处理啊?”
“陛下,对于个人拥有的土地,臣希望可以做到一点,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你的意思是?”
“陛下,我的意思是,不管是普通百姓的耕地,还是达官显贵的耕地,征收的粮赋应该是一样的。”
北陈虽然没有规定,官员,勋爵的土地可以免除赋税。
但是,在北陈,官员,勋爵的土地,很多都拥有半税权,甚至免税权。
“陛下有所不知,如今,官员和勋爵手中的半税田和免税田,已经成为了官员和勋爵敛财的一种手段了。”
“以半税田来说,按规定,一亩地一年应该缴纳十斤粮食。”
“但是有的土地,会因为属于半税田,所以只需要缴纳一半的粮税就可以了。”
“而这种情况,便让一些人发现了可乘之机。”
“比如说,一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会找到一些拥有半税权力的官员,勋爵,以向这些官员,勋爵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钱款为条件。”
“让这些官员,勋爵,将他们名下的半税田,转移到大地主的名下。”
“当然,这些半税田依然会在官员,勋爵手上。”
“只是说,半税田这个特权,转移了而已。”
“实际操作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比如,有一位勋爵,有一万亩半税田。”
“而一天,一名地主找上门。”
“说愿意每年出一笔钱给哪位勋爵,只要那位勋爵可以让地主名下的一万亩土地,变成半税田就可以了。”
“而勋爵的土地依然是那名勋爵的,差别只至于,名义上,官员,勋爵其的土地无法继续享受半税这个优惠。”
“看起来似乎是官员,勋爵亏了,但是事实上,却是地主和官员,勋爵双赢的局面。”
“官员和勋爵在向负责征收赋税的官府部门申报的时候,会把地主的土地,作为自己名下的半税田进行申报。”
“而在官府的土地账册上面,地主的那部分土地,便变成了半税田。”
“至于说,官员,勋爵原有的半税田会不会被多收粮税,王华只能表示,想多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
“因为官员,勋爵的半税土地,作为国家奖赏的土地,是在官府有记录的。”
“而且国家赏赐给官员,勋爵的土地,是会用特有的标识和普通耕地进行区分的。”
“对于在征税的时候,这些官员和勋爵的半税田,根本不会有征税官员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将实际土地和账册上土地的所在进行对比。”
“因为在征税的人来看,看见由朝廷设立代表半税田的标记以后,那么不管这块田,是不是和曾经官员,勋爵申报的耕地所在地一样。”
“那都是半税田。”
“而,在征收地主的粮税的时候。”
“地主则会拿出证明土地是半税田的证明,告诉征税人员,这是半税田,你们只能征一半的粮税。”
“而征税人员就算知道,这些耕地是地主自己的耕地,根本不是朝廷允许的半税田。”
“但是因为人家确实有证明,也只能按照半税田来进行征税。”
“这样,官员,勋爵,平白得了一笔钱,地主可以每年少缴纳一些赋税,简直是你好,我也好,至于朝廷吗?”
“关他们什么事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原先北陈全国有五百万亩半税田,但是实际上的半税田数量,则远远超过了五百万亩,达到了八百万亩,甚至更多的数量。”
“而且,很多的官员和勋爵,还把这种潜规则,作为一种赚钱的手段。”
“比如说每年进行竞拍,价格高的,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半税田,免税田。”
而王华要求的一视同仁,便是要求,不管是官员,还是勋爵,他们名下的耕地都要和普通百姓缴纳一样,一起缴纳赋税。
“另外,陛下,臣所说的一视同仁,不单单是纳税群体,还包括纳税的数额。
臣还希望,在征税的时候,对粮税的征收必须进行数额的明确。”
“数额明确?”
“是的,陛下,我北陈的粮税为三十税一。”
“即耕地里面每三十斤出产的粮食,征收一斤作为粮税。”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百姓们缴纳的粮税往往超过三十税一这个标准。”
对于王华说的问题,陈希晏其实是清楚的。
北陈的粮税确实是三十税一,按理来说,这个税额算不上多高,但是三十税一这个标准,其实是无法保证的。
因为三十税一这个标准,是北陈朝廷,根据登记在册的耕地数量,以每亩产二百斤,作为定额,进行的计算。
即,通过确定耕地数量的多少,来征收一个粮税的数量,然后将所有粮税再处于耕地数量,以得到一个征收的粮食数额。
这样在征收粮食的时候,每亩地只要征收一定数额的粮食就可以了。
以现在的能力,不可能真的按照每亩地的粮食产量,来精确征收粮食。
但是这种方法,却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因为实际情况和朝廷的估计是有出入的。
因为每亩产粮二百斤,对于北陈的耕地来说,并不是所有耕地都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事实上,北陈拥有的三亿多亩耕地,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可以达到,亩产二百斤以以上的程度。
大多数耕地的粮食产量,其实都没有二百斤。
所以,对于大多数的百姓来说,北陈朝廷规定的粮税其实并不是三十税一,而是二十税一,甚至是十五税一。
而且,地方上在进行粮税征收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只收三十税一这个额度的。
而是会征收的更高。
因为粮食从征收上来以后,到完成转运,存储。
中途是会有粮食损耗的。
比如说,一个县,今年的粮税应该是一万石,但是如果地方官真的只征收一万石,那么等这一万石粮食征收完毕,可能只剩下了八千石。
因为粮食的搬运,调集,需要人力,人总得吃饭吧!
所以粮食的损失耗便不可避免。
而朝廷规定的一万石粮食,又是硬性指标,是不能缺少的。
因为这和地方官的政绩是挂钩的如果办不好,是没有办法升官的。
所以,地方在征收粮食的时候,往往会征收更多的粮食。
需要一万石,但是真正征收上来的粮食,可能达到了一万二千石,。
而这,就给了很多官员一个名正言顺贪污的机会。
很多地方官会以征收粮税时,粮食损耗过多为理由,多征收很多粮食。
比如说,只要一万石的粮食,结果却征收了一万五千石。
其中或许确实有部分粮食,在征税期间损耗了,但是更多的粮食,则是被官员贪墨了下来。
反正粮食损耗多少,老百姓又不知道。
而多出来的这些粮食,自然是在不久后变成官员腰包里的钱,被他们用在其他地方。